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岩浆演化论文_任永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构造岩浆演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浆,松潘,巴彦,地区,怒江,白山,望江。

构造岩浆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任永健[1](2019)在《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对张广才岭南部中生代花岗岩成因和演化等问题的研究较少,对其进行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构造岩浆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的认识。张广才岭南部早侏罗世花岗岩主要由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3件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82.4Ma,属于早侏罗世。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以含有大量暗色微粒包体为特点,具有钙碱性、A/CNK值小于1.1、Eu具弱负异常(δEu=0.55~1.03)等地球化学特征,属于I型花岗岩,具有壳幔混合成因机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中侏罗世黑云英云闪长岩富含暗色微粒包体,其A/CNK值小于1.1(0.88~0.93),为钙碱性I型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_2=76.89%~77.82%)、富碱(K_2O+Na_2O=6.36%~8.5%)、富铁贫镁(FeO~T/MgO=6.2~20.6)的特征,并且稀土总量高、Eu负异常明显(δEu=0.01~0.74)、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属于A2型花岗岩。对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花岗岩的研究表明,早侏罗世早期(172.7~182.4Ma),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后续的岩石圈拆沉效应,导致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板底垫托造成古老地壳和新生地壳的部分熔融,由此形成具壳幔混合成因的花岗岩体;早侏罗世晚期(172.7Ma),东侧佳木斯板块与张广才岭地块碰撞造山作用形成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中侏罗世早期(168.1Ma),东侧大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持续,形成具壳幔混合成因的黑云英云闪长岩;中侏罗世晚期(166Ma),构造环境逐渐由挤压造山向造山后伸展环境转变。(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李兴奎[2](2019)在《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班公湖成矿带是西藏叁大世界级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最晚、认知度最低、研究最为薄弱的一条成矿带,其范围涵盖南羌塘地块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和拉萨地块西北部叁个构造区。受限于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班公湖成矿带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时限与过程、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液榍石U-Pb定年、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 r-Nd同位素等研究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南羌塘地块西部地壳结构进行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区域成矿时空差异以及构造-岩浆-成矿深部过程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ca.170-100 Ma)花岗质岩浆岩带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地球化学急变带)为界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北带花岗质岩石以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为主;而南带花岗质岩石则出现了埃达克岩、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和巴哈岩等多种类型,其中埃达克岩和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均起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后者还获得了一定的地幔组分的贡献;巴哈岩则起源于先期遭受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通过Hf同位素剖面构建和继承锆石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并且该地块内部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在晚中生代时期地壳性质和演化明显不一致,南侧边缘地区在侏罗纪发生了幔源岩浆底侵所导致的地壳垂向增长,形成了新生下地壳;而北侧内陆地区地壳基底并未遭受年轻幔源物质的明显改造,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3.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进入软碰撞演化阶段。在早白垩世中期(130-115 Ma),南羌塘地块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以及北拉萨地块上均有深水复理石沉积发育,表明这一时期存在一个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的陆内深水盆地。4.