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话语论文-史安斌,王沛楠

双重话语论文-史安斌,王沛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话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扶贫,人权,《纽约时报》,涉华报道

双重话语论文文献综述

史安斌,王沛楠[1](2019)在《断裂的新闻框架:《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与“人权”议题的双重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扶贫减贫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也被认为是推动人权发展的一项重要成就。但这一具有正面效应的"中国故事"在西方主流媒体上并没有获得公正的报道,而是与"人权"议题一起呈现出"断裂的框架"的特征。本文基于"扶贫"与"人权"的关系,考察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西方主流媒体在这两个议题上的涉华报道,分析西方媒体如何建构中国在"扶贫"和"人权"的议题框架及其所表现出的"西方中心"的偏见性认知,从而揭示了建立一套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语境的人权话语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9年05期)

王璐璐,吴佳[2](2018)在《社会控制视阈下诉访分离机制的形塑——基于制度和价值双重话语的矛盾化解模式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涉诉信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矛盾焦点以来,诉与访的纠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信访矛盾,成为司法机关、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强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社会控制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诉访不分的难题,建构合理完善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新的运行机制与模式,诉访分离机制所追求的是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仰和认同感,以维护司法权威为宏观进路,实现正义和秩序价值。司法机关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宏观进路及微观保障两方面对诉与访进行合理有序分流,有效缓解涉诉信访矛盾,尽可能回应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9-27)

江晨[3](2017)在《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网络次生舆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在我国己经蓬勃发展了 30余年,在此期间,网络空间逐渐成为舆情的“发酵场”,网民群体的信息获取及传播能力得到提高。然而,我国某些地方政府的网络舆情处置水平却没能跟上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高速革新的步伐。近年来,因地方政府舆情处置“失范”而造成的网络次生舆情危机接连出现,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导致地方政府及媒体的公信力严重下滑。网络次生舆情议题,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与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从双重话语空间视阈出发,采取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危机管理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理论,围绕网络次生舆情和双重话语空间的关系、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网络次生舆情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由绪论和四大章节组成。第一章着重分析网络次生舆情的概念、要素和成因,对我国双重话语空间的建构及特点予以解读,归纳出网络次生舆情区别于原生舆情的叁个特点,即隐匿性强而难以防范、波动大而容易转移、观点的非理性偏向。第二章引入“8.12天津危险品仓库爆炸”、“4.3和颐酒店女子遇袭”、“4.1泸县太伏中学学生死亡”叁起近年来重要的舆情事件,具体分析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演化过程,对事件中出现的网络次生舆情进行梳理。第叁章采用“框架分析”方法,探讨叁起事件中双重话语空间议题建构的差异,并围绕双重话语空间的互动与博弈现象,深入剖析双重话语空间与网络次生舆情的关系,指出官、民话语之间的“对话”对网络次生舆情的形成、爆发及消解起决定性作用。双重话语空间博弈激化会导致“对话失灵”现象,体现为“缺位失语-非议”、“封闭控制-揭露”、“迟钝拖延-批评”、“轻描淡写-反感”、“单向宣教-抵触”五类基本模式,即网络次生舆情形成的直接原因。第四章引入巴赫金“对话”理论,结合网络次生舆情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总结官方话语主体应对网络次生舆情的相关启示。(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7-12-12)

陶佳佳[4](2017)在《浅探双重话语空间与框架互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APEC蓝"一词的舆论情况分析,研究公共议题中官方话语空间与民间话语空间的框架差异与互动博弈。研究发现,由于大众"自我涉入"程度高,形成了对官方形象的敌意认知,二者框架选择存在显着差异,并且总结出"建构与解构"和"理性思考与情绪表达"两种互动模式。(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17期)

龙仙艳[5](2017)在《高校开设文学人类学本科教学的探讨——以《亚鲁王》研究的双重话语探索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亚鲁王的双重话语即客位归类的英雄史诗与主位的麻山苗族亚鲁神系为切入点,梳理文学人类学的研究范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研究话语。近年来,随着民间口传文化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井喷,在高校尤其是民族高校开设文学人类学的本科教学显得既有急迫性又有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文学人类学本科教学已经具备的理念、实践与师资等基础条件。(本文来源于《百色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曾雅清,袁唯人[6](2017)在《双重话语空间下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教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高校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为了促进现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推动高校法治教育的建设发展,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到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要充分发挥出辅导员指导和新媒体传播路径作用,营造出和谐的校园舆论环境,打破传统法治教育方式的弊端,有效提高高校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实效性和针对性。1.双重话语空间下的高校法治意识教育双重话语空间的实质是在基(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下)》期刊2017年05期)

钟兴菊[7](2017)在《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村委会作为"上下"间多重话语的中转站与加工厂,成为政策变通执行现象讨论的焦点,既往研究主要从"结构-制度"与"过程-事件"视角对基层政府政策行动策略及其背后所交织的"权力-利益"博弈网络进行分析。本研究基于"双重话语"分析视角,结合大巴山区东溪村退耕还林政策地方实践的个案研究发现,村委会作为政策基层行动的核心主体,运用地方性知识构建"上下"之间的双重话语体系回应和解读一系列行动策略,即非正式权力运作的"公平",土地耕种为本的生存逻辑优先,坚持"弱者补偿"原则的博弈等,进而揭示环境政策基层执行的行动逻辑:即"回应任务为中心"的准政府逻辑以及"追求福利最大化"的共同体逻辑。本文的创新在于从话语分析视角探究政策变通执行现象背后存在的合法性根源,即村委会运用地方性知识构建的双重话语对行动策略及其背后交织的"权力-利益"网络进行持续的解读与包装,从而使政策地方实践获得合法性认同。由于科层制的特殊性,仅针对村委"上下"之间多层级话语的简化分析,可能会影响政策实践中话语转换策略与规则的延展性讨论。(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刘劼[8](2016)在《分众传播:双重话语体系的并立发展——当前军队典型报道分众化传播趋势的观察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军队典型报道作为我党我军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我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教育鼓舞、引导示范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媒介的更新和受众的变化,军队典型报道出现了明显的分众化趋势,逐渐产生两种不同的宣传话语体系。了解和把握这种现象,对于探索军队典型宣传在新时期的突出特点与传播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深化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实现典型报道新突破。(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6年22期)

