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有效性,证券市场,中国证券市场,内幕,因子,市场,定性分析。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雪[1](2019)在《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上市公司股票内在价值能否得到合理评估越发重要。我国证券市场目前仍属于弱式有效市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到位,投资者投机策略多于投资决策等原因均导致了市场整体的效率低下。本文主要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效率低下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建议。(本文来源于《财经界》期刊2019年04期)
孙策,姜徐宁,黄和亮[2](2019)在《Fama五因子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及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CAPM模型提出以来,资产定价理论一直在发展和完善,试图更好地解释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作为最前沿的定价理论,其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有待验证。使用2000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股票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利用GRS检验考察五因子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适用性,发现五因子定价模型在相比于同类资产定价模型确实提高了超额收益率的解释能力,但并不完美。结合前人研究,基于企业经营净现值原则对投资因子CMA进行了重构和改进,进一步地提高了五因子模型对超额收益的解释力度。(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程九思[3](2018)在《中国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具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不同的制度安排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而即便相同的制度安排作用于不同的经济环境时,效果也未必相同。这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信念在证券市场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西方证券市场中的保证金交易实践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回顾其保证金制度变迁的历史可以感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理想制度的不懈追求。目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成熟证券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保证金制度,这类保证金制度的核心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监管层利用这一制度有效减少了投资者的资金占用率,为证券市场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提高了价格机制的运转效率。然而本文认为,这类保证金制度并不适用于中国证券市场,真正适合当前中国证券市场状况的保证金制度应该是以估值为核心的逆周期保证金制度。为了说明这一观点,本文尝试以人类行为的有限理性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为依托构建了一套评价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框架,并使用金融分析工具为这一理论框架提供技术支持,试探着为不同证券市场结构下的保证金制度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此外,本文还从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状况和监管动向出发,以最大限度降低制度的运行成本为导向,构建了一套符合这一理论体系要求的保证金制度,并检验了该制度的有效性。在研究过程中,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人类行为的有限理性在保证金交易中有何体现?用以评判制度绩效的证券市场的交易费用应该如何定义?证券市场的交易费用应当如何测量?什么样的保证金制度设计可以节约交易费用?提升保证金制度相关产权安排绩效的途径是什么?保证金制度变迁下的绩效如何评判?逆周期保证金制度的实施是否可以引致诺思路径依赖I等问题。本文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相关文献述评、研究方法、论文内容和结构框架及主要创新点等。其中,在相关文献述评上,本文主要就国内外文献按照观点和研究脉络进行了归纳及评述,具体包括叁个方面:(1)归纳并评述了保证金交易行为与市场波动率关系的叁类不同观点,并认为保证金交易对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归纳并评述了保证金比率调节的制度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并认为设计一种积极逆周期调节的保证金制度可以提高市场效率;(3)归纳并评述了保证金交易监管与保证金制度设计方面的文献,并认为应该将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统一纳入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中。第二章,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研究的理论框架。本章旨在对文中涉及主要概念事先界定并划定研究范围,介绍本文的理论溯源及为研究提供理论指引,并给出保证金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相关理论梳理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释:(1)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解释,依循制度、制度安排、制度绩效的逻辑宏观概括了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保证金交易的关系;(2)人类行为的有限理性与保证金制度,依循有限理性、证券市场中的有限理性的逻辑,分析了有限理性理论在分析保证金交易中的适用性;(3)交易费用理论与保证金制度,依循交易、交易费用、交易费用与经济绩效、交易费用测量、证券市场交易费用的逻辑分析了交易费用理论的溯源,为评判保证金制度绩效提供指引;(4)产权理论与保证金制度,依循产权、保证金交易中的产权、产权安排的效率的逻辑,分析了产权理论对优化保证金制度的指引;(5)制度变迁理论与保证金制度,依循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分类、制度变迁的成本与路径依赖,为制定和实施保证金制度提供指引。第叁章,中国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的现状与监管方向。分别从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这两类保证金交易出发,分析了证券市场保证金交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了我国保证金交易的与境外成熟市场保证金交易的区别,并且探讨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者的保证金交易的监管思路与保证金制度的发展动向,为后文改进保证金制度做足准备。第四章,中国证券市场的交易费用和保证金制度改进。首先,本文分析了交易费用的界定与测量:依循界定、成因、内容、测量的逻辑,重构了证券市场交易费用的内涵与测定方法。其次,分析了保证金交易对证券市场交易费用的影响,分析包括投资者参与融资融券交易过程中在纵向上体现出的择时行为以及在横向上体现出的择股行为呈现出的正反馈特质,并推断不受约束的融资融券交易会扩大市场交易费用,分析还包括股指期货交易对股票现货市场的波动率溢出效应,并据此推断股指期货交易也会扩大证券市场交易费用。最后,提出在保证金制度中加入逆周期调节机制可以节约证券市场交易费用。第五章,逆周期保证金制度构建及效率分析。首先,从理论角度探讨了构建逆周期保证金制度的内涵与设计思路;其次,给出了逆周期保证金制度的具体设计与实施过程,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做了充分的说明;最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比较了保证金制度变迁下的绩效提升。第六章,政策建议。本章结合之前章节所得出的结论,从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的具体问题出发,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保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高建聪[4](2017)在《价值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越来越活跃,人们对证券也投入更多的关注。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价值投资占据着重要位置,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投资回报。同时,随着人们价值投资理念的转变,法律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中,规范证券市场,保证人们的利益,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7年29期)
