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塑形竹夹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正骨手法,塑形竹夹板,中医药
塑形竹夹板论文文献综述
王耀阳,刘安平[1](2011)在《手法整复、塑形竹夹板固定合接骨续筋口服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32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胫腓骨干骨折在长管状骨折中最常见,是临床常见的骨折之一,在全身长骨骨折中约占10%[1]。成人以胫腓骨干双骨折多见;儿童的骨折以胫骨干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骨折次之,腓骨干骨折少见。儿童多于成人[2]。直接或间接暴力均能引起胫腓骨干骨折。因胫腓骨周围软组织不多,血液运行情况不佳,若治疗不当,会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2009年6月—2011年6月,我院采用手法整复、塑形竹夹板固定治疗闭合性胫腓骨双骨折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1年11期)
罗贤红,卢敏[2](2008)在《手法复位后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并发症Volkman's综合症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1]。因此,如何预防肘内翻畸形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中,对其采用一种自制的塑形竹夹(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期刊2008年05期)
罗贤红[3](2007)在《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比较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与手术内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60例病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分别对二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功能恢复及肘内翻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对照组骨折复位情况优于治疗组,治疗组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肘内翻的发生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有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能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5-01)
塑形竹夹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最常见的损伤之一,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其并发症Volkman's综合症明显减少,但肘内翻畸形发生率仍然较高[1]。因此,如何预防肘内翻畸形是临床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经验中,对其采用一种自制的塑形竹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塑形竹夹板论文参考文献
[1].王耀阳,刘安平.手法整复、塑形竹夹板固定合接骨续筋口服液治疗闭合性胫腓骨骨折3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
[2].罗贤红,卢敏.手法复位后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
[3].罗贤红.手法复位塑形竹夹板外固定治疗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