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过查看路由器连接状态表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目[1](2020)在《面向移动多媒体的信息中心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得益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演进以及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移动互联网在近年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规模的扩张,以移动视频服务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应用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然而,现有移动互联网仍然沿用传统TCP/IP的网络体系结构。TCP/IP以主机通信(Host Communication)为目标的设计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互联网以内容分发为主的功能需求。传统的多媒体分发解决方案如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以及对等网络(Peer-to-Peer)通过构建覆盖网络来实现大规模多媒体内容的分发。而覆盖网络设计不仅带来了额外的通信开销,拓扑动态自适应差,很难在节点位置高速切换的移动场景下为用户提供连续、就近的内容获取,严重影响多媒体用户的体验质量以及整体网络性能。为了解决TCP/IP网络的缺陷,国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近年来开展了未来互联网架构的研究。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ICN)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关注。不同于传统TCP/IP命名主机的设计理念,ICN通过表示网络中数据的方法,建立按内容名字路由的网络架构。这种以信息为中心的设计特性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不会因为用户网络位置而发生变化,因此能够更好地支持移动场景。另外,ICN还引入了在路径缓存机制,实现了内容的就近获取。尽管ICN在支持移动网络内容分发上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如何实现信息中心网络下高质量的移动多媒体服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具体表现为:(1)现有ICN的缓存机制主要考虑将内容部署在网络接入节点以及固网路由器上,大量边缘移动设备的缓存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严重影响了缓存资源利用率。此外,所采用的依概率缓存策略存在着缓存命中提升困难等问题;(2)移动场景下的ICN转发机制始终面临着转发时延和开销之间的矛盾,造成转发效率低下,难以支持移动多媒体大规模、低时延的传输需求;(3)当前ICN传输控制研究大多针对固网场景,难以适应移动环境下多变的网络拓扑以及用户行为变化,造成通信资源利用率低且多媒体传输质量提升困难;(4)随着自适应流媒体技术(Dynamic Adaptive Streaming,DAS)的广泛应用,实现ICN DAS服务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ICNDAS仍然沿用了传统IP网络端到端的传输机制,缺乏对ICN多播、多速率以及在路径缓存等特点的考虑。如何实现ICNDAS中高效码率自适应对于多媒体服务在ICN中的广泛部署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挑战,本文研究了面向移动多媒体服务的ICN关键技术,重点从面向移动多媒体的ICN缓存、转发、传输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取得了如下成果:(1)设计了时间阈值的ICN多媒体协作缓存策略。首先针对移动协作缓存场景,构建了缓存分布-用户需求演化模型来描述移动Device-to-Device(D2D)通信场景下缓存分布与用户请求之间的变化关系。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联合优化缓存开销以及内容获取时延为目标构建了优化问题。进一步地,通过理论及数值分析发现,基于时间阈值的缓存策略要优于依概率的缓存策略。因此,根据缓存优化问题提出了时间阈值协作缓存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缓存算法的有效性。(2)在协作缓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偏好与移动感知的ICN转发策略。首先将具有相似多媒体内容请求行为以及移动行为的节点进行聚类,并建立偏好感知的转发节点选择策略来选择能够最小化时延以及最大化传输可靠性的下一跳节点。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种移动自适应的数据回传机制,保证了数据转发的连续性。(3)设计了一种分布式随机优化的ICN数据传输控制算法。针对移动多媒体场景下节点高动态、带宽受限等问题,结合ICN多路传输特性,将ICN数据传输控制问题建模为最大化网络平均效用的网络随机优化问题。将构建的问题转化为min-drift-minus-penalty形式,并进一步将其分解为请求调度子问题以及传输速率控制子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设计了分布式交替下降算法对两个子问题进行迭代求解。通过理论以及数值分析证明了所提出解决方法的最优收敛性。仿真实验验证了在实际网络中部署该算法的优越性。(4)为了进一步提升ICN下DAS的体验质量,提出了面向ICN DAS传输的分布式异步优化策略。首先将原问题抽象描述为分段优化问题:在第一阶段,以最大化传输速率效用为优化目标构建ICN流控制优化问题;在第二阶段,将视频码率选择问题抽象为随机优化问题。为求解该问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异步优化算法(Distributed Asynchronous Optimization Algorithm,DAOA),该算法包括了一种分布式交替镜像下降方法来求解第一阶段问题,以及基于虚队列的算法方法来求解第二阶段问题。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 DAOA的收敛性、复杂度以及动态自适应能力,并通过搭建仿真平台的方法验证了 DAOA的有效性。本研究针对ICN下的移动多媒体服务,考虑了多种不同应用场景,从数据缓存、转发、传输控制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数学建模、问题形式化描述、特定场景优化算法设计、算法性能理论与数值分析以及仿真实验等一系列研究方法。本文所取得的成果对我国未来网络体系架构优化、新型网络下的多媒体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玭[2](2020)在《基于Linux系统的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高效、更广覆盖的通信效果,卫星通信发展迅速。路由是实现通信网络有效通信首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尽管地面网络路由研究已经十分成熟,但由于卫星网络结构复杂,规模庞大且动态变化,其性能、功能、结构和要求与地面通信大不相同,无法沿用地面无线通信网络机制。因此卫星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包括路由协议的设计、验证和实现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大量卫星网络路由技术的研究基于理论设计和仿真验证展开。