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感诱发磁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场,电位,偶极子,颅内,躯体,磁性,电流。
体感诱发磁场论文文献综述
陈勇[1](2014)在《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磁场能够镇痛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所证实,对其相关的机制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然而,磁场镇痛机制复杂,目前确切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疼痛的本质是感觉神经纤维上异位神经电兴奋的传入,神经兴奋的机理是离子通道产生的以钠离子为主的阳离子内流,导致神经轴突或细胞膜去极化,并向中枢传导。形式上是电荷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这与电流沿着导线传导十分相似。物理学上已知导线切割磁力线时,会产生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遵守右手定律(楞次定律)。神经既然也是导体,肯定也遵守右手定律,那么不妨大胆地假设:当神经切割磁力线时,如果感生电动势的方向与神经传导的方向相反,当电动势足够大时,神经传导可能被阻断。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SEPs)是连续刺激外周感觉神经纤维在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的综合电位活动,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由高强度刺激诱发的体感诱发电位能够反应伤害刺激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处理过程,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体感诱发电位和人类主观疼痛评分和动物的疼痛感觉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体感诱发电位成为了一种量化疼痛的潜在方法。SEPs主要反映脊髓后索上行感觉纤维的传导功能。当脊髓发生损伤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时,沿上行纤维传导的神经冲动数量将减少,同时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也将出现明显降低,在躯体感觉皮层上记录的体感诱发电位将出波形的变化,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小。我们前期的动物研究证实了一定旋转角速度的旋转磁场作用于大鼠脊髓一定时间能够显着提高实验大鼠的疼痛阈值,并推测大鼠疼痛阈值增高的机制可能是旋转磁场切割大鼠脊髓神经诱导出电场,进而阻断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传导。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我们可以推测,一定旋转频率的旋转磁场作用于大鼠脊髓一定时间后,大鼠将出现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考虑到大鼠脊髓感觉神经纤维传导功能受抑制,体感诱发电位将出现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小)。基于此,我们研究了不同旋转频率及不同作用时间的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现将研究内容详细阐述如下。第一部分不同频率的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的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Latency)和波幅(Amplitude)的影响,探讨旋转磁场镇痛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进行体感诱发电位记录前,需先在大鼠颅骨上放置硬膜外电极,然后再对纳入实验的大鼠进行分组,各组大鼠按照分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分别在处理前、后记录体感诱发电位。引导电极的放置方法:以10%水合氯醛按300mg/Kg体重对大鼠进行腹腔麻醉,麻醉满意后取俯卧位,牢固固定于大鼠脑立体定位仪上,予动物用剃毛器剃除颅顶周围毛发,予碘酊消毒头皮2次,75%酒精脱碘3次,在颅顶皮肤作一长约2cm的正中切口,纱布压迫止血,予组织剪剪开筋膜,暴露骨膜及颅骨,找到前囟及矢状缝,予血管钳夹持一花生米大小的棉球从中线向两旁将骨膜与颅骨进行钝性分离,纱布压迫止血。在脑立体定位仪下找到大鼠右后肢在第一体感皮层代表区相对应于颅骨的位置(坐标为前囟后2.5mm,中线偏左2mm),此点即为记录电极的放置点,同理确定参考电极的放置点(前囟前l0mm,中线偏左lmm),确定钻孔点后,先将电动颅骨钻钻头深度设为2mm,(大鼠颅骨厚度大约为2mm,防止钻穿颅骨后钻头插入颅内损伤大脑皮层),予小号无菌钻头小心进行钻孔,边钻入边观察深度及颅骨情况,刚突破颅骨内板时立即停止深入。将两颗尖端直径为1mm,阻抗为350-400Ω,长度为5mm的灭菌不锈钢螺钉小心地拧入钻孔内(螺钉拧入深度约为2mm),使螺钉尖端刚好接触硬脑膜,而不对大脑组织产生压迫。电极放置完成后,用3-0可吸收缝线采用单纯间断缝合方法缝合头皮切口,75%酒精再次消毒切口周围皮肤。预防大鼠因失血出现低血容量,术后每只大鼠均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m1,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对所有的大鼠操作过程均相同且由同一术者完成。术后大鼠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单笼饲养,自由进食、进水,加速术后恢复。为防止术后大鼠伤口及颅内感染,予硫酸庆大霉素按12mg/Kg体重每日肌注一次,持续7天。实验分组方法:共70只Sprague-Dawley纯种雄性大鼠接受了引导电极放置手术,至术后第7天时,纳入实验的大鼠共60只(未纳入本实验的10只大鼠中,其中2只因不能耐受手术死亡;2只饲养至第4天时头皮电极脱落;另外6只因拧入螺钉电极过深至大脑组织受损,大鼠术后出现右下肢瘫痪症状)。将纳入实验的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为:(1)对照组:旋转磁场发生器上的环形磁铁换为大小及外形相同的铝块,该组大鼠接受旋转频率为100Hz的无磁性的铝块处理,余与实验组完全相同;(2)100Hz组:接受旋转频率为100Hz的磁场处理;(3)125Hz组:接受旋转频率为125Hz的磁场处理;(4)150Hz组:接受旋转频率为150Hz的磁场处理;(5)175Hz组:接受旋转频率为175Hz的磁场处理;(6)200Hz组接受旋转频率为200Hz的磁场处理。上述各组的处理时间均为30分钟。