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刚度比论文_陈钰潇

导读:本文包含了层刚度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刚度,结构,高层建筑,壁板,剪力,砌体,房屋。

层刚度比论文文献综述

陈钰潇[1](2015)在《基于层刚度比的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的抗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由于其材料、性价比等方面的优势,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但在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各行各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房屋建筑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存在,为了满足人们生活要求及使用功能的追求,对原有房屋的加固改造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底框结构房屋为砌体结构房屋的改造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满足人们对房屋大空间的使用要求,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托换改造,拆除房屋的承重墙体,施工托换梁以代替原有承重墙承担上部荷载,将底部砌体结构改造为大空间的框架结构,也就形成了目前已有的结构形式——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房屋。但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仅仅在新世纪就接连发生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破坏大、震害强的大震。而底框结构作为一种上刚下柔的结构形式,在抗震方面有着先天的缺陷,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与底框结构的缺陷相似,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对改底框结构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导致改底框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得不到发展,本文将通过对同刚度比下的底框结构和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对比,根据已有底框结构的研究资料,分析得出改底框结构的抗震性能特点。本文将通过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①通过对两种不同托换方式的分析,根据其优缺点选定结构托换的方法,并以该实例为引,总结了先施工托换梁结构,然后拆除承重墙的托换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为以后该结构的施工提供一定依据。②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模,建立相同刚度比下的底框结构及改底框结构的一榀框架的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两种结构在相同刚度比条件下,只要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的结构设计符合规范,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则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底框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特点相似,抗震性能基本一致。③通过位移加载法对框架梁与托换梁进行承载力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托换梁与框架梁在荷载作用下,叁个工作阶段发生的位移时间基本一致,梁的最大挠度也基本相似,但托换梁由于惯性矩较大及原有圈梁及墙体的作用,承载力要比框架梁大。(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15-06-01)

刘纪坤,巢斯[2](2014)在《跃层结构层刚度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跃层结构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根据我国规范,需对结构的层刚度比进行限制。层刚度比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跃层面积的框架结构建立了sap模型,并分别进行阵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按照不同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各模型的楼层刚度,以及弹塑性状态下的层间位移角。分析结果显示,等效侧向刚度比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塑性状态下软弱层的出现。(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14年02期)

樊长军[3](2012)在《高层建筑转换层层刚度比计算方法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列举了实际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几种刚度计算方法,分析了各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及主要区别,以我国现行的规范为依据,介绍了各结构刚度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结合我国现行常用结构设计软件SATWE,对实际结构设计中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本文来源于《山西水利》期刊2012年01期)

陈俊[4](2010)在《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及层刚度比的影响规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能够满足底部大空间的需要,且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在中小城市的临街建筑、村镇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容易形成“底柔上刚,头重脚轻”的结构体系,当底部框架发生地震破坏时可能导致结构的连续倒塌。汶川地震中,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破坏严重、甚至倒塌,也有部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震害较轻;结构破坏位置也不同,震害分为上部结构破坏和下部结构破坏两大类。因此有必要从整体结构性能方面了解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性能的优劣、分析抗震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出结构抗震不利位置、给出抗震加强措施,为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以汶川地震的震害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震害特征;采用空间结构弹性模型、平面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模型、汶川地震灾区实际建筑,对比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和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底框上部砌体结构层与底框结构层的层刚度之比(简称层刚度比)为控制指标,建立空间结构弹性模型、平面结构弹性和弹塑性模型,系统分析了层刚度比对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①经合理设计的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与砌体结构相当,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破坏模型(底部耗能减少上部结构地震效应)可控性更强。严格的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十分必要,特别是结构底部层刚度比合理取值、过渡层墙肢抗震设计和上部结构整体性设计尤为重要。②控制层刚度比和实现“多道抗震防线”的思想是保证底框结构抗震性能的关键。现行规范给出的层刚度比控制条件可以保证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性能,但缺乏对结构过渡层墙肢的抗震防严重开裂设计。为了发挥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耗能、减小上部砌体地震作用效应,可以适当提高层刚度比的下限值,建议由1.0提高到1.5。③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过渡层可能成为结构抗震不利位置。由于底层框架变形与过渡层砌体墙肢变形不协调,导致过渡层墙肢出现开裂破坏;层刚度比越大,开裂破坏越严重。建议在过渡层底部墙体中采用加筋砌体、增设构造柱或提高墙体材料强度等构造措施,提高过渡层墙肢的延性和抗剪强度,避免位移不协调引起墙肢的开裂破坏,新规范(征求意见稿)补充了过渡层砌体墙的相关要求。④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底框部分的受力复杂。大震下过渡层砌体的破坏可能会改变底框部分的受力性能;“强柱弱梁”的破坏模式在底框部分难以实现。抗震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实现底部框架-砌体结构底层合理破坏模式。(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0-05-01)

兰和义,赖海彪[5](2010)在《红星国际家具展示中心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红星国际家具展示中心由六栋塔楼及商业裙房组成,塔楼上部采用剪力墙结构,下部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裙房采用框架结构。层5以下为裙房,层6为结构转换层,每叁栋塔的转换层连成整体,形成多塔高位转换的复杂高层建筑。采用SATWE及ETABS进行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分析,采用层刚度比、等效侧向刚度比及层间位移角比进行评价。给出了转换层刚度比控制分析过程,通过对比多模型、多软件、多指标的计算结果,分析了多塔高位转换对刚度比的影响,并对落地抗震墙进行了加强,从而控制刚度比在合适范围内。(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0年S1期)

储加健[6](2009)在《关于“层刚度比”计算选项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的结构计算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日益完善的规范要求,计算程序已不可能以单一的计算选项设置来应对整个结构的不同阶段不同受力状况下的不同计算需求,为此,程序会设立很多的计算选项开关,来应对不同的计算需要,如层刚度比的计算选项,就是为了满足规范规定的四种不同情况下计算层刚度的需要而设立的。因此,认清各个不同的选项所对应的不同用途,以及规范规定的具体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09年17期)

