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汪丽,郑观芸,李敏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汪丽,郑观芸,李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鸢尾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文献综述

汪丽,郑观芸,李敏[1](2019)在《STEMI患者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血浆鸢尾素的水平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与血浆鸢尾素(Irisin)的水平变化。方法选择STEMI患者126例,根据患者PCI术后是否恢复血流,分为无复流组33例与复流组93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132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于体检日采血5 mL,复流组与无复流组于PCI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术后2 h及术后6个月分别采血5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得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DAMTS-13、脂联素A(APN)、内脂素(Visfatin)、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Irisin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6、IL-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结果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 min、1 h的血清ADAMTS-13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前及术后即刻、30 min、1 h及2 h的血浆Iris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与复流组术后6个月的血清ADAMTS-13、血浆Iris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清HMGB1、IL-6、IL-8及hs-CRP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浆Visfatin、血清RBP4水平均高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术后1 h的血清APN、Vaspin水平均低于复流组(P均<0.05);无复流组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1 h的ADAMTS-13与Irisin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59、0.35、0.41,P<0.05);ADAMTS-13(OR=0.837,95%CI:0.715~0.913)、Irisin(OR=0.729,95%CI:0.573~0.816)、Vaspin(OR=0.871,95%CI:0.792~0.975)是STEMI患者行PCI术后无复流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早期血清ADAMTS-13与血浆Irisin水平均降低,ADAMTS-13与Irisin可能在无复流患者中起到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8期)

王乐,韦夙,曾邕萍,李小芳[2](2017)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13)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其价值。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22例SLE患者、13例SLE并APS(SLE-APS)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DAMT-13水平,并分析其与SLE-APS患者及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 (1)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下降,且与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的表现相关。(2)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与SLE疾病活动度成反比。结论 SLE-APS的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自身抗体以及存在更严重的血栓表现及血小板减少,因此可能导致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成增加;存在抗ADAMTS-13抗体,从而最终导致血清ADAMTS-13的活性下降。(本文来源于《解剖学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柏建南[3](2017)在《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63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7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7例及急性心梗死患者29例,根据斑块螺旋值对所有患者的斑块种类进行区分,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常规取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所有患者的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 WF-cp)水平进行测定,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不良生活习惯、家族病史等信息,使用向后迭代法对上述因素对斑块种类的影响进行筛选,之后建立逻辑斯特模型,对经过筛选的因素对斑块种类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无斑块患者8例,易损斑块33例,混合斑块47例,硬斑块75例,v WF-cp水平随着CT值的升高而降低;年龄、体重、v WF-cp水平、家族病史、病程、糖尿病等其他疾病及不良生活习惯与斑块种类均呈正相关,为发病危险因素。v WF-cp水平的权重较高,对斑块种类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结论外周血v WF-cp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具有较强的关联性,v WF-cp的测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解释,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血栓与止血学》期刊2017年01期)

马珍妮,凌婧,沈飞,谢丽倩,殷杰[4](2016)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并鉴定血管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真核表达的重组血浆金属蛋白酶ADAMTS13截断型蛋白(ADAMTS13-T7)纯品免疫BALB/c小鼠,经标准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ELISA方法鉴定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应用免疫印迹技术确定单克隆抗体与全长ADAMTS13的识别能力;观察单克隆抗体对ADAMTS13水解v WF的影响。结果:最终获得6株抗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克隆号分别为1G11、2F11、6G3、9E1、10A8、10B4。经ELISA鉴定,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1G11和2F11的效价最高,与截断型ADAMTS13-T7蛋白结合能力比较,明显高于全长ADAMTS13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6个单克隆抗体都能与全长ADAMTS13结合,其中1G11和2F11条带最亮。功能实验表明,在变性条件下1G11和2F11能够明显抑制ADAMTS13水解v WF,并随着单克隆抗体浓度的增加而抑制作用增强。结论:成功获得针对ADAMTS13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两株为抑制性功能抗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许姗姗,陈亚利,张晶[5](2016)在《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和诊断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研究表明机体凝血功能和肝脏微循环障碍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DAMTS13又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是由肝星状细胞产生的金属蛋白酶,主要功能是裂解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多聚体,从而调节血小板粘附能力,进而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和微循环。回顾ADAMTS13在多种重症肝病如肝硬化、重症酒精性肝炎、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阻塞病和移植肝功能障碍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其与肝脏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认为血浆ADAMTS13参与了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检测其水平和活性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潘玉夏,尚银涛,王兴哲,王茜,温树鹏[6](2015)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17例获得性TTP患者的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7例患者中包括男3例、女14例,中位年龄49(27~73)岁。全部患者用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ADAMTS 13活性均降低并伴有抑制物阳性,其中16例(94.1%)ADAMTS 13活性重度降低(<10%)。17例患者中仅5例出现"五联征",全部患者均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查乳酸脱氢酶(LDH)、间接胆红素(IBIL)增高。15例患者送检外周血涂片,10例发现破碎红细胞,6例>1%。结论获得性TTP诊断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残余胶原结合实验检测ADAMTS 13活性及抑制物,方法简便、结果可靠,ADAMTS 13活性重度降低,伴有抑制物阳性可以为获得性TTP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并为血浆置换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医生杂志》期刊2015年07期)

