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器官建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器官,形态,玉米,拟南芥,打顶,雄蕊,有性生殖。
器官建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霞,陶莹芳,丁雨龙[1](2019)在《花生花器官形态建成及异型雄蕊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观察了四个花生栽培品种和一个异源四倍体野生种的花器官形态建成以及异型雄蕊的发育过程,以期为解释花生花发育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和花生育种提供形态解剖学依据。试验以花生普通型弗罗蔓生(Arachis hypogaea var. hypogaea 'Florunner')、龙生型永城小麻壳(A.hypogaea var. hirsuta 'Yong-cheng Xiaomake')、多粒型四粒红(A. hypogaea var. fastigiata 'Silihong')、珍珠豆型白沙1016(A. hypogaea var. vulgaris 'Baisha1016')和异源四倍体野生种A. monticola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对花生花器官模式形态建成、雄蕊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两侧对称,常见花器官融合。花器官起始顺序为萼片—雄蕊、心皮—花瓣,共同原基的出现打乱了由外向内的器官起始顺序;对萼雄蕊早于对瓣雄蕊发育;旗瓣、翼瓣、龙骨瓣在花发育后期特化形成。五个品种花发育进程相同,对萼雄蕊、对瓣雄蕊环状相间排列,药室分布大致相同,仅退化雄蕊数量上有差别。退化雄蕊仅存花丝,无花药。雄蕊维管的大小与雄蕊发育程度正相关。(本文来源于《花生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罗黎明,陈洪梅,徐春霞,杨从党,李刚华[2](2018)在《云南玉米叶龄和器官建成诊断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试验采用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探究叶龄模式诊断法的适用性,以期为建立云南不同总叶片数玉米品种的叶龄模式提供基础参数,为探索出能精确指导云南玉米高产栽培实践的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昆明设置2个重复试验,从云南省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中选择3个不同总叶数的品种云瑞999、云瑞88、云瑞10号,对叶片进行标记,逐叶龄(每一片展开叶)取样10株观察记录节根发生台数,逐叶龄测量各个节间的长度,在解剖镜下逐叶龄剥查雄穗和雌穗的穗分化情况。【结果】果穗分化的起始叶龄,18叶品种为第6叶展开,19叶品种为第7叶展开,21叶品种为第8叶展开。第1毛叶展开,第1节间开始伸长可作为雄穗开始分化,果穗分化前兆的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展开时,所有品种的穗分化进程都处于雌蕊发育期;总叶片数相同的品种,果穗分化经历的叶龄数是一致的;节间中第7、第8两个节间的长度最长,符合了参试品种中果穗大部分着生于这两个节位上(倒7叶和倒6叶)的事实;当第1毛叶展开时,必然有一台次生根发生。【结论】第1毛叶展开期是一个具有综合诊断意义的重要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可见期(小喇叭口期),果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是促花的关键时期。果穗着生叶展开期(大喇叭口期),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任宣百,王秋爽,程广有[3](2018)在《东北红豆杉有性生殖器官形态建成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东北红豆杉雌、雄球花及果实发育形态建成和生殖物候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花芽形成于上一年7—9月,雌球花在树冠上的分布较均匀,雄球花绝大多数分布于树冠的中下部,雌、雄球花多着生在树冠外部枝条叶腋处。4月中旬珠柄伸长,胚珠外露,胚珠珠孔液滴出现,小孢子叶球伸出、散粉。4月下旬至5月初胚珠珠孔液滴和小孢子叶球散粉出现盛期和末期。珠孔接受花粉最佳时期与散粉期均为7~10 d,雌、雄植株花期同步性较高。授精后,子房开始膨大生长,7、8月份为果实膨大期,9月上旬,假种皮初熟。9月中旬至下旬,果实直径最大。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假种皮陆续成熟、干枯。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果实陆续成熟、脱落。(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王凯[4](2018)在《拟南芥ANGUSTIFOLIA的一个增强子筛选及其器官形态建成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细胞的大小、数量和排列方式往往决定了器官的最终形态和大小。拟南芥花瓣难以受到外界环境的改变,结构简单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研究植物发育的模式器官。拟南芥ANGUSTIFOLI4(AN)编码一个与动物同源的碳端结合蛋白,参与微管的调控过程,影响子叶铺板细胞的各向异性发育。本研究以an-2为材料,通过甲基磺酸乙酯诱变,筛选得到了突变体an-2 eoa(EOA,Enhancer of ANGUSTIFOLIA),其对花瓣的各向同性发育抑制作用显着增强,并进一步分离得到了eo 突变体。结果显示,an-2和eoa相对于野生型(Col-0),子叶和花瓣变窄,长度无显着变化;an-2 eoa相对于an-2,子叶和花瓣变的更长更窄。