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灰色赖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灰色,杂交种,杂种,植株,遗传学,特性,生理。
灰色赖草论文文献综述
刘芳,云锦凤,侯建华,刘志雄[1](2009)在《化学诱变对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愈伤组织为材料,用秋水仙素和氟乐灵(Trifluralin)两种化学诱变剂对其进行加倍处理。不同加倍途径、诱导剂、诱导剂浓度、处理时间以及不同的诱导剂灭菌方法对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有不同的影响。试验中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绿芽分化率为0~80%;氟乐灵处理愈伤组织绿芽分化率为6%~93%。(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科技》期刊2009年03期)
刘芳[2](2009)在《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育性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羊草和灰色赖草远缘杂交种,其具有亲本的优良品质,但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完全不育,目前依靠无性繁殖的方式将杂种植株用保留下来。本研究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为试验材料,通过杂种F1回交试验;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处理分蘖芽、根茎芽的染色体加倍试验;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处理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加倍试验,以探究恢复杂种F1育性的有效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用亲本羊草、灰色赖草回交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杂种F1育性较难恢复。(2)化学诱导剂浸泡法0.12%秋水仙素处理24h、36h、12+12h、12+24h;0.16%秋水仙素处理12h、24h、36h、12+12h、12+24h; 0.20%秋水仙素处理12h、24h、36h的分蘖芽和根茎芽移栽到花盆中10天左右观察到芽中下部有膨大肿胀现象。经氟乐灵处理后的分蘖芽和根茎芽无芽膨大现象。(3)秋水仙素包埋法诱导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分蘖苗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浓度为0.20%、适宜处理次数为3次。氟乐灵包埋法浓度在200μM时,处理杂种F14次后,出现变异植株,变异率为2%。经加倍处理后的分蘖苗第一片叶子生长受到抑制。处理两个月生长稳定后,染色体加倍植株叶长大于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4)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着化学诱导剂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分化绿芽率均有所下降。相同秋水仙素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愈伤组织分化绿芽率也有所下降。(5)本试验诱导杂种F1愈伤组织染色体数增加的适宜处理条件为:秋水仙素0.01%浓度下处理27h,0.05%浓度下处理18h;氟乐灵200μM浓度处理28h,500μM浓度处理28h。(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张颖[3](2007)在《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再生体系建立及染色体加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杂种F_1外植体的处理、离体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细胞悬浮培养、继代分化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建立了组织细胞再生体系;通过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处理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团)的染色体加倍研究,探讨了不同诱变剂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下的加倍效果。主要结果如下:(1)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将外植体切碎后培养,不仅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产生,同时可以缩短出愈时间,提高试验效率。(2)杂种F_1幼穗接在2mg/L2,4-D+MS诱导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胚性,分化再生能力强。同时无附加激素MS分化培养基可以建立高效的再生体系,是最佳的激素组合。(3)3mg/L2,4-D+MS的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结构紧密、结合松散、易碎,颗粒状的。通过试验表明,这样的愈伤组织适于进行液体振荡培养。(4)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悬浮细胞培养时,蔗糖的含量以4%为宜。建立悬浮细胞系时,愈伤组织从固体转入液体培养基的过渡阶段是关键,继代时每次析出少量(原1/3左右)的原培养基,这样有利于悬浮细胞快速生长,充实细胞内含物。否则对细胞的生长不利。(5)细胞悬浮培养时,1.0mg/L2,4-D+0.1mg/LKT+4%蔗糖+ MS的液体培养基是最佳的激素组合,悬浮细胞分化时,1.0mg/LNAA+0.5mg/LKT+ MS分化效果最好。(6)液体悬浮培养获得的细胞(团)可作为染色体加倍的良好材料,从加倍效果和经济上考虑,氟乐灵可用于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染色体加倍的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7-05-01)