唐曹明[7](200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刚度比限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除取决于总体的承载力、变形和耗能能力外,还与结构是否存在局部的抗震薄弱部位关系甚大。结构薄弱部位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刚度突变和屈服强度比突变所造成的。框架结构某个楼层层高的突然增大,往往会引起刚度和承载力的突变,导致该楼层区域的应力剧增和塑性变形集中,甚至严重破坏或倒塌。本文主要是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层高变化引起结构竖向刚度突变的规律及其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限制方法的建议。论文对目前存在的有关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的叁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对比,分别在建筑的底部、中部和上部等不同部位变化楼层层高,设计了九个结构算例,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考虑到实际工程中结构层高在底层变化的情况较多,本文共进行了叁个10层框架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这叁个模型的原形结构底层层高分别是5.4m、6.8m、7.8m,二~十层层高均为3.6m,按1:10几何缩尺比例设计。模型一、二、叁的竖向配重分别为500.78kN、511.72kN和517.82kN,在重力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与实际结构相近,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1:1。为了全而、直观地认识层高不同变化引起楼层侧向刚度突变的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特征、破坏形态和破坏机理,本次试验模型一、二共进行了单向地震输入的动力反应测试和双向地震输入的倒塌两个阶段试验,模型叁因在单向地震作用下已经破坏,故只进行了一个阶段试验。通过详细计算分析,特别是叁个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的研究成果:1)首次通过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及计算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应采用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比方法限制楼层侧向刚度比,以避免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出现软弱层造成该楼层整体破坏甚至倒塌;若采用层间位移角比法或等效剪切刚度比法限制楼层侧向刚度比,对于因楼层层高突变引起的框架结构侧向刚度突变情况是偏于不安全的,不能有效地防止结构在强震作用下出现软弱层。2)在国内首次进行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模型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倒塌试验,获得了按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及破坏、倒塌模式。3)当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按楼层剪力和层间位移比法计算不满足规范限值时,为避免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软弱层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集中,应提高该软弱层的承载能力。现行规范规定将薄弱层地震剪力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本文研究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乘以1.15的增大系数是不能避免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集中。当结构薄弱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其相邻上、下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平均值的65%时,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或直接提高该薄弱层屈服强度,使该层屈服强度系数不小于其相邻上、下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平均值的8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_y反映了结构中楼层受剪承载力与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弹性地震剪力的相对关系,是影响结构弹塑性变形的主要因素,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主要取决于楼层屈服强度系数的大小及其沿房屋高度的分布情况。对于ξ_y沿房屋高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ξ_y最小或相对较小的楼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往往率先屈服,并出现较大的弹塑性层间位移,其他各层的层间位移则相对较小。5)按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梁端负弯矩承载力计算时应考虑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的楼板与梁协同工作,控制梁、柱相对刚度比(模型一是1:4.1)和梁的截面尺寸不能过大,同时要求结构楼层侧向刚度比满足限制条件,最终结构是可以设计成梁铰屈服机制(整体屈服机制)的。6)对于竖向刚度不规则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弹性设计时,有时仅进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是不够的,还应采用弹性时程法进行补充验算。(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期刊2009-07-01)

贾英杰,魏晓,张宇航,王向阳,穆林[8](2009)在《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框支密肋壁板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用前景广泛,确定合理的转换层侧移刚度比能使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反应均匀并减少弹塑性变形集中,从而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框支-复合弹性板力学模型,用于计算整体结构在弹性阶段的内力和变形情况;应用该模型对一7层的框支密肋壁板结构结构进行弹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了转换层上、下刚度比对框支密肋壁板结构侧移的影响,并提出了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计算结果表明:在8度区框支壁板结构的第2层与底层的侧移刚度比宜控制在0.9~1.7之间,最优刚度比为1.3.(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郑冠平[9](2008)在《结合工程实例谈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层,重点介绍了几种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因素,在有效控制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惠州一工程实例研究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要素。(本文来源于《国外建材科技》期刊2008年04期)

层刚度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跃层结构属于竖向不规则结构,根据我国规范,需对结构的层刚度比进行限制。层刚度比存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各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对不同跃层面积的框架结构建立了sap模型,并分别进行阵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和弹塑性时程分析,按照不同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各模型的楼层刚度,以及弹塑性状态下的层间位移角。分析结果显示,等效侧向刚度比能够有效地预测结构在塑性状态下软弱层的出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层刚度比论文参考文献

[1].陈钰潇.基于层刚度比的砌体结构改底框结构的抗震分析[D].济南大学.2015

[2].刘纪坤,巢斯.跃层结构层刚度比研究[J].四川建材.2014

[3].樊长军.高层建筑转换层层刚度比计算方法简述[J].山西水利.2012

[4].陈俊.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性能及层刚度比的影响规律分析[D].重庆大学.2010

[5].兰和义,赖海彪.红星国际家具展示中心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J].建筑结构.2010

[6].储加健.关于“层刚度比”计算选项的选择[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

[7].唐曹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刚度比限制方法研究[D].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9

[8].贾英杰,魏晓,张宇航,王向阳,穆林.框支密肋壁板结构转换层刚度比的合理取值[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9].郑冠平.结合工程实例谈转换层刚度比的控制[J].国外建材科技.2008

论文知识图

混凝土迭合式受弯构件的M及MB理论曲线层间位移比切剪...模型示意图3种方法层刚度比比较各性能点处二层对一层刚度比减震层刚度比和传递系数关系

标签:;  ;  ;  ;  ;  ;  ;  

层刚度比论文_陈钰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