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端沉降论文_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桩端沉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荷载,地基,应力,阻力,褥垫,泥岩,层状。

桩端沉降论文文献综述

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1](2018)在《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及桩身沉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桩端后压浆工艺,通过对试桩压浆前后的自平衡法承载力试验,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桩端承载力以及桩身竖向位移的影响。根据测试结果,比较压浆前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和等效桩顶向下位移,分析桩端后压浆工艺的可实施性。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对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桩身不均匀沉降具有明显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罗贺文,佴磊,徐燕,王晨[2](2016)在《基于FLAC3D的桩端后注浆桩沉降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长平高速公路K94+920.9通道桥改扩建工程为依托,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桩端后注浆桩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桩端后注浆后,桩端土的承载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桩顶沉降较普通桩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减小约40%,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吻合。(本文来源于《路基工程》期刊2016年06期)

徐燕,佴磊,胡雪峰,代树林,李泽闯[3](2016)在《旧桥拼宽嵌泥岩桩桩端后压浆减小桩基沉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拼接加宽桥梁桩的沉降与原有桥桩的沉降差对上部结构受力影响较大,需要控制新建桥桩的沉降。桩基后压浆技术可以固化桩底沉渣,改善桩侧泥皮性能,减小桩基沉降。而后压浆技术在泥岩地层的经验比较少,因此结合长平高速公路K94+920.9通道桥改扩建工程,对嵌泥岩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减小桩基沉降效果进行试验。对后压浆桩及未压浆桩荷载位移特征、侧摩阻力发挥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嵌泥岩后压浆桩的沉降较未压浆桩各级荷载下平均沉降减小约40%,说明采用桩端后压浆减少桩基沉降效果明显;未压浆试桩全风化泥岩侧摩阻力在桩土相对位移达到约5mm时趋于稳定,全风化泥岩的侧摩阻力为120kPa左右,压浆桩全风化泥岩摩阻力达到240kPa,说明浆液上返范围内全风化泥岩的极限侧摩阻力提高了1倍;浆液水灰比为0.5,压浆压力为2MPa时,浆液最大上返高度为4m,可为该地区泥岩地层桩端后注浆桩设计及沉降控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13)

陈小锋[4](2015)在《考虑桩端非线性沉降的桩顶竖向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弹簧单元Spring1模拟桩土接触非线性,假定桩顶竖向力与桩端沉降关系为叁折线模型,对实际工程中短桩桩基采用ABAQUS软件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端非线性沉降会引起桩顶竖向力重分布;由桩基规范公式计算的桩顶最大竖向力比实际受力大。(本文来源于《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期刊2015年02期)

罗永健[5](2014)在《考虑桩端土成层性的位移协调法单桩沉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基于位移协调法,提出了一种成层地基中考虑桩端土应力扩散效应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通过与传统计算方法对比,该计算方法与实测值较吻合,能反映桩顶荷载沉降变化趋势,可以简捷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来源于《广东水利水电》期刊2014年08期)

王奎华,罗永健,吴文兵,吕述晖,武登辉[6](2013)在《层状地基中考虑桩端应力扩散的单桩沉降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行单桩沉降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的问题,基于虚土桩模型,提出一种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层状地基中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在土层处于弹性状态下,桩侧土采用双折线模型,桩端土采用虚土桩模型并考虑应力扩散效应,利用荷载传递法,推导出层状地基中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的单桩沉降计算公式.进一步讨论了该方法中弹性极限位移、弹性抗剪切刚度系数、桩端土厚度和应力扩散角等参数对单桩沉降的影响.结合工程实测数据,对比了该方法计算的荷载-沉降曲线、由规范方法得到的荷载-沉降曲线和实测曲线,结果表明:考虑桩端应力扩散效应时单桩沉降计算方法计算得到的桩顶沉降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实际工程应用优于规范法.(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王奎华,吕述晖,吴文兵,罗永健,武登辉[7](2013)在《考虑应力扩散时桩端土性对单桩沉降影响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虚土桩模型,分析了层状地基中桩端土性对单桩沉降特性的影响。首先,以虚土桩扩散角反映桩端土层应力扩散效应,将桩端一定锥角范围内由桩端至基岩面的土体视为虚土桩,并根据其变截面特性,将虚土桩沿纵向划分为有限个微元段。然后,对桩及虚土桩桩侧土体采用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模型,利用荷载传递法,推导了层状地基中以桩侧土塑性发展深度为变量的单桩荷载-沉降递推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得到了桩身轴力及桩侧摩阻力递推计算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荷载传递模型参数选取方法,并分析了虚土桩临界深度的影响因素及由实测荷载-沉降曲线反演虚土桩扩散角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桩端沉渣和软弱下卧层对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桩端土层应力扩散效应时,通过计算得到的桩顶及桩端荷载-沉降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较好;当桩端存在沉渣或软弱下卧层时,采用虚土桩模型的单桩沉降计算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沉渣特性及软弱下卧层埋深等因素对桩顶荷载-沉降曲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3年03期)