论文设计了基于卫星网络状态的动态路由协议,除了通过NS3(Network Simulator version 3)软件平台仿真验证协议的正确性与性能之外,也在Linux系统上实现了该动态路由协议。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虚拟拓扑算法思想,设计了一种基于卫星网络状态的动态路由协议(NSDR,Network State Based Dynamic Routing Protocol),包括基于轨道特性的静态路由和基于网络状态的动态路由。通过卫星周期预测卫星运动轨迹,根据卫星进出极区时链路的状态划分快照,按照快照内拓扑预计算路由,根据卫星节点的实时状态动态调整网络拓扑重计算路由,提高卫星网络的应急能力,增强网络的抗毁性。(2)在NS3仿真平台实现NSDR协议,并验证协议的功能与性能。将NS3平台实现过程进行梳理展示,通过搭.建仿真模块,编写路由协议以及仿真分析,从理论上验证了论文设计协议的正确性,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路由协议,本论文设计的协议性能有所提升,具备在Linux系统实现的可行性。(3)在Linux系统中实现论文设计的NSDR协议,并且验证其功能与性能。通过将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功能进行逻辑梳理,借助Linux系统的数据传输与转发能力,将协议划分为四个模块实现设计的功能,针对实现过程中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借助Linux系统功对实现的NSDR协议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NSDR协议功能完善,相比传统的基于虚拟拓扑的路由算法在时延、丢包率和吞吐量性能上有所提升,具备在卫星网络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胡栋梁[3](2020)在《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飞快的发展,网络安全的形势日趋严峻。利用网络攻击与渗透技术窃取政府机密文件、泄露用户重要信息等恶意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发展网络安全技术势在必行。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是网络安全技术中的一类重要的技术,主要是对网络环境信息(包括主机、系统、服务、拓扑、漏洞等信息)的主动获取。基于所获取的网络环境信息,网络管理员可以深入了解其所管理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详细信息并做相应而有效的防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拓扑规模越来越庞大,网络设备、操作系统、网络服务的种类也越来越繁多。如何有效、快速而精准的获取网络环境信息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鉴于当前网络信息感知技术存在着感知准确率低、网络信息获取效率低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一种基于高斯核函数SVM的操作系统感知方法,以解决操作系统识别准确率不高以及无法识别未知指纹的问题。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结合机器学习中分类思想,将操作系统的指纹数据转化成的特征向量,然后利用SVM算法对该特征向量进行分类,最后通过对比线性核SVM、多项式核和高斯核的分类效果,验证高斯核分类效果准确率较高。2、基于1的研究内容,进一步提出了多点联合的分布式主动感知技术。该方法以分布式感知作为基础架构,通过多个感知节点的协同与联合提升感知效率。一方面,使用消息中间件作为通信的基础支撑,实现对分布式主动感知节点的信息同步、任务管理与实时扫描结果的获取;另一方面,设计了一种面向分布式网络信息感知的任务调度模型,并以历史扫描时间为权重,调度各个分布式主动感知节点的感知任务。实验验证表明,在保证扫描准确率的前提下,可降低CPU资源占用率,降低平均扫描时间,并有效提升扫描效率。3、基于1、2的研究内容,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系统,该系统包含感知节点管理单元、服务单元等单元模块,包含了主机发现、端口服务扫描、操作系统识别、网络拓扑绘制等功能。通过设计部署针对典型的网络信息主动感知场景的测试,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对局部网络感知的功能。
马维军[4](2020)在《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温室作为一种为作物提供适宜生长环境的设施,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培育方式,目前我国的温室管理科技含量低,现阶段还是凭借人力及种植经验进行管理调控,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本文结合我国温室农业的发展现状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与设备控制端、Zig Bee网关以及上位机数据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运用Zig Bee技术搭建无线传感器网络,结合传感器模块实现温室环境数据的采集和控制,通过由Zig Bee协调器和STM32微控制器搭建的Zig Bee网关将环境数据上传到系统服务器中,实现数据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功能,系统也可结合预设的环境数据,自动发送控制指令实现温室的远程控制。针对传统的Zig Bee路由算法中由于RREQ分组洪泛而导致的能量过度损耗和节点失效的问题,在系统所搭建的Zig Bee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Zig Bee路由优化算法。算法对Zig Bee节点路由发现过程中RREQ分组的广播方向和广播范围加以控制,选择节点剩余能量值和LQI值较优的节点转发RREQ寻找最优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显着降低了网络的能耗和节点的失效概率,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时间。系统经过测试满足了预期的数据采集、无线传输、信息处理和远程控制等功能需求。改进的路由算法在系统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设计实现了温室的无线控制管理、控制精准,提高了温室管理的科技含量以及生产效率。
吕明[5](2019)在《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中节点规模和服务数量的不断扩大,传统互联网的原始设计在网络安全性、可扩展性、移动性方面存在许多弊端。标识网络采用身份与位置分离映射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标识网络中的功能节点与服务众多,目前缺乏集中管理与控制的系统;并且鉴于标识网络独特的语义特征与网络架构,传统网管系统并不适用于标识网络。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完成对标识网络相关设备的管理功能。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管理相关协议和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出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S架构的网络管理系统,支持通过Web浏览器登录管理系统,并且采用分布式采集与集中式管理的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然后,针对现有网络管理协议的设计缺陷,设计了适用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协议以及通信机制,提升网管系统在某些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同时,针对传统管理信息库的设计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字典树与AVL树相结合的管理信息结构,改善管理对象的查询效率和存储空间。