侯建华,张颖,云锦凤,张志,高志军[4](2007)在《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再生体系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与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杂种F1幼穗进行离体培养,建立了杂种F1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是最佳的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66%;2,4-D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质地的改造有重要作用;3.0 mg/L 2,4-D+MS培养基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为68%;2.0 mg/L 2、4-D+MS诱导的愈伤组织胚性最强;诱导率与分化率没有直线对应关系;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07年02期)
张颖,侯建华,张志,张秀丽[5](2006)在《羊草与灰色赖草F_1代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羊草(L eym us ch inensis)与灰色赖草(L eym us cinereus)杂种F1代幼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在3.0 m g/L 2,4-D+M S培养基上继代1次后,转入不同浓度激素(2,4-D、IAA、KT)配比和不同浓度蔗糖的M S液体培养基进行振荡培养,建立杂种F1代细胞悬浮系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细胞悬浮培养时,M S+1.0 m g/L2,4-D+0.1 m g/L KT+4%蔗糖的液体培养基最佳;悬浮细胞分化时,1.0 m g/L 2,4-D+0.1 m g/L KT+4%蔗糖+M S和1.0 m g/L 2,4-D+4%蔗糖+M S培养的悬浮细胞在1.0 m g/L NAA+0.5 m g/L KT+M S分化培养基上的绿苗分化率分别达到83%和80%.细胞悬浮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为杂种F1代育性恢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侯建华,云锦凤[6](2005)在《羊草、灰色赖草及其杂种F_1生物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羊草(L eym us ch inensi)、灰色赖草(L eym us cinereu)及其杂种F1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与双亲相比,杂种F1具有植株高大、叶片宽厚、叶量丰富、生长旺盛和穗粗大等特点;杂种F1的生产性能,特别是叶面积、茎叶比和鲜草产量具有较强的种间杂种优势,超亲优势率分别为50.0%、27.8%和20.9%;分蘖力具有负向超亲优势,负向超亲优势率为5.7%;杂种F1的粗蛋白质、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和C a含量等表现出超亲优势,超亲优势率分别是0.71%、1.00%、22.72%和10.00%。(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侯建华,云锦凤[7](2005)在《羊草与灰色赖草杂交后代遗传学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3个不同层次 对羊草(Leymuschinensis)、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及其杂种F1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特性、 杂种不育的细胞学基础以及育性恢复方法进行 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本文来源于《草地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侯建华,云锦凤,张东晖[8](2005)在《羊草与灰色赖草及其杂交种的耐盐生理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浓度的复盐(NaCl60%,Na2SO440%)进行根际盐分胁迫处理,研究了羊草(Leymuschinensis)、灰色赖草(Leymuscinereus)及其杂交种的耐盐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0.2%、1.0%和2.0%盐浓度胁迫处理下,两亲本及其杂交种叶片均表现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增加,但亲本羊草和杂交种的SOD酶活性在2.0%盐浓度胁迫下,酶活性开始降低。而且杂交种对盐胁迫的敏感性与亲本灰色赖草接近,小于另一亲本羊草。(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侯建华,云锦凤,张东晖[9](2004)在《羊草(Leymus chinensis)与灰色赖草(Leymus cinereus)及其杂交种(F_1)的抗旱生理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进行根际水分胁迫处理,研究羊草(Leymuschinensis)、灰色赖草(Leymuscinereus)及其杂交种的抗旱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15%PEG、25%PEG、35%PEG不同处理下,两亲本及其杂交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MDA)逐渐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在15%PEG、25%PEG处理下,活性逐渐增加,在35%PEG处理下,活性开始下降。而且在15%PEG、25%PEG处理下,杂交种的抗旱(耐旱)性与亲本羊草相近,明显大于另一亲本灰色赖草。(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04年04期)