韩博婧[5](2017)在《托宾Q值对于评价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的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股票的高收益率常常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公司和追求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的投资者们的首要目标。市盈率(P/E)、市净率(P/B)、市现率(PCF)、市销率(P/S)、企业价值倍数(EV/EBITA)等都是评价股票市值的有效指标。托宾Q值为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率,反映了市场对上市公司股票的高估程度,对公司并购活动有所预示,为投资者提示投资风(本文来源于《山西财税》期刊2017年10期)
何阳阳[6](2017)在《浅析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市场假说(the 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简称EMH),近几十年来已经成为金融理论重的一个重要的核心命题。从有效市场假说提出以来,在金融理论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领域,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尤其是证券分析理论。在此文章中,我首先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概念及定义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对中国证券市场弱有效性进行简单的总结评述,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处于弱有效市场状态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相应的提出了提升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以来快速发展,证券市场作为一个国民经济的支柱,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必须认清实情。我国证券市场的总体有效性还不高,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还没起到真正的优化作用。为了完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必须把有效市场假说和证券市场真正的结合,建立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概念。(本文来源于《时代金融》期刊2017年23期)
苏汝晖[7](2017)在《中国证券市场熔断机制的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熔断机制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价格限制机制,其通过降低市场波动性,冷却市场情绪,防止市场过度反应,避免发生股市暴涨暴跌。我国证券市场的熔断机制在借鉴国外证券市场经验的基础上,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然而熔断机制实施后4天便4次触及熔断,为防止股价的进一步下跌,上交所于1月7日连夜暂停熔断机制的实施,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对我国股市的影响不可小觑。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熔断机制的有效性,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证券市场的价格限制机制,有助于我们分析我国证券市场所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价格限制机制,维护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从熔断机制的起源着手,介绍熔断机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并比较各国证券市场的熔断规则。然后阐述我国A股市场的熔断规则,结合2016年1月4日至2016年1月5日我国A股市场行情,分析股票价格波动率、沪深300指数分时成交量和股票收益率变动速度,对我国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熔断机制在我国证券市场并没有起到相应作用,价格限制反而造成了市场的剧烈波动。最后比较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熔断机制的区别,提出对熔断机制的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5-01)
徐悦[8](2016)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欠佳的结论,提出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财经界(学术版)》期刊2016年15期)
尧志强[9](2016)在《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其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市场制度、法律监管不够完善,投资知识技能缺乏,投资者心态不够成熟等诸多不足。因此,面对中国特有的证券市场发展情形,本文试着对中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通过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此选择适用的投资策略,以期在实践中能加以应用。(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6年08期)
温彪[10](2016)在《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措施有效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证券市场内幕交易(Insider Trading)的特点在于其信息不对称:内幕人利用尚未公开的对上市公司股票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幕信息交易获利。当前我国对内幕交易的监管表现为通过上市公司内幕交易自查、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登记备案等方式。但这些方式多为自律性监管,其监管有效性值得探讨,本文试图梳理当前内幕交易监管措施,探讨其监管有效性问题。(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6年11期)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CAPM模型提出以来,资产定价理论一直在发展和完善,试图更好地解释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作为最前沿的定价理论,其在中国市场的有效性有待验证。使用2000年至2018年上市公司股票月度数据作为样本,利用GRS检验考察五因子模型在我国证券市场适用性,发现五因子定价模型在相比于同类资产定价模型确实提高了超额收益率的解释能力,但并不完美。结合前人研究,基于企业经营净现值原则对投资因子CMA进行了重构和改进,进一步地提高了五因子模型对超额收益的解释力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雪.浅析中国证券市场的弱有效性[J].财经界.2019
[2].孙策,姜徐宁,黄和亮.Fama五因子模型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检验及改进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9
[3].程九思.中国证券市场保证金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
[4].高建聪.价值投资在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7
[5].韩博婧.托宾Q值对于评价中国证券市场股票收益的有效性分析[J].山西财税.2017
[6].何阳阳.浅析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J].时代金融.2017
[7].苏汝晖.中国证券市场熔断机制的有效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7
[8].徐悦.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J].财经界(学术版).2016
[9].尧志强.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分析[J].智富时代.2016
[10].温彪.中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措施有效性分析[J].今日财富.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