综合沉积-岩浆-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70-140 Ma时期,班公湖—怒江洋处于南北双向俯冲阶段,并且北侧的大洋板片从ca.160 Ma开始发生平坦俯冲。140-132 Ma时期,南羌塘地块和北拉萨地块发生初始软碰撞,导致有限的区域性隆升和沙木罗组底部角度不整合的出现。132-113 Ma时期,软碰撞结合带之下的大洋板片开始下沉并拖拽上覆岩石圈,从而导致区域性沉降和陆内深水盆地的形成;与此同时,南羌塘地块之下平坦化的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和后撤,从而导致区域伸展和岩浆岩时代向南年轻化。113-100 Ma时期,大洋板片从上覆岩石圈上完全拆离并沉入地幔,导致软碰撞结合带及两侧地块边缘快速均衡隆升,形成大规模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例如去申拉组、阿布山组和竟柱山组等)。5.通过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测得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1.7±1.9Ma(MSWD=1.1)。通过热液榍石U-Pb定年测得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06.4±1.1 Ma(MSWD=1.5),该年龄是班公湖成矿带北缘首次获得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年龄。综合区内己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提出班公湖成矿带北缘Cu-Au-Fe多金属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6.在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所含暗色包体内首次发现了岩浆硫化物包裹体,表明暗色包体的母岩浆是一种金属硫化物饱和岩浆;同时,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暗色包体为富水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铝玄武质岩浆注入到长英质岩浆房后淬火所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镁铁质岩浆在多龙矿集区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具有显着差异:南带花岗质岩体主要发育超大型-大型规模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而北带花岗质岩体则主要形成中小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铁矿。利于南带花岗质岩体形成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的构造-岩浆因素有:(1)南带所处的南羌塘地块边缘地区在侏罗纪时期形成了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2)早白垩世时期,存在有利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例如板片断离和后撤,促使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发生重熔,从而为南带岩浆-成矿系统提供丰富的金属和硫;(3)早白垩世时期,有特别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并注入到南带长英质岩浆房系统内,为岩浆房系统提供了大量成矿必需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金属和硫。相反,北带花岗质岩体所处地区下地壳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因此不具有太大的铜金类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只能形成一些富磁铁矿、贫(或不含)硫化物的矽卡岩型铁矿床。8.随时间的推移,南带花岗质岩体中的铜金矿成矿类型逐渐由斑岩型转变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导致这种成矿类型转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是: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在ca.118-113 Ma时期从南羌塘地块底部逐渐拆离,促使南羌塘地块南缘发生强烈的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铜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埋深逐渐变浅。(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8-30)

李莎莎,陈华勇,彭永新,汪礼明,罗志荣[3](2019)在《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对永梅坳陷带构造演化的约束:来自花岗斑岩和辉绿岩锆石年龄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矿床是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有效探针。广东省梅州玉水铜铅锌多金属矿床是以产出特富铜铅锌矿石、易采和经济价值高等为特点的中型矿床,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矿床成因上,但对矿区分布的花岗斑岩和辉绿岩岩脉及其所指示的构造意义缺乏关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对矿区内脉状花岗斑岩和辉绿岩进行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斑岩206Pb/238U协和年龄为(128.4±1.0) Ma (MSWD=2.6, n=26);辉绿岩锆石年龄范围分别为1776~1114 Ma、533~437Ma、282~255 Ma、226~209 Ma、186~154 Ma、141~125 Ma和87~56 Ma。结合锆石成因、野外辉绿岩切穿花岗斑岩和黄铜矿脉的关系,认为辉绿岩的结晶年龄为(59.3±2.5) Ma (n=13, MSWD=3.1),形成于晚古新世,其动力学背景为陆缘拉张环境。辉绿岩中继承锆石年龄表明玉水矿区深部不仅存在新元古代的基底物质,还经历了中晚侏罗世、白垩世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和早古近世的基性岩浆活动,这些岩浆活动与华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发育的多期地壳拉张活动相耦合。本研究也为中国东南部存在50~60Ma地壳拉张事件提供了新的年龄证据。(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4期)