进一步对花瓣远轴面表皮细胞进行观察,与野生型相比,an-2的细胞变长,面积增加;eoa的细胞变长、变窄;而an-2 eoa相对于an-2细胞变长、细胞变窄,细胞的面积显着性增加。再者,对花瓣近轴面的锥形细胞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an-2的细胞底座变长,细胞数目减少;eoa细胞底座变窄、面积减小;an-2 eoa相对于an-2宽度变小、面积减小。我们进一步观察花瓣锥形细胞的微管排列发现,野生型和eoa微管排列高度有序,an-2相对于野生型微管排列无序,锥形细胞顶端角度增大;而an-2 eoa相对于an-2微管排列更加无序,细胞顶端角度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研究发现,EOA作为AN的增强子,均参与了拟南芥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通过影响微管的排列方式来控制细胞的各向同性生长过程,进而调控器官的形态建成。(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8-04-01)
杨恒山,李莹莹,徐寿军,范秀艳,毕文波[5](2015)在《玉米地上主要器官形态建成的动态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玉米茎秆、叶片和穗等器官的形态建成模型,可为玉米器官建成的定量预测和虚拟玉米生长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以‘金山27’、‘先玉335’、‘伟科702’和‘郑单958’等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构建玉米器官形态建成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以生理发育时间(PDT)为时间步长,以生理发育日来衡量茎秆、叶片和穗的生长进程与生长次序,以品种遗传参数为基础确定其他模型参数,引入了最小含氮量、最大含氮量和临界含氮量订正氮素的影响。不同品种、不同试验点的检验结果表明,节间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2.5 cm,RMSE为0.2~0.8 cm;节间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01~0.397 cm,RMSE为0.050~0.156 cm;叶片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2.6 cm,RMSE为0.5~1.1 cm;叶片宽度的模拟误差为0~1.5 cm,RMSE为0.1~0.5 cm;雌穗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1~1.4 cm,RMSE为0.4~0.7 cm;雌穗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255 cm,RMSE为0.070~0.141 cm;雄穗长度的模拟误差为0.1~2.1 cm,RMSE为0.5~0.9 cm;雄穗粗度的模拟误差为0.001~0.158 cm,RMSE为0.050~0.066 cm。模型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高旭,王季春,刘伟,唐道彬,张凯[6](2013)在《定植和打顶及品种对雾培马铃薯器官建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该试验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定植节数、打顶次数及品种对雾培马铃薯植株茎粗、根系、LAI,LOX活性及结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培马铃薯定植3节及打顶2次处理均能促进LOX活性增强、匍匐茎发生,增加块茎数量和质量;结薯能力与品种差异相关密切,品种费乌瑞它结薯能力最佳;同时发现LOX活性增强利于雾培马铃薯结薯.品种费乌瑞它结合定植3节和打顶2次为雾培结薯最优组合.(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张培通,李春宏,郭文琦,张恒友[7](2013)在《甜高粱新品系YT002在江苏种植的产量形成和器官建成动态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南京地区观察了中国科学院选育的甜高粱优良新品种YT002的产量形成、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甜高粱YT002拔节期为出苗后20 d前后,孕穗期为98 d前后,抽穗期为108 d前后,茎秆成熟期为118 d前后,籽粒成熟期在出苗后147 d前后。孕穗期为植株鲜重最高时期,此时为饲料甜高粱最佳收获期;茎秆鲜重最高和含糖量最高持续期为抽穗后10~32 d,此时是茎秆适宜收获期。(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李春奇[8](2011)在《群体密度对玉米器官建成及其结构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中国对玉米的需求量稳步增加,但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为了缓解这个矛盾,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群体密度是实现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必然会影响玉米植株器官的发育、结构和产量。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雄穗、雌穗、花丝)发育和结构的影响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生产上广泛种植的玉米杂交种郑单958和浚单20为材料,采用解剖观察、石蜡制片、电子显微镜技术,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对不同群体密度的2个玉米品种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雄穗、雌穗、花丝)的生长发育和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各部分器官结构和群体密度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单株玉米的根条数显着减少;根系总直径、中柱总直径显着减小;根木质部的导管总数、导管直径、韧皮部总横截面积显着减少。