系统的数据库存储设计综合了关系型数据库与时序数据库技术,并对数据库进行分库分表设计。基于以上设计,本文在实验室环境下分别对系统管理站、代理和Web服务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系统支持用户追踪定位、网络拓扑发现等功能,完成了对接入交换路由器、核心路由器、映射服务器等节点的拓扑管理、配置管理、告警管理以及性能管理。最后,在实验室搭建了系统的测试环境,对系统功能和性能进行测试。通过Wireshark抓包以及Web浏览器页面操作,验证了系统的所有管理功能;通过编写测试程序,对系统的协议通信流程与管理信息结构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这些设计能够有效提升系统在网络负载、内存占用以及管理对象查找效率方面的表现。
李燕霞[6](2018)在《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力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人们对电力的依赖程度随之增加。电力应急通信专网是对电力供应系统实施应急管理的专用通信网络。维护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提升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能力,减轻电力系统故障对供电造成的影响。及时稳定的运行状态采集能够为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以山东省电力应急通信专网为背景,研究分布式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获取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和安全状况,设计并实现了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首先,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数据采集方法,按照“就近采集”的原则和采用“水平扩展”的方式,在各地市公司部署多个采集节点,并行采集电力应急通信专网运行数据。面向不同的数据采集对象设计并实现了不同的数据采集方法,描述如下:(1)针对移动终端和服务器开发数据采集客户端,采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2)通过发送、回收探测包,解析应答报文的方式采集链路运行状态数据。(3)采用模拟登录和基于SNMP访问MIB的方式采集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运行状态数据。(4)采用网络爬虫的方式采集防火墙、IPS等网络安全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其次,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存储与备份方法,其中数据存储采用三级存储体系,包括本地采集节点离线存储、省服务器存储以及远程备份服务器存储。数据备份是将采集数据进行备份,避免数据丢失,同时增量备份设备配置和日志文件,用于恢复设备配置以及通过日志信息查找设备故障原因等。再次,设计并实现了数据分析方法,其中网络拓扑异常检测将网络中节点连接关系发生非预期变化的情况视为异常,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冗余预处理的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技术,及时定位网络拓扑中的异常情况。最后,对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非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安全存储、备份及呈现网络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网络拓扑异常,及时对违规进程和端口的操作、设备运行异常或故障情况进行告警,满足用户需求。
张立晨[7](2015)在《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的异构性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机构、银行和各型企业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融入的设备类型和上网行为方式呈现多样化,传统的手工方式已经无法实现对网络高效准确的管理,为了保障网络稳定运行,网络管理人员急需一款通用高效的网络管理软件实现对网络的自动化管理。许多网络设备厂商开发出了各自的网络管理产品,如IBM公司的Switch Anlyzer和思科公司的Cisco Works等,为网络管理人员提供了许多便利;但这些网管软件在研发过程中采用了许多私有标准和技术,不利于客户结合自身需要的二次开发,而且这些软件大多只能适用于特定的网络环境,并没有将拓扑结构精确到设备的端口层次。本文对国内外主流的拓扑发现技术做了深入研究,并结合现代企业网络环境的特点和对网络管理软件的实际需求,采用基于SNMP协议的拓扑发现技术,设计了一套高效的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拓扑信息发现算法,并重点研究了网络拓扑发现的难点——不同厂商、不同类型设备MIB库中信息存储方式的异构性,为此专门设计了一套处理网络设备异构性的算法,能够实现从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网络设备中获取拓扑信息,提高了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通用性;本课题设计的拓扑发现算法将网络拓扑连接关系精确到端口级别,提高了对网络管理的精准度。最后,以本课题研究实现的拓扑发现模块为核心组件,实现了一套高效通用的网络管理软件,并在实际的企业网络环境中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测试,达到了预期功效。
杨旭[8](2014)在《基于可扩展架构的网络状态分析与策略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在我国发生的所有变化中,或许最有深远影响的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革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结构的复杂化和网络应用领域的扩大,传统网络管理技术逐渐暴露出他的弊端和不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网管领域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如基于移动代理的网络管理[1-2]、分布式网络管理[34]、基于Web的网络管理[5-6]、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7-8]。其中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被认为最有发展前景。本文对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的相关研究背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归纳,对当前的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研究的发展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总结了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可实现的策略管理系统架构,由策略管理服务器与策略管理代理组成,并根据此框架设计开发了策略管理服务器,实现了系统设计的基本功能,即网络状态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呈现,网管策略的制定与下发。