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面向生活培养语文能力

例谈面向生活培养语文能力

关键词:社会生活语文教学培养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曾精辟地论述道“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生活决定教育”。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张鸿岑先生在《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一文中也指出:“从语文教育的角度说,无论是听、说活动,还是读、写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里,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的,在现实生活中,听、说、读、写活动无不具有随机性。因此,课内进行的语文知识教学和语文训练,一定要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并注意国际上日益增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自觉地提高适应各种复杂情况的随机应变的能力。”的确,广阔的社会背景为学生提供了一片学习语文的天空,而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实现。

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培养训练时,其材料应来自生活。只有面向生活的语文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联系生活,感知生活语境,激发创新思维

语文源于社会生活。“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的学习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教师教学时,平时就要作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要教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也会起到受益无穷的默化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观察、体验、思考生活。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对学生思维进行训练。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生活的语文,就是教师要自觉地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实践证明,这一探索是成功的,是富有创意的。

一次,我到小卖部买东西,看到几位同学正围在一起吃饭,于是我笑着对他们说道:“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并不是为了吃饭。”他们都笑了。这时,其中一位同学看到我微笑的神色和期待的目光,一边吃饭一边骨碌地转动着眼睛,不知是急中生智还是触景生情,这位同学随后就说道:“钱可以买到东西,但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能用钱买到。”这位同学能在当时说出这样有一定见解的语言,应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积极思考。

又如,学校发展了,变靓了,绿地面积也增多了,在一些地方,需要相应的温馨提示语,这时,老师完全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写一些警示性语言或哲理性语言,这样做,他们定会兴趣盎然。我的学生就写出了如下这些精妙的语句:行为美,花儿才会更美;一草一木皆有情,播洒爱心你我他;你我一样,都需要精心呵护;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因此,教师若能让学生时时感知生活,处处感知生活,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创新的思维火花。

二、联系生活,创设说话情景,培养表达能力

布鲁纳提出,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参与、身体力行才能获得知识。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创设情景。创设情景,可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这一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学生是最优秀的演员,让他们自己演自己的故事,他们定会兴趣盎然。因此,教师有意创设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活情景,让他们亲自参与,定会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老师可让学生把文章中的某一部分或全文表演出来,这种表演本身就是一种情情景的创设。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就加深了对文章的熟悉和理解。例如:教《白毛女》一文,可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在对文章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由科代表组织学生分配角色、排练,然后课堂表演。学生排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对文章熟悉的过程、理解的过程,而表演又是一个感染其他学生的过程。不管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无疑是一堂很生动的课,要比老师抽象的讲解效果好得多。通过表演,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表演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又如,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训练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

晚上,电视台正在转播第49届世界乒乓球比赛的一场精彩赛事,你因近来学习紧张,感到有些疲劳,但仍想一睹乒乓健儿拼搏的风采,同时也可调节一下紧张的情绪。当你刚打开电视机坐下,妈妈就走过来了:“已进入初三了,就知道看电视,快去看书。”这时的你,该怎样说才能使妈妈愉快地答应你看这场比赛。

我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他们个个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训练效果相当不错。这种形式不仅训练了学生说话的“语言得体”,而且还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还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进行训练,例如《孔乙己》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可以让学生运用想像与联想,口头描述孔乙己遭毒打的现场实情。

三、运用材料,创设材料语境,培养想像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在研读材料中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这样能触发学生协作的动情点,兴奋点,启发想象。中学生大都喜欢微型小说,语文教学中,可有意选择一些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发人深思的微型小说,去掉其结尾,让同学们阅读思考,猜读续写,这样,学生就从小说的立意,选材,写法,人物及事情的发展等多方面积极思考,写出不同的结果。许多小说,可以让学生为文章续尾,续尾是对文学作品再创造活动的延伸。要为文章续尾,学生就必须对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充分把握,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同时,还要研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背景,让学生在读它时与原作不相离。续写,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这种训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作热情和丰富的想像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如《孔乙己》文中结尾部分这样写道:“孔乙己断了双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穿一件极薄的破夹衫,在旁人的说笑声中用手一步一步地走了……”面对这一情节,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主题和孔乙己人物性格后,发挥学生想像,想象孔乙己爬出酒店后究竟去哪里,他最终的命运是什么……

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让学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他们演一演,将课文抽象的文字变换成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学生自编自导的课本剧,他们身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能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这需要学生的想像能力,也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

有的文章,教师只能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大胆的想像。比如: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这一首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出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以及诗人与主人的深厚友谊,可以让学生去大胆的想像,一位执教者让学生想像诗人与朋友“把酒话桑麻”时的情景,他们除了“话桑麻”外,还说了些什么呢?诗人为什么要“还来就菊花”?学生七嘴八舌,认真思考讨论后,有的说:“诗人还与主人说起了今年的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有的说:“诗人与主人还谈起了难以忘怀的往事”;还有的说:“诗人不请自来赏菊,说明他非常喜爱菊花,同时也说明他以前与主人一起饮过菊花酒”等。这样,学生的认真思索、讨论发言,既培养了他们的想像力与创造性思维,又更好的理解了诗文内容。

总之,社会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泉。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最后,还是用陶行知的话来结束本文:“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语文教育尤其如此。

标签:;  ;  ;  

例谈面向生活培养语文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