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平[1]2003年在《宋代试论及其对文学之影响》文中指出论是我国古代一种历史悠久而又应用广泛的散文文体,科举制度实行以后,论又作为一种科举考试文体被选用。在唐代中后期,论曾一度取代诗赋而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文体。到了宋朝,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考试之中。由于“当时每试必有一论,且较诸他文应用之处为多”,场内场外之人也对试论空前重视,研究者、练习者日多。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宋代散文的发展与繁荣,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宋代文学的风貌。对此学术界尚未展开研究。本文试图系统地对宋代试论进行研究,进而探究其对宋代文学之影响,较为全面地揭示“宋人好议论”风气的成因。 全文共分四个章节。 第一章为“渊源篇”,本章旨在弄清宋以前论的发展情况及其进入科举考试的过程,进而探究试论在宋代得到重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原因。论在进入科举考试前自身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到南北朝时期,无论是文本创作还是理论总结都已臻成熟。科举考试实施不久,其即被选入科举文体行列,并在中晚唐时期多次取代诗赋成为科举考试的主导文体。 第二章为“应用篇”,本章旨在探明“当时每试必有一论”的具体情况及其原因,进而从现实角度弄清宋代试论对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原因。论在宋代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考试中:在至关重要的进士科中,论是长期以来应用最稳定的一个试项;在制科考试及太学考试中,论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必考试项;在武举、武学考试及特旨召试和宗室召试中也常见试论的身影。宋代科举考试广泛用论是与宋代的政治、文化相适应的。 第叁章为“体制篇”,本章旨在弄清宋代试论程式化的演进过程及其程式化的原因。北宋时期试论写作虽有一定的程式要求却未程式化,作者“自出机抒,未尝屑屑于头项心腹腰尾之式”。从南宋中期开始,在经义程式化的影响下,试论适应自身的发展要求,已经逐渐程式化,并最终形成十段文的固定写作格式。试论程式化对宋人散文创作有着潜在的影响。 第四章为“影响篇”,本章旨在从各个角度考察宋代试论对文学产生的影响与作用。第一节“进论与文学创作”:宋代进士科考试前须“进所业”,制科考试亦同,其中论就是必进的一项内容,进论客观上对宋人散文创作有激励作用。第二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节“试论与北宋古文运动”:北宋古文运动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在同“太学体”的斗争中取得成功的,而试论又与“太学体”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欧阳修等人亦从试论入手对其进行打击,并最终取得胜利。第叁节“试论对宋诗、宋文之影响”:宋代科考用论对宋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积累和心理写作机制上。由于试论出题遍及经史、诸子等,应试者须精心准备方能有考中的机会,这客观上提高了士子们的文化修养,为其日后从事文字工作和文学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试论写作同经义、策一样,都用议论,故在多年的应试准备过程中形成的“好议论”的心理写作习惯必然会影响到应试者日后的文学创作。第四节“宋代试论评点与评点文学”:为了配合科举考试,在南宋中后期产生了试论评点;试论评点又在某种意义上刺激了文学评点的产生。
陈元锋[2]2003年在《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系统地研究北宋时期叁馆秘阁与翰林学士院制度的设立与发展,探讨其政治与文化职能;并从文化与文学的结合点上,考察在馆阁翰苑的文化背景下,北宋知识精英阶层所特有的从政方式、生活状态及其群体性的创作趋向。 全文共十五章。前言部分总论馆阁、翰苑制度。馆阁是中央图书管理和学术研究机构,翰苑则系中央中枢秘书机构。馆阁、翰苑造就了一批着名的学者型政治家和文学家,馆职词臣成为宋代的知识精英阶层。由进士高科入馆,由馆职依次选拔、升迁两制词臣,是末代文人政治的一个重要特点。翰林学士以道德、文章、学术为天下学者宗师,北宋文坛,翰林学士主持风雅,馆职学士翕然宗尚,形成前后相续的馆职词臣诗人群体。 