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人格论文_彭耀

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人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格,个体,洛克,国家主义,功能,磁共振,主动性。

个体人格论文文献综述

彭耀[1](2019)在《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格是影响个体执行功能的重要因素,两者的关系研究更是心理学研究者们共同关注的焦点。以往研究者对大五人格与执行功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不同人格特质与执行功能呈现不同的关系。主动性人格是一种复合型人格特质,不同于大五人格,在解释个体的任务表现时,具有大五人格不具备的增益有效性。反刍思维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思维倾向,与个体的执行功能密切相关。此外,情绪也会对个体的执行功能产生影响。本文以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为基点,从内外两个方面探究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为相应理论提供更丰富的实证依据。主要包括叁个研究:研究一为探讨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差异,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主动性人格问卷》筛选典型组和非典型组被试完成Stroop任务、2-Back任务以及数字转换任务,结果发现典型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表现均优于非典型组;在2-Back任务中两组被试没有显着差异。研究二采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进一步明确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用《主动性人格问卷》和《反刍思维量表》筛选出4种不同类型的被试,对被试在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和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对于典型组被试的数字转换任务表现以及非典型组被试的Stroop任务表现:低反刍思维起促进作用,高反刍思维起阻碍作用。研究叁为探究不同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具体影响机制,并验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在执行功能领域的适用性。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考察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和非典型主动性人格被试在情绪——Stroop任务中的Stroop效应量以及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的转换代价,结果发现在情绪——Stroop任务中,两组被试的任务表现在不同情绪条件下没有显着差异;在情绪——数字转换任务中,典型组被试在低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最好,中性条件次之,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表现最差,非典型组被试在高动机强度条件下的任务表现优于中性条件。综合以上叁个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执行功能存在差异,且这种差异在不同执行功能子成分上表现不同。(2)反刍思维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影响不一致。(3)积极情绪的动机强度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的抑制控制、认知灵活性产生不一致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唐珺[2](2019)在《人格因素与应激状态下个体不公平感的关系:行为和近红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社会应激(Acute social stress)会影响人类的社会决策。当人们在进行决策任务时,对于任务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否的感受程度往往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能力。应激情境下人们对环境中的威胁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倾向于对负性情绪调用更多认知资源,因而不公平感受有可能会受到应激状态的影响。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实验室诱导急性社会心理应激的有效手段,前人的研究显示经过TSST压力诱导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最后通牒游戏任务(Ultimatum Game,UG)中可能表现出相反的决策结果。也有研究显示在应激情境下对于最后通牒游戏任务中的分配方案被试会表现出不同的不公平感受以及惩罚决策。大量脑成像研究探讨了不公平情景下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但较少研究着眼于应激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对大脑激活程度起到的影响。并且来自个体差异的因素对不公平感知和应激状态上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人格因素。因而,本研究希望通过结合问卷、行为学指标和脑成像技术探究人格因素和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间的关系。研究共分为叁个实验,研究一招募了1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应激觉察问卷、公平感受问卷和HEXACO人格问卷分别调查了被试的应急状态、不公平经历和人格特质。研究二招募43名在校女大学生,在通过TSST测试在实验室诱发急性应激状态并通过随后进行的最后通牒游戏任务测量他们在不公平决策中的选择,并使用HEXACO人格问卷测量她们的人格特质。研究叁采用和研究二同样的实验范式,对36名女大学生的应激反应和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结果进行了测量,与此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监测被试在进行最后通牒任务过程中的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在研究叁中采用情感神经人格问卷这一结合大脑情绪系统编制的人格问卷进行人格维度得分的评价,并将最终结果与行为实验中激活的脑区结果结合,探讨人格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行为学数据表明,在本次实验样本中,研究一结果显示外向性维度与应激状态和不公平感受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经验开放性维度与应激状态呈现负相关。在研究一确定人格维度与应激状态和不公平感受存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应激组在两种不公平分配条件下均无显着的决策结果差异,并且没有发现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叁的行为学数据证实了研究二的结果,但近红外结果显示,左侧STG脑区、左侧TPJ脑区和右侧IFG叁角区出现显着的交互作用,即在应激情况下个体面对高不公平感情景有更显着的激活,而在控制组没有发现差异。随后与人格得分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认为在控制组中探索维度得分与低不公平感的左侧MFG脑区呈显着正相关,但与STG脑区呈显着负相关。悲伤维度的得分与右侧MFG呈显着的负相关。愤怒维度的得分与高不公平感情境中的STG和IFG的激活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在高不公平分配情境中,STG脑区的激活和悲伤维度的得分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探索维度的得分与MFG脑区的激活呈显着的负相关。在应激组中唯一的人格因素结果是在高不公平分配情景中,右侧MFG的激活与娱乐维度的得分呈显着的正相关。我们的研究初步显示,尽管在行为表现上急性应激情景并没有对不公平情景下的决策产生影响,但在STG脑区、TPJ脑区和IFG脑区的激活水平表现出显着的差异,这说明急性社会应激确实有可能改变了被试在做不公平感决策时的信息加工整合和认知负荷。人格维度的结果显示,在消极人格情绪维度上存在与非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脑激活结果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0)