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收集、阅读和学习国内外关于策略管理系统的资料和文献,提出一个基于可扩展架构的策略管理系统模型。(2)设计并实现了系统中的策略管理服务器,分为4个可单独运行的子模块:数据管理服务器、应用管理服务器、地址解析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并在实验环境下验证了其基本功能。(3)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双机热备方案,用于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并通过实验环境验证了其可行性。(4)基于JSP技术实现了对系统数据和网络数据的可视化管理,方便管理人员查看和操作。
李康[9](2012)在《基于WEB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展,计算机网络规模迅速地扩大,网络连接复杂性不断地增加,人们对网络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网络拓扑发现功能对于网络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整个网络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目前市面上有许多的网络管理软件,但是大多数都是基于C/S架构,其升级和维护成本非常的高。而且网络管理员要查看网络的拓扑结构,就必须要安装客户端软件或者是在特定的网管工作站上进行操作,给网络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使用基于WEB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网络管理员只需要在网络中任意一台安装了WEB浏览器的主机上就可以实现对网络拓扑的查询。本系统的运行环境为校园网及实验室网络,根据运行环境的特征选定了采用SNMP协议来实现网络拓扑发现。整个系统分为网络层拓扑发现子模块、子网内部设备发现子模块、数据持久化模块及基于WEB的拓扑结构可视化模块。在网络层拓扑发现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中,分析了原有经典的基于SNMP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使用该算法会出现路由器重复发现的问题。本系统通过采用HashMap数据结构来存放已发现的路由器端口IP地址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了拓扑发现的效率和准确率。在子网内部设备发现子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中,原算法不能发现屏蔽了ICMP协议的主机。本系统利用ARP协议的工作特性,采用二次读取路由器IpNetToMediaTable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数据持久化模块采用Hibernate框架来实现,使用MySQL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在拓扑结构可视化模块中实现了射线布局算法,该算法非常适合星型网络拓扑结构的图形化显示。采用MxGragh和ExtJS框架实现了基于WEB的网络拓扑结构可视化。最后对每个模块进行功能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本系统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可以实现基于WEB的网络拓扑结构发现,并把拓扑发现的结果以图形化的形式在浏览器中加以呈现。
武俊喜[10](2012)在《IP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应用范围的扩大,网络与人们的关系及其密切,无论个人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公司现代化管理,政府机关办公等等,网络都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网络的安全与管理尤为重要,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计算机网络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其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网络管理直接关系到网络安全可靠的运行。在管理网络的过程中,网络管理人员通过网络拓扑结构能监控监测设备之间的物理链路、随时查看设备运行状态,以及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因而,关于网络拓扑结构发现的研究,是目前网络管理研究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首先,本文概要的阐述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列举了拓扑发现的常用技术和相关测量协议。其次,对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拓扑发现算法进行了详细、系统的研究,并且也对网络层拓扑发现过程中路由器多端口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再次,针对当前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对多VLAN交换技术支持的局限,在Breithart等提出的基于地址转发表的端口直接相连确定定理的基础上,改进一种适用于多VLAN交换的拓扑发现算法。该算法首先排除那些不可能直接相连的端口集合,然后再对可能相连端口集合进一步筛选处理,直至可以确定最终相互连接关系的端口结合,最后得出网络拓扑结构并结合文中给出的拓扑连接图对算法进行了推导,推导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准确发现多VLAN交换的网络拓扑,在文中给出的网络连接图中得到了验证,证实该算法的有效性。最后,基于多VLAN交换的拓扑发现算法,设计了一个网络拓扑发现系统。通过真实的网络环境测试,利用完整的地址转发集,快速准确构造出多个VLAN网段的网络拓扑,因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和设计拓扑发现系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通过查看路由器连接状态表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查看路由器连接状态表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移动多媒体的信息中心网络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移动多媒体服务发展概述 |
1.1.2 信息中心网络的特性 |
1.1.3 信息中心网络下移动多媒体服务面临的挑战 |
1.2 论文选题依据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1.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相关工作综述 |
2.1 传统IP网络下的移动多媒体服务解决方案 |
2.1.1 概述 |
2.1.2 基于MP2P的移动多媒体服务 |
2.2 信息中心网络下的多媒体服务技术 |
2.2.1 概述 |