刘鹏,杨光华[8](2012)在《考虑桩端刺入沉降的桩土自平衡式复合地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合地基的本质是增强体与地基土通过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覆荷载。褥垫层的设置起到了协调桩土变形的作用,但褥垫层工作性状及变形特性尚不明确,其厚度设计仍然参考规范依靠经验判断,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地基土的承载作用。目前复合地基设计通常采用褥垫层调节桩土变形,而忽略了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来发挥地基土的承载作用,为了利用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充分发挥桩间土承载的作用,减薄褥垫层或不设褥垫层并减小设计桩长,以期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实现桩土共同承担荷载的目的,建立了通过控制桩端刺入沉降协调桩土变形的自平衡式复合地基设计方法。通过与褥垫层方法对比以及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更好地发挥桩土承载作用,为复合地基优化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02期)

白超瑞[9](2011)在《用气举反循环二次清孔和桩端及桩侧联合后注浆法在钻孔灌注桩工程中控制沉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桩端为散体状强风化花岗岩,桩端的沉渣控制和桩侧的摩阻力就成为控制沉降的关键,笔者从设计和施工工艺控制两个方面谈谈对沉降量的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1年06期)

郭锡斌[10](2011)在《应用桩顶及桩端沉降的桩基承载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时,对桩顶及桩端沉降的同时进行观测,可以计算桩身压缩量、桩侧极限承载力,判断桩端持力层性状及桩端的沉渣,对桩基的承载性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本试验方法几乎不增加成本,不影响工期,可供类似工程借鉴。(本文来源于《福建建设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桩端沉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长平高速公路K94+920.9通道桥改扩建工程为依托,运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对桩端后注浆桩的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进行桩端后注浆后,桩端土的承载能力得到了很大改善,桩顶沉降较普通桩各级荷载下的沉降减小约40%,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较吻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端沉降论文参考文献

[1].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桩端后压浆工艺对单桩承载力及桩身沉降的影响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8

[2].罗贺文,佴磊,徐燕,王晨.基于FLAC3D的桩端后注浆桩沉降特性研究[J].路基工程.2016

[3].徐燕,佴磊,胡雪峰,代树林,李泽闯.旧桥拼宽嵌泥岩桩桩端后压浆减小桩基沉降的试验研究[C].2016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4].陈小锋.考虑桩端非线性沉降的桩顶竖向力分析[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5

[5].罗永健.考虑桩端土成层性的位移协调法单桩沉降计算[J].广东水利水电.2014

[6].王奎华,罗永健,吴文兵,吕述晖,武登辉.层状地基中考虑桩端应力扩散的单桩沉降计算[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

[7].王奎华,吕述晖,吴文兵,罗永健,武登辉.考虑应力扩散时桩端土性对单桩沉降影响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13

[8].刘鹏,杨光华.考虑桩端刺入沉降的桩土自平衡式复合地基设计[J].岩土力学.2012

[9].白超瑞.用气举反循环二次清孔和桩端及桩侧联合后注浆法在钻孔灌注桩工程中控制沉降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1

[10].郭锡斌.应用桩顶及桩端沉降的桩基承载性状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1

论文知识图

桩径及桩长与桩端沉降分担比关系...桩端阻力与桩端沉降的关系桩端阻力与桩端沉降之间的关系桩端阻力与桩端沉降关系曲线及...桩径及桩长与桩端沉降分担比关系...成层土桩端沉降分担比与影响因素...

标签:;  ;  ;  ;  ;  ;  ;  

桩端沉降论文_张成,万晓峰,刘传新,唐连权,王甘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