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温特性论文_徐汉卿,樊未军,张荣春,覃文隆,石强

导读:本文包含了阻温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敏电阻,系数,温度,磁控溅射,炭黑,环氧树脂,特性。

阻温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汉卿,樊未军,张荣春,覃文隆,石强[1](2019)在《基于钇稳定二氧化锆阻温特性的火焰传感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钇稳定二氧化锆(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的阻温特性,设计了以YSZ热敏电阻为感受元件的火焰传感器,以传感器热敏电流信号表征火焰状态。采用伏安法,测量了YSZ热敏电阻在673K~1523K温度下的阻值,验证了YSZ阻值与温度的倒数呈指数关系。在Tirril喷灯点火、熄火试验中,研究了激励电压(3V~15V)、火焰温度(720K~1480K)和燃气流量(60L/h~150L/h)对传感器阶跃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敏电流与激励电压呈正比,随火焰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点火响应时间随火焰温度、燃气流量的升高而减小;熄火响应时间基本不受火焰温度与燃气流量的影响。YSZ传感器能够对火焰产生正确响应,并且信号稳定、幅值强烈。(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沓世我,朱佩,李振昕,付振晓[2](2016)在《退火温度对La_(1–x)Sr_xCo_(1–y)Fe_yO_3系薄膜NTC阻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a_(1–x)Sr_xCo_(1–y)Fe_yO_3(x=0.2,y=0.3)陶瓷靶材,通过真空射频磁控溅射在Al_2O_3基片上制备La_(0.8)Sr_(0.2)Co_(0.7)Fe_(0.3)O_3(LSCF)薄膜,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备NTC热敏电阻。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材料相的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观察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电阻测试仪和四探针仪器测试薄膜的阻温特性,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LSCF薄膜室温电阻和材料常数(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LSCF薄膜方阻和B值都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现象,具有显着的NTC阻温特性,其lnR-T~(–1)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6年08期)

马启田,张涛,区洁珍[3](2016)在《热敏电阻R/T(阻温特性)试验机高效优化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热敏电阻测试领域中的R/T(阻温特性)测试设备,提供了一种高效优化的测试解决方案,可自动测试热敏电阻的阻温性能,并绘制出R/T阻温特性曲线,且安全可靠,效率高,测试结果更准确直观。(本文来源于《江西化工》期刊2016年03期)

李阳,任鹏刚,许勐璠[4](2015)在《隔离结构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及石墨烯(GNS)为填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为基体,采用溶液共混及模压工艺制备了具有隔离结构的混合填充导电复合材料。扫描电镜(SEM)和电阻率测试发现,MWCNTs、GNS形成的导电通路相互协作,填料的含量比对复合材料导电网络有明显的影响。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曲线随填料含量比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MWCNTs含量较高时(MWCNTs:GNS=3:1和1:1),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之后的降温过程中电阻率也逐渐升高;当GNS含量较高时(MWCNTs:GNS=1:3),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降温过程中电阻率逐渐升高;经过热循环后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降低,此时复合材料中的隔离结构被破坏。(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5年03期)

唐婷,季铁正,杜彦,郑星卓[5](2013)在《固化剂对炭黑/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2-乙基-4-甲基咪唑(2,4-EMI)和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MeTHPA)为固化剂,低结构炭黑(F101CB)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E-54)为基体,采用超声分散溶液混合法制备了F101/E-54/2,4-EMI和F101/E-54/MeTHPA复合材料。通过电阻-温度特性测试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分别对其电性能和玻璃化温度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以2,4-EMI和MeTHPA为固化剂的F101/E-54复合材料都具有PTC效应,F101/E-54/2,4-EMI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室温电阻率和PTC转变温度,较小的PTC强度;101/E-54/2,4-EMI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为161.7℃,与其PTC转变温度160.4℃接近,F101/E-54/MeTHPA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Tg为133.5℃,与其PTC转变温度134.1℃接近;多次热循环使F101/E-54复合材料的PTC稳定性得到改善,以2,4-EMI为固化剂的复合材料体系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王延刚,谭洪生,李丽平[6](2012)在《改性炭黑对多相聚烯烃/炭黑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密度聚乙烯(PE-HD)为基体,研究了不同组分及炭黑(CB)改性方法对PE/聚丙烯(PP)/CB多相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中添加PP能显着降低材料的室温体积电阻率,适量的CB能够提高材料的正温度系数(PTC)强度。经过硝酸和过硫酸钾改性的CB能够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和PTC强度,其中硝酸改性的CB能与聚烯烃形成强物理吸附,使CB粒子高温下更容易分开,PTC强度比未改性时提高了25.65%。此外,改性CB能使复合材料的NTC效应降低,其中过硫酸钾使CB表面氧含量增加,提高了CB在聚烯烃中的吸附力,抑制高温团聚,经过硫酸钾改性CB的复合材料的NTC强度从未改性的0.675降低到改性后的0.339。(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2年12期)