李亚玲[3](2019)在《跨文化视角下家庭教育对个体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较美国的个体主义文化而言,中国是忽视个体独立性的集体主义文化。反映以上儒家集体主义文化内涵的我国家庭教育具有父母本位、家族本位和知识本位的特征,具有以上特点的家庭教育也更易使个体形成的人格具有自恋性、抑郁性和强迫性等病理倾向。所以,笔者提出,建立本土化的健康人格需要我们家庭教育借鉴个人主义文化的有益因素。(本文来源于《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刘永春[4](2019)在《论叶弥《风流图卷》中的个体人格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叶弥的长篇小说《风流图卷》聚焦于1958和1968两个年份,在极端政治化的时代背景中塑造了许多独特的人物形象,通过各具特点的个体人格实践与悲剧命运、对命运的坚定反抗、身体与欲望的繁复形态等叙事路径揭示了时代的荒诞与残酷,形成了对人性的全新书写和对历史的全新解构。小说兼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美学意味,小说在人物塑造、叙事结构、思想深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功,是叶弥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收获。(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孙飞宇[5](2018)在《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涂尔干关于自杀的定义,自杀必然意味着有意识的选择死亡。死亡只有一种对立面,即不死,二者之间没有中间项。所以,当涂尔干在《自杀论》中讨论自杀的时候,同时必然是在隐秘地讨论自杀的对立面,即自我保存。在《自杀论》的中译本中,这一隐秘线索的许多证据都被清除,导致书中"自我保存"这一线索在中文学界没有受到重视。本文尝试通过文本分析的方法来理解涂尔干的这一线索。他将不同类型的自杀视为不同道德的极端表达,在具体分析中常常采用一体两面的视角去讨论行动者在何种道德状态下才可能实现"自我保存"。本文试图通过比较说明,涂尔干对这叁种自杀类型的界定,以及通过这一界定所呼吁的道德状态,与他对社会学的界定有内在实质的关联。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涂尔干来说,社会学本身即是某种现代道德人格的表达,而这种道德人格对于现代性个体与社会学这门学科来说,都具有自我保存的效力。(本文来源于《社会》期刊2018年06期)