第一章至第九章侧重制度。重点阐述馆阁与学士院的建置、馆职与翰林学士的职任与名实及其选拔与迁除。考辨的主要问题:崇文院、秘阁的创建及其作为书库、修书所与直舍的用途;学士院、翰林院、翰林学士院诸名称的正误;馆职的职名、翰林学士的员数及其职任;馆阁“聚书养贤”的政治职能;馆职与词臣(知制诰)召试制度的沿革;由馆职遴选词臣的机制;北宋贴职浮滥现象。 第十章至第十五章侧重文学。重点考察馆阁翰苑环境中的北宋馆职词臣唱和群体。论证的主要问题:馆职词臣的“职业”生活及馆阁翰苑的学术与艺术气氛;馆职词臣以入馆、雅集、修书、曝书、宿直、锁院等机缘的聚合游从;叁馆两制的宫廷宴赏赋咏活动、唱和形态及“馆阁气象”的内涵;北宋馆职学士诗人群体构成的几大阶段:淳化馆职词臣唱和及《禁林燕会集》、景德馆职词臣唱和及《西昆酬唱集》、庆历馆职词臣之承先启后、欧阳修与嘉佑馆职词臣诗人群及《礼部唱和集》、王安石与熙宁、元丰间馆职词臣及馆阁改制、苏轼与元佑学士诗人群;“贞元、元和风格”的内涵,词臣主盟与北宋诗风及文风的交会。
赵旭[3]2006年在《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文中提出唐宋“法律”制度是整个中国古代法制发展史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地位十分重要。《宋刑统》紧密承袭《唐律疏议》,使得把唐宋法制联系起来研究成为可能;唐宋社会诸多方面的转型又是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把唐宋的社会联系起来,以法制为切入点,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本文的主题分九章,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唐宋法制与其他制度和文化现象的联系问题。《引论》一章论述了法制的礼制渊源及“礼法合流”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法制的文化属性以及同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哲学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尤其体现为家法是国法的基础。此外,第八章论述了科举制度同法制的关系。科举制度造成的社会结构的改变使得法官的素质有了深刻改变,即科举出身人进入法官队伍者明显增加;同时,对官员整体的“吏能”(包括司法素质)的要求加强了。 第二、法制框架本身的问题。第一章对法律文本和立法问题的讨论,阐明了从唐宋时期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及司法用例的发展问题,强调了立法中皇权色彩的加强,因事因时的权宜功能的加强;第二章是以笞、杖、徒、流、死为基本变化线索的刑罚制度问题的讨论。这是中国古代法制的核心,其功能不但在于是镇压百姓,官员犯罪以后,尽管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当、赎、免,但仍然以律令中规定的“五刑”作为衡量所犯罪责的轻重尺度,因之决定行政处罚的轻重;第叁章论述了以“十恶”重罪为核心的罪名体系,囊括了杀人、盗罪、赃罪、奸罪、诈伪等内容。 第叁、司法程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四章,对诉讼、审判程序和判词制度做了深入的剖析,指出了皇帝司法权的加强;唐宋时期司法审判中判词的经学色彩重于法学色彩的现实及其同后代法制比较之下的原始性。此外,第八章在论述叁省、御史台、大理寺、刑部、审刑院等司法官署时,又从另一个角度和更细微处发覆了法官司法程序的运作。 第四、法律制度理应沿着公平的趋势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社会本身的等级制度和人情因素,导致了法制的不公平。唐宋时期的法制是特权原则十分突出,而其变化趋势又十分明显的。第五章着力论述皇帝以“赦宥”为核心的种种特权对司法结果的影响,这是君主政治条件下,法制的必然着色;第六章论述了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由于社会中士族的瓦解,科举制度使下层士人的入仕机会大为增加,传统的“八议”特权被虚化、“官当”特权被强化、“赎刑”特权在下移(以至于惠及百姓);第七章从“连坐”这一国法对家族法的控制方式切入,描述了聚居家族的生活状态,尤其是以“家法”、“族规”、“邻约”消弭诉讼的法制作用,论述了唐代以来,较之南北朝时期,家族势力的削弱导致了唐宋时期家法的衰弱和国法加强的历史趋势。但家法仍然是国法的基础,并随着宋儒和理学之士的社会活动和倡导,聚族而居和兴立义庄成就了宋及宋以后家法的逐渐强势。
