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长雄野生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下茎,亚洲,基因芯片,柱头,作用,农艺,杂种。
长雄野生稻论文文献综述
韦海波,毛心怡,毛立晖,刘聪,吴雨宸[1](2018)在《干旱胁迫对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胁迫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要障碍。本研究以6种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模拟干旱胁迫,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干旱胁迫对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的优势门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分别为24.3%~36.49%、11.94%~20.39%和8.9%~17.83%。古菌的优势门是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相对丰度分别为0.50%~1.05%,0.17%~0.64%。与空白土壤比较,干旱胁迫后的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多样性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群落组成结构发生显着改变(P<0.05)。在干旱胁迫处理下,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α-变形菌(Alphaprote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TM7和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的相对丰度显着升高,而δ-变形菌(Deltaproteobacteria)、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OD1、绿菌门(Chlorobi)、螺旋菌门(Spirochaetes)、OP11和NC10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能对干旱环境进行响应,发生群落结构改变达到新的平衡,保持同样高的群落结构多样性,来应对干旱环境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2018年06期)
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2](2014)在《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明确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抑草效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对发掘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基因培育水稻化感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亚洲栽培稻‘RD23’及其杂交F1代(RD23×O.longistaminata)和F2代单株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制稗草的影响,并探讨叁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为强化感潜力的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并非总强于弱化感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但在根际距离0~3 cm时,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对伴生稗草的抑制效应显着强于弱化感潜力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不论供试材料化感潜力强弱,当根际距离大于3 cm时,株型高大、分蘖强的供试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均显着强于株型矮小、分蘖少的材料。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着差异,苗龄60 d的供试材料在根际距离0~3 cm范围内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均小于苗龄30 d的对应处理组,但对伴生稗草的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则大于苗龄30 d对应处理组;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除根际距离在3~6 cm的密度防效外,其他均无显着差异。在根际距离0~3 cm时,供试材料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与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显着相关,但随根际距离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株高和分蘖数与稗草的密度防效不相关,与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田间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苗龄、株高和分蘖数等因素相关,在根际距离0~3 cm时,化感作用在苗龄30 d的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的抑草效应中起主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11期)