吴婷,郑涌[6](2018)在《社交网站上的印象管理:基于动态更新的人格判断与个体知觉到的他人的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s)上的动态更新(statusupdates)普遍流行,这一传达"你在想什么?"的新媒介可提供诸多信息。他人是否可依据个体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动态内容准确判断用户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 judgment),用户又是否可依据自己发布的动态内容准确推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meta-perception),在这些已发布的动态内容中是否存在用户的印象管理策略,以及这些印象管理策略是否会影响观察者对发布者人格特质的判断等问题目前还少有探究。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验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可依据用户的动态更新内容准确判断其外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质,而用户通过观察自己发布的动态只能准确推断他人对自己责任心的判断,同时,研究发现,用户在发布动态时使用了印象管理策略,即他们希望他人在浏览动态后将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具体表现为更高水平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与开放性,以及更低水平的神经质,但这一印象管理策略并没有对他人的判断产生影响。本研究为网络背景下的人格特质表达,印象管理策略以及人际知觉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也为促进人类深刻理解个体在社交网站上的多种行为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赵辉,杨波[7](2018)在《反社会人格障碍与个体加工威胁性刺激的神经反应机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SPD)是罪犯群体,尤其是暴力罪犯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从童年或青春期早期延续至成年的不负责任的、反社会的行为模式,并表现出缺乏懊悔心、冷酷无情等情感缺陷。国外对于ASPD人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脑成像研究,并对其与犯罪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但国内相关研究还十分欠缺。研究旨在考察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的被试对威胁性面孔刺激的神经反应特点,选取在某司法警官总医院承担护工任务并服刑的暴力犯27名以及社区招募社会人士27名(其中4人有过轻微违法行为但没有被判刑)作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通过人格诊断问卷中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分量表来评估其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采用looming范式呈现逐渐接近或逐渐远离的愤怒面孔图片或中性面孔图片,要求被试在看到图片的时候尽快地鼠标按键做反应,在被试完成任务的同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记录其脑神经反应活动。以情绪和方向为组内变量,以ASPD得分为协变量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在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丘脑、背内侧额叶、背外侧额叶、额下回、颞上回和颞极这些脑区,情绪、方向和ASPD得分叁者的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在这些脑区,相比于ASPD得分与逐渐远离的愤怒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相关,ASPD得分与逐渐接近的愤怒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负相关程度更高(all ZH<-2.02, p<.05);相反地,相比于ASPD得分与逐渐远离的中性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相关,ASPD得分与逐渐接近的中性面孔条件下的BOLD反应强度之间的正相关程度更高(all ZH<4.15, p<.05)。研究提示我们,与一般人不同,反社会人格障碍水平越高的个体,威胁反应回路部分脑区(PAG/丘脑)的激活越弱,可能预示着对威胁性刺激的不敏感,进而影响其社会反应反转能力。(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胡心怡,陈英和[8](2018)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采用智力和人格内隐观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抑郁量表对624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如下:(1)变量中心的分析结果表明,整体上大学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仅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显着。(2)为考察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组合类型,采用个体中心的分析思路对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将大学生的内隐观划分为四种类型:智力/人格固存观型、智力/人格内隐观适中型、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四类大学生在智力内隐观上的得分两两差异显着;除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与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外,四类大学生在人格内隐观上的得分也两两差异显着。(3)智力增长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得分显着高于其他叁类大学生,而消极应对和抑郁显着低于其他叁类大学生;智力固存观/人格可塑观型大学生的消极应对和抑郁显着高于其他叁类大学生。(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陈鹏[9](2018)在《个体人格、国家目标与公共人格——受教育权与受教育义务的自洽性之破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宪法第46条第1款集受教育权与受教育义务于同一主体,由此需要对其自洽性加以证立。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分别对应了教育目标的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取向。其中,个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目标,其内容在于形成公民的个体人格;国家主义取向的教育目标,其内容在于实现社会控制以及推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而形成公民"公共意义上的人格"这一教育目标,则兼具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的双重性质。教育目标的个体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现代宪法所隐含的教育的目标虽以个体主义为核心,但同时亦可辨别出能够与个体主义相兼容的国家主义教育目标。厘定两种教育目标及其内在关系,有助于为该条款构建清晰且自洽的规范结构,亦有助于辨识出该条款所指向的法益。(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杨俊婷[10](2018)在《洛克个体人格论观照下的《紫色》中西丽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在其获奖小说《紫色》中讲述了女主人公西丽的成长历程——从忍受压迫到奋起反抗,从体认痛苦、不断超越到创造自己的事业,从实现个体人格到找到生存意义。这正契合了洛克的个体人格论之说。洛克个体人格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人格即人的价值即自由。其首要内容是抗争;实现个体人格需要体认痛苦,不断超越;个体人格的本质是抗争和创造。西丽用行动向那些身处困境的人们指明了一条出路,对于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摆脱奴役获得自由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8期)