2.2.2 ICN下的数据缓存机制 |
2.2.3 ICN下的数据转发机制 |
2.2.4 ICN下的传输控制机制 |
2.2.5 面向DAS的ICN传输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2.4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时间阈值的ICN多媒体协作缓存策略 |
3.1 本章引言 |
3.2 系统建模 |
3.2.1 网络条件假设 |
3.2.2 网络节点的角色及状态定义 |
3.2.3 节点状态演化流模型 |
3.2.4 状态演化方程组构建 |
3.3 基于状态演化模型的ICN协作缓存优化 |
3.3.1 缓存性能与开销联合优化问题建模 |
3.3.2 最优化时间阈值的缓存控制 |
3.3.3 时间阈值缓存算法ζ~*-OCP |
3.4 仿真实验 |
3.5 本章小节 |
3.6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偏好与移动感知的ICN转发策略 |
4.1 本章引言 |
4.2 用户行为分析 |
4.3 偏好转发表的构建 |
4.3.1 基于偏好、移动相似性评估的关联节点选择 |
4.3.2 偏好转发表(HPCT)构建 |
4.3.3 偏好转发表(HPCT)的维护机制 |
4.4 ICN转发机制设计 |
4.4.1 基于HPCT的ICN兴趣包转发方法 |
4.4.2 移动自适应的ICN数据转发机制 |
4.5 性能评估 |
4.6 本章小节 |
4.7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分布式随机优化的ICN传输控制方法 |
5.1 本章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网络和传输模型 |
5.2.2 请求等待队列 |
5.2.3 策略空间 |
5.2.4 问题形式建模 |
5.2.5 随机问题分解 |
5.3 DADM设计 |
5.3.1 面向DADM的ICN转发平面设计 |
5.3.2 算法详细设计 |
5.4 DADM的主要结果 |
5.4.1 计算复杂度 |
5.4.2 队列稳定性 |
5.4.3 算法最优性收敛 |
5.5 仿真测试 |
5.5.1 实验设置与实现 |
5.5.2 基础设施场景 |
5.5.3 基于Mesh的移动场景 |
5.6 本章小结 |
5.7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面向ICN自适应视频流传输的分布式异步优化 |
6.1 本章引言 |
6.2 场景描述 |
6.2.1 网络模型 |
6.3 问题形式化 |
6.3.1 第一阶段:ICN DAS流控制优化 |
6.3.2 第二阶段:请求比特率自适应问题 |
6.4 分布式异步优化算法设计 |
6.4.1 问题P1的算法 |
6.4.2 问题P2算法 |
6.5 主要理论结果 |
6.5.1 算法收敛性分析 |
6.5.2 复杂度分析 |
6.5.3 时变自适应 |
6.6 性能评估 |
6.6.1 参数设置 |
6.6.2 森林拓扑结构 |
6.6.3 基于CDN的拓扑 |
6.6.4 大规模网络场景 |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语 |
7.1 论文总结 |
7.2 未来的研究工作 |
附录A 第三章中定理证明 |
A-Ⅰ 定理3.1证明 |
A-Ⅱ 定理3.2证明 |
A-Ⅲ 参考文献 |
附录B 第五章中定理证明 |
B-Ⅰ 定理5.1证明 |
B-Ⅱ 定理5.2证明 |
B-Ⅲ 定理5.3证明 |
附录C 第六章中定理证明 |
C-Ⅰ交替镜像下降法介绍 |
C-Ⅱ 命题6.1证明 |
C-Ⅲ 定理6.2证明 |
C-Ⅲ 定理6.3证明 |
C-Ⅲ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2)基于Linux系统的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
1.2.2 基于Linux系统实现的路由技术 |
1.3 论文来源与研究内容 |
1.3.1 论文来源 |
1.3.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概述 |
2.1 卫星网络星座概述 |
2.1.1 卫星轨道 |
2.1.2 卫星星座 |
2.2 卫星网络路由关键问题 |
2.3 卫星网络路由技术 |
2.3.1 单层卫星路由技术 |
2.3.2 多层卫星路由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卫星网络状态的动态路由协议与NS3验证 |
3.1 NSDR协议设计 |
3.1.1 NSDR协议内容 |
3.1.2 基于轨道特性的静态路由 |
3.1.3 基于网络状态的动态路由 |
3.2 NS3仿真验证NSDR协议 |
3.2.1 NS3仿真平台介绍 |
3.2.2 NS3仿真方案 |
3.2.3 NS3仿真结果 |
3.3 NS3仿真的缺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Linux系统的NSDR协议实现 |
4.1 基于Linux的NSDR协议实现方案 |
4.1.1 整体方案描述 |
4.1.2 模块功能描述 |
4.2 模块实现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
4.2.1 预处理模块 |
4.2.2 路由计算模块 |
4.2.3 负载获取模块 |
4.2.4 HELLO模块 |
4.2.5 广播功能实现 |
4.2.6 多任务处理实现 |
4.3 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 |
4.3.1 整体程序架构 |
4.3.2 数据结构 |
4.3.3 方案实现伪代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Linux系统的NSDR协议测试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功能测试 |
5.2.1 网络正常运行测试 |
5.2.2 网络节点断开/恢复连接测试 |
5.2.3 网络节点拥塞/恢复正常测试 |
5.2.4 防环路测试 |
5.3 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3)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2 面临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研究概述 |
2.1 引言 |
2.2 网络扫描相关技术 |
2.2.1 主机发现技术 |
2.2.2 端口扫描技术 |
2.3 操作系统识别技术概述 |
2.3.1 操作系统识别原理 |
2.3.2 操作系统指纹库 |
2.4 分布式系统概述 |
2.4.1 典型分布式系统架构 |
2.4.2 分布式系统通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高斯核函数SVM的操作系统识别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高斯核SVM对未知操作系统识别原理 |
3.3 操作系统指纹数据采集 |
3.3.1 数据生成 |
3.3.2 可用数据集 |
3.3.3 最终数据集 |
3.4 指纹数据处理和分类器构建 |
3.4.1 指纹数据集预处理方法 |
3.4.2 指纹向量化算法 |
3.4.3 构建OVO SVMs多分类器 |
3.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点联合分布式主动感知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网络扫描架构 |
4.3 分布式扫描任务调度算法 |
4.3.1 相关定义 |
4.3.2 任务调度模型分析 |
4.3.3 基于历史扫描时间任务调度算法 |
4.4 实验分析与验证 |
4.4.1 实验环境 |
4.4.2 扫描时间对比 |
4.4.3 CPU占用率对比 |
4.4.4 分布式调度算法的有效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系统 |
5.1 引言 |
5.2 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系统Dscan架构 |
