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绛州古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古城,新绛县,景观,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结构,旅游,旧城。
绛州古城论文文献综述
毛建泽[1](2017)在《历史文化名城绛州古城社会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一直是城市社会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国内外诸多学者都进行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尤其是当今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为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文章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绛州古城的社会空间结构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绛州古城内部及周边社会空间结构呈现扇形模式,而新城区则呈现出多核心模式。(本文来源于《中国集体经济》期刊2017年10期)
张斌[2](2012)在《绛州古城传统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环境及景观有其独特的营造理念与方法,特别是古典园林景观和文化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各种思想和文化学派等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有关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哲学观念及文化体系。这种传统景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资源和财富,其中优秀的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对于我们今天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遗迹环境景观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山西省绛州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绛州古城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理清历史环境形成的原因、演进和特征;并通过对绛州古城的城市景观格局、古城景观意象、衙署、寺庙、街巷、花园及民居院落等历史遗迹环境景观建构的深入研究,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古人营城造景的思想,总结绛州古城传统景观文化的特色。提出了传承传统景观文化的内容以及构建和复兴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的重要原则。第五、六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根据前面章节对传统景观文化和绛州古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对传统景观文化中绛州古城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的构建和复兴的方法。以此探寻以历史遗迹环境景观为代表的传统景观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2-05-01)
毛彦斌[3](2012)在《绛州古城旅游形象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绛州古城旅游发展与其历史文化地位、遗产资源品味存在着错位,为此,对绛州古城旅游形象进行了调查分析.首先,对古城空间环境及旅游吸引物进行实地调查,就古城本底旅游形象进行分析.接着,通过旅游问卷调查,就旅游者对古城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最后,就古城旅游形象的定位、塑造、宣传等方面进行了措施安排.(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张卓娅[4](2011)在《悠悠岁月里的绛州古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山西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素有"南绛北代"的说法,"南绛北代"中"南绛"便是如今的运城市新绛县。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临汾盆地西南边缘,北靠吕梁山,南依峨嵋岭,汾、浍二河穿境而过。新绛古称绛州,春秋时,与太原、临汾齐名,并称"晋国叁城",历来就是山西南部的政治中心、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商业都会,堪称叁晋一块文化宝地。由山西省省会太原出发,上大运高速南行约300公里,就进入了新绛地界。下高速不过几公里,这个经历了一千四百余年风雨的古城便真真切切地展现在你的面前。新绛城,西北高,东南低,古时只有南北两个城门,俗称"卧牛城",又因旧时城围九里,也叫"九里城"。新绛在城建布局上,有别于其他城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叁晋域内,大部分城市都属规整式,即中轴为线,左右对称,遥相呼应。而新绛却是个例外,临川笼丘,因地制宜,楼、街、塔、观、庙、院犬牙交错,层层迭迭,很少讲究对称。新绛,就如同一幅酣畅淋漓的国画,讲究山水意境、民情神韵、自然之趣,从而把呆板对称的形式摒弃在外。悠久的历史为新绛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众多的人文景观为古城增添了许多仙风神韵。虽然历经千余载沧桑岁月,但我们仍可以从其别具一格的建构理念中,领略到我国数千年民族文化的许多瑰宝。(本文来源于《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期刊2011年03期)
郝艳红,吴成基,李娟[5](2007)在《古城的旅游形象评价研究——以绛州古城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古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于旅游环境的评价因子做出了类型划分,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绛州古城旅游环境作出了定量评价.(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7年04期)
王树声[6](2001)在《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是祖先馈予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华夏古老城市文明的生动见证。在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 本论文以山西绛州古城(即今新绛县城)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建筑历史与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讨论了绛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采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本着调查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态度,运用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历史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知识对绛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性探讨。 论文绪论部分论述了研究对象的背景,对论文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定位,提出了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与研究框架。 第一章,从绛州古城所处的区域历史文化环境、历史建筑、空间布局艺术、社会文化等分析了古城特色。 第二章 分析了古城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以及古城形态的演变的因素,提出了古城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 第叁章 讨论了绛州古城保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中的意义。 第四章 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分类办法,分别从保护、发展的角度提出了绛州古城分类的新观点,对绛州古城的特色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位及再认识,确定了保护的层次与内容,提出了“方位动态景观保护法”和“时代功能注入法”的保护方法。同时结合第四章的观念,总结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科学含义及实施原则。 第五章 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从发展角度的分类特点,讨论了小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叁种发展模式,其中重点研究了遗产一般丰富的小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问题,通过对实例的分析比较,总结并提出了“旧城再生叁原则”,并依此提出新绛县城在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基础之上的空间布局结构。 第六章 从六个方面讨论了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保障体系。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再次强调了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几点认识。(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1-06-30)
绛州古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古代城市历史环境及景观有其独特的营造理念与方法,特别是古典园林景观和文化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各种思想和文化学派等传统文化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有关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哲学观念及文化体系。这种传统景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资源和财富,其中优秀的文化是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的。对于我们今天城市文化建设和历史遗迹环境景观保护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山西省绛州古城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绛州古城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理清历史环境形成的原因、演进和特征;并通过对绛州古城的城市景观格局、古城景观意象、衙署、寺庙、街巷、花园及民居院落等历史遗迹环境景观建构的深入研究,挖掘传统文化精神、古人营城造景的思想,总结绛州古城传统景观文化的特色。提出了传承传统景观文化的内容以及构建和复兴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的重要原则。第五、六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根据前面章节对传统景观文化和绛州古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对传统景观文化中绛州古城历史遗迹环境景观的构建和复兴的方法。以此探寻以历史遗迹环境景观为代表的传统景观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思路与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绛州古城论文参考文献
[1].毛建泽.历史文化名城绛州古城社会空间结构现状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
[2].张斌.绛州古城传统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毛彦斌.绛州古城旅游形象调查分析[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4].张卓娅.悠悠岁月里的绛州古城[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1
[5].郝艳红,吴成基,李娟.古城的旅游形象评价研究——以绛州古城为例[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6].王树声.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