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论文文献综述)
金敏[1](2014)在《纯培养条件下鸡爪苓菌丝生长及其菌核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长白山区生长的猪苓都是鸡爪苓,从鸡爪苓菌核中分离得到的纯培养菌种表现出能够形成“纯培养菌核”的特异性,与从猪屎苓菌核中分离的纯菌种在种性上有着很大的不同。本试验以长白山区的鸡爪苓菌核经组织分离得到的纯培养菌种为试验菌株,系统地研究了鸡爪苓野生菌核及纯培养菌核的组织形态学特征、鸡爪苓纯菌种的营养生理特性以及部分培养条件对鸡爪苓纯菌种的菌丝生长和纯培养菌核形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设计研究了不同营养因素间对纯培养菌丝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长白山野生鸡爪苓菌核与陕西猪苓菌核的结构基本相似,鸡爪苓纯培养菌核的结构与野生鸡爪苓菌核有类似结构,但纯培养菌核的菌丝较菌核的结构菌丝疏松,菌丝末端断裂后形成节孢子。2、鸡爪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生长,在黑暗条件时菌丝洁白,长速最快,形成菌核最大;菌丝在pH值3.0-9.0范围之间均能生长,菌丝湿重干重最大的pH值为9.0。3、可溶性淀粉是鸡爪苓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麦芽糖为形成菌核最佳碳源;柠檬酸铁铵是鸡爪苓菌丝生长最佳氮源,蛋白胨为形成菌核最佳氮源。4、根据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正交试验,影响菌丝质量的主要因子为麦芽糖、蛋白胨和VB2,得出使菌丝质量≥2.27g的添加营养因素措施为:麦芽糖17.5~18.2g/L,蛋白胨4.01~4.43g/L,VB276.9~83.1g/L
蒋中海[2](2006)在《中国松口蘑资源及繁殖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阐述了松口蘑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长特点和规律,探讨了松口蘑培养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保护这一珍稀真菌资源的建议。
傅伟杰,许广波,傅民杰,梁运江,刘文利[3](2004)在《长白山松口蘑的驯化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对长白山区松口蘑的分布、生态、纯培养菌种、驯化栽培、人工促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专题论述
俞跃[4](2004)在《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伟杰,教授、延边大学农学院菌物研究所所长。 长期从事食、药用真菌的教学和科学研究。近10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尤其在松茸驯化促繁研究上取得明显进展。松茸菌肉肥厚、营养丰富、香气浓郁、风味绝佳,素被誉为"菇中之王"、"野菇之冠"。松茸是典型的营养共生型的外生菌根菌,其营养来自赤松等活体树木
傅伟杰,许广波,傅民杰,崔长寿,赵旭奎[5](2004)在《松口蘑的驯化栽培及人工促繁》文中提出在国家松茸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基础上 ,应用松茸窝理论阐述松口蘑驯化栽培和人工促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魏铁铮[6](2001)在《松口蘑纯培养及其发生地土壤微生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提高松口蘑纯培养菌种分离的成活率,理解松口蘑营养学特性、认清松口蘑发生地的土壤微生态关系而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 (1)许多天然营养物质都能够促进松口蘑菌丝的生长和影响松口蘑的菌落 形态,在松口蘑栽培的研究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适量的有机复合氮源物质能够加速松口蘑菌丝的生长,松口蘑菌落形 态会随着有机复合氮源物质含量的变化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3)在供试培养基中,松口蘑土培养基是松口蘑子实体组织分离最适培养 基,而真菌菌丝麦麸汁培养基和果汁培养基在松口蘑菌丝培养中的表 现突出。 (4)土壤条件和共生植物根系的分布状况是影响松口蘑与其发生地土壤微 生物之间竞争的重要因素。当环境条件有利时,松口蘑能够在一定的 范围内抑制和驱逐大多数土壤微生物。为清楚地了解松口蘑发生地的 土壤微生态关系,需要以天然林地为主要场所,结合环境因素,进行 全面的考察。 (5)对松口蘑的研究工作应该同大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亲近自然和 模拟自然深入探明松口蘑真实的生命规律。
二、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论文提纲范文)
(1)纯培养条件下鸡爪苓菌丝生长及其菌核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猪苓简述 |
2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供试菌种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培养基配方 |
1.2.2 不同鸡爪苓组织结构的形态学显微观察 |
1.2.3 鸡爪苓纯培养条件的研究 |
1.2.4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正交试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鸡爪苓组织结构的形态学显微观察 |
2.2 鸡爪苓纯培养条件的研究 |
2.3 鸡爪苓生长的营养因素研究 |
2.4 二次回归旋转组合正交试验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长白山松口蘑的驯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长白山区松口蘑的生态及地域分布特征 |
2 松口蘑纯培养菌种的分离、扩繁及鉴定 |
2.1 菌种鉴定 |
2.2 松口蘑菌种的分离与扩繁 |
2.3 松口蘑原基的培养 |
3 松口蘑的驯化及促繁 |
3.1 驯化栽培的难点 |
3.2 松口蘑的驯化潜能 |
3.3 驯化松口蘑的基本条件 |
3.4 对松口蘑驯化栽培的评估 |
3.5 松口蘑的人工促繁 |
(5)松口蘑的驯化栽培及人工促繁(论文提纲范文)
1 松茸的土栖性和松茸窝理论 |
2 松茸的驯化栽培 |
2.1 松茸的人工栽培 |
2.2 松茸的半人工栽培 |
2.3 松茸的人工林地栽培 |
3 松茸的人工捉繁 |
3.1 松茸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减产原因 |
3.2 人工促繁的内容和方法 |
3.3 建立松茸自然保护区 |
(6)松口蘑纯培养及其发生地土壤微生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松口蘑子实体的组织分离 |
1.2 不同天然营养物质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
1.3 有机复合氮源含量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
1.4 松口蘑纯培养母种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
1.5 天然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松口蘑子实体的组织分离 |
2.2 不同天然营养物质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
2.3 有机复合氮源含量对松口蘑菌丝生长的影响 |
2.4 松口蘑纯培养母种适宜培养基的筛选 |
2.5 天然条件下松口蘑菌丝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论文参考文献)
- [1]纯培养条件下鸡爪苓菌丝生长及其菌核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D]. 金敏. 延边大学, 2014(01)
- [2]中国松口蘑资源及繁殖技术的研究[J]. 蒋中海. 中国食用菌, 2006(03)
- [3]长白山松口蘑的驯化研究进展[J]. 傅伟杰,许广波,傅民杰,梁运江,刘文利. 微生物学通报, 2004(06)
- [4]傅伟杰:长白山区的菌物学者[J]. 俞跃. 科学中国人, 2004(12)
- [5]松口蘑的驯化栽培及人工促繁[J]. 傅伟杰,许广波,傅民杰,崔长寿,赵旭奎. 中国食用菌, 2004(02)
- [6]松口蘑纯培养及其发生地土壤微生态的研究[D]. 魏铁铮. 延边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