5.2.1 核心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 |
5.2.2 外部辅助模块的设计原理 |
5.3 Dscan功能测试 |
5.3.1 系统部署硬件与网络拓扑 |
5.3.2 主机发现功能测试 |
5.3.3 端口与服务扫描测试 |
5.3.4 操作系统识别测试 |
5.3.5 网络拓扑绘制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Zig Bee无线网络技术 |
2.1 Zig Bee技术简介 |
2.1.1 Zig Bee技术特点 |
2.1.2 Zig Bee网络拓扑结构 |
2.1.3 Zig Bee技术与其他短距离通信技术的对比 |
2.2 Zig Bee协议介绍 |
2.2.1 服务原语 |
2.2.2 物理层 |
2.2.3 媒体访问控制层 |
2.2.4 网络层 |
2.2.5 应用层 |
2.3 Zig Bee网络组网 |
2.4 本章小结 |
3 Zig Bee路由算法的优化 |
3.1 Zig Bee地址分配机制 |
3.2 Zig Bee路由算法 |
3.2.1 Cluster-Tree路由算法 |
3.2.2 AODVjr路由算法 |
3.3 Zig Bee路由算法优化 |
3.3.1 LQI及邻居表的设计 |
3.3.2 节点最小剩余能量定义 |
3.3.3 算法改进思路 |
3.3.4 改进算法流程 |
3.4 改进算法仿真 |
3.4.1 NS 2 仿真流程 |
3.4.2 改进算法仿真结果分析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4 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1.1 温室环境参数分析 |
4.1.2 系统设计需求 |
4.1.3 系统功能需求 |
4.2 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4.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4.3.1 传感器选型 |
4.3.2 Zig Bee无线通信模块CC2530 |
4.3.3 终端节点硬件设计 |
4.3.4 路由节点硬件设计 |
4.3.5 Zig Bee网关硬件组成 |
4.3.6 供电模块与继电器模块设计 |
4.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1 开发环境 |
4.4.2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4.4.3 路由节点软件设计 |
4.4.4 Zig Bee网关 |
4.4.5 数据采集软件设计 |
4.4.6 上位机数据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
4.4.7 温室远程控制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功能测试 |
5.1 Zig Bee组网与无线通信测试 |
5.2 Zig Bee传感器网络性能测试 |
5.3 上位机数据监控中心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管理协议研究现状 |
1.2.2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研究现状 |
1.2.3 网络管理系统应用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
2 标识网络及网络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
2.1 标识网络体系架构与组网模型 |
2.2 网络管理相关概述 |
2.2.1 网络管理系统组成四要素 |
2.2.2 网络管理基本功能 |
2.2.3 网络管理编码格式 |
2.3 网络管理系统相关技术与算法介绍 |
2.3.1 MVVM模式 |
2.3.2 B/S架构 |
2.3.3 时序数据库 |
2.3.4 字典树 |
2.3.5 拓扑发现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3.1 网络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3.1.1 整体需求分析 |
3.1.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 整体方案设计 |
3.3 网管协议设计 |
3.3.1 报文格式设计 |
3.3.2 通信流程设计 |
3.3.3 差错控制设计 |
3.4 Web服务设计 |
3.4.1 GUI模块设计 |
3.4.2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3.4.3 指令解析模块设计 |
3.5 系统代理设计 |
3.5.1 管理信息库设计 |
3.5.2 MIB访问模块设计 |
3.5.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5.4 协议通信模块设计 |
3.6 系统管理站设计 |
3.6.1 数据库存储设计 |
3.6.2 数据库访问模块设计 |
3.6.3 管理功能模块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 |
4.1 开发运行环境 |
4.2 协议报文实现 |
4.3 Web服务实现 |
4.3.1 GUI模块实现 |
4.3.2 用户管理模块实现 |
4.3.3 指令解析模块实现 |
4.4 系统代理实现 |
4.4.1 管理信息库实现 |
4.4.2 MIB访问模块实现 |
4.4.3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4.4 协议通信模块实现 |
4.5 系统管理站实现 |
4.5.1 数据库访问模块实现 |
4.5.2 拓扑管理子模块实现 |
4.5.3 配置管理子模块实现 |
4.5.4 性能管理子模块实现 |
4.5.5 告警管理子模块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5 网络管理系统的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环境搭建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协议通信模块测试 |
5.2.2 拓扑管理模块测试 |
5.2.3 配置管理模块测试 |
5.2.4 告警管理模块测试 |
5.2.5 性能管理模块测试 |
5.3 系统性能测试 |
5.3.1 通信流程网络负载测试 |
5.3.2 管理信息库性能测试 |
5.3.3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分布式数据采集架构研究 |
1.3.2 网络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方法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2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2.1 电力应急通信专网简介 |
2.2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2.1 功能需求概述 |
2.2.2 分布式数据采集需求分析 |
2.2.3 数据分析需求分析 |
2.2.4 数据存储与备份需求分析 |
2.2.5 可视化呈现需求分析 |
2.3 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设计目标 |
3.1.2 系统架构设计 |
3.1.3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3.1.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3.2 系统详细设计 |
3.2.1 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2.2 数据分析模块设计 |