宗莹[3](2014)在《长雄野生稻组织特异及冷胁迫差异表达miRNAs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MicroRNA(miRNA)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应答环境胁迫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miRNA在模式植物如拟南芥及水稻中的功能已经得到相对透彻的研究,但是在野生稻中的相关研究报道比较少。本研究论文拟应用小分子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系统分析长雄野生稻地上茎及地下茎组织特异以及冷胁迫差异表达miRNA,试图从miRNA角度解析调控地下茎生长发育以及长野应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长雄野生稻的地上茎、地下茎正常生长及低温胁迫处理的4个小RNA文库,并进行Illumina深度测序。对四个样品的测序丰度进行分析发现长度大部分分布在21-24个核苷酸之间。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了646个miRNAs,其中290个miRNAs在地上茎和地下茎差异表达;对地下茎中特异或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发现了对应230个靶基因,其中大部分为转录因子,包括MADS、SBP、ARF、MYB及GRF等,这些基因在长野地下茎的生长发育分子调控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2)在低温胁迫处理下,两组织中总共检测到269个miRNAs差异表达,其中大部分为下调表达,而且地下茎下调的趋势不如地上茎中明显,表明两组织有不同的低温胁迫应答机制。采用RNA加尾和引物延伸RT-PCR的策略对获得的部分差异表达miRNAs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测序结果与RT-PCR结果高度一致。3)采用RLM-RACE对miRNAs靶基因的裂解位点进行分析,验证了6个miRNAs的8个靶基因,并且验证的切割位点不仅出现在miRNA结合位点,还出现在结合位点的上下游,显示这种特有的剪切方式存在于复杂遗传背景植物诸如长野中。对应靶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大部分miRNAs与对应靶基因的表达呈相反表达趋势,但是部分miRNAs与相应靶基因表达趋势相同。这些结果表明miRNA对靶基因的调控相当复杂,可能一个miRNA可以调控多个靶基因,一个靶基因有可能受多个miRNAs调控,同时还有可能是miRNA自身负反馈调节机制的影响,或者是miRNA是通过翻译抑制的方式作用于靶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4-05-01)
张婷[4](2013)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及耐冷性状功能基因组学及比较转录组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野生稻为改良栽培稻重要农艺性状提供了宝贵遗传资源。长雄野生稻具有和亚洲栽培稻相同的AA基因组,其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是多年生性的理想供体。同时,长雄野生稻对低温等非生物胁迫的抗性也为采用遗传工程手段培育抗逆水稻新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研究论文以具地下茎的长雄野生稻和拟高粱、耐冷及冷敏感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和IR29为材料,采用基因芯片及转录组测序等技术平台,对地下茎发育及耐冷性进行系统的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发掘地下茎发生发育相关功能候选基因及解析水稻耐冷胁迫调控的分子遗传机制,为进一步克隆地下茎发育及耐冷基因打下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茎尖均一化cDNA文库,并随机挑选10,283个克隆进行测序分析,获得原始ESTs序列10,136条,经高质量ESTs拼接得到4,419条非重复序列。在≥80%序列一致性情况下,分别有4,285(96.97%)和4,151(93.94%)条非重复序列定位到日本晴和9311基因组上。41条非重复序列表现为特异的可变剪接形式,516条非重复序列中共检测到666个简单序列重复(SSR).地下茎茎尖中表达的178条非重复序列共定位到10个地下茎相关QTLs区间。此外,还对OLRR1在五个组织中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组织原位杂交进一步验证其在地下茎茎尖的顶端分生组织中高表达。2)采用异源芯片杂交策略,利用Agilent水稻寡核苷酸长探针芯片对拟高粱五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表达谱比较分析,总共检测到548个组织高水平表达基因,其中有31和114个基因在地下茎茎尖和节间中高水平表达。在地下茎茎尖特异高表达基因中发现叁个顺式调控元件可能在地下茎发生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即ABA响应的RY重复序列CATGCA.蔗糖抑制蛋白相关元件TTATCC和GA响应元件TAACAA.对比分析前人报道的长雄野生稻和拟高粱地下茎特异表达基因,发现包括脱落酸、生长素、赤霉素和水杨酸等植物激素在地下茎发生发育中起重要调控作用。3)鉴于异源芯片表达谱分析的局限性,本研究采用新一代RNA测序技术对拟高粱地下茎和地上茎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拟高粱基因组中超过70%的基因在地上茎和地下茎中检测到表达,同时发现1,963和599个基因在地上茎和地下茎特异或高表达,其中分别包括122和55个转录因子,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它们在地上或地下茎组织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ACGT box、GCCAC、GATC和TGACG box等顺式调控元件在地上茎特异表达基因中显着富集;而MYB和ROOTMOTIFTAPOX1顺式元件、10-promoter element TATTCT及响应细胞分裂素元件TATTAG在地下茎特异表达基因中显着富集,表明组织特异及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参与调控地上茎和地下茎的生长发育。