黄浩梁,李慧,陈娟娟,尹宗志[7](2014)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临床资料的前瞻性分析,探讨ADAMTS13活性与妊娠期高血压之间的关系,以及由妊娠期高血压引起的凝血障碍、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收集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患者以及健康孕妇的血浆,采用剩余胶原结合法检测ADAMTS13活性;分别选取健康的正常对照组孕妇和该院诊断的慢性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子痫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检测胎盘床动脉血流参数;应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系统各项指标,观察体外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60例正常对照组中妊娠妇女血浆中的ADAMTS13活性随着怀孕天数的增加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妊娠期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增加,ADAMTS13活性也呈现下降趋势(P<0.05)。各类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收缩期最大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升高,时间平均流速(TAV)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个程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缩短,人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均增加,血栓形成增加。结论:ADAMTS13活性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中明显下降,且随着妊娠期高血压程度的严重,凝血系统功能增强。提示妊娠期高血压所致的ADAMTS13活性降低可能是导致孕妇凝血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4年30期)

杨军,王苏燕,文格波,邓彪,邝孛[8](2014)在《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与GRACE评分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von Willebrand factor-cleaving protease,vWF-cp)的水平变化以及联合全球急性冠脉注册事件(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观察对冠心病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9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4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49例;同时选取同期无血管病变的非冠心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GRACE系统进行评分及分层,同时利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外周血vWF-cp的浓度。结果:对照组的vWF-CP水平明显高于ACS组(P=0.000),亦明显高于SAP组(P=0.000),ACS组与SAP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CS组GRAC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SAP组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ACS组与SAP组相比,AC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不同Gensini积分的冠心病患者的vWF-c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Gensini积分等级与vWF-cp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60,P=0.616)(采用Spearman’s rho法)。GRACE评分等级与vWF-cp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00)(采用Spearman’s rho法)。结论:GRACE评分联合vWF-cp可以在临床上更准确、有效的预测冠心病患者的风险及预后。(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9期)