侯建华[10](2004)在《羊草与灰色赖草杂交后代遗传学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形态学、细胞学及分子标记3个不同层次对羊草、灰色赖草及其杂种F1的生物学特性、遗传特性、杂种不育的细胞学基础以及育性恢复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杂种F1与其双亲相比具有植株高大、叶片宽厚、叶量丰富、生长旺盛、穗子粗大等特点。这些性状是杂种鉴别的重要形态学依据。第一颖形状差异也是杂种鉴定的依据之一。(2)杂种F1在生产性能上,特别是在叶面积、茎叶比和鲜草产量上具有较强的种间杂种优势,超亲优势率分别为50.0%、30.7%(或27.8)和20.9%。在分蘖能力上具有负向超亲优势,负向超亲优势率为5.7%。杂种F1的耐盐性偏向于灰色赖草,而高于羊草。(3)杂种F1在粗蛋白、无氮浸出物、粗灰分和Ca等营养成分上表现出超亲优势,超亲优势率分别是0.71%、1.00%、22.72%和10.00%。(4)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表明,两亲本及杂种F1染色体数均为28条。两亲本的PMC MI减数分裂正常。其中亲本羊草PMC MI染色体构型为0.24I+13.85II,灰色赖草的PMC MI染色体构型为0.14I+13.90II。杂种F1的PMC MI染色体构型为2.29 I+12.39II,并以环状二价体占优势,单价体出现的频率为2.29Ⅰ/细胞,没有观察到叁价体和四价体。杂种中染色体组间的较高同源性和杂种F1花粉及胚囊的败育表明杂种F1不育的遗传原因很可能是基因作用导致的不育。(5)杂种F1花粉和胚囊的大量败育是造成杂种不育的主要原因。单核靠边期到二细胞花粉期是花粉发生败育的主要时期;胚囊败育发生在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二分体以后的时期。(6)利用秋水仙碱直接加倍愈伤组织,加倍效率较高,为5.0%,且易于获得倍性纯合的异源八倍体。(7)微卫星引物(SSR)扩增出的杂交种带型均表现为父母本条带的“互补型”,SSR标记是杂种真实性鉴定的理想分子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统计结果表明,亲本羊草和灰色赖草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杂种F1偏向于母本遗传。4株回交株之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27~0.75之间,表明遗传差异较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4-05-01)
灰色赖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羊草和灰色赖草远缘杂交种,其具有亲本的优良品质,但在开放授粉条件下完全不育,目前依靠无性繁殖的方式将杂种植株用保留下来。本研究以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为试验材料,通过杂种F1回交试验;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处理分蘖芽、根茎芽的染色体加倍试验;秋水仙素和氟乐灵处理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加倍试验,以探究恢复杂种F1育性的有效方法。主要结果如下:(1)用亲本羊草、灰色赖草回交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杂种F1育性较难恢复。(2)化学诱导剂浸泡法0.12%秋水仙素处理24h、36h、12+12h、12+24h;0.16%秋水仙素处理12h、24h、36h、12+12h、12+24h; 0.20%秋水仙素处理12h、24h、36h的分蘖芽和根茎芽移栽到花盆中10天左右观察到芽中下部有膨大肿胀现象。经氟乐灵处理后的分蘖芽和根茎芽无芽膨大现象。(3)秋水仙素包埋法诱导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分蘖苗染色体加倍的适宜浓度为0.20%、适宜处理次数为3次。氟乐灵包埋法浓度在200μM时,处理杂种F14次后,出现变异植株,变异率为2%。经加倍处理后的分蘖苗第一片叶子生长受到抑制。处理两个月生长稳定后,染色体加倍植株叶长大于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1。(4)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着化学诱导剂浓度的增加,愈伤组织分化绿芽率均有所下降。相同秋水仙素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愈伤组织分化绿芽率也有所下降。(5)本试验诱导杂种F1愈伤组织染色体数增加的适宜处理条件为:秋水仙素0.01%浓度下处理27h,0.05%浓度下处理18h;氟乐灵200μM浓度处理28h,500μM浓度处理28h。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灰色赖草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芳,云锦凤,侯建华,刘志雄.化学诱变对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愈伤组织生长和分化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
[2].刘芳.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育性恢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3].张颖.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再生体系建立及染色体加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4].侯建华,张颖,云锦凤,张志,高志军.羊草与灰色赖草杂种F_1再生体系的建立[J].草地学报.2007
[5].张颖,侯建华,张志,张秀丽.羊草与灰色赖草F_1代细胞悬浮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J].西北植物学报.2006
[6].侯建华,云锦凤.羊草、灰色赖草及其杂种F_1生物学特性[J].草地学报.2005
[7].侯建华,云锦凤.羊草与灰色赖草杂交后代遗传学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J].草地学报.2005
[8].侯建华,云锦凤,张东晖.羊草与灰色赖草及其杂交种的耐盐生理特性比较[J].草业学报.2005
[9].侯建华,云锦凤,张东晖.羊草(Leymuschinensis)与灰色赖草(Leymuscinereus)及其杂交种(F_1)的抗旱生理特性比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4
[10].侯建华.羊草与灰色赖草杂交后代遗传学特性及育性恢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