此外,27.9%的拟高粱基因检测到可变剪接,其中60%的可变剪接具有组织特异性,表明可变剪接可能在组织特异细胞功能决定中起重要作用。对本研究中鉴定的地下茎高水平表达基因和已报道的地下茎高水平表达基因进行比较分析,共鉴定了111个基因在至少两个不同平台中的地下茎高水平表达。这些在至少两个不同平台中尤其是在叁个不同平台中都是地下茎高水平表达的基因,不仅验证了其表达水平的可靠性,还表明这些基因在拟高粱和长雄野生稻中的功能可能是保守的,为地下茎发生发育相关基因克隆奠定基础。4)采用Affymetrix水稻全基因组芯片对水稻耐冷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和冷敏感品种IR29进行冷胁迫转录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部分胁迫反应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组成性高表达与LTH耐冷性相关:同时LTH和IR29在连续时间冷胁迫条件下,基因表达水平呈现基本相同的早期反应和品种特异的后期反应,早期反应主要表现为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相关基因上调表达;而在冷胁迫处理后期,不同品种由于对持续冷胁迫的功能性适应而表现为不同的差异表达,包括ROS相关基因在LTH特异高表达,而在IR29中抑制表达。在冷胁迫终止后的恢复过程中,LTH冷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大部分都迅速而有效地回复到正常水平,而IR29冷胁迫差异表达基因则恢复缓慢或不能恢复。进一步分析表明包括CBF和MYBS3调控元在内的许多调控途径参与冷胁迫反应。5)采用RNA-seq分析长雄野生稻地上茎及地下茎冷胁迫全基因组表达谱。总测序数据量25gigabases (Gb),约覆盖长野基因组58倍。约10%的转录本不能定位于已测序水稻基因组或基因区域,暗示长雄野生稻与水稻基因组序列间存在差异。冷胁迫共导致913和884个基因在地上茎和地下茎中差异表达,包括共同上调表达的33个转录因子。在两组织中发现大量冷胁迫特异可变剪接事件,且这些可变剪接基因广泛参与信号转导、生物学调控、定位和细胞组分生物合成途径,表明可变剪接在冷胁迫信号转导与基因调控网络中起重要作用。此外,在地上茎和地下茎冷处理及对照中共鉴定8,005个新转录本和3,916个融合基因。进一步对长雄野生稻、LTH和IR29冷胁迫全基因组表达谱进行比较分析,鉴定了154个叁个基因型共同冷胁迫诱导上调基因,其中包括34个转录因子,功能注释揭示这些转录因子在栽培稻和野生稻冷胁迫应答中的功能是保守的。另外56个基因(占总数36.4%)的启动子区域至少含有一个CRT/DRE核心元件A/GCCGAC,表明这些COR基因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共同参与冷胁迫分子调控网络。(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3-05-01)
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5](2012)在《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长雄野生稻(O.longistaminata)起源于非洲,具有和亚洲栽培稻相同的AA基因组,是栽培稻改良的重要遗传资源。本研究构建了长雄野生稻全基因组fosmid文库,共获得33.6万克隆,文库的平均插入片段大小约为40kb,其中94.7%的克隆插入片段大小在30~50kb之间。挑取其中约11万克隆并保存,可覆盖10倍栽培稻基因组,对任意基因或序列的筛选概率达到了99.99%。将剩余的22万个克隆进行了末端配对测序,显示其有助于长雄野生稻全基因组测序的拼接。所构建的fosmid文库为筛选和克隆长雄野生稻的有利基因提供了研究材料。(本文来源于《分子植物育种》期刊2012年04期)
赵纪莹[6](2011)在《亚洲栽培稻与长雄野生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狭窄的遗传基础限制了其改良。长雄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 A. Chev. et Roehr.)是亚洲栽培稻的野生近缘种之一,与亚洲栽培稻具有相同的AA基因组,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基因库。然而与亚洲栽培稻之间的杂种不育严重阻碍了长雄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利用。杂种不育基因的定位和不育现象分子机制的阐明,对利用长雄野生稻改良亚洲栽培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课题组成员以长雄野生稻为供体、亚洲栽培稻籼稻品种RD23为受体及轮回亲本,通过连续的回交、表型选择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携带不同杂种不育基因的近等基因系(BC6Flo)。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将部分近等基因系与轮回亲本RD23杂交后自交,形成10个BC7F2定位群体,对定位群体进行花粉育性和小穗育性调查,使用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用732个SSR分子标记检测渗入到近等基因系中的长雄野生稻DNA片段并确定其位置。2.与表型调查相结合,用SSR分子标记初步定位各群体中的育性位点。在第6染色体短臂末端RM587附近定位到配子消除基因S1;在第6染色体长臂末端RM5814-RM176之间定位了一个新的雄配子不育基因S44(t);在第11染色体RM332-RM1124之间发现了一个新的雄配子不育QTL qHSll.3.对各不育基因的遗传规律进行分析,S1和S44(t)的作用方式基本符合单位点孢子体-配子体互作模型,S44(t)对qHSll有上位性作用。4.使用叁个群体共2106个单株把S44(t)精细定位在RM20689-RM20695间约97.7kb的区域内。在这个区域中共有14个开放阅读框,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有7个基因为可能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认识杂种不育的遗传规律、有效地利用亚洲栽培稻近缘种中的有利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持;精细定位结果则对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亚洲栽培稻与其近缘稻种——长雄野生稻种间不育性的生物学基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1-05-01)