个体人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急性社会应激(Acute social stress)会影响人类的社会决策。当人们在进行决策任务时,对于任务中资源分配的公平性与否的感受程度往往影响着人们的判断能力。应激情境下人们对环境中的威胁信息更加敏感,也更倾向于对负性情绪调用更多认知资源,因而不公平感受有可能会受到应激状态的影响。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Trier Social Stress Test,TSST)是目前国际公认的一种实验室诱导急性社会心理应激的有效手段,前人的研究显示经过TSST压力诱导后,不同性别的被试在最后通牒游戏任务(Ultimatum Game,UG)中可能表现出相反的决策结果。也有研究显示在应激情境下对于最后通牒游戏任务中的分配方案被试会表现出不同的不公平感受以及惩罚决策。大量脑成像研究探讨了不公平情景下决策行为的神经机制,但较少研究着眼于应激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对大脑激活程度起到的影响。并且来自个体差异的因素对不公平感知和应激状态上有较大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人格因素。因而,本研究希望通过结合问卷、行为学指标和脑成像技术探究人格因素和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间的关系。研究共分为叁个实验,研究一招募了17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应激觉察问卷、公平感受问卷和HEXACO人格问卷分别调查了被试的应急状态、不公平经历和人格特质。研究二招募43名在校女大学生,在通过TSST测试在实验室诱发急性应激状态并通过随后进行的最后通牒游戏任务测量他们在不公平决策中的选择,并使用HEXACO人格问卷测量她们的人格特质。研究叁采用和研究二同样的实验范式,对36名女大学生的应激反应和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结果进行了测量,与此同时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成像技术(fNIRS)监测被试在进行最后通牒任务过程中的大脑皮层氧合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在研究叁中采用情感神经人格问卷这一结合大脑情绪系统编制的人格问卷进行人格维度得分的评价,并将最终结果与行为实验中激活的脑区结果结合,探讨人格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行为学数据表明,在本次实验样本中,研究一结果显示外向性维度与应激状态和不公平感受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经验开放性维度与应激状态呈现负相关。在研究一确定人格维度与应激状态和不公平感受存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二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应激组在两种不公平分配条件下均无显着的决策结果差异,并且没有发现人格因素的关系。研究叁的行为学数据证实了研究二的结果,但近红外结果显示,左侧STG脑区、左侧TPJ脑区和右侧IFG叁角区出现显着的交互作用,即在应激情况下个体面对高不公平感情景有更显着的激活,而在控制组没有发现差异。随后与人格得分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认为在控制组中探索维度得分与低不公平感的左侧MFG脑区呈显着正相关,但与STG脑区呈显着负相关。悲伤维度的得分与右侧MFG呈显着的负相关。愤怒维度的得分与高不公平感情境中的STG和IFG的激活呈显着负相关。同时在高不公平分配情境中,STG脑区的激活和悲伤维度的得分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探索维度的得分与MFG脑区的激活呈显着的负相关。在应激组中唯一的人格因素结果是在高不公平分配情景中,右侧MFG的激活与娱乐维度的得分呈显着的正相关。我们的研究初步显示,尽管在行为表现上急性应激情景并没有对不公平情景下的决策产生影响,但在STG脑区、TPJ脑区和IFG脑区的激活水平表现出显着的差异,这说明急性社会应激确实有可能改变了被试在做不公平感决策时的信息加工整合和认知负荷。人格维度的结果显示,在消极人格情绪维度上存在与非应激状态下的不公平决策脑激活结果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人格论文参考文献

[1].彭耀.反刍思维和情绪对不同主动性人格个体执行功能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9

[2].唐珺.人格因素与应激状态下个体不公平感的关系:行为和近红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3].李亚玲.跨文化视角下家庭教育对个体人格形成发展的影响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

[4].刘永春.论叶弥《风流图卷》中的个体人格书写[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

[5].孙飞宇.个体的自我保存与社会学的现代道德人格属性:《自杀论》中的双重结构[J].社会.2018

[6].吴婷,郑涌.社交网站上的印象管理:基于动态更新的人格判断与个体知觉到的他人的判断[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赵辉,杨波.反社会人格障碍与个体加工威胁性刺激的神经反应机制的关系[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8].胡心怡,陈英和.智力和人格内隐观对大学生应对方式和抑郁的影响——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

[9].陈鹏.个体人格、国家目标与公共人格——受教育权与受教育义务的自洽性之破立[J].浙江社会科学.2018

[10].杨俊婷.洛克个体人格论观照下的《紫色》中西丽形象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8

论文知识图

个体人格特质、认知、行为和团队...人职匹配图研究框架基于胜任力的企业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开...大学生个体人格培育评估模型图人格与文化的新Allport模型格影响文化...

标签:;  ;  ;  ;  ;  ;  ;  

个体人格论文_彭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