对照组大鼠以10%水合氯醛按300mg/Kg体重进行腹腔麻醉,分别记录大鼠麻醉后10mins、20mins、30mins、45mins、60mins时体感诱发电位,以观察麻醉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同时记录对照组大鼠在旋转频率为100Hz的无磁性的铝块处理前、后的体感诱发电位。实验组大鼠以10%水合氯醛按300mg/Kg体重进行腹腔麻醉后,按实验分组情况分别接受旋转频率为100Hz、125Hz、150Hz、175Hz、200Hz的磁场处理,并于磁铁旋转前和磁铁旋转停止即刻记录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在磁铁旋转前记录的体感诱发电位作为各组的基线值。体感诱发电位记录方法:于大鼠右后肢大腿中部后侧坐骨神经行程部位插入两根22-gauge的银针电极,作为刺激电极,两电极相距5mm,并与刺激器相连接。在大鼠尾根部插入一根22-gauge的银针电极,作为接地电极并连接于放大器上,分别将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连接于放大器上。采用波宽0.1mms,频率3Hz,强度0.4~1mA的电压方波脉冲刺激大鼠右后肢,以使后肢出现明显抖动的强度为准,所有数据使用Neuroscan的Synamps2放大器(Compumedics公司,澳大利亚)记录,采样率为20kHz,滤波范围为10-500Hz,分析时间为30ms,平均100次。[结果]对照组中的10只大鼠在10%水合氯醛按300mg/Kg体重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后,在60mins时间范围内,各记录时间点之间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F=3.515,P=0.083)、和波幅(F=3.459,P=0.058)无显着差异。磁场处理前,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无显着差异(F(5,54)=1.192,P=0.325),经磁场处理后,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F(5,54)=3.477,P=0.009),其中各实验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各实验组之间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旋转磁场处理后,各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基线值(处理前的SEPs潜伏期)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对照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基线值相比无显着差异(P=0.687);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磁场旋转频率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287,P=0.026)。磁场处理前,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无显着差异(F(5,54)=1.563,P=0.186),经磁场处理后,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F(5,54)=8.139,P<0.01),其中150Hz组、175Hz组、200Hz组的实验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且该叁组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100Hz组、125Hz组的实验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经旋转磁场处理后,各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基线值(处理前的SEPs波幅)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对照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磁场旋转频率与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r=-0.678,P=0.000)。[结论]在本实验中,10%水合氯醛按300mg/Kg体重进行腹腔注射麻醉对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无显着影响,实验中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与麻醉无关。在一定的旋转频率范围内,作用相同的时间,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旋转频率的增高,体感诱发电位受抑制程度增大,且磁场旋转频率与体感诱发电位的波幅之间的相关性要强于其与潜伏期之间的相关性。对同一旋转频率的磁场,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要比波幅敏感。第二部分旋转磁场作用时间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目的]观察旋转磁场作用时间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Latency)和波幅(Amplitude)的影响,探讨旋转磁场镇痛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在进行体感诱发电位记录前,需先在大鼠颅骨上放置硬膜外电极,然后再对纳入实验的大鼠进行分组,各组大鼠按照分组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分别在处理前、后记录体感诱发电位。引导电极的放置方法:详见实验一。实验分组方法:共75只Sprague-Dawley纯种雄性大鼠接受了引导电极放置手术,至术后第7天时,纳入实验的大鼠共70只(未纳入本实验的5只大鼠中,其中1只因不能耐受手术死亡;2只饲养至第3天时头皮电极脱落;另外2只因拧入螺钉电极过深至大脑组织受损,大鼠术后出现右下肢瘫痪症状)。将纳入实验的70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各组分别为:(1)对照组:旋转磁场发生器上的环形磁铁换为大小及外形相同的铝块,该组大鼠接受无磁性的旋转铝块处理10mins,余与实验组完全相同;(2)1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10mins;(3)2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20mins;(4)3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30mins;(5)停后1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30mins停后10mins;(6)停后2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30mins停后20mins;(7)停后30mins组:接受旋转磁场处理30mins停后30mins.