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词论文_庞艳宏

导读:本文包含了色彩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色彩,中亚,内涵,服色,颜色,红楼梦,符号学。

色彩词论文文献综述

庞艳宏[1](2019)在《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汉英语言文化中都有丰富多彩的颜色词,颜色词除了表示色彩以外,还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汉英语言文化中的颜色词的指称意义基本相同,但蕴涵意义却有很大差异。(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2期)

胡爽[2](2019)在《浅谈中西文化中色彩词的内涵同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随处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仅刺激人类的视觉还激发人类对世界探索的欲望。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人交往交流日益频繁,色彩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色彩词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国家间自然环境、习俗、历史、文化等的差异,人们对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差别也颇大。着眼全球化的趋势,文化的交融,找到切实可行的中英色彩词翻译方法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仅选取了汉语和英语中四个主要色彩词:白、黑、红、黄。从中西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出发,分析这些色彩词内涵的特点。(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9期)

杨毅[3](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色彩词“红/red”的隐喻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汉英语料库的对比研究,分析汉英色彩词"红/red"隐喻映射模式的异同。共同的生理结构及语言体验性形成了汉英语料共有的跨域投射:身体—色彩、物体—色彩、情感—色彩模式。受文化溯源性的影响,环境成分—色彩、事件—色彩的投射模式成为汉语语料的区别性特征。由此探究"红/red"在动态文化语境下所涉及的概念隐喻特征及情感趋势,旨在促进认知主体对色彩词隐喻意义的多元识解,结合文化负载信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及教学研究。(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期刊2019年08期)

杨梦迪[4](2019)在《论许渊冲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一文中研究指出唐代诗人创作诗歌时运用丰富的色彩词为我们描绘了精彩绝伦的画卷。要充分传达唐诗的美应该着重考虑色彩词的翻译,这是译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笔者以许渊冲英译唐代诗歌中的色彩词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许渊冲在翻译色彩词时为展现原诗的美而采取的翻译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翻译效果。(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雅文[5](2019)在《浅析色彩词的衍生方法——以《春草花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区和不同人们的心目中,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色彩词往往会产生不同的理解。纵观汉语色彩词的发展史,色彩词是通过借物法、比况法、组合法和重迭法在已经有名称的色彩词语的基础上不断衍生的。(本文来源于《产业与科技论坛》期刊2019年11期)

杜豆[6](2019)在《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红楼梦》中色彩词的西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与西语国家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翻译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西班牙语,成为让西语国家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很好的途径,自然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古典文学众多的作品中,《红楼梦》独领风骚,它是一部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鸿篇巨着,承载了大量的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元素,有“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之美誉。在西语世界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红楼梦》全译本,由国内着名翻译家赵振江教授和西班牙诗人加西亚·桑切斯改加译完成。《红楼梦》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词汇,以色绘物,借色传情。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社会习俗、思维模式和宗教信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色彩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以及内涵也有所差别。因此,如何将这类词汇在特定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和象征意义传递给译入语读者,这对译者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社会符号学翻译法基于社会符号学理论谈翻译,吸收借鉴了莫里斯的意义叁分法及纽马克的语言功能理论。该翻译理论注重在特定环境下语言符号意义的传递,并且认为,翻译就是传达意义,包括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同时,翻译还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我国学者陈宏薇提出了“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原则。本文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红楼梦》中出现的色彩词汇在西班牙语里的翻译问题,强调要重视色彩词汇的文化内涵,探究色彩词汇意义与功能的传递,希望能为中国文学作品中色彩词的外译提供理念和方法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朱雯婷[7](2019)在《中亚留学生HSK六级感情色彩词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词语的附加义中,感情色彩义对语言表达的影响是最为明显的,对于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得体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感情色彩本身的的复杂多样,使得感情色彩词成为词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对留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挑战。然而目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以讲授词语的理性意义为主,对感情色彩义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因此留学生在感情色彩词的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试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对中亚留学生HSK六级感情色彩词的学习进行调查分析。首先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确定感情色彩的界定及分类,按照界定及分类依据从HSK六级词汇中选出感情色彩词并进行分类,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所选词语进行检索,根据检索出的词汇感情色彩方面的偏误来进行问卷设计,并对中亚留学生进行的相关的问卷调查,考察中亚留学生对HSK六级感情色彩词的学习情况,分析留学生在感情色彩词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进一步探讨在对外汉语感情色彩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及对策。(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王颖[8](2019)在《韩中表红色色彩词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流手段,在人与人的沟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在语言的影响下产生了社会及其文化背景,在语言中包含着人类所有的文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丰富的颜色,如果用语言来表达的话定义为色彩词。色彩词不仅仅是单纯的视觉表现,更是人类细腻情感及心理状态的表达。韩中两国同属东北亚文化圈,在历史上一直以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语言文化上存在着很多共同点。但不同国家因历史背景、生活环境、思考方式、民族心理的不同,两国对于色彩的表现形式也存在着许多不同点。在韩中色彩词中,“红色”被认为是与日常生活有着最为密切关系的颜色。在韩国语中对于颜色词的表现形式多样,分为单纯词、合成词。而汉语作为孤立语,其对于颜色词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合成词为主。从词性上看,韩语和汉语对于颜色词均有名词、形容词、副词形态,其中形容词形态是数量最多且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性,所以将红色形容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本文以“语义学”、“词法学”、“句法学”为理论背景,将韩中“(?)/红”色彩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韩中两种语言中“(?)/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为韩中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和方法。第二章主要是形态特征对比研究部分,分别整理了韩中‘(?)/红’色彩语形态特征,对其按造词法分类,并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出其在两种语言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第叁章为韩中‘(?)/红’色彩语语义对比研究部分,主要从基本义、象征义两个方面着手,通过研究其在韩中两种语言中的基本义、象征义,比较出在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影响下,其在文化意义上表现出的异同,从而对韩中两国语言文化意义进行分析总结。第四章以句法学为理论背景,通过韩中语言的句子结构,对‘(?)/红’色彩语在句中所充当的具体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出其在韩中不同句型结构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异同。第五章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讨论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研究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期刊2019-05-20)