叶亚康,曾敏,周雄,武文辉,徐云峰[4](2019)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容须卡岩浆-穹隆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雅江穹隆群北东部的容须卡岩浆底辟穹隆区,经历了多期构造演化,内部构造极其复杂。为厘清容须卡地区岩浆与穹隆的演化关系,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室内综合研究,探讨了容须卡穹隆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该穹隆中心发育无根或肠状褶皱,及"S"型、"Z"型褶皱和"A"型平卧褶皱;穹隆外围发育迭加褶皱,反映造山带早期SN向和EW向收缩挤压。该穹隆主要经历了晚叁迭世(印支末期)SN向与EW向的"双向挤压"作用;成穹期岩浆向上侵位时限为(214.4±1.2) Ma;成穹后经历了挤压推覆和应力松弛阶段;早中新世(17~10 Ma),由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快速抬升,松潘—甘孜造山带发育NW-SE向鲜水河左旋走滑断裂,使容须卡地区形成一系列NNW向韧脆性和脆性破碎带。(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调查》期刊2019年03期)

李鹏川[5](2019)在《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白山地区新太古代构造岩浆事件与地壳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吉南白山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是典型的太古宙基底出露区,区内新太古代TTG片麻岩和富钾花岗岩广泛出露,其间分布少量表壳岩和变质基性侵入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基底物质组成及早期地壳形成与演化的绝佳场所。本文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借助LA-ICP-MS和SHRIMP锆石U-Pb定年、锆石Lu-Hf同位素以及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等测试手段,对白山地区太古宙基底岩石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认识如下:1)白山地区新太古代表壳岩主要由斜长角闪岩、角闪片岩、斜长片麻岩和磁铁石英岩组成。角闪片岩和斜长角闪岩的测年结果指示其形成于2554–2548 Ma,角闪片岩中锆石多具有正的接近亏损地幔演化线的ε_(Hf)(t)值和接近其形成时间的T_(DM1)年龄,表明其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代表~2.55 Ga的地壳增生事件。而斜长角闪岩的ε_(Hf)(t)和T_(DM1)分布范围较大,其岩浆来源于亏损地幔并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表壳岩属于拉斑玄武质系列,其原岩以玄武质火山岩为主、含有少量沉积岩,形成于岛弧环境,可能暗示洋壳的初始俯冲。2)白山地区新太古代TTG片麻岩以英云闪长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为主,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出露较少。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形成于2661–2602 Ma,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形成于2608–2533 Ma,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550 Ma,它们多遭受了2514–2465 Ma的变质或深熔作用改造。2.66–2.58 Ga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的岩浆来源于新生玄武质地壳混有不同程度杂砂岩的部分熔融,可能形成于地幔柱构造体制下,而2.55–2.53 Ga的奥长花岗质-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岩浆来源于俯冲板片和其上少量沉积物脱水部分熔融,可能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部分具有高ε_(Hf)(t)值的样品指示2.66–2.60 Ga的地壳增生过程。3)白山地区新太古代变质基性侵入岩岩性主要为变质辉长岩,侵位时代介于2534–2527 Ma之间,其具有范围较大的正的ε_(Hf)(t)值和T_(DM1),部分锆石具有接近亏损地幔的ε_(Hf)(t)值,指示~2.53 Ga的地壳增生。变质辉长岩的岩浆可能来源于被俯冲板片熔体或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4)白山地区新太古代富钾花岗岩以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为主。二长花岗岩的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于2490 Ma。结合吉南地区富钾花岗岩研究成果,认为其岩浆来源于研究区新太古代早期富钾玄武质岩石、英云闪长岩及沉积岩的部分熔融,为壳内再循环的产物,可能形成于后造山环境。5)白山地区几乎连续存在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初期2.66–2.49 Ga的岩浆活动,并在2.66–2.60Ga、2.55Ga和2.53Ga发生多期次地壳增生事件,指示新太古代是白山地区重要的地壳生长阶段。6)结合区域上已有研究成果,认为吉南地区新太古代经历了如下演化过程:~2.80–2.70 Ga,在地幔柱活动背景下,大量玄武质地壳从地幔中分异;2.70–2.57 Ga,新太古代早期新生玄武质地壳发生部分熔融,造成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岩浆侵位;~2.56 Ga,东部陆块西侧的洋壳可能开始向东部陆块俯冲,引发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喷发,标志着与现今类似的板块构造体制可能开始启动;2.56–2.52 Ga,随着洋壳持续俯冲,岩浆活动强烈,俯冲板片、下地壳和地幔楔都发生了部分熔融,大量以花岗闪长岩为主的TTG、表壳岩和辉长岩岩浆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2.50–2.47 Ga,可能经历了弧陆碰撞造山,导致俯冲板片断离、幔源岩浆底侵,先存新太古代岩石普遍发生变质或深熔,同时大规模具有后造山性质的壳源富钾花岗岩侵位。