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霖刘勇
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规划与城镇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其发展进程不断被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村镇改变了以往的落后面貌,相对应的配套设施也被不断完善,新时代以来,使得人们对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产生了更多的期待。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是当前我国需重点完成的项目,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建设
引言
如今,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目标是将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和谐小康社会,这也是我国目前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单一的城镇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导致了大量的村镇人口向城市涌入。此现象也是对当代目前的城乡发展不均衡的体现,说明以往的城乡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不再符合如今的经济体制结构发展要求[1]。故而新型的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并且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这也是社会主义发展建设持续向前的必然结果。
一、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建设的意义
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如今各行各业都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这有效的推动了城乡经济发展进程,在此发展阶段中,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还未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生活,城乡经济的发展水平也未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我国的城乡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建设目标。新型的城镇化是相对于过去的城镇而言,其中主要包括城镇与乡村的共同发展,实现城乡同步发展,完成合理有效的城县规划有利于节约资源、达到社会实现整体小康生活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城乡规划的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战略建设发展方案,必须做好设计与监督的工作,争取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设计与监督一步到位,在稳定发展中求得最后的胜利[2]。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规划科学合理
以往的城镇发展侧重于数量的提高,如今新型化的城镇发展逐渐由数量的增长转型为质量的提升。其发展建设目标是最大程度的使城市、小城镇、城市群三者之间形成相互配合与协调的关系,从根本上增加其内部发展实力,同时也使区域之间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局势。
城乡发展布局协调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支撑是从根本上提高其内在承载力,建设过程中要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将农民与农村工作作为其发展建设的重点,保障每位农民的利益,进而实现保障整个农民群体的利益目标。此外,新型城镇化还需加快对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的建设进程,打破其城乡发展壁障,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城乡规划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注重户籍土地制度的调整
新型城镇化较过去的城镇来说,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户籍转化制度,即农名工可向市民化转换,使农名工及其子女享有同其他城镇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在上学方面也可不受城乡制度的影响[3]。此外,对土地制度也要实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提高农民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缩短城乡发展建设的距离。
推进了产业形态的转型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需积极改变招商引资的方式,加大产业之间的发展联系,对新型产业要增强培植力度,要凸显其发展特色,实现功能互补,为新的产业发展格局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新型城镇化对城乡规划建设的要求
改变传统的城市区内规划,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靠拢
在进行城乡规划时,我们首先要考虑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合理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在最大程度上将科学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为构建人与自然和经济三者之间的和谐科学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需着眼于城镇和农村的共同建设,加大两者之间的发展建设力度,增强城乡发展的互动交流,积极构建出二者的协调发展机制,将城市工程设施向农村蔓延的步伐加快,加快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建设进程。将城市现代先进文明引入农村,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工程设施,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4]。
实现从无序规划到有序规划的转变
目前,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与转型时期,此阶段各种发展中的矛盾不断产生,例如水资源、石油资源等跟不上现代发展进程步伐,还有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造成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乡人口分布之间的矛盾。还有最主要的是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土地资源有限,土地也不会随着人口增长而增长,如何在有限的土地承载更多的人口,这是当前我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一大挑战。以上的矛盾都是当前我国城乡规划的建设难题。基于这些矛盾,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发展模式,例如欧盟的紧凑型模式,美国的松散型模式,前者是在有限的空间内承载更多的人口与产业,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最大使用价值,后者是消耗更多的能源使人口密度降低[5]。结合我国的国情,欧盟的紧凑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更加契合我国的建设实际。如此才能实现在有限的资源里完成城镇化发展建设目标。
实现从物质形态到政策型规划的转变
我国的城乡规划一直基于科学发展观这一基本发展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采取因地制宜的规划准则,使城乡规划的重点从大城市逐渐倾向于小城镇,从高端服务业逐渐向公共服务业转变,实现了从物质形态到政策型规划的转变[6]。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规划是一项极为复杂系统的工作,短期内不可能完成,这是一项长期的建设发展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对,例如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文化差异、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产业的格局、人口的分布等等。城乡规划涉及到的方面太多,一旦布局确定,那么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要想后期进行修改异常困难。并且根据我国国情可知不同的区域其城乡发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给我国城乡规划增加了难度,必须要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结合具体城乡发展建设情况,因地制宜的规划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城镇。
参考文献:
[1]贺鹏飞.新型城镇化的城市规划建设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6,13(1):56-57.
[2]盖士玲.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分析[J].门窗,2017,18(4):143-143.
[3]石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个要点[J].人民论坛,2017,21(16):70-71.
[4]张春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城市地理,2016,33(12):00263-00263.
[5]邓康,蔡俊,刘佳颖,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设科技,2017,27(15):50-52.
[6]叶燕青.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四川水泥,2019,23(1):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