3.2.3 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设计 |
3.2.4 可视化呈现模块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实现 |
4.1 分布式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1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2 链路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3 网络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4 网络安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5 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
4.1.6 采集任务分配子模块实现 |
4.2 数据分析模块实现 |
4.2.1 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模块实现 |
4.2.2 违规进程和端口检测模块实现 |
4.2.3 设备运行异常及故障检测模块实现 |
4.3 数据存储与备份模块实现 |
4.3.1 数据存储模块实现 |
4.3.2 数据备份模块实现 |
4.4 可视化呈现模块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急通信专网数据采集系统测试 |
5.1 系统测试环境 |
5.2 系统功能测试 |
5.2.1 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2 链路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3 网络拓扑异常检测模块功能测试 |
5.2.4 网络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5 网络安全设备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6 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功能测试 |
5.2.7 数据备份模块功能测试 |
5.2.8 可视化呈现模块功能测试 |
5.3 系统非功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7)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的异构性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和背景 |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现今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 |
1.3 现代网络的异构性及对拓扑发现的影响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2 网络拓扑发现的相关技术 |
2.1 拓扑发现的方法和目标 |
2.2 网络层拓扑发现技术 |
2.2.1 基于ICMP的方法 |
2.2.2 基于DNS的方法 |
2.2.3 基于ARP的方法 |
2.2.4 基于OSPF的方法 |
2.2.5 基于SNMP的方法 |
2.3 链路层拓扑发现技术 |
2.3.1 基于端口流量的方法 |
2.3.2 基于LLDP协议的方法 |
2.3.3 基于地址转发表的方法 |
2.4 SNMP协议简介 |
2.4.1 SNMP 工作原理 |
2.4.2 MIB(管理信息库) |
2.4.3 SNMP的五种消息 |
2.4.4 MIB异构性分析 |
2.5 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 |
2.5.1 基于SNMP的拓扑发现算法思想 |
2.5.2 SNMP4J功能介绍 |
2.6 本章小结 |
3 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任务 |
3.2 典型单位局域网 |
3.3 网络管理系统的构架 |
3.4 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的详细设计 |
3.4.1 网络设备提供的SNMP管理接口 |
3.4.2 网络拓扑发现逻辑 |
3.4.3 拓扑发现管理接口的功能模块 |
3.5 数据库设计和XML接口 |
3.5.1 数据库设计 |
3.5.2 XML 接口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算法实现 |
4.1 网络层拓扑发现模块 |
4.1.1 网络层拓扑发现需要的MIB信息 |
4.1.2 网络层拓扑发现的算法思想 |
4.1.3 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的数据结构 |
4.1.4 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流程图 |
4.1.5 网络层拓扑发现的算法 |
4.2 子网拓扑发现模块 |
4.2.1 链路层拓扑发现需要的MIB信息 |
4.2.2 链路层拓扑发现的算法思想 |
4.2.3 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的数据结构 |
4.2.4 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流程图 |
4.2.5 链路层拓扑发现算法伪代码 |
4.2.6 主机拓扑发现 |
4.3 网络拓扑发现的异构性处理模块 |
4.3.1 分析各厂商MIB库查找拓扑信息OID值 |
4.3.2 网络拓扑发现异构性处理模块实现 |
4.4 拓扑信息存储模块 |
4.4.1 拓扑信息存储数据表 |
4.4.2 拓扑信息表中的部分表对象 |
4.5 本章小结 |
5 网络拓扑发现系统测试及成果展示 |
5.1 系统功能测试 |
5.2 实际成果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基于可扩展架构的网络状态分析与策略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技术研究现状 |
2.1 传统网络管理遇到的问题 |
2.2 基于策略的网络管理 |
2.2.1 策略网络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 |
2.2.2 与策略管理相关的协议与标准 |
2.2.3 多层策略管理结构 |
2.2.4 UPM(统一化的策略网络管理系统) |
2.2.5 基于策略的点播式资源分配 |
2.3 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框架 |
3.1.1 策略管理服务器功能说明 |
3.1.2 策略管理代理功能说明 |
3.1.3 架构优势分析 |
3.2 数据库设计 |
3.2.1 数据库软件 |
3.2.2 数据库访问 |
3.2.3 JDBC技术 |
3.2.4 数据库表项说明 |
3.3 PMS内部流程设计 |
3.3.1 服务器注册流程 |
3.3.2 应用服务器触发与结果返回流程 |
3.3.3 PMA与数据管理交互流程 |
第四章 策略管理服务器详细设计 |
4.1 数据管理服务器 |
4.1.1 功能介绍 |
4.1.2 结构设计 |
4.1.3 功能实现流程 |
4.1.4 事件触发设计 |
4.2 地址解析服务器 |
4.2.1 功能介绍 |
4.2.2 结构设计 |
4.2.3 功能实现流程 |
4.3 应用管理服务器 |
4.3.1 功能介绍 |
4.3.2 基本原理 |
4.3.3 结构设计 |
4.3.4 流程设计 |
4. 4 WEB服务器 |
4.4.1 功能介绍 |
4.4.2 结构设计 |
4.4.3 功能实现流程 |
第五章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5.1 通信设计 |
5.1.1 消息头部格式 |
5.1.2 消息类型 |
5.1.3 设备类型 |
5.1.4 消息主体格式 |
5.2 系统高可用设计 |
5.2.1 双机热备 |
5.2.2 异地备份 |