魏建克,王林[9](2016)在《1940年代中共诞辰纪念的双重话语与民间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1940年代,伴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根据地、解放区纪念活动民间化、大众化发展,共产党诞辰纪念从出现伊始就被引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基层党组织对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下,民众特别是贫苦阶层走上这个舞台并成为重要角色。在充分同纪念文本对话及对其生成历史背景考量之基础上,我们发现,民众参与中国共产党诞辰纪念所蕴含的不仅有着"反共就是灭亡中国"的政治话语,而且也有着"共产党是咱们的救命恩人"的情感话语。然而,双重话语模式并不是彼此分离而是相互交织,政治话语传递着共产党对近代中国革命历史规律的认同,同样表现出民众心目中工人阶级政党才是实现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实际承担者;情感话语则暗含着民众对农村社会平等改造和民生改善后的喜悦和感激,表现出政治与民生的密切关联,追添了历史本有的丰富思想内涵。(本文来源于《甘肃理论学刊》期刊2016年04期)

黑冬冬[10](2016)在《双重话语空间视角下的“新闻搭车”现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的发展为民间话语表达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渠道,新媒体发挥快速传播信息和舆论引导的功能,使其成为政府话语传播和危机管理的重要媒介。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民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和疏通,导致官民交流出现阻隔。一个热点新闻事件出现后余音不散,围绕该新闻事件的讨论依然继续,即便有权威部门发布信息也未能带来舆情的终结,反而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论与怀疑,甚至引发“二次舆情”,新闻出现“搭车”现象。“新闻搭车”现象不仅反映了网络舆情传播的复杂多变,更反映了官民双重话语空间的博弈互动过程。因而,本文从诸多热点舆情事件中,选取“我爸是李刚”事件、“微笑局长”事件以及“庆安枪击案”事件作为研究样本,试图探究出官方与民间双重话语空间下“新闻搭车”现象的传播规律以及破解之道。本文结合个案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新闻事件发展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借助双重话语空间的框架分析编码,归纳分析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在面对舆情事件的表现差异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新闻搭车”现象隐藏的阶段传播规律,反思“新闻搭车”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新闻搭车”现象的破解之道,并从政府、媒体、网民叁个角度提出应对之策。本文通过上述研究认为,“新闻搭车”的过程主要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网友质疑微博化、媒体跟进热点化、扎堆曝光集中化和贴上标签典型化。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舆论的螺旋式上升成为“新闻搭车”的主要动力和过程表现。审视“新闻搭车”现象,政府信息公开是其进行舆论引导的前提,政府强化对舆情的监测和及时梳理是有效应对危机的必要手段。媒体主动设置新闻报道议程,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对提升政府公信力、破解谣言流传有极大的作用。对网民来说,告别网络狂欢,以理性的态度表达舆情诉求是为自己争取权利并维护权利的重要手段,而不是匆忙借新闻搭车来传播自己的诉求。(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6-05-01)

双重话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涉诉信访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与矛盾焦点以来,诉与访的纠缠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司法秩序,集聚了越来越多的信访矛盾,成为司法机关、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一大难题。强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实现社会良好发展的社会控制论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诉访不分的难题,建构合理完善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作为社会转型时期化解社会矛盾的新的运行机制与模式,诉访分离机制所追求的是公众对司法公信力的信仰和认同感,以维护司法权威为宏观进路,实现正义和秩序价值。司法机关应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措施从宏观进路及微观保障两方面对诉与访进行合理有序分流,有效缓解涉诉信访矛盾,尽可能回应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话语论文参考文献

[1].史安斌,王沛楠.断裂的新闻框架:《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扶贫”与“人权”议题的双重话语[J].新闻大学.2019

[2].王璐璐,吴佳.社会控制视阈下诉访分离机制的形塑——基于制度和价值双重话语的矛盾化解模式剖析[C].第十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3].江晨.双重话语空间中的网络次生舆情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

[4].陶佳佳.浅探双重话语空间与框架互动[J].新闻研究导刊.2017

[5].龙仙艳.高校开设文学人类学本科教学的探讨——以《亚鲁王》研究的双重话语探索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7

[6].曾雅清,袁唯人.双重话语空间下大学生法治意识与教育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

[7].钟兴菊.地方性知识与政策执行成效——环境政策地方实践的双重话语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7

[8].刘劼.分众传播:双重话语体系的并立发展——当前军队典型报道分众化传播趋势的观察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16

[9].魏建克,王林.1940年代中共诞辰纪念的双重话语与民间记忆[J].甘肃理论学刊.2016

[10].黑冬冬.双重话语空间视角下的“新闻搭车”现象研究[D].兰州大学.2016

标签:;  ;  ;  ;  

双重话语论文-史安斌,王沛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