王倩[9](2014)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的改变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初期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变化进行动态监测,以研究其在移植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病例选择及分组:110例入选对象均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HSCT)的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其中男65例,女45例,中位年龄33(4-57)岁,另有20例健康对照组,均为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健康献血员(男11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31(22-54)岁,其年龄和性别组成与移植组患者相匹配。根据移植后首先出现的并发症分将患者为4组:血栓组8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组33例、感染组29例和平稳组40例,回顾性分析这两种血浆标志物与移植后血栓性并发症、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感染之间的内在联系。(2)标本采集和检测:我们收集了11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移植过程中4个时间点(-2周,0周,+2周,+4周)的血浆,采用FRETS-VWF73荧光试验和ELISA法分别对这四个时期患者的ADAMTS13的活性和VWF抗原量进行动态监测。(3)统计方法: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样本平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性,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结果:(1)HSCT患者各个时期ADAMTS13活性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明显低于预处理前(P<0.05),而造血重建后又呈现逐渐回升的趋势。VWF抗原量在移植后的几个时期都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预处理后VWF抗原量高于预处理前(P<0.05),此后亦处于持续增高的趋势。在110例患者中,有72例(65.45%)患者在HSCT预处理后出现了ADAMTS13活性下降。(2)对ADAMTS13活性下降与移植相关的临床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预处理方案中采用TBI/CY的患者发生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的风险增加(OR=6.5,95%CI:2.05-20.67,P<0.05)。而性别、年龄、原发病及移植方式的差异并不是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减低的影响因素(P>0.05)。(3)110例HSCT患者中,有8例患者后期发生了移植相关的血栓并发症,其中,3例(37.5%)患者在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降低幅度大于预处理前的60%,该比例明显高于非血栓组(4.9%)(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降低幅度大于60%是后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 OR=9.9,95%CI:1.90-51.64),血栓组患者的VWF抗原量在预处理前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4)在整个观察周期内,各并发症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的最低值均低于平稳组,且血栓组患者最低(P<0.05)。而并发症组患者的VWF抗原量最高值均高于平稳组,且血栓组患者最高(P<0.05)。我们的实验表明血浆ADAMTS13的活性和VWF抗原水平可作为移植后血栓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指标。结论:1.HSCT患者各个时期ADAMTS13活性均低于健康对照组,VWF抗原量升高,尤以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和VWF抗原升高幅度较为明显。2.血栓性并发症患者较其他并发症组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下降明显,且下降幅度超过60%的比例较高,是后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栓患者在HSCT前VWF抗原量即处于较高水平。3.在整个观察周期内,各并发症组患者的ADAMTS13活性的最低值均低于平稳组,且血栓组患者最低(P<0.05)。而并发症组患者的VWF抗原量最高值均高于平稳组,且血栓组患者最高(P<0.05)。(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4-05-01)

刘世雷,陈玉东,刘相飞[10](2013)在《PCI术前 术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蛋白裂解酶水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术后冠心病患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其裂解酶(vWFcp)水平,了解其与冠心病及PCI术的关系。方法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对照组(造影正常)及PCI组(经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行PIC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vWF浓度和及血浆vWF-cp活性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术后PCI组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CI术后血浆vWF水平明显高于PCI术前(P<0.05)。PCI组vWF-cp活性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而PCI术后低于PCI术前(P<0.05)。血浆vWF水平随冠心病变严重程度而升高,vWF-cp活性水平随之降低。结论 vWF及vWF-cp水平随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栓风险不同呈增高和减低趋势,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PCI术后vWF及vWF-cp水平变化,提示介入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3年34期)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了解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AMT-13)活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狼疮(SLE)合并抗磷脂综合征(APS)临床特点的关系以及其价值。方法采用残余胶原结合试验检测22例SLE患者、13例SLE并APS(SLE-APS)患者和2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ADAMT-13水平,并分析其与SLE-APS患者及SLE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疾病活动度及预后的关系。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检验。结果 (1)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下降,且与血栓及血小板减少的表现相关。(2)SLE-APS患者的血清ADAMTS-13活性与SLE疾病活动度成反比。结论 SLE-APS的患者可能存在更多的自身抗体以及存在更严重的血栓表现及血小板减少,因此可能导致体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生成增加;存在抗ADAMTS-13抗体,从而最终导致血清ADAMTS-13的活性下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参考文献

[1].汪丽,郑观芸,李敏.STEMI患者PCI术后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与血浆鸢尾素的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19

[2].王乐,韦夙,曾邕萍,李小芳.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抗磷脂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解剖学研究.2017

[3].柏建南.外周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相关性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7

[4].马珍妮,凌婧,沈飞,谢丽倩,殷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单克隆抗体的鉴定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6

[5].许姗姗,陈亚利,张晶.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在肝脏疾病发病机制和诊断中的作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6

[6].潘玉夏,尚银涛,王兴哲,王茜,温树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活性及抑制物检测在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

[7].黄浩梁,李慧,陈娟娟,尹宗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4

[8].杨军,王苏燕,文格波,邓彪,邝孛.冠心病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水平与GRACE评分及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4

[9].王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裂解酶水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的改变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14

[10].刘世雷,陈玉东,刘相飞.PCI术前术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其蛋白裂解酶水平分析[J].重庆医学.2013

标签:;  ;  ;  ;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论文-汪丽,郑观芸,李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