5.3 数据可视化 |
5.3.1 后台服务 |
5.3.2 前端显示 |
第六章 结束语和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研发成果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录用文章 |
研发成果 |
(9)基于WEB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网络拓扑发现相关技术 |
2.1 网络拓扑发现概述 |
2.1.1 网络拓扑发现概念 |
2.1.2 获取网络拓扑信息的过程及对其的使用 |
2.1.3 网络拓扑发现需要的准备工作 |
2.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SNMP |
2.2.1 SNMP 管理简史 |
2.2.2 网络管理协议体系结构 |
2.2.3 管理信息库 MIB |
2.3 常用网络拓扑发现方法 |
2.3.1 基于 SNMP 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 |
2.3.2 基于 ICMP 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 |
2.3.3 基于 OSPF 路由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 |
2.3.4 基于 ARP 协议的网络拓扑发现 |
2.3.5 基于生成树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SNMP 的网络层拓扑发现算法 |
3.1 算法的理论基础 |
3.2 算法的原理 |
3.3 算法分析 |
3.3.1 算法的优点 |
3.3.2 算法的缺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2 系统总体体系结构模型的设计 |
4.3 系统的主要模块及其功能 |
4.3.1 拓扑发现模块主要功能 |
4.3.2 拓扑信息显示模块主要功能 |
4.3.3 数据持久化模块主要功能 |
4.4 系统使用的开发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拓扑发现模块的实现 |
5.1 模块总体结构设计 |
5.2 总体拓扑发现的过程 |
5.3 网络层拓扑发现子模块的实现 |
5.3.1 对基于 SNMP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的改进 |
5.3.2 网络层拓扑发现子模块中主要类和方法的描述 |
5.4 子网内部设备发现子模块的实现 |
5.4.1 子网中所有活动设备的发现 |
5.4.2 子网中设备发现方法的改进 |
5.4.3 算法的流程 |
5.4.4 子网中设备类型的判断 |
5.4.5 子网内部设备发现子模块中主要类与方法的描述 |
5.5 拓扑发现模块定时自动运行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库及数据持久化模块的实现 |
6.1 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
6.2 数据持久化模块的实现 |
6.2.1 Hibernate 的核心接口 |
6.2.2 Hibernate 的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 WEB 的拓扑显示模块的实现 |
7.1 拓扑结构可视化布局算法 |
7.2 系统中拓扑布局算法的实现 |
7.3 拓扑显示模块的总体设计 |
7.3.1 拓扑显示模块总体执行流程 |
7.3.2 绘制拓扑图的流程 |
7.4 拓扑显示模块页面布局及模块使用到主要类和方法 |
7.4.1 拓扑显示模块页面总体布局 |
7.4.2 拓扑显示模块中主要类和方法的描述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系统部署与功能测试 |
8.1 系统部署 |
8.2 系统功能测试 |
8.2.1 网络层拓扑发现模块功能测试 |
8.2.2 子网内部设备发现子模块功能测试 |
8.2.3 拓扑显示布局算法测试 |
8.2.4 系统总体功能测试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1.本论文总结 |
2.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IP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拓扑发现概述 |
2.1 网络拓扑发现探测方法 |
2.2 网络拓扑发现的两种常用测量使用协议 |
2.2.1 ICMP |
2.2.2 SNMP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 |
3.1 网络层的拓扑发现 |
3.1.1 基于 OSPF 的网络拓扑发现 |
3.1.2 基于 SNMP 路由表的 IP 层网络拓扑发现 |
3.1.3 解决路由器“多个接口 IP”问题 |
3.2 数据链路层的拓扑发现 |
3.2.1 二层交换机的交换原理 |
3.2.2 数据链路层拓扑发现的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 VLAN 交换的物理拓扑算法研究 |
4.1 多 VLAN 拓扑发现算法 |
4.1.1 算法基础 |
4.1.2 算法理论 |
4.1.3 多 VLAN 交换网络拓扑发现算法步骤 |
4.2 算法推导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拓扑发现系统设计及实现 |
5.1 系统设计目标 |
5.2 系统的结构 |
5.3 系统功能模块描述和定义 |
5.3.1 数据收集模块 |
5.3.2 数据处理模块 |
5.3.3 拓扑显示模块 |
5.3.4 主要数据结构 |
5.4 软件实现 |
5.4.1 实现平台 |
5.4.2 软件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通过查看路由器连接状态表了解网络拓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移动多媒体的信息中心网络关键技术研究[D]. 王目.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2]基于Linux系统的卫星网络动态路由协议设计与实现[D]. 徐玭.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分布式网络信息主动感知技术研究[D]. 胡栋梁. 江南大学, 2020(11)
- [4]基于无线传输的温室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D]. 马维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5]基于标识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吕明.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6]电力应急通信专网分布式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燕霞.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的异构性研究与实现[D]. 张立晨. 北京交通大学, 2015(10)
- [8]基于可扩展架构的网络状态分析与策略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杨旭.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9]基于WEB的网络拓扑发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康.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2)
- [10]IP网络拓扑发现算法研究[D]. 武俊喜. 兰州理工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