淋病病原体论文-施侠瑜,赖小勤

淋病病原体论文-施侠瑜,赖小勤

导读:本文包含了淋病病原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阿奇霉素,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淋病,混合感染

淋病病原体论文文献综述

施侠瑜,赖小勤[1](2019)在《阿奇霉素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原体清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阿奇霉素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原体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62例资料,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将其分为非淋组(32例)、淋病组(15例)和混合组(15例),比较3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不同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和淋球菌)的清除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头晕、腹泻等)的发生率差异。结果:非淋组、淋病组和混合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100.00%和93.33%;衣原体、支原体和淋球菌的清除率分别为96.77%、90.91%和95.45%,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6%。结论: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清除了病原体,且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秋光,詹宝容,刘雁,赵莹琦[2](2012)在《基于2维分割的淋病病原体显微图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2维阈值分割方法用于淋病病原体显微图像的处理,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2维分割的基础上,标记多形核白细胞和淋球菌,实现了淋球菌个数的定量统计以及淋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本文给出的分析方法对精确诊断淋病病情提供了依据,该方法简便、实用而且准确度较高,并且适用于其它类似传染病的显微镜检分析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2年04期)

丁友法,刘五高,王艳,郑海雅[3](2011)在《913例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感染状况。方法利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FQ-PCR)对来院就诊的1269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生殖道分泌物同时作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检测。结果检出阳性病例913例,阳性率71.9%,其中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2%、11.8%和3.1%,混合感染例数147例,占感染者16.1%。结论本地区女性呈明显高感染状况,解脲脲原体是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本文来源于《浙江检验医学》期刊2011年03期)

郭恕铎,徐创泽,聂雅兰,周自明[4](2010)在《132例淋病患者病原体药敏实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132例淋病患者病原体培养,做药敏实验,探讨淋球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132例淋病患者分泌物培养加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2例淋球菌株对7种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淋球菌对头孢曲松钠、壮观霉素、阿奇霉素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对青霉素、头孢拉啶、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淋病患者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产生,为临床医师治疗淋病提供合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S5期)

彭洁雯,罗迪青,翁智胜,彭慧敏,易江华[5](2009)在《近10年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998-2007年间,淋球菌混合支原体或衣原体单一病原体感染中,以合并UU多见,其次为CT;在合并支原体与衣原体的混合感染中又以UU合并CT较多。各年度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U的单一病原体中以CT较多,其次为UU。NGU混合感染以UU+CT最多。UU+MH和UU+MH+CT混合感染较少见。各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病和NGU中,存在较高的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09年08期)

杨凤美,史云丽[6](2008)在《38例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淋病是一以侵犯泌尿生殖系统为主的性传播疾病,除急性感染外,还呈慢性感染。甚至有无症状感染者,这种无症状患者,往往成为传染后而不被注意,具有流行学上的重要性。因此,快捷、准确的淋病奈瑟菌检测结果,能成为临床诊治的重要依(本文来源于《玉溪市第九届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期刊2008-07-01)

林国书,杨森,张安平,王红艳,张学军[7](2005)在《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检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探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和预防的方法。方法采用前列腺液普通细菌培养和STD系列检查。结果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感染菌同时也有支原体和衣原体的感染。结论淋病治疗前脓性分泌物全面的病原体分析,合理并正规地使用抗生素,对提高治愈率、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无疑是治愈淋病及其并发症的关键。(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欧阳耀灵,林静,彭长华,王仑[8](2003)在《513例非淋病患者不同年龄段FQ-PCR病原体检测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调查非淋(NCU)患者在不同年龄段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分布特征。方法 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O-PCR)技术对513例非淋患者进行了UU DNA和CT DNA定量检测。结果 对513例非淋患者及197例阳性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①在低于35岁人群中患者以女性为主(男/女/性别不详=116/278/4),P<0.01;而年龄大于35岁人群中患者主要以男性多见(男/女/性别不详=63/48/4),P<0.05。②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较高(175/442=39.59%),其中26-30岁(44.83%)和31~35岁(41.35%)两年龄段病原体感染的阳性率高于被研究人群平均阳性率(38.40%)。③各年龄段UU单项感染均显着高于UU+CT混合感染及CT单项感染,提示UU感染在非淋感染病原体中所占比重较大。其中以26~30岁(UU+CT 7.69%,UU 80.88%,CT12.31%)和31-35岁(UU+CT4.65%,UU 83.72%,CT 11.63%)UU单项感染比例最大。④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差异。结论 整个非淋人群总体以青年女性和中年男性为主;阳性感染者以21-40岁人群为主,尤以30±5岁年龄段感染阳性率高于平均感染水平;非淋病原体各年龄段均以UU感染为主,尤以UU单项感染为主;各年龄段UU和CT定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03年S2期)

夏舟岚[9](2002)在《67例淋病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淋病是因淋病双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感染性疾病 ,为探索目前淋球菌的耐药状况并寻求临床首选治疗药物 ,作者对最近 4月来在我院就诊的淋病患者进行淋球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1年 11月(本文来源于《浙江实用医学》期刊2002年04期)

刘超,周辉[10](2002)在《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 ,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及不正规医疗机构的涌现 ,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其治疗也日益困难。为了较全面地了解其病原体分布情况 ,更好地防治前列腺炎 ,本文应用分离培养及PCR技术对 6 3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支原体、衣(本文来源于《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期刊2002年02期)

淋病病原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2维阈值分割方法用于淋病病原体显微图像的处理,在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和2维分割的基础上,标记多形核白细胞和淋球菌,实现了淋球菌个数的定量统计以及淋球菌与多形核白细胞几何参数的自动测量。本文给出的分析方法对精确诊断淋病病情提供了依据,该方法简便、实用而且准确度较高,并且适用于其它类似传染病的显微镜检分析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淋病病原体论文参考文献

[1].施侠瑜,赖小勤.阿奇霉素对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宫颈炎、淋病及混合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原体清除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

[2].王秋光,詹宝容,刘雁,赵莹琦.基于2维分割的淋病病原体显微图像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3].丁友法,刘五高,王艳,郑海雅.913例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病原体分析[J].浙江检验医学.2011

[4].郭恕铎,徐创泽,聂雅兰,周自明.132例淋病患者病原体药敏实验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

[5].彭洁雯,罗迪青,翁智胜,彭慧敏,易江华.近10年淋病及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混合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9

[6].杨凤美,史云丽.38例淋病奈瑟菌感染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C].玉溪市第九届医学检验学术年会暨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2008

[7].林国书,杨森,张安平,王红艳,张学军.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病原体检查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

[8].欧阳耀灵,林静,彭长华,王仑.513例非淋病患者不同年龄段FQ-PCR病原体检测特征[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

[9].夏舟岚.67例淋病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2

[10].刘超,周辉.淋病和非淋菌性尿道炎后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2

标签:;  ;  ;  ;  

淋病病原体论文-施侠瑜,赖小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