由实验一可知,磁场旋转频率高于150Hz的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和波幅均发生显着变化,因此在本实验中,各实验组的磁场旋转频率设为175Hz。分别记录各组在磁场处理前和处理后相应的各时间点的体感诱发电位,磁场处理前获得的体感诱发电位数据作为基线值。体感诱发电位记录方法:于大鼠右后肢大腿中部后侧坐骨神经行程部位插入两根22-gauge的银针电极,作为刺激电极,两电极相距5mm,并与刺激器相连接。在大鼠尾根部插入一根22-gauge的银针电极,作为接地电极并连接于放大器上,分别将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连接于放大器上。采用波宽0.1ms,频率3Hz,强度0.4-1mA的电压方波脉冲刺激大鼠右后肢,以使后肢出现明显抖动的强度为准,使用Neuroscan的Synamps2放大器(Compumedics公司,澳大利亚)记录数据,采样率为20kHz,滤波范围为10-500Hz,分析时间为30ms,平均100次。[结果]磁场处理前,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无显着差异(F(6,63)=2.220,P=0.052),经磁场处理后,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存在显着差异(F(6,63)=5.896,P=0.000),其中10mins组、20mins组、30mins组、停后10mins组与对照组相比,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停后10mins停后30mins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10mins组、20mins组、30mins组、停后10mins组之间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旋转磁场处理后,各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基线值(处理前的SEPs潜伏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显着性;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磁场处理时间(0、10、20、30mins)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440,P=0.005),磁场处理后各时间点(处理后10、20、30mins)与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r=-0.524,P=0.003)。磁场处理前,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无显着差异(F(6,63)=1.249,P=0.294),经磁场处理后,各组实验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存在显着差异(F(6,63)=16.367,P=0.000),除停后30mins组外,余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后30mins组与10mins组、20mins组、30mins组、停后10mins、20mins组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经旋转磁场处理相应的时间后,各实验组大鼠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基线值(处理前的SEPs波幅)相比,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对照组大鼠的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与基线值相比,差异无显着性(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磁场处理时间(0、10、20、30mins)与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r=-0.579,P=0.000),磁场处理后各时间点(处理后10、20、30mins)与体感诱发电位波幅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r=0.689,P=0.000)。[结论]一定频率的旋转磁场处理大鼠一定时间后,大鼠体感诱发电位被显着抑制,其抑制程度随旋转磁场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大;旋转磁场停止处理后,随着恢复时间延长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可缓慢恢复至磁场处理前水平,其中潜伏期恢复要比波幅早。(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4-04-01)
杨露,吴婷,顾剑红,陈奇琦[2](2010)在《脑中央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的变化。方法应用脑磁图仪对9例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行腕部正中神经刺激,记录体感诱发磁场M20的潜伏期及磁源性影像叁维定位;分析M20潜伏期及磁源性影像与脑中央占位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9例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中,2例M20潜伏期及叁维定位正常,其手术后病理结果为脑膜瘤;7例潜伏期及叁维定位异常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结果 6例为星形细胞瘤,1例为淋巴细胞瘤。结论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变化对判断肿瘤性质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王涤宇,陈忠平[3](2009)在《毗邻中央沟脑肿瘤对体感诱发磁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毗邻中央沟脑肿瘤对体感诱发磁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邻近中央沟脑肿瘤病人的脑磁图结果,其中高级别恶性肿瘤7例,低级别恶性肿瘤9例。对不同恶性程度肿瘤病人的双侧体感诱发磁场强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恶性肿瘤病侧半球的体感诱发磁场强度显着性高于对侧半球(P<0.05),而低级别肿瘤病侧与对侧半球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脑肿瘤病侧与健侧体感磁场强度的变化,有助于判断肿瘤是否浸润邻近脑功能区,从而判断预后。(本文来源于《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期刊2009年10期)