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7](2011)在《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非化感栽培稻RD23以及它们的F1代(RD23×O.longis-taminata)为材料,采用实验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调查相结合方法,研究水肥对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的影响和探讨对野生稻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作用的互作关系。在移栽后20~50 d内设淹水、2种形式的干湿交替和旱种等4种田间管理方式,对每种水分管理方式分别设3个施氮(尿素)水平处理。野生稻叶片的水提液,检测了对稗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在干旱与不施氮水平下最强,对稗草根长与干重的抑制率分别达到69.3%和74.6%,但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与淹水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田间则以干湿交替条件下控制稗草效果最好,旱种管理后进行灌水能显着提高野生稻控制稗草的效果。水分与氮互作效应对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效果极显着,对F1代化感作用及其田间抑制杂草效果也达显着水平。(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胡凤益[8](2010)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Rhz2、Rhz3精细定位及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年生的栽培稻品种在坡地种植时会导致土壤侵蚀并降低农民的收成,具有地下茎性状的多年生栽培稻品种能够在生产稻米的同时减少土壤侵蚀进而提高粮食和生态安全。具有地下茎的长雄野生稻是多年生稻作品种遗传改良中多年生性状和地下茎性状的逻辑供体。但是,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方法获得具有多年生性状的栽培稻品种的努力一直未取得成功。稻属地下茎的生长特性受到许多基因的控制,而与地下茎起始和生长的分子机制一直以来是不清楚的。为了有助于对地下茎性状分子机制的了解,我们利用基因精细定位和芯片技术,在水稻第叁染色体和第四染色体上分别精细定位了以前初步分子定位的地下茎基因Rhz2和Rhz3,同时,对地下茎生长点、地下茎节间、地上茎生长点、地上茎节间和嫩叶进行全基因表达谱分析,以此来完善我们在分子水平对地下茎发育的理解。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MAS),结合地下茎的有无、花粉育性、花药开裂等性状,从包含有5261个单株的F2群体中筛选了4个F2单株自交形成F3群体后进行地下茎基因Rhz2和Rhz3的精细定位。研究结果证实了以前发现的两个显性互补基因Rhz2和Rhz3控制地下茎表达的遗传规律;地下茎基因Rhz2精细定位在长雄野生稻基因组序列的scaffold2675和scaffold9327,这两个scaffold覆盖了长雄野生稻基因组的178.92kb,并整合到水稻第叁号染色体上;地下茎基因Rhz3精细定位在长雄野生稻基因组序列的scaffold26912、scaffold30607, scaffold9358和scaffold6613,这四个scaffold覆盖了长雄野生稻基因组的40.49kb,并整合到水稻第四号染色体上。利用Affymetrix公司的水稻基因组芯片(包含有51,279个探针,分别表示48,564个粳稻、1,260个籼稻的转录本)进行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5种组织中都有特异的基因群表达;58个基因在地下茎生长点中特异表达,其中几个基因与分蘖的起始和延伸相关;和地上茎生长点的表达水平相比,在地下茎生长点中发现了162个上调基因和261个下调基因,在这两种组织中,与植物激素有关的基因和具有冗余功能的基因家族受到明显的不同调控;几种顺式调控元件,包括CGACG, GCCCORE, GAGAC和一个Myb核心在地下茎生长点和地下茎节间中特异表达基因的上游启动子区富集;与地上茎生长点相比,两个涉及到ABA信号通路的顺式作用元件,RY重复和TAAAG在地下茎生长点中过表达;几个地下茎特异表达基因共同定位在地下茎相关QTLs的染色体区域,这些基因可能是地下茎相关基因克隆的功能候选基因。长雄野生稻全基因组表达谱的研究结果表明地下茎的发育和生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并且在地下茎和分蘖的建成中可能存在一个重迭的调控机制。植物激素,如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都涉及到地下茎发育中相应的信号通路。一些在地下茎中富集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地下茎特异基因能够共同定位在地下茎相关QTLs的染色体区域以及地下茎基因Rhz2和Rhz3的精细定位结果将会有利于这两个地下茎基因的克隆,也为进一步剖析控制地下茎生长特性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将会有助于我们在禾本科的进化、多年生作物培育以及控制杂草保护环境等方面的理解和认知。(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0-11-01)