孔苗苗[9](2019)在《汉日色彩词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色彩词“紫”为中心,基于汉日词典、语料库,《全唐诗》、《日本书纪》等电子书籍,对汉日两语中“紫”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了紫色的文化含义以及“紫”在中日两国产生差异的原因。本研究的结论具体如下:(1)汉语中的“紫”主要有“蓝和红的合成颜色、紫色的衣服、姓氏”叁种意思,日语中的“紫”主要有“紫草、色名、女房词、酱油”四种意思。特别是,在日语中形成了诸如酱油、女房词等独特的意思。关于历史上的使用情况,汉语和日语中的“紫”都与宗教和皇室相关,特别是日语中的“紫”产生用在恋人之间的独特的意思。(2)汉语中的“紫”,像(紫菜、浅紫、紫微微)等是作为名词和形容词使用,而日语中的“紫”,像(紫み、紫っぽい、紫立つ)等,加上接尾词,不仅可以做名词和形容词使用,还可以做动词。(3)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紫色都是象征有较高身份的颜色,在两国都作为高贵的颜色存在。在中国,紫色是叁品以上的大臣穿的官服颜色,而在日本,紫色是臣下叁位以上的人穿的官服颜色。但是,过去两国紫色的地位多少有些差异。在日本一开始就把紫色作为最上位的颜色表示尊贵,与此相对在中国紫色最初是被人讨厌的颜色。可以从身处不同的时代背景、国力的差异以及人才鼓励政策叁个方面来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兰迪[10](2019)在《中日色彩词“白”的认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色彩词语义丰富,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用的一类词汇。随着语言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变迁,色彩词已经不仅限于用来描述色彩,也兼具很多其他的用法。此外,同一色彩词在不同的语言中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意义。目前,对色彩词进行的研究有很多,但多偏重于其文化、象征意义。虽然近年来色彩词的认知语义学研究也备受瞩目,但以依赖于研究者内省的研究为多见,而借助语料库进行的量的研究和通过实验进行的实证研究尚不充分。中日文当中的“白”相较于其它色彩词,不仅义项众多,而且两国人对其持有不同的情感态度。因此,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为明确“白”各义项之间的关系以及中日两国人为何会对同一色彩词持有相反的态度,本论文以中日色彩词“白”为研究对象,以认知语义学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实验和语料库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共时的角度分别对二者的原义、原型义、拓展义以及语义拓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并进行了中日比较。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收集词典以及语料库中关于“白”的相关义项,并以此为基础,选定拟考察义项。其次,分别认定“白”的原义与原型义。再次,对上述拟考察的义项进行分类,按照分类的不同进而探讨其各义项的拓展模式。最后,基于以上操作,构筑二者的语义网络。本论文通过上述的对比考察得出如下结论。中日色彩词“白”的原型义都为“像雪一样的颜色”,且二者在语义拓展方向上也具有一致性。即,二者的语义拓展方向都是通过比喻与转喻的拓展机制由视觉领域拓展至社会、心理·认知领域。造成二者共同点的原因可归结为两点:其一,人类共同的认知基础。其二,中国的历史·文化对日语的影响。另一方面,“白”二者在原义、具体义项、具体义项的语义拓展机制以及语义的感情色彩方面又存在差异。汉语中“白”的原义是“日光”这一具体的事物。而日语中“白”的原义表现为“醒目、注目”这一认知主体对光的感受。此外,两者语义的感情色彩也存在差异,与日文“白”相比,中文中的“白”更具强烈的负面感情色彩。而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源于两国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对其各自语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色彩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色彩随处可见。色彩作为一种自然现象,它不仅刺激人类的视觉还激发人类对世界探索的欲望。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深入发展,不同国家人交往交流日益频繁,色彩也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色彩词的研究,可以发现由于国家间自然环境、习俗、历史、文化等的差异,人们对色彩词的理解与翻译差别也颇大。着眼全球化的趋势,文化的交融,找到切实可行的中英色彩词翻译方法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仅选取了汉语和英语中四个主要色彩词:白、黑、红、黄。从中西文化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出发,分析这些色彩词内涵的特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色彩词论文参考文献

[1].庞艳宏.汉英基本色彩词的文化内涵对比浅析[J].科技视界.2019

[2].胡爽.浅谈中西文化中色彩词的内涵同异[J].青年文学家.2019

[3].杨毅.基于语料库的汉英色彩词“红/red”的隐喻对比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

[4].杨梦迪.论许渊冲对唐诗色彩词的翻译[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5].赵雅文.浅析色彩词的衍生方法——以《春草花开》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

[6].杜豆.社会符号学视域下《红楼梦》中色彩词的西译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7].朱雯婷.中亚留学生HSK六级感情色彩词的学习情况调查分析[D].新疆大学.2019

[8].王颖.韩中表红色色彩词的对比研究[D].延边大学.2019

[9].孔苗苗.汉日色彩词对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10].李兰迪.中日色彩词“白”的认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一4SaiPrwhorf的理论图示《现代汉语色彩词研究》对色—1基本色彩词比例分布图—1各色调派生色彩词的所占比例蓝...等(2007)选取的负情情绪图片举例...—2关联理论特点图

标签:;  ;  ;  ;  ;  ;  ;  

色彩词论文_庞艳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