李章恒,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赵强[7](2012)在《退火温度对Mn-Co-Ni-O系NTC薄膜阻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传统陶瓷工艺制作溅射靶材,通过射频磁控溅射法在Al2O3基片上制备了Mn-Co-Ni-O系NTC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对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的NTC薄膜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经过蒸发电极、内电极图形化、淀积二氧化硅钝化层等工艺,将薄膜制成0805规格NTC热敏电阻器。利用高低温试验箱等测试系统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薄膜阻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长大,当退火温度为950℃时,晶粒大小均匀,成相平整致密;材料常数B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12年11期)

刘卓典,周国庆,廖波[8](2012)在《混合导电填料力敏传感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研究了碳纤维对硅橡胶/炭黑力敏传感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并对导电机理进行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电阻率由330Ω.cm减小到109Ω.cm,且呈非线性变化。由于碳纤维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由NTC效应转变为PTC效应,PTC强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升降温过程中,复合材料的阻温曲线存在回滞环,回滞环宽度随碳纤维含量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2年11期)

李红艳,季铁正,张教强,宋文超,李佳[9](2011)在《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以低结构炭黑(F101)和高结构导电炭黑(XE2)作为导电填料,不同牌号(E-54,E-51和E-44)的环氧树脂(EP)作为基体树脂,采用超声分散溶液混合法制备了炭黑/环氧树脂(CB/EP)复合材料。研究了CB结构、CB含量和EP基体等对复合材料正温度因数(PTC)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101/EP复合材料具有明显的PTC效应,而XE2/EP复合材料的PTC效应较弱;F101/EP复合材料的PTC强度随F101含量增加而增大,这与传统热塑性基复合导电高分子材料相反;以E-54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PTC强度,而以E-44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具有相对较低的PTC强度。(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1年08期)

施美圆,汪健,李一宇,李志成,张鸿[10](2011)在《Li-Co-Ti-P-O助烧剂对BaTi_(0.8)Co_(0.2)O_(3-δ)基NTC热敏陶瓷烧结性和阻温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聚乙烯醇为聚合剂,采用湿化学法制备含Li-Co-Ti-P-O助烧结剂的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粉体,研究Li-Co-Ti-P-O助烧剂对BaTi0.8Co0.2O3-δ热敏陶瓷烧结性能和电阻温度特性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和分析该陶瓷材料的微观形貌和物相组成,用热分析仪测试其差热-热重曲线,用电阻-温度特性测试仪测定其电子导电性随温度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Li-Co-Ti-P-O助烧剂能使BaTi0.8Co0.2O3-δ陶瓷的烧结性得到明显改善,烧结温度由1 300℃降到950℃。该陶瓷材料的室温电阻率由7.56×105Ω·cm减小到8.83×104Ω·cm。材料常数B大于3 100 K,助烧剂对其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阻温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La_(1–x)Sr_xCo_(1–y)Fe_yO_3(x=0.2,y=0.3)陶瓷靶材,通过真空射频磁控溅射在Al_2O_3基片上制备La_(0.8)Sr_(0.2)Co_(0.7)Fe_(0.3)O_3(LSCF)薄膜,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备NTC热敏电阻。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材料相的组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观察薄膜材料的微观结构,电阻测试仪和四探针仪器测试薄膜的阻温特性,研究不同退火温度对LSCF薄膜室温电阻和材料常数(B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LSCF薄膜方阻和B值都存在先减小后增大现象,具有显着的NTC阻温特性,其lnR-T~(–1)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阻温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徐汉卿,樊未军,张荣春,覃文隆,石强.基于钇稳定二氧化锆阻温特性的火焰传感器[J].推进技术.2019

[2].沓世我,朱佩,李振昕,付振晓.退火温度对La_(1–x)Sr_xCo_(1–y)Fe_yO_3系薄膜NTC阻温特性的影响[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6

[3].马启田,张涛,区洁珍.热敏电阻R/T(阻温特性)试验机高效优化解决方案[J].江西化工.2016

[4].李阳,任鹏刚,许勐璠.隔离结构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5

[5].唐婷,季铁正,杜彦,郑星卓.固化剂对炭黑/环氧树脂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3

[6].王延刚,谭洪生,李丽平.改性炭黑对多相聚烯烃/炭黑导电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的影响[J].工程塑料应用.2012

[7].李章恒,杨传仁,张继华,陈宏伟,赵强.退火温度对Mn-Co-Ni-O系NTC薄膜阻温特性的影响[J].微纳电子技术.2012

[8].刘卓典,周国庆,廖波.混合导电填料力敏传感复合材料的阻温特性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2

[9].李红艳,季铁正,张教强,宋文超,李佳.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阻温特性研究[J].中国胶粘剂.2011

[10].施美圆,汪健,李一宇,李志成,张鸿.Li-Co-Ti-P-O助烧剂对BaTi_(0.8)Co_(0.2)O_(3-δ)基NTC热敏陶瓷烧结性和阻温特性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

论文知识图

在还原气氛中1200℃烧结30min且在空气...在还原气氛中1200℃下烧结30min且在空...在还原气氛中1200℃下烧结30min且在空...在还原气氛中1200℃烧结30min且在空...在还原气氛中1200~1280℃烧结2h且在空...在还原气氛中1200℃烧结2h且在空气中...

标签:;  ;  ;  ;  ;  ;  ;  

阻温特性论文_徐汉卿,樊未军,张荣春,覃文隆,石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