相关性分析显示,根系结构指标与群体密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2.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茎秆机械组织厚度略有减小;维管束总数和维管束总横截面积显着减小;木质部导管直径、韧皮部面积、筛管数目减少;韧皮部面积和筛管数目与群体密度密度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韧皮部的影响大于木质部。3.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穗位叶叶片厚度、叶脉横截面积和叶脉木质部面积减小;上、下表皮的气孔频度减小;气孔器的长度和宽度略有增大;叶肉细胞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减少;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的数量减少。4.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玉米雄穗分化减慢,抽雄期推迟。在高密度条件下,雄穗的长度变短,分枝数减少,花药发育迟缓;当低密度条件下的玉米花药壁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时,高密度的玉米花药仅分化出孢原细胞。花粉的生活力随密度的增加略有降低,但影响不显着。5.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雌穗小花的分化相应推迟;在吐丝初期和吐丝中期,吐丝数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吐丝后期差异不显着;小花总数、吐丝小花数、受精小花数和饱满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未受精小花数和总退化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雌穗穗轴维管束数目、维管束总横截面积和韧皮部总横截面积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显示,雌穗穗轴维管束和韧皮部的总横截面积以及维管束数目与群体密度呈显着的负相关,与穗粒数、单穗籽粒干重、干粒重和产量呈显着的正相关。6.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花丝的发育相应推迟;同一果穗上的花丝,中部、基部发育最早,顶部最晚。果穗顶部花丝长度在中密度时最大,在低密度、高密度情况下,花丝长度基本相同;果穗中部和基部花丝的长度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玉米花丝表面茸毛数量、茸毛长度均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花丝表面条纹随群体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密集。玉米果穗不同部位花丝的维管束面积、韧皮部面积和木质部导管直径与群体密度呈显着的负相关。7.群体密度在75000株·hm-2时产量最高,郑单958达到15935 kg hm-2,浚单20达到15809kghm-2。综上所述,群体密度对2个玉米品种的根、茎、叶、雄穗、雌穗、花丝的生长发育和结构均有较大影响,群体密度在75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1-12-01)
徐光辉,熊淑萍,张慧,宋瑞芳,马新明[9](2011)在《烤烟地上部器官形态建成模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烟草地上部器官的模拟模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系统测定了烟草不同生育时期器官的生物量,构建了烟草不同生长阶段器官形态的动态模型.通过对2007年烟草器官形态的模拟,表明烟草地上部不同生长周期的器官形态模拟值与田间试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735~0.997,达极显着水平,表明模型对烟草地上部器官形态发育动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廖萍[10](2011)在《REP1、REPEN1及OsMADS6共同参与调控水稻花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子植物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植物类群,其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能够进行有性生殖。而正是因为花的出现才保证被子植物能够有效地进行有性生殖,这也是为什么被子植物被称为显花植物的原因。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花为被子植物提供了更多地生殖机会。而花器官的形态结构,特别是花型对称性的发育是影响花多样性的因素之一,因此,对花器官形态建成调控机制的研究也成为了近年来进化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对模式植物金鱼草花对称性发育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人们对双子叶植物中的花对称性调控机制也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虽然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在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上具有一定保守性,但是,由于单子叶植物在花器官形态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单子叶的花器官形态结构及对称性建成的分子机制可能与双子叶研究结果不同。