司方圆[4]2016年在《苏轼与北宋科举制度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宋史?苏轼传》如此总结评价苏轼:“父子兄弟至京师,一日而声名赫然,动于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词科,入掌书命,出典方州。”苏轼一生及其成就与科举考试结下了不解之缘。文章在对北宋科举政策梳理和考证的基础上,梳理苏轼参加解试、省试、殿试以及制科考试的过程,分析北宋科举制度对苏轼的影响。科举考试发挥指挥棒的作用牵制和引导了苏轼所受的教育;科举制度的改革使苏轼的科举之路更加平坦和顺畅;并且影响了苏轼的仕途升降,促使苏轼科场为文情理兼备,经世致用;北宋科举考试的运作机制使苏轼一举成名,声震四方,名利双收。步入仕途的苏轼积极参加科举活动,不遗余力地为北宋科举改革建言献策。苏轼对北宋科举制度的弊端认识清晰,针对科举考试命题、考试规则和内容的改革以及如何拯救北宋中后期的冗官之弊提出了诸多建议,对北宋科举制度产生了影响。苏轼独到的见解,理性的态度和批判精神极具价值,为北宋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苏轼自觉和不自觉地引导了北宋中后期的科场文风。苏轼成功的科举经历、文坛盟主欧阳修的推崇和盛赞使士子争相传诵其诗文。苏轼自觉接过北宋诗文革新的旗帜,尽心奖掖后进,教导门人,创作了大量的范文实践自己的文学主张,动笔为文以身作则。学识广博、极具人格魅力的苏轼引导了北宋中后期的科场文风。苏轼与北宋科举制度是一种交互影响的关系。
曹翔[5]2007年在《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文中指出王梵志是初唐通俗诗人。王梵志诗在我国文化思想史、敦煌学、民俗学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王梵志诗主要反映着唐代底层贫民百姓的生活和思想,面向大众,用百姓的言语入诗,口语性质尤为明显,故它也是汉语史研究难得的语料。本文把王梵志诗作为一个封闭的研究系统,穷尽式地筛选出由语素“阿、子、儿、头、家”构成的近百个合成词,较为系统地描写了王梵志诗专题词汇的产生与发展演变面貌;较为细致地勾勒出新、旧语言要素之间的兴替,并努力寻求新生的语言要素产生的动因,为汉语史,特别是近代汉语的建设积累些许材料。本文属于汉语史的专书专题研究,由绪论、专题研究、附录及参考文献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王梵志的生活年代及王梵志诗的影响、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王梵志诗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价值等问题。第二部分为专题研究,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七章论述。第一章论说合成词的性质及对象,包括合成词的组合方式、合成词的研究价值、词缀的性质、词缀的鉴别标准及本文的说明等几个问题。第二章专论由语素“阿”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阿耶、阿娘、阿谁、阿堵、山阿”等5个合成词(按行文的顺序排列,下同)。另外附论“阿姨、阿你”2个合成词。第叁章专论由语素“子”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鬼子、娘子、妻子、驴子、师子、肫子、袄子、庵子、铛子、巾子、笠子、绳子、瓮子、一向子、些子、(身弱)子、儿子、男子、逆子、孙子、天子、童子、王子、主子、子孙”等25个合成词。第四章专论语素“儿”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妻儿、神猪儿、鼠儿、出家儿、丁儿、儿郎、儿孙、富儿、贫儿、市郭儿、孙儿、田舍儿、童儿、屠儿、黠儿、小儿、婴孩儿、丈夫儿”等18个合成词。此外,还随文讨论了“猪儿”、“出家人”、“孩儿”、“丈夫”等4个合成词。第五章专论由语素“头”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骨头、馒头、铺头、嘴头、老头、街头、膝头、前头、上头、长头、各头、例头、齐头、笔头、幞头、牛头、头皮、岸头、当头、回头、叩头”等21个合成词。随文还讨论了“包子”等合成词。第六章专论由语素“家”构成的合成词,即专论“他家、自家、家口、家母、家亲、家人、家僮、亲家、冤家、怨家、大家、店家、法家、合家、浑家、家常、家风、家具、家门、家舍、家事、家乡、贫家、人家、俗家、小家、出家、当家、家生”等29个合成词。第七章《结语》主要简述本文的研究结论、本文的创新之处及研究价值等内容。《附录》罗列了20世纪初以来有关王梵志诗研究的论着目录。《主要参考文献》列举了本文研究所涉猎参考的主要论着目录。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有如下几点:1.王梵志诗中由语素“阿、子、儿、头、家”构成的合成词共98个,其中,附加式37个,占的比例为38%。