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不完全冻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不完全,盘管,过程,实验研究,性能,塑料,论文。
不完全冻结论文文献综述
朱煜,陈国邦[1](2006)在《蓄冰槽盘管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与外融冰的取冷特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更有效地利用冰蓄冷的低温冷源,实验比较了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取冷特性与无扰动外融冰及鼓气作用下外融冰的取冷特性。结果表明,鼓气作用下的外融冰具有最佳的融冰释冷特性,出水温度低,取冷速率稳定,蓄冰槽的能量利用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06年03期)
李海军,陈国邦[2](2006)在《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充气融冰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在融冰过程中的传热特性,提出了在融冰时充入空气以提高蓄冰槽传热性能的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充气融冰可以大大提高蓄冰槽的传热性能,充气量对蓄冰槽传热性能的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6年04期)
周伟坤,李海军,陈国邦[3](2005)在《内融式冰盘管完全冻结与不完全冻结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了两种冻结方式在蓄冷和释冷过程中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不完全冻结方式在释冷过程中盘管出口温度更稳定、释冷速率更高,给出了不完全冻结必须满足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暖通空调》期刊2005年08期)
李海军,陈国邦,吴广庆[4](2004)在《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融冰过程中环水温度的变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融冰过程的实验研究,分析了水平排列管束外环水温度的变化特性,得出了融冰后期环水升温的过程存在一个升温平台的结论,进而研究了不同初始蓄冰量等因素对环水温度变化特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能源工程》期刊2004年05期)
陈林[5](2002)在《不完全冻结方式的导热塑料蓄冰盘管传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冰蓄冷空调系统通过“夜制昼用”的运作方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优化了资源配置,对经济建设和电网的“移峰填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述了国内外冰蓄冷空调系统的研究现状。在对传统的蓄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导热塑料的不完全冻结方式的蓄冰系统。 建立了不完全冻结方式的导热塑料蓄冰盘管的结冰和融冰过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蓄冰盘管的结冰和融冰过程。研究了载冷剂进口温度、流速和盘管材料的热导率对蓄冰盘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并对完全冻结方式和不完全冻结方式的结冰和融冰过程作了比较。 建立了导热塑料蓄冰盘管传热性能测试装置,测试了结冰和融冰过程中载冷剂的进出口温度、流速和结冰或融冰时间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比较和误差分析,验证了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合理性。 尝试将导热塑料用于蓄冷系统,进行改进传统的蓄冷方式的研究,对蓄冰盘管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3-01)
不完全冻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在融冰过程中的传热特性,提出了在融冰时充入空气以提高蓄冰槽传热性能的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充气融冰可以大大提高蓄冰槽的传热性能,充气量对蓄冰槽传热性能的影响不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不完全冻结论文参考文献
[1].朱煜,陈国邦.蓄冰槽盘管不完全冻结式内融冰与外融冰的取冷特性实验[J].能源工程.2006
[2].李海军,陈国邦.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充气融冰的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6
[3].周伟坤,李海军,陈国邦.内融式冰盘管完全冻结与不完全冻结的比较[J].暖通空调.2005
[4].李海军,陈国邦,吴广庆.不完全冻结式冰盘管融冰过程中环水温度的变化特性[J].能源工程.2004
[5].陈林.不完全冻结方式的导热塑料蓄冰盘管传热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