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明代产生于安徽九华山下的青阳腔对中国戏曲影响是深刻而多元的。如果说发生在宋、元甚至明中期以前的杂剧、传奇或昆曲是古典戏曲,发生在近代并一直存活至今的京剧和绝大多数地方戏是近现代戏曲的话,那么,青阳腔的影响即可说是引发了中国戏曲的现代品格并使之完成最终定型,堪为从古典戏曲到现代戏曲的桥梁和媒介。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长安
关键词: 青阳腔,古典戏曲,现代戏曲,多元
来源: 戏曲艺术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业: 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
单位: 安徽省文联
分类号: J825
DOI: 10.15915/j.cnki.cn11-1172/j.2019.04.005
页码: 10-15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712K
下载量: 76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戏曲图案在八音盒装饰中的再设计研究[J]. 设计 2020(03)
- [2].日本东京学派对中国戏曲的译介与研究[J]. 四川戏剧 2020(03)
- [3].中国戏曲脸谱选[J]. 中国京剧 2019(01)
- [4].中国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艺术科技 2018(11)
- [5].中国戏曲脸谱选[J]. 中国京剧 2019(02)
- [6].仪式传播视野下《2018中国戏曲大会》解读[J]. 电视研究 2019(06)
- [7].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戏剧对外传播路径研究[J]. 电视指南 2017(15)
- [8].中国戏曲[J]. 北方音乐 2009(04)
- [9].施高德与中国戏曲[J]. 国际汉学 2017(01)
- [10].《中国戏曲》[J]. 快乐语文 2017(34)
- [11].中国戏曲蕴含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基因[J]. 东方文化周刊 2016(Z2)
- [12].“前海学派”与中国戏曲——郭汉城先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学术研讨会纪要[J]. 戏曲研究 2016(03)
- [13].“前海学派”与中国戏曲——郭汉城先生对中国戏曲的贡献学术研讨会综述[J]. 戏曲研究 2016(03)
- [14].技艺表演是中国戏曲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J]. 剧作家 2017(01)
- [15].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音乐剧的异同[J]. 剧影月报 2016(06)
- [16].中国戏曲艺术演变的形态研究[J]. 山西青年 2017(09)
- [17].中国戏曲的丑角艺术[J]. 剧作家 2017(02)
- [18].上海10位“小白玉兰”小选手荣获“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金花”称号[J]. 上海采风 2017(09)
- [19].戏剧哲学家洛地的团圆之作[J]. 新民周刊 2017(25)
- [20].中国戏曲“丑角”精神的审美[J]. 青年文学家 2017(06)
- [21].中国戏曲与西方话剧的异同比较[J]. 剧作家 2017(04)
- [22].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J]. 华人时刊 2017(08)
- [23].入戏与逼真——有感于中国戏曲大会之一[J]. 中华儿女 2017(18)
- [24].2009年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在金华召开[J]. 剧本 2010(01)
- [25].浅谈中国戏曲的程式化[J]. 金秋 2011(18)
- [26].修内功 练硬功 得真经——浅析现阶段以中国戏曲为载体的中国形象对外传播思路[J]. 南腔北调 2020(09)
- [27].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J]. 学术问题研究 2008(02)
- [28].年轻化与多元化:从B站看中国戏曲的传承与突破[J]. 语文学刊 2020(01)
- [29].中国戏曲的引擎在哪里[J]. 人文天下 2017(12)
- [30].中国戏曲是大众的“快乐文化”——漫谈戏曲艺术的特质、功用与当前存在的问题[J]. 文化学刊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