张萍,张志强,王文蛟,陈文明[4](2009)在《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体感诱发磁场M80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脑磁图作为术前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便于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了解皮层功能状态及重要功能区的位置,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也可为神经内科医生提供皮层功能损伤的客观指标。本研究通过脑磁图(MEG)研究颅内占位患者的体感诱发磁场(SEF)的皮质反应波M80的潜伏期、波幅及位置,观察其变化规律。方法:选用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广东叁九脑科医院肿瘤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颅内占位患者3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15~64岁。病变主要位于左侧者20例,右侧者13例。采用148信道MEG系统传感器在屏蔽室内采集患者脑磁信号。结果:全部33例健侧食指刺激者,均在对侧皮层引出了M80反应波,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而患侧食指刺激有32例在对侧皮层引出了M80反应波,1例未引出。健侧小指刺激的30例,全部在对侧皮层引出了相应的体感M80反应波,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而患侧小指刺激有28例记录到M80反应波,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3例未引出。食指、小指分别刺激,两侧M80峰(患侧与健侧比较)潜伏期,统计学上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与健侧比较,患侧M80波幅(食指、小指分别刺激)明显降低,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P﹤0.005)。33例行MEG检查的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中,有24例神经系统查体中未发现肢体有感觉障碍。其M80峰潜伏期,患侧与健侧(食指、小指分别刺激)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患侧波幅明显降低,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P﹤0.005)。结论:气夹指端刺激对侧皮层体感诱发反应M80峰波波幅可作为皮层功能损伤的一个客观、早期的指标。SEF与MRI融和生成的磁源成像,不但可以准确地确定功能区和中央沟的位置,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央沟的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关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肿瘤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陶利军,孙永海,张宏[5](2008)在《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在外磁场作用下对家兔痛阈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靶向给药系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药物传递途径和技术,是一种新的制剂技术和工艺,这种制剂能将药品运送到靶器官或靶细胞,而正常部位几乎不受药物的影响。目的:实验拟观察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在外磁场作用下对家兔痛阈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探讨其对脊髓背根神经结靶向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3/2005-04在解放军总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雄性新西兰兔24只,体质量2.3~2.8kg;空白明胶微球(自制);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自制,载药量为9.8%)。微球系院内药理学实验室高级技师协助制备。干预:24只家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亚甲蓝磁性微球15mg组:在外磁场作用下家兔蛛网膜下腔注射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15mg;空白磁性微球15mg组注射单纯磁性微球15mg;假手术对照组:麻醉和手术步骤同其他组,每组8只。主要观察指标:连续观察注射药物后家兔下肢的电痛阈、运动功能及脊髓体感诱发电位的变化,最后取脊髓腰骶端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24只新西兰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亚甲蓝磁性微球15mg组家兔后肢电痛阈值在给药后第1~6天明显升高,与自身给药前及其他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②亚甲蓝磁性微球15mg组家兔体感诱发电位N1波潜伏期第1~11天明显延长,与自身给药前及其他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术后13d恢复正常。③病理观察显示各组脊髓背角结构、形态正常,神经轴索排列正常,灰白质界限清楚,除假手术对照组外其他组背角均有少数未完全降解的微球,各组的脊髓前角可观察到形态正常的前角运动神经细胞及神经轴索,结构完整。结论: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在外磁场作用下可靶向阻滞脊髓背根神经结,提高家兔的痛阈并延长体感诱发电位,具有"感觉-运动"分离阻滞作用,是一种有效的长效靶向神经阻滞剂。(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8年14期)
