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科学语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五四,科学语境,性观念,性别
科学语境论文文献综述
杨力[1](2019)在《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运动不但开启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新阶段,而且也标志现代性观念的兴起。围绕"人的解放"和"女性的解放",这一时期的媒体和学界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对"性""性欲"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五四学人批判传统儒家压抑的性文化,从科学视角肯定人与生俱来的"性欲",强调女性和男性在性维度上拥有平等的权利。性观念、性知识和性话语在五四时期的形成,不但形塑了现代中国人的性观念,而且展现了科学话语在现代中国的巨大影响力,从侧面论证了五四运动之于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意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刘彩娥[2](2019)在《开放科学语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方法/过程]总结开放科学的特点,分析开放科学对人类信息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并通过文献与网络调查方法,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体系。[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开放的科学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教育教学主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认识开放科学信息环境;信息发现、管理与利用;数据素养;科研参与与创造;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道德。(本文来源于《情报探索》期刊2019年11期)
李兴睿,冯剑侠[3](2019)在《后喻文化语境下代际合作育儿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基于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代际合作育儿的家庭中,父辈和祖辈对于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内容偏好以及获取途径等均有较大差异,育儿知识的代际传递表现为以后喻文化为主的特点,但祖辈的经验育儿仍发挥着一定作用。分析发现,祖辈学习科学育儿知识对增进代际间育儿观的沟通有积极作用,也对祖辈在孙辈社会性抚育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正向影响;父辈承担子女的主要养育责任,对祖辈进行科学育儿知识的有效反哺并与之积极沟通,社会各方增加父辈和祖辈获取科学育儿知识的途径与方式,均可降低代际间育儿观念的差异,推动代际合作育儿的良性互动。(本文来源于《山东女子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丁合[4](2019)在《新媒体语境中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新途径——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微信公众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在办刊理念、管理体制、团队建设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时代挑战;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传统体育学术期刊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力量源泉,为增强学术影响力、拓宽宣传途径提供了新的可能。腾讯公司于2019年1月9日发布了《2018微信年度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18年9月,微信每月有10.825亿位用户保持活跃,每天有450亿次信息发送,同比增长18%。另据《2017年微信经济数据报告》《2017微信用户研究和商机洞察》数据,截至2017年底,微信公众号已超过1 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350万,月活跃粉丝数7.97亿。可见,微信及微信公众号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备受大众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与运营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编辑部为例,两刊编辑部注册有名为"体育总局科研所书刊部"的微信公众号,有13 000多位关注者,发布的单篇文章的最高阅读数超过3.3万次,单篇文章最高分享次数为3500余次。目前,公众号初步实现如下功能:1)与官方网站等的多种媒体联通互动,提供多种增值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中的二级菜单,可实现登录作者中心查询稿件进度,登录官方网站查询最新公布消息,汇总往期推荐文章以方便读者查阅。通过公众号与官网站的衔接,可增强内容信息传播的互动性、直观性,便于操作的同时也可节约编辑部信息传播成本,有助于扩大信息传播。2)对刊载文章重新排版以适应碎片化阅读习惯。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内容所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因此需要对发布内容进行再加工。如对每期目录推送、文章推荐等内容进行再加工,以适应手机端阅读习惯。3)为适应快餐式、舆论化的阅读需求,效仿着名学术期刊《自然》(Nature)的视频实验期刊,针对公众号中的推荐文章,要求作者录制宣传视频或提供与文章相关的视频材料,利用视频进行学术成果宣传。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的特征是数字化、多媒体、双向互动。有研究显示,部分开通了"服务号"的学术期刊,未能利用平台自身提供的菜单功能,对菜单建设重视不足,或是功能模块仅仅是表面完善,仍缺乏实际内容。因此,微信公众号未来应实现更多功能:1)打造为读者、作者、外审专家服务的手机端平台。不断拓展平台功能,如设计微信小程序使读者查询资料、作者关注稿件动态、审稿专家评议稿件更为方便。2)在微信公众号中实现编辑与作者、专家与作者、作者与作者间的友好、积极、良性互动,打破信息单向输出模式,使微信公众号成为思想碰撞的平台。3)增强新闻性,增设学术成果新闻宣传,对最新研究成果、重要学术观点进行新闻式报道,使读者及时了解学术研究成果的进展。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除了不断完善功能外,仍应谨记内容为王,发布内容应以学术性、科学性、专业性为核心。体育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绝大多数为刊物的读者群即作者群,更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更前沿的学术研究动态仍是关注者们的需求焦点。编辑作为给出版物锦上添花的重要一环,应顺应时代需求,做具有运用新媒体能力、掌控新媒体全流程的新学术期刊编辑,为此编辑应不断修炼"内功":1)强化新媒体认识,转变传统以纸刊为主的思想,培养互联网思维;2)掌握新媒体知识,提升新媒体素养,实现新媒体融合发展;3)注重提升审美能力,掌握策划设计、编辑制作和运营基本知识;4)借助新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传统纸质期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微信客户端由于用户基数庞大,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科技期刊不可错过的宣传平台。科技期刊编辑部应把握时机,认清运营微信公众号中的困难,发挥自身特长,充分展示期刊特点,在不断提升服务的过程中,扩大期刊影响力。(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武天欣,蔡仲[5](2019)在《科学哲学为何会遗忘科学的“生活世界”?——从“两种语境之分”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赖欣巴赫的"两种语境"界定了科学哲学的研究范围。这种对科学理论的逻辑重构,通过对"发现的语境"的消除,使科学哲学遗忘了科学得以起源与演化的生活世界,导致对科学本性长期误读,进而产生了伦理意义上的"恶",最终演变为欧洲科学危机。只有汲取科学论等相关领域的养分,让哲学重构回归科学实践,才能摆脱此种困境。(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李丽,李明宇[6](2019)在《现代中国科学观转型的双重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科学观念转型的现实过程是受特定的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及其两者的交织与纠缠支配和引领的。社会语境经历了一个"救亡保种的革命性语境-民族崛起的政治性语境-富国强民的经济性语境"的转换过程,为科学观演进提供了社会动因。文化语境主要从"内逻辑"与"外逻辑"两条路径揭示其文化动因。正是社会语境和文化语境两者的交织与纠缠,各种社会要素和文化要素的激荡与碰撞,发挥了类似发酵的效应,推动了科学观念实现转型,成就了科学的权威地位。(本文来源于《自然辩证法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赵健,杨晓哲[7](2019)在《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语境中分析了学习科学发展的成就,提出了当代中国的学习科学研究范式的形成问题。借用库恩的范式理论,本文概括了中国语境下学习科学发展历程的叁个阶段:蒙学阶段、心理学范式阶段和当下的科学范式初期阶段。继而通过对中英文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对比分析,证实了科学范式初步的发展进程,同时确认中国学习科学还处于一个学科新知生产机制不健全、针对中国文化背景下学生学习问题的研究尚未凸显的初级阶段,明确指出了中国学习科学发展的当代使命。(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褚金勇,王俊儒[8](2019)在《不确定的沟通: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报道中的科学争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2016年10月—2017年2月黑龙江禁种转基因粮食作物事件为例深入分析转基因的知识争议问题。选取《黑龙江日报》、《科技日报》、澎湃新闻叁家代表性媒体相关议题的报道,分析探讨不同媒体是如何报道这次转基因争议事件的,其间,作为知识权威的专家是如何参与到转基因知识争议事件中去的。同时考察公众对此次转基因事件的态度,分析他们是如何参与讨论的。(本文来源于《传媒观察》期刊2019年08期)
马尔桑·莱兹尼茨基,亚历山德拉·莱华多斯卡,刘琦[9](2019)在《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当代城市概念:人文和自然科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发展理念的核心意涵是,需要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城市可持续发展虽然是基于对生态发展理念的赞成和运用,但无论就其范围还是主题而言,城市可持续发展更为综合性,因为经济的、社会的、文化发展的和自然环境的问题被视为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和"相互形塑"的整体。在许多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明显存在着定义上的混淆,而这些混淆多与无节制地使用实际上并非完全等同的概念有关,例如可持续城市、生态型城市(eco-city)、生态的城市(ecological city)、绿色城市、紧凑型城市、智慧城市等。相较而言,"可持续城市"是最值得推荐的一个术语,因为它包含了"可持续"这个词,涵盖了经济、社会和自然这3个关键性方面,其他概念仅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某些方面相联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志伟,赵志峰[10](2019)在《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认同——基于SSCI文献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旅游语境下,认同研究一直是国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在统计、分析SSCI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知识图谱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年来研究文献保持蓬勃发展态势;高产作者多集中于西方发达国家;高频关键词显示该领域研究主题广泛,真实性、遗产和族群等研究主题凸显,图谱分析表明,研究范畴不断扩展,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在分析高频被引文献的基础上,剖析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此外,探讨了研究思路、框架以及动力机制。文章不仅客观反映出认同研究的进展和学术动态,为后续研究提供学术线索,也可以对国内展开本土化的思考与探索有所裨益。(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9年07期)
科学语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意义]旨在研究开放科学环境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方法/过程]总结开放科学的特点,分析开放科学对人类信息素养提出的新要求,并通过文献与网络调查方法,全面了解国内外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体系。[结果/结论]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在开放的科学环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体系。教育教学主干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认识开放科学信息环境;信息发现、管理与利用;数据素养;科研参与与创造;新信息环境下的信息道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科学语境论文参考文献
[1].杨力.中国现代性观念的起源:“五四”科学语境中的性话语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刘彩娥.开放科学语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J].情报探索.2019
[3].李兴睿,冯剑侠.后喻文化语境下代际合作育儿如何实现良性互动?——基于科学育儿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分析[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9
[4].丁合.新媒体语境中体育学术期刊发展的新途径——以《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微信公众号为例[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武天欣,蔡仲.科学哲学为何会遗忘科学的“生活世界”?——从“两种语境之分”谈起[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9
[6].李丽,李明宇.现代中国科学观转型的双重语境[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
[7].赵健,杨晓哲.中国语境中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进路和当代使命——基于科学范式形成及其知识图谱证据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
[8].褚金勇,王俊儒.不确定的沟通:新媒体语境下新闻报道中的科学争议研究[J].传媒观察.2019
[9].马尔桑·莱兹尼茨基,亚历山德拉·莱华多斯卡,刘琦.可持续发展语境下的当代城市概念:人文和自然科学视角[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李志伟,赵志峰.现代旅游语境中的认同——基于SSCI文献的科学计量学方法分析[J].旅游学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