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教师接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教师,自闭症,同伴,儿童,学生,幼儿教师,政治理论。
教师接纳论文文献综述
马江霞[1](2019)在《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与教师接纳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际上融合教育倡导者认为,融合教育的初衷之一就是为了促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特征之一是社会交往技能缺陷,他们在社交互动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往往难以与普通学生之间建立高质量的同伴关系。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对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进行调研,并探究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的关系,以期从教师群体入手,为促进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发展提供建议,进而促进自闭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研究的第一部分选取上海市4-9年级共18名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和550名普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自闭症学生在班级中的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和同伴交往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在同伴接纳层次,总体上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处于被忽视和被拒绝的同伴接纳状态,其中半数的小学自闭症学生被同伴忽视,而初中自闭症学生则几乎全部被同伴所拒绝。(2)在友谊关系层次,总体上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朋友数量比较少,初中阶段的自闭症学生没有好朋友,小学阶段也只有16.67%的自闭症学生拥有一个互选好友,不过拥有好朋友的自闭症学生与好朋友之间的友谊质量较高。(3)在同伴交往层次,小学自闭症学生的同伴交往较为积极,但不同自闭症学生之间差异较大,而初中自闭症学生的同伴交往则普遍比较消极。(4)同伴接纳、友谊关系和同伴交往的关系分析显示:相比无互选好友的自闭症学生,有互选好友的自闭症学生更受普通学生喜欢;受欢迎程度越高的自闭症学生,拥有越多的玩伴,与固定学伴一起学习的频率越高;越不受普通学生喜欢的自闭症学生玩伴越少,与固定学伴一起学习的频率越低。研究的第二部分选取18名自闭症学生所在班级普通教师107名,普通学生5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了自闭症学生的教师接纳态度、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接纳行为状况,并以同伴接纳作为反映同伴关系的主要层次,依次探究了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叁维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教师喜欢程度和教师接纳态度都在一般水平以上,而教师接纳行为则在一般水平以下。(2)小学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喜欢程度、教师接纳行为呈正相关;初中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的同伴关系与教师接纳的相关性不显着。基于上述研究结果,研究者建议促进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发展要及早,不同学段的教师对自闭症学生的教育侧重点应不同,教师可通过调整班级活动组织形式促自闭症学生广交玩伴、深交学伴,对普通教师的培训应关注具体策略的指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徐雪逸[2](2019)在《教师如何有效接纳随班就读学生——基于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情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公平理念下,如何保证特殊儿童也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一种有利于保证特殊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形式——随班就读受到了更多重视。所谓随班就读,就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随班就读生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强,自立自助能力、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更高,对学校生活有较高满意度和归属感,比一般学生更具有互助合作、自治等精神。开学,我迎来了一群刚入学的可爱孩子,也包括一(本文来源于《家长》期刊2019年02期)
张凤,雷秀雅,黄四林[3](2018)在《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其孤独感的关系: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对他人权力的感知具有明显的适应意义且有助于其社会化发展。前人有关成人权力感知的研究集中在诸如领导-雇员这样的关系之下,而关于教师-学生这种权力不对等关系下的权力感知鲜有涉及。教师作为小学阶段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主要的成人权威,相对儿童而言,拥有奖励与惩罚、制定班级规则、分配任务等制度上的权力。然而,以往研究主要采用故事情境法来考察儿童对于不同领域教师权力的认可度,但是本研究关注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它是指儿童感知到的教师对自己的影响力或控制力。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个体具有控制周围环境、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需要。由此推测,儿童感知到教师对其影响力或控制力过大,可能阻碍其需要动机,进而不利于其心理发展。权力的接近-抑制理论支持了该假设,该理论提出相对权力更低的个体会体验到更多的消极情绪。实证研究也发现,感知到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相对权力更小的大学生,孤独感水平更高。此外,发展情境理论指出,个体通过与其所处环境进行交互作用而发展,所以探讨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在二者之间的调节作用对未来的干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其孤独感体验的关系,以及师生关系与同伴接纳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绘画测验对北京市、河北省及广东省共4所小学的888名3-6年级儿童进行测量。我们采用儿童孤独感量表评估其孤独感水平,学生报告的师生关系量表以测量其师生关系质量,同伴限定提名法以获得同伴接纳指标,运用学校动力绘画中的人物相对尺寸作为教师权力感知的指标。结果显示:(1)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孤独感呈显着的正相关,与师生关系、同伴接纳无显着相关,孤独感与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呈负相关;(2)在控制地区、性别、年龄之后,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正向预测孤独感,师生关系、同伴接纳分别在教师权力感知与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且良好的师生关系、较高的同伴接纳能够明显减少教师权力感知对儿童孤独感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朱隆,孙敏,高晓雷[4](2018)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接纳态度的探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幼儿教育中的问题儿童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和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而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的接纳态度是其进行其他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幼儿教师队伍的构成状况、幼儿教师目前薪资水平、社会地位这叁个因素,探讨其对问题儿童接纳态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董阳[5](2018)在《高校教师自我接纳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教师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的自身发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探讨高校教师的自我接纳水平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高校教师自我接纳水平中等;(2)高校教师选择的应对方式依次为解决问题、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自责,以成熟有效的应对方式为主;(3)高校教师对求助这一应对方式的选择在年龄、工作经验上均有显着差异,年轻教师相对更多选择求助;(4)高校教师自我接纳水平与成熟应对方式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本文来源于《教育现代化》期刊2018年32期)
温静[6](2018)在《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在学为人师的基础上真正地理解、尊重和接纳学生》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育者的亲和力不仅着眼于教育的物理时空维度,更要着力于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如何将内在的仁爱之心外显为亲和力,建构起和谐共进的主体间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理解学生是前提。从2016级开始,95后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熟知B站、二次元等各种新鲜事(本文来源于《教书育人(高教论坛)》期刊2018年03期)
刘沙[7](2017)在《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同伴接纳对小学儿童人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测查了山西省阳泉市某所小学共544名小学儿童,旨在探讨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同伴接纳对小学儿童人格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师生互动,消极反馈维度对小学儿童人格外倾性与亲社会性维度具有预测作用;(2)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师生互动,消极反馈维度通过影响同伴接纳水平,间接影响小学儿童人格外倾性与亲社会性的发展,因此,同伴接纳为中介变量。(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7年26期)
王秋金[8](2017)在《同伴拒绝/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教师支持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已有超过6100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全国妇联,2013)。伴随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感状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校是留守儿童除了家庭之外的重要成长环境。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幸福感也逐渐成为幸福感领域的重要主题。但是目前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同伴作为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幸福感都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提高从儿童的幸福感,不良同伴关系则会降低儿童的幸福感(Walsh,Fishch,&Grinvald,2010;Jose,Ryan,&Pryor,2012)。此外,教师作为留守儿童学校中的重要他人和替代照顾者,其提供的支持能否调节同伴拒绝/接纳与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呢?因此,有必要基于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的比较,探讨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对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的共同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心理测验法,运用同伴提名法以及教师支持量表、学校幸福感量表分别测查了407名双亲外出儿童和639名非留守儿童,探讨了两类儿童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以及学校幸福感的特点,检验了同伴拒绝/接纳、教师支持对两类儿童学校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作用,考察了教师支持在同伴拒绝/接纳与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以及可能存在的性别和留守类别差异。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女生的学校幸福感水平显着高于男生;男生的同伴拒绝水平显着高于女生,同伴接纳不存在性别差异;留守儿童报告的教师信息支持和价值肯定显着高于非留守儿童,男生与教师的亲密感显着高于女生,感受到的教师帮助显着低于女生。2.同伴接纳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同伴拒绝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儿童的学校幸福感;儿童体验到的与教师的亲密感和价值肯定均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3.无论是留守还是非留守儿童,教师价值肯定均能够显着正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并且这种预测力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更强。4.对于非留守儿童,当教师情感支持水平较高时,同伴拒绝对儿童学校幸福感的预测力高于教师情感支持水平较低的情况;对于留守儿童,无论教师情感支持水平高或是低,同伴拒绝均不能显着预测其学校幸福感。5.对于非留守儿童,当教师帮助水平较低时,同伴拒绝能够显着负向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当教师帮助水平较高时,同伴拒绝不能显着预测其学校幸福感;对于留守儿童,无论教师帮助水平高或是低,同伴拒绝均不能显着预测其学校幸福感。(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7-06-08)
谢静[9](2017)在《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两为主”政策逐步落实,随迁子女“有学上”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如何促进随迁子女平等地接受优质教育,推动随迁子女学校适应与社会融入,保障随迁子女“上好学”,成为了摆在政府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又一重大战略课题。学界研究中,教育过程与产出、学校适应、社会融入等与随迁子女“上好学”有关的议题也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为教育中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和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高低对随迁子女是否受到平等对待、能否提高学习适应与社会融入等均存在重大影响。因此,探索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以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为切入点。通过对广东、湖北2省5市的实证调查和数据分析,在对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为改善随迁子女社会融入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本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界定核心概念,并对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进一步阐述,介绍研究方法与研究样本,确定研究的整体思路;第叁部分是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的描述与比较分析,探究了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总体意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地区、性别、职称、学历等类别的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差异;第四部分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教师接纳随迁子女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整体较高,但不同类别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存在差异,省份、读高中之前生活经历、学校性质、学校类型和教师教育观念是影响教师接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分析认为,流入地政府应进一步降低随迁子女入学门槛,营造包容的社会氛围,并通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融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等手段提升教师接纳意愿,促进随迁子女学校适应与社会融入。(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孙云华[10](2017)在《幼儿园教师接纳自闭症幼儿的心路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自闭症幼儿的教育问题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为了保证自闭症幼儿能够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自闭症幼儿也会与健康的儿童处于同一学习环境中接受教育,但是,与健康儿童相比,自闭症幼儿更加需要幼儿园教师的关爱和帮助。在教学实践中,幼儿教师应该及时发展自闭症幼儿的特殊之处,在教育方法上及时做出调整,帮助幼儿健康成长,这也是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及时发现问题在幼儿园小班开学的第一天,我发现(本文来源于《科普童话》期刊2017年04期)
教师接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教育公平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教育公平理念下,如何保证特殊儿童也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一种有利于保证特殊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形式——随班就读受到了更多重视。所谓随班就读,就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形式。随班就读生比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学业成就更强,自立自助能力、自信心、社会交往能力更高,对学校生活有较高满意度和归属感,比一般学生更具有互助合作、自治等精神。开学,我迎来了一群刚入学的可爱孩子,也包括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教师接纳论文参考文献
[1].马江霞.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同伴关系及其与教师接纳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徐雪逸.教师如何有效接纳随班就读学生——基于特殊孩子随班就读情况的研究[J].家长.2019
[3].张凤,雷秀雅,黄四林.儿童的教师权力感知与其孤独感的关系:师生关系、同伴接纳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4].朱隆,孙敏,高晓雷.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对问题儿童接纳态度的探讨分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
[5].董阳.高校教师自我接纳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8
[6].温静.提升教师的亲和力,在学为人师的基础上真正地理解、尊重和接纳学生[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
[7].刘沙.学生知觉教师期望、同伴接纳对小学儿童人格的影响[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
[8].王秋金.同伴拒绝/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教师支持的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7
[9].谢静.教师接纳随迁子女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10].孙云华.幼儿园教师接纳自闭症幼儿的心路历程[J].科普童话.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