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9](2010)在《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具有黄色颖壳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具黑色颖壳的长雄野生稻进行杂交后用RD23回交,获得颖壳颜色有分离的1个BC6F1定位群体.对该群体研究发现,颖壳颜色符合1(黑色)∶1(黄色)的分离比例,表明长雄野生稻黑色颖壳性状是受一对显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微卫星标记做基因型分析,将控制黑色颖壳的基因定位在第4染色体RM1155-RM1142之间,暂时命名为Bh-4(t).(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10](2010)在《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花青素合成代谢形成的紫色柱头性状在包括长雄野生稻在内的AA基因组野生稻中较为普遍.为研究长雄野生稻中的紫色柱头性状,以具无色柱头的亚洲栽培稻品种RD23为轮回亲本与紫色柱头的长雄野生稻进行回交,经胚挽救和多代连续选择,获得3个柱头颜色有分离的BC6F1定位群体.这些群体中,柱头颜色均适合1(紫色)∶1(无色)的分离比例,表明紫色柱头性状受一对显性核基因控制.通过微卫星标记分析,将控制紫色柱头的基因定位在水稻第6染色体上,距标记RM253,RM111和RM6917分别为2.5,0cM和4.4cM.对比已发表的紫色柱头基因座位,它可能与来自亚洲栽培稻的Ps-4(t)基因等位,所以暂命名为Ps-4(t).(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长雄野生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确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Oryza longistaminata)及其后代抑草效果的影响及相互关系,对发掘与利用野生种质资源的化感基因培育水稻化感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化感抗稗草长雄野生稻、亚洲栽培稻‘RD23’及其杂交F1代(RD23×O.longistaminata)和F2代单株分离群体为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温室盆栽试验相结合方法,研究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对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制稗草的影响,并探讨叁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室内生物测定为强化感潜力的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并非总强于弱化感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但在根际距离0~3 cm时,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对伴生稗草的抑制效应显着强于弱化感潜力和无化感作用的水稻材料。不论供试材料化感潜力强弱,当根际距离大于3 cm时,株型高大、分蘖强的供试水稻材料在盆栽条件下对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均显着强于株型矮小、分蘖少的材料。供试水稻材料在不同苗龄对稗草的抑制作用也存在显着差异,苗龄60 d的供试材料在根际距离0~3 cm范围内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均小于苗龄30 d的对应处理组,但对伴生稗草的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则大于苗龄30 d对应处理组;之后随着距离的增加,除根际距离在3~6 cm的密度防效外,其他均无显着差异。在根际距离0~3 cm时,供试材料的化感综合效应指数(SE)与对伴生稗草的密度防效、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显着相关,但随根际距离的增加相关性逐渐减小;株高和分蘖数与稗草的密度防效不相关,与生物量防效和株高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田间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苗龄、株高和分蘖数等因素相关,在根际距离0~3 cm时,化感作用在苗龄30 d的强化感潜力水稻材料的抑草效应中起主要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长雄野生稻论文参考文献
[1].韦海波,毛心怡,毛立晖,刘聪,吴雨宸.干旱胁迫对长雄野生稻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8
[2].徐高峰,申时才,张付斗,张玉华.长雄野生稻及其后代抑草效果与化感潜力和农艺性状的关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
[3].宗莹.长雄野生稻组织特异及冷胁迫差异表达miRNAs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
[4].张婷.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及耐冷性状功能基因组学及比较转录组学分析[D].武汉大学.2013
[5].李丽娟,蔡晶,张石来,王荔,胡凤益.长雄野生稻(Oryzalongistaminata)全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2
[6].赵纪莹.亚洲栽培稻与长雄野生稻种间杂种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研究[D].云南大学.2011
[7].张付斗,徐高峰,李天林,陶大云,徐鹏.水氮互作下长雄野生稻化感作用与田间抑草效果[J].作物学报.2011
[8].胡凤益.长雄野生稻地下茎基因Rhz2、Rhz3精细定位及地下茎全基因组表达谱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9].邓伟,周家武,李静,胡凤益,徐鹏.长雄野生稻黑壳基因的分子定位及遗传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陈志伟,邓伟,李飞,周家武,李静.长雄野生稻紫色柱头性状的遗传和基因定位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