最终大陆地壳逐渐趋于稳定,标志着华北克拉通初步完成克拉通化。(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田晓航,陈凯,董少雄,罗超[6](2019)在《青海南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青海南山处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界,跨越秦岭弧盆系和中南祁连弧盆系,属于盆地之间的界山。南山的凸起对青海湖盆地的构造演化具有着操控的能力。但是这个特殊的地区极具复杂的特点,这个位置使附近山带构成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本文将从青海南山的地形和气候进行了解,分析印支期的构造,研究岩浆作用。一起探究区域构造演化,为今后发展具有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5期)

董少雄,罗超,田晓航,陈凯[7](2019)在《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讨论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而言,我们需要从具体的地区和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几十年来,在我国已经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和总结,但是仍旧有些问题和认识不够明确。在本文中,我们将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依据最新的不同锆石的年龄分析、不同的岩石组合以及变形特征等资料,再对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进行简要的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给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5期)

段丰浩[8](2019)在《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哈图—包古图地区石炭纪—二迭纪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准噶尔位于着名的中亚造山带西南边缘,更是被夹持于北部的阿尔泰褶皱造山带和其南的天山褶皱造山带之间,岩浆活动多期次多成因,构造现象强烈且复杂。哈图—包古图地区地处西准噶尔腹心地带,分布着大量的石炭纪—二迭纪岩浆岩,这为理解西准噶尔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特征及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物质条件和重要窗口。本文以哈图—包古图地区出露的石炭纪—二迭纪中—酸性侵入岩以及基—中性脉岩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野外调研基础上开展综合研究,同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准确标定了研究区岩浆岩的时代属性,剖析了岩石成因及源区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石炭纪—二迭纪构造演化过程,为理解西准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构造演化之间的耦合关系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支撑。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厘定了研究区两期不同成因的中—酸性岩浆活动。岩石岩相学、锆石年代学以及地球化学共同表明,研究区中酸性岩体为两期岩浆作用的产物。以细中粒闪长—花岗闪长质岩石为主的小岩体/株,野外露头显示“灰白”色调,岩石多具斑状或似斑状结构,普遍发育暗色包体。年龄集中于322~310Ma,峰值年龄约314Ma;岩石具中等SiO_2,总体富钠贫钾,属钙碱性系列,富集U、Pb、Zr、Hf以及Rb、K、Sr等,明显亏损Nb、Ta、P、Ti,多具弱Eu异常,绝大多数为钙碱性准铝质I型花岗岩(仅铁斯克阔腊岩体为过铝质S型花岗岩,形成于308.9±1.8Ma);而粗—粗中粒碱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类岩基野外以“红”色调为主,年龄集中于306~295Ma,峰值约303Ma,高硅、富碱且富钾贫钠,属碱性系列,亏损Ba、P、Sr、Ti,强烈负Eu异常,为碱性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Nd-Sr、Pb和Hf同位素证实研究区晚石炭世—早二迭世花岗岩类岩浆源区为类似MORB的亏损地幔新派生的年轻壳源物质,存在少量新元古代陆壳物质的参与。2.识别出研究区两期赞岐质基—中性脉岩。别鲁阿嘎希及庙尔沟地区出露大量基性—中性脉岩,岩性主要为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及石英闪长(玢)岩,地球化学特征均类似于Setouchi地区的赞岐岩。别鲁地区赞岐质脉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319~315Ma),是由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而成(Group 1)或经板片成因的埃达克质熔体和俯冲流体共同交代的亏损地幔部分熔融而成(Group 2);而庙尔沟地区赞岐质脉岩形成于晚石炭世晚期—早二迭世早期(299~298Ma),是俯冲流体与地幔楔相互作用,使得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亏损地幔源区发生5%~15%部分熔融而成。3.提出了区域多期次俯冲—增生模式。依据研究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岩石组合及其时—空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多期次俯冲—增生可能是造成西准噶尔南、北地区石炭纪—二迭纪期间俯冲时限差异最有可能的原因。西准地区早石炭世与晚石炭—早二迭世地质体是(至少)两期由南东向北西俯冲的增生体,早石炭世末期南、北两地区的增生体均结束俯冲作用,而后拼贴至先存的奥陶纪—晚泥盆世增生杂岩中并转入陆内演化阶段。晚石炭世初期,南部地区再次发生俯冲增生,产生了大量与俯冲相关的岩浆岩,最终于早二迭世拼贴于早石炭世增生杂岩中。(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7)