这说明,附加式合成词在语言交际中占据了相当的份额,在唐代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构词方式。2.在98个合成词中,出现的新词、新义有53个,占54%;也就是说,这53个新词新义是唐代新生的语言要素。这些新词新义被《现代汉语词典》吸收的有30个,占全部新词新义的57%。这说明唐代语言变化较快,也说明,唐代语言与现代汉语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3.在98个合成词中,目前还未见于其他文献的有6个词,这进一步肯定了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4.在98个合成词中,产生于唐代以前的有69个,所占的比例为68%,说明了语言的渐变性和继承性。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文初步梳理了百来个合成词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一一分析其结构方式,为汉语史和构词法的研究积累了材料。2.本文发现,现有大型辞书义项的例证晚于王梵志诗的有(不包括大型辞书未收的义项)22个词;本文还发现,大型辞书及众家论着中始见例证晚于本文发现的有27个词,两项共49个词(或义项)。另,本文发现,王梵志诗中出现而大型辞书未见收录的词有10个。3.本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对23个合成词进行了重新诠释,对大型辞书和某些学者所给出的例证、词语释义进行了甄别、商榷,并给出自己的新看法。4.本文对某些语言理论,如词缀的鉴别标准问题、词缀的产生时代、词缀的历史属性、词缀“头”、“家”的界定、词缀“儿”的性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孔之见,还对“神猪儿、市郭儿语、土馒头”等的组合方式进行了讨论。5.本文对某些新旧语言要素之间的嬗变兴替状况作了些许探索。还对部分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兴替作了简单的描写。6.本文对某些新出现的语言要素的形成机制也作了一定的探索。7.本文对王梵志诗中部分疑难词如“阿你、人兴料、触体”等作出了自己的理解诠释,为文献研究和词语考证研究、民俗研究贡献出自己的一见之得。本文的主要研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汉语史上,具体表现在:1.本文的研究表明,王梵志诗中保存了众多的新生语言要素,再一次用事实证明了王梵志诗的语料价值。2.本文对一些词的产生时代作出了新的判断,把几十个词的书证时代提前了,为汉语史上语言新质要素的发现作出了些许贡献。3.本文勾勒了一批词的历史演变轨迹,对一批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的梳理,为语义学的研究和汉语词汇史的建设做了些添砖加瓦的工作。4.本文发现了一批产生于唐代的词汇,还发现了一批在唐代出现的新变化的词,即新义的产生,这些新词或新义是前人未曾注意,或辞书未曾提及的。本文还为少数几个词作了共时的描述。本文的研究为唐代断代语言的描写积累了材料。二、本文的研究成果还体现在语言理论上,我们得出下面几点新认识:1.词缀的虚化与虚词的虚化二者的性质迥乎不同。虚词的作用主要是表示语法意义,明确语法功能;词缀的作用在于组成新词,表达一定的附加色彩意义。2.词缀的类推是有限度的,历时性质尤其明显;虚词的类推是开放的,共时性质比较分明。3.词义演变有新发现。一般都承认词缀是由实语素虚化而来,却很少提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词起初并不是词缀构词,而是由实语素组合而成的复合式合成词。但是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它却又变成了附加式合成词,这跟人们对词义的理解和使用有关系,也充分说明了汉语词汇演变的复杂性。叁、本文丰富了解释语言学的内容。本文不仅揭示了汉语史上某些语言新旧要素的嬗变情况,而且还对其嬗变的机制动因作出了初步的解释,把描写与解释结合起来。四、本文初步考证了百来个合成词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对多义词义项之间的关系也多有阐释,为大型辞书的编撰和修订积累了材料。五、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可作历史文献的断代根据。这是语言学对文献学的贡献。
