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理学论文_曲丽洁,兰凤英,魏东,王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毒理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理学,毒性,法医,教学改革,体外,植物,评价。

毒理学论文文献综述

曲丽洁,兰凤英,魏东,王健[1](2019)在《“食品毒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是高校提升学生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农林学院食品专业学生的特征并结合课程特点,从德育目标与课程思政的实践经验出发,探索了"食品毒理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设计,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专业内容的契合点。(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24期)

[2](2019)在《我国着名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家黄光照教授逝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着名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创始人黄光照教授,于2019年11月18日13:30不幸逝世,享年88岁。黄光照,男,汉族,生于1932年,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0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法医学工作。1985~1992任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法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沈建云,温海燕,姜楠,周萌,邢本[3](2019)在《工程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纳米材料(Engineered nanomaterials, ENM)因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纳米药学和纳米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其独特的理化性质特性也可引起一些健康风险问题。目前关于ENM细胞摄取、跨生物屏障的转运、体内分布以及可能的毒性机制仍然知之甚少。本文系统综述了ENM的理化性质、表征、暴露方式、毒理评价以及安全性等关键问题,为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和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翔[4](2019)在《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曼陀罗是茄科野生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广发分布。全株有毒,适量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含有多种有毒的丙烷生物碱,如阿托品、茛菪碱和东茛菪碱。在东方医学中,特别是在阿育吠陀医学中,曼陀罗被用于治疗各种人类疾病,包括溃疡、伤口、炎症、风湿病和通风、坐骨神经痛等。以往的一些研究报道了曼陀罗的药理作用;关于药理、毒性和植物化学的完整信息仍然不清楚。在医学上,曼陀罗以糊剂或溶剂的形式减轻局部疼痛,不会产生有害作用;然而口服和全身给药可能导致严重的抗胆碱能症状。因此,了解这种植物的毒性和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5期)

贺伟强,杨艳玲[5](2019)在《高职院校畜牧专业“动物源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源食品毒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在课堂上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思政教育和调整考核方案等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来源于《今日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李倩,朱贲贲,王巍嵩[6](2019)在《金锦香提取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金锦香提取物的毒理学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对金锦香提取物的体内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表明,金锦香提取物的小鼠最大耐受剂量(MTD)> 16.0 g·kg~(-1);遗传毒性试验显示,金锦香提取物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菌株TA97、TA98、TA100、TA102均未呈现遗传毒性,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及嗜多染红细胞与正染红细胞(PCE/NCE)的比值均无影响,对小鼠精子畸形发生无显着作用(P <0.05);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金锦香提取物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动物的体重变化、进食量、食物利用率、主要脏器重量、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等均无显着性差异(P <0.05)。结论金锦香提取物在20.00g·kg~(-1)剂量内是安全的,为金锦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药学》期刊2019年11期)

孙志昌[7](2019)在《一部毒理学科普邮集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近十年的搜集,花费近一年业余时间的翻译、组辑,完成了我蓄谋已久的"帮您识别毒蘑菇与食用菌"科普邮集。蘑菇属于微生物,对此我没有专业优势,但蘑菇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因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手中存有一些蘑菇邮票,考虑能否组集,发挥蘑菇邮票的潜能。按照FIP(国际集邮联合会)专题邮集的要求来说,我不具有高精尖邮品,缺乏一定的珍悍性,但从科普角度,只要说明原理,分清是非曲直即可,于是我不追求高大,将组集的思路放在科学普及上,重点集中在特殊性、代表性、广泛性上。经过对资料反复学习研究,我一边扩大邮品搜集,一边对已有的邮票、邮戳、邮件等邮品的逐一翻译、鉴别、研究,经(本文来源于《陕西省毒理学会防控毒物危害与优化生态环境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6)

周静,胡守江,张妮[8](2019)在《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的代谢及毒理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3-MCPD酯)主要是植物油脱臭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过程污染物,其在生物体内经脂肪酶水解会生成3-氯-1,2-丙二醇(3-MCPD), 3-MCPD具有神经、肾脏、遗传毒性以及潜在的致突变性,是国际公认的食品污染物。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3-MCPD酯的毒理学研究逐渐增多,研究发现3-MCPD酯的毒性作用范围与游离3-MCPD的毒性作用范围相同,这支持酯键断裂形成游离3-MCPD,并且主要由3-MPCD施加毒性的观点。虽然3-MCPD酯相比游离3-MCPD的急性毒性较低,但2种化合物都产生广泛的肾组织病理学包括肾小球损害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及睾丸毒性。本文主要对3-MCPD酯的生物代谢及毒性研究进行了概述,旨在给国内相关毒理学研究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后续健康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杨凌[9](2019)在《中药的人源性脏器毒理学研究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毒性的人源性特征与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征间的交织造成中药评价的高难度。在形态学水平的特征上尽管种属特征并不明显,但因为作用靶点、代谢通路等分子机制的差异导致严重的种属与脏器特征的差异。本报告将向大家介绍相关前沿技术在甄别种属差异、脏器特征、代谢通路、中药ADME过程等方面的新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范例。(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彭雪梅,刘斌,岑小波[10](2019)在《中药遗传毒理学评价的一些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遗传毒性试验通过研究受试物是否引起机体遗传物质损伤,预测受试物潜在致癌性,从而降低临床用药风险。中药遗传毒性研究起步晚、发展慢,绝大部分中药及其制剂在上市前未进行相关研究。近年来,对中药的安全性关注增加,2017年试行版中药、天然药物注册申报资料己明确要求:单一成份、新药及其制剂、复方制剂中含有新药材,用于育龄人群并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的新药,长期毒性试验中发现有异常增生、处方中含有高度怀疑的遗传毒性药味或成份的情况下均需进行遗传毒性研(本文来源于《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5)

毒理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着名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创始人黄光照教授,于2019年11月18日13:30不幸逝世,享年88岁。黄光照,男,汉族,生于1932年,浙江余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50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从事法医学工作。1985~1992任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毒理学论文参考文献

[1].曲丽洁,兰凤英,魏东,王健.“食品毒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9

[2]..我国着名法医病理学及法医毒理学家黄光照教授逝世[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

[3].沈建云,温海燕,姜楠,周萌,邢本.工程纳米材料毒理学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评价[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李翔.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J].现代商贸工业.2019

[5].贺伟强,杨艳玲.高职院校畜牧专业“动物源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今日畜牧兽医.2019

[6].李倩,朱贲贲,王巍嵩.金锦香提取物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中南药学.2019

[7].孙志昌.一部毒理学科普邮集的探索[C].陕西省毒理学会防控毒物危害与优化生态环境研讨会论文集.2019

[8].周静,胡守江,张妮.3-氯-1,2-丙二醇脂肪酸酯的代谢及毒理学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9].杨凌.中药的人源性脏器毒理学研究新技术[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彭雪梅,刘斌,岑小波.中药遗传毒理学评价的一些思考[C].中国毒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毒理与安全性评价第四次(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论文知识图

多香果果实粗提精油处理后美洲花蜱若...不同浓度作用于HL02细胞不同时间...种样品对葡萄炭疽病菌(PTJ)的最低...细胞穿膜肽-抑制肽偶联物在微生物酶...暴露家蚕生殖腺抗氧化损伤途径示...试剂盒检测家蚕生殖细胞的生长情...

标签:;  ;  ;  ;  ;  ;  ;  

毒理学论文_曲丽洁,兰凤英,魏东,王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