王岩,王梦玺,焦建刚[9](2019)在《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矿物成分和铂族元素特征:对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环境的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望江山层状岩体位于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汉南杂岩带中,岩体从底部到顶部由超镁铁质岩过渡为中性岩:底部主要由辉石岩和橄长岩组成;中部为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上部为辉长岩和闪长岩。研究以中部岩相带橄榄辉长苏长岩、辉长苏长岩和辉长岩为对象,通过主要矿物的主微量元素和全岩主微量元素的分析,查明望江山岩体来源于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组成的大陆下岩石圈地幔,并且地幔源区受到了来自俯冲板片流体的交代,岩体中部带的母岩浆为拉斑玄武质岩浆。钛铁矿—磁铁矿矿物对成分计算表明,母岩浆在形成时具有较高氧逸度。通过单斜辉石压力计得到岩体的侵位深度约为12.9~18 km。对岩体母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过程的模拟计算表明,中部带橄榄石为母岩浆经过~28%分离结晶的产物。此外,铂族元素(PGE)组成暗示岩体并未经历过大规模的硫化物熔离,可能与缺乏地壳物质混染有关。岩体中单斜辉石与岛弧环境堆晶岩中单斜辉石成分相似,不同于裂谷环境中堆晶单斜辉石的成分;同时,全岩Th/Yb和Nb/Yb比值也与岛弧玄武岩比值相似,因此矿物和全岩成分均说明望江山层状岩体应形成于岛弧环境。研究认为扬子北缘在新元古代长期的俯冲过程中,大洋板片断离导致软流圈上涌,提供热源使交代大陆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具有岛弧特征的镁铁质岩浆,在局部伸展环境中上升侵位形成汉南杂岩带中镁铁—超镁铁质层状岩体。(本文来源于《地质力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钟石玉,方鑫,周豹,李志刚,熊意林[10](2019)在《内蒙古巴彦都兰地区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岩浆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巴彦都兰地区侵入岩发育,出露有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岩等岩体以及石英脉、细粒花岗岩脉、闪长玢岩脉、辉长岩脉、辉绿(玢)岩脉、煌斑岩脉等脉岩。通过对不同侵入岩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前人已有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判断该区不同时代侵入岩产出于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早二迭世侵入岩为在汇聚机制下古洋壳向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弧下俯冲,诱发成熟陆缘弧下地壳熔融而形成的最早但规模较小的一次岩浆活动;晚二迭世—早叁迭世区域上不仅存在洋—陆碰撞造山,而且也发生过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叁迭世花岗岩类为两大板块碰撞闭合后,转入伸展体制下岩石圈剥离和热软流圈上涌陆壳熔融形成的;晚侏罗纪,在大规模伸展体制下,幔源底侵,地壳部分熔融,幔源分异形成的基性岩浆、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以及二者混合形成的中性岩浆沿深大断裂不同层次上侵,形成了系列基性—酸性深成—超浅成岩浆。(本文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构造岩浆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班公湖成矿带是西藏叁大世界级铜多金属成矿带中发现最晚、认知度最低、研究最为薄弱的一条成矿带,其范围涵盖南羌塘地块西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和拉萨地块西北部叁个构造区。受限于极端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班公湖成矿带在区域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方面还缺乏系统性研究,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例如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时限与过程、南羌塘地块基底性质与演化等,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在综合前人资料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热液榍石U-Pb定年、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以及全岩S r-Nd同位素等研究手段,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南羌塘地块西部地壳结构进行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花岗质岩石成因、区域成矿时空差异以及构造-岩浆-成矿深部过程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南羌塘地块西部晚中生代(ca.170-100 Ma)花岗质岩浆岩带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地球化学急变带)为界可划分为南带和北带。北带花岗质岩石以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为主;而南带花岗质岩石则出现了埃达克岩、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和巴哈岩等多种类型,其中埃达克岩和正常钙碱性Ⅰ型花岗岩均起源于新生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但后者还获得了一定的地幔组分的贡献;巴哈岩则起源于先期遭受俯冲洋壳和沉积物熔体改造的地幔橄榄岩的部分熔融。2.通过Hf同位素剖面构建和继承锆石年代学研究,认为南羌塘地块可能存在太古宙-早元古代结晶基底,并且该地块内部以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在晚中生代时期地壳性质和演化明显不一致,南侧边缘地区在侏