佚名[6]2016年在《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文中提出由中国油画学会与苏州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2016年5月22日在苏州美术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学者、艺术史论家和艺术家就油画艺术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特别是有关中国油画的写意问题、中国油画的本体建设、江南文化精神与中国油画的特色构建、中国油画的未来发展等论题引发与会者诸多的学术讨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油画的学术理论建设,深化有关中国油画话题的学术思考,本期“焦点”刊发此次座谈会的发言记录,以飨广大读者。
胡宁[7]2019年在《从朱、吕之辩看诗经学诠释体系的转变》文中提出以“衢州之会”为核心,朱熹与吕祖谦就诗经学的许多重要问题展开论辩,汉唐诗经学诠释的弊端被凸显出来,新的观点得以提出并论证。朱熹力诋《诗序》,否定作为汉代诗经学立论之基的“美刺”说,提出“淫诗”说。吕祖谦尽管表示反对,但一定程度上也受到朱熹的影响。作为论辩的最终结果,以朱熹相关着作言论为标志,诗经宋学这一新的诗经学诠释体系完全建立,“诗叁百”总的精神实质“思无邪”经由重新阐释,回归到个体立诚之本的意义层面上,并强调学者直接领会诗意。这个新诠释体系也有缺陷,并没有在训诂考据上超越前人,且过于注重伦理道德批判,既有损于《诗》的人格塑造功能,又未能在文学欣赏层面上给予风诗应有的地位。
何亦聪[8]2019年在《章太炎的述学理念与清季民初学术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清季民初的学术转型,既包括了学术思想、方法的转型,也包括了述学理念、文体的转型,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契机,许多学者均在反思中国传统述学范式的基础上产生了自己独特的述学理念,而章太炎即是其中最具典范意义的一个。章太炎的述学理念,主要由两个关键点构成,一是由博返约,二是注重轨则。这两点均与清季民初学术转型的时代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饶龙隼[9]2019年在《中国古代文学制度论纲》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文学制度包含外、中、内叁层位,外层制度是指间接作用于文学的社会建置,中层制度是指直接作用于文学的制度设施,内层制度是指恒常稳定的文学自身规定性。有关“制度与文学”的命题,理应纳入文学制度研究范围;再加上“文学制度”本身的研究,文学制度研究领域就有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是一体未分的,共同支撑文学制度叁层位。当下开展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全面深入集成式地研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制度内涵,考述其本源流别、结构层次、理论构建和通变进程,描述各项制度对文学之施用以及文学对制度之策应,从本体、边界、间性和媒介来认证文学自身规定性,具体有六条路径、叁个维度、五大论域和四项价值。
陈才训[10]2014年在《作为“副文本”的明清小说插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古代左图右史的文化传统、明清书坊主的营销策略、插图本身的独立自足性及其导读功能,都使插图成为明清小说重要的“副文本”。明清小说插图包括“全像”、“偏像”、“出像”、“绣像”等多种形式,其表现形态更是繁复多样,不同区域的书坊、文人清赏清玩习气以及书坊主或插图者各自不同的审美趣味、构图心态、插图动机、构图方式等因素,都对明清小说插图形态的生成及演变产生了显着影响。
参考文献:
[1]. 宋代试论及其对文学之影响[D]. 孙书平. 扬州大学. 2003
[2]. 北宋馆阁翰苑与诗坛研究[D]. 陈元锋. 复旦大学. 2003
[3]. 法律制度与唐宋社会秩序[D]. 赵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 苏轼与北宋科举制度的关系研究[D]. 司方圆. 石河子大学. 2016
[5]. 王梵志诗合成词专题研究[D]. 曹翔.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中国油画艺术理论学术座谈会——“江南如画”与中国精神[J]. 佚名. 油画艺术. 2016
[7]. 从朱、吕之辩看诗经学诠释体系的转变[J]. 胡宁. 中州学刊. 2019
[8]. 章太炎的述学理念与清季民初学术转型[J]. 何亦聪.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9]. 中国古代文学制度论纲[J]. 饶龙隼. 学术研究. 2019
[10]. 作为“副文本”的明清小说插图研究[J]. 陈才训.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