张萍,张志强,王文蛟,陈文明[6](2006)在《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体感诱发磁场M100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应用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研究颅内占位患者的体感皮质反应波 M100的潜伏期、波幅及位置,观察其变化规律。1)作为术前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便于外科医生在手术前了解皮层功能状态及重要功能区的位置,从而制定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2)为神经内科医生提供皮层功能损伤的客观指标。方法:选用2003 年3月至2006年12月在广东叁九脑科医院肿瘤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左侧颅内占位患者3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18 例;年龄15-64岁(43±14)。病变主要位于左侧者20例,右侧者13例。采用148信道MEG系统(Magnes.2500WH 4D- Neuroimaging公司美国)传感器在屏蔽室(Magnetically Shielded Room,MSR)内采集患者脑磁信号。记录前以患者两侧外耳道和鼻根为基准点建立坐标系统,并对患者头形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头颅模型(由一个叁维数字化仪,three-dimensional digitizer)决定)。MEG采样频率(Sample Rate)为678.17Hz,高通滤波(High Pass Filter)为1.0 Hz,带宽(Bandwidth)200Hz。体感诱发磁场(somatosensery evoked field,SEF)刺激点分别为左、右食指,左、右小指,采用气夹刺激,平均迭加512次。信号采集完毕后进行MRI扫描。数据分析所用带通滤波为8-40Hz。采用单个等效偶极子模型和头颅球体模型进行定位分析。将传输而来的MRI(124层T1加权矢状面图像,层厚1.2mm,连续扫描)数据整合重建,然后将反应波等效偶极子重迭于 MRI叁维图像上(矢状面、冠状面、横断面)。结果:全部33例健侧食指刺激者,均在对侧皮层引出了M100反应波,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而患侧食指刺激有32例在对侧皮层引出了M100反应波,1例未引出。健侧小指刺激的30例,全部在对侧皮层引出了相应的体感M100反应波,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而患侧小指刺激有28例记录到M100反应波, 并得到其在相应皮层的位置,3例未引出。食指、小指分别刺激,两侧M100峰潜伏期均无明显差别(患侧与健侧比较),统计学上无显着差异(P>0.05)。但与健侧比较,患侧M100波幅(食指、小指分别刺激)明显降低,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 0.05,P<0.005)。33例行MEG检查的颅内占位病变患者中,有24例神经系统查体中未发现肢体有感觉障碍。其M100峰潜伏期,患侧与健侧(食指、小指分别刺激)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患侧波幅明显降低,统计学上存在显着差异(P<0.05, P<0.005)结论:气夹指端刺激对侧皮层体感诱发反应M100峰波波幅可作为皮层功能损伤的一个客观、早期的指标。体感诱发脑磁图与MRI融和生成的磁源成像,不但可以准确地确定功能区和中央沟的位置,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央沟的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6-09-01)
孙占用,吕佩源,冯亚青,赵大为,王建华[7](2005)在《急性脑梗死脑磁图体感诱发磁场发生源ECD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体感诱发磁场发生源等价电流偶极子(equivalentcurrentdipole,ECD)强度变化特征。方法:对1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3~4周进行体感诱发磁场(SEFS)检测;同时检测1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电刺激部位为腕部正中神经处,电流脉冲宽度0.3ms,刺激间隔0.5s。SEFS波峰由ECD评估。结果:所有受检者SEFs的最基本波形为M20,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ECD强度减小(P<0.01)。结论:MEG可灵敏地检测出急性脑梗死患者体感皮层中枢功能损伤。(本文来源于《脑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05年02期)
体感诱发磁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的变化。方法应用脑磁图仪对9例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者行腕部正中神经刺激,记录体感诱发磁场M20的潜伏期及磁源性影像叁维定位;分析M20潜伏期及磁源性影像与脑中央占位病变性质的关系。结果 9例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中,2例M20潜伏期及叁维定位正常,其手术后病理结果为脑膜瘤;7例潜伏期及叁维定位异常患者的手术后病理结果 6例为星形细胞瘤,1例为淋巴细胞瘤。结论脑中央区占位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变化对判断肿瘤性质有一定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感诱发磁场论文参考文献
[1].陈勇.旋转磁场对大鼠体感诱发电位影响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
[2].杨露,吴婷,顾剑红,陈奇琦.脑中央区占位性病变患者体感诱发磁场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
[3].王涤宇,陈忠平.毗邻中央沟脑肿瘤对体感诱发磁场的影响[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
[4].张萍,张志强,王文蛟,陈文明.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体感诱发磁场M80的研究[J].中国神经肿瘤杂志.2009
[5].陶利军,孙永海,张宏.亚甲蓝磁性明胶微球在外磁场作用下对家兔痛阈及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
[6].张萍,张志强,王文蛟,陈文明.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体感诱发磁场M100的研究[C].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06
[7].孙占用,吕佩源,冯亚青,赵大为,王建华.急性脑梗死脑磁图体感诱发磁场发生源ECD强度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