另一方面,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具有基因组小,易于进行转基因操作等优点,并且已经完成了全基因测序,因此,水稻作为单子叶模式植物,为我们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通过筛选突变体,我们发现了内稃发育缺陷突变体并通过对单双突变体的表型观察和表达模式分析,确定这些基因在水稻花器官形成建成及花型对称性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REPEN1缺失影响水稻小花内稃的发育repen1突变体的内稃侧的稃状结构为内外稃的嵌合体,部分区域具有内稃属性,而部分区域具有外稃属性,这说明repen1突变体的内稃发生了向外稃属性的部分转化,REPEN1的缺失影响水稻小花内稃属性的发育,这种影响早在内稃原基开始起始时就发生了。因此,我们可以推测REPEN1从内稃原基起始时期就开始参与调控了水稻小花内稃发育。2.REPEN1与REP1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控水稻小花内稃发育rep1/repen1双突变的表型与rep1和repen1单突变体的表型具有显着差异,而且REP1在repen1中的表达量轻微上调。因此,我们推论REPEN1与REP1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由REPEN1对REP1表达量上的抑制产生的。并且,REPEN1和REP1共同参与到了对水稻小花内稃发育的调控过程中。3.REPEN1与OsMADS6共同作用于水稻小花内稃发育过程repen1/osmads6双突变的表型与osmads6和repen1单突变体的表型具有显着差异,而且OsMADS6在repen1中的表达量轻微上调,同时在表达部位上也发生明显改变。因此,我们推论REPEN1与OsMADS6之间通过由REPEN1对OsMADS6表达量上的抑制以及表达部位的改变共同参与调控水稻小花内稃发育过程。4.REPEN1、REP1与OsMADS6通过对影响水稻小花内稃发育,共同参与调控水稻花对称性REPEN1可以通过参与内稃发育,从而参与调控水稻花对称性的。而对rep1/repen1和repen1/osmads6双突变表型的观察,不仅表明了REP1、REPEN1和OsMADS6共同参与水稻小花的内稃发育,同时说明它们的缺失改变了花器官的数量和分布,从而共同参与到花对称性的建成。(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器官建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试验采用叶龄和器官间的同伸关系,探究叶龄模式诊断法的适用性,以期为建立云南不同总叶片数玉米品种的叶龄模式提供基础参数,为探索出能精确指导云南玉米高产栽培实践的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5年在昆明设置2个重复试验,从云南省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中选择3个不同总叶数的品种云瑞999、云瑞88、云瑞10号,对叶片进行标记,逐叶龄(每一片展开叶)取样10株观察记录节根发生台数,逐叶龄测量各个节间的长度,在解剖镜下逐叶龄剥查雄穗和雌穗的穗分化情况。【结果】果穗分化的起始叶龄,18叶品种为第6叶展开,19叶品种为第7叶展开,21叶品种为第8叶展开。第1毛叶展开,第1节间开始伸长可作为雄穗开始分化,果穗分化前兆的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展开时,所有品种的穗分化进程都处于雌蕊发育期;总叶片数相同的品种,果穗分化经历的叶龄数是一致的;节间中第7、第8两个节间的长度最长,符合了参试品种中果穗大部分着生于这两个节位上(倒7叶和倒6叶)的事实;当第1毛叶展开时,必然有一台次生根发生。【结论】第1毛叶展开期是一个具有综合诊断意义的重要诊断指标。果穗着生叶可见期(小喇叭口期),果穗进入小穗分化期,是促花的关键时期。果穗着生叶展开期(大喇叭口期),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器官建成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霞,陶莹芳,丁雨龙.花生花器官形态建成及异型雄蕊发育研究[J].花生学报.2019
[2].罗黎明,陈洪梅,徐春霞,杨从党,李刚华.云南玉米叶龄和器官建成诊断的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8
[3].任宣百,王秋爽,程广有.东北红豆杉有性生殖器官形态建成观察[J].吉林林业科技.2018
[4].王凯.拟南芥ANGUSTIFOLIA的一个增强子筛选及其器官形态建成的初步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8
[5].杨恒山,李莹莹,徐寿军,范秀艳,毕文波.玉米地上主要器官形态建成的动态模拟[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
[6].高旭,王季春,刘伟,唐道彬,张凯.定植和打顶及品种对雾培马铃薯器官建成的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7].张培通,李春宏,郭文琦,张恒友.甜高粱新品系YT002在江苏种植的产量形成和器官建成动态特征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3
[8].李春奇.群体密度对玉米器官建成及其结构的调节效应[D].河南农业大学.2011
[9].徐光辉,熊淑萍,张慧,宋瑞芳,马新明.烤烟地上部器官形态建成模拟模型[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
[10].廖萍.REP1、REPEN1及OsMADS6共同参与调控水稻花器官形态建成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