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传播论文-吴昊

无线传播论文-吴昊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传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5G,LTE,3.5,GHz,射线跟踪模型

无线传播论文文献综述

吴昊[1](2019)在《基于射线跟踪模型的3.5 GHz无线传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3.5 GHz是5G网络部署的重要频段,本文结合射线跟踪模型,对3.5 GHz的无线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于1.8 GHz进行了对比,提出5G网络初期部署的建议。(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孔飞[2](2019)在《无线电波传播中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无线电通信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干扰无线电波传播的物质减少,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的进步,让编码纠错新技术在无线电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了无线电通信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无线电波传播的空间环境、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以及受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19期)

于力[3](2019)在《5G无线传播信道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5G无线传播信道模型对于评估和比较不同技术方案的性能,以及对评价整个未来的5G无线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文献研究及实际规划中无线信道传播模型采用的都是传统的随机过程模型,此类模型不能很好的满足5G信道更加严格的需求。因此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分析了5G信道的建模需求、传播场景及面临的难题,并对一种能较好的满足5G需求的MTTIS信道模型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曹春,段爱华,张子振[4](2019)在《一类时滞SIV无线传感器网络病毒传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病毒的传播规律,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病毒潜伏期的时滞为分岔参数,研究了一类时滞SIV无线传感网络病毒传播模型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和Hopf分岔。首先通过讨论特征根分布,得到模型局部渐近稳定性和产生Hopf分岔的充分条件,进而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确定了Hopf分岔的方向和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示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滨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徐然[5](2019)在《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发展简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电波是电磁波的一种。在广播电视领域,无线电波主要负责对广播电视信号的无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有天波、地波、空间直线波叁种。从1865年电磁波理论的提出,到今天的即将全面数字化,无线电波已经走过了150多年的历程。(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张子振,丁健[6](2019)在《一类捕食类型时滞SITRS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Holling-Ⅱ类捕食模型,研究一类时滞SITRS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模型的稳定性和Hopf分岔。以时滞为分岔参数,利用特征值方法,得到模型局部渐近稳定和产生Hopf分岔的充分条件。最后,利用仿真示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并通过仿真分析了模型关键参数对其动力学性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 2019)摘要集》期刊2019-07-31)

陶成,张春圆,周涛,张文良[7](2019)在《隧道场景列车车体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射线跟踪法,仿真对比地铁隧道场景中列车车体加入前后采用直接覆盖和中继覆盖2种通信方式、1.4和38.0 GHz 2种通信载频,以及收发天线不同位置时无线电波传播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直接覆盖的通信方式,无线电波在穿越车体时会产生严重的穿透损耗,均方根时延扩展明显增大;采用中继覆盖的通信方式,列车车体的存在对2种载频情况下的路径损耗结果影响不明显,但对均方根时延扩展结果影响会有较大不同;在隧道内有列车的情况下,载频为1.4 GHz时,收发天线分别设置在车头中部和隧道墙边位置路径损耗最小,均方根时延扩展亦不大,而载频为38.0 GHz时,发射天线设置在隧道顶部或者墙边效果较好,接收天线设置在车头中部位置时,路径损耗和均方根时延扩展均最小。(本文来源于《中国铁道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周海平,沈士根,冯晟,黄龙军,彭华[8](2019)在《基于微分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恶意程序传播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Wireless Sensor Networks)面临的一项重要安全问题,传统的研究大多从入侵检测方法的角度阻止恶意程序的传播,很少考虑攻防博弈策略对恶意程序传播过程的影响。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攻防双方的博弈策略进行分析,建立了WSNs的攻防博弈模型及恶意程序传播模型,并将博弈均衡策略与传播模型耦合起来,得到了博弈参数与传播模型的稳态感染比例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当合法节点被感染恶意程序时的损失大于其检测到恶意程序时的收益时,能有效抑制WSNs中恶意程序的传播。此外,通信半径的增加、节点的移动行为能加速恶意程序的传播。研究结果对抑制WSNs中的恶意程序传播具有理论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施卫东,季莹,周浩[9](2019)在《基于微型无线服务器网络平台的医院场所健康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线服务器实施医院场所的无线网络覆盖,构成健康传播平台,以此对医院场所就医人群推送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实证案例的访问量说明医院是实施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信息新技术应用给平台的多元扩展提供了理想空间。(本文来源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期刊2019年03期)

尚永涛,曹梁文,朱俊志,贺香雨,肖宇[10](2019)在《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损耗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线电波通信距离的问题,模拟粗糙光滑的地形来实现对船舶穿越海洋的无线短波通信距离的分析。通过建立一种天波多跳损耗模型,研究了不同海平面下既定瓦数下载波信息的第一个最大跳损。可以得出在湍流海面的第一次大跳跃中,无线电波的反射强度为42.833dB,平静的海面的反射强度为46.5699dB。在高频信号的初始分贝为2.9697dB,噪声功率为5.047×10-4W的情况下,湍流海面的最大跳跃为4跳,平静海面的最大跳跃为6跳。崎岖地形的最大跳数是2跳,但此时不能返回电离F层;平坦地形的最大跳数是2跳,但此时它可以返回到电离F层。通过对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可以得出无线电波在崎岖和平坦山区的损耗远远大于海洋。(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9年06期)

无线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无线电通信功能也在不断增强,干扰无线电波传播的物质减少,尤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科技的进步,让编码纠错新技术在无线电波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提高了无线电通信的稳定性。本文主要从无线电波传播的空间环境、无线电波传播特性以及受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展开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传播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昊.基于射线跟踪模型的3.5GHz无线传播特性研究[J].通讯世界.2019

[2].孔飞.无线电波传播中受到空间环境的影响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

[3].于力.5G无线传播信道模型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

[4].曹春,段爱华,张子振.一类时滞SIV无线传感器网络病毒传播模型[J].滨州学院学报.2019

[5].徐然.无线电波的传播方式及发展简史[J].传播力研究.2019

[6].张子振,丁健.一类捕食类型时滞SITRS无线传感网络蠕虫病毒传播模型[C].第30届中国过程控制会议(CPCC2019)摘要集.2019

[7].陶成,张春圆,周涛,张文良.隧道场景列车车体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J].中国铁道科学.2019

[8].周海平,沈士根,冯晟,黄龙军,彭华.基于微分博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恶意程序传播模型[J].传感技术学报.2019

[9].施卫东,季莹,周浩.基于微型无线服务器网络平台的医院场所健康传播研究[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9

[10].尚永涛,曹梁文,朱俊志,贺香雨,肖宇.无线电波在空间的传播损耗建模[J].电脑与电信.2019

标签:;  ;  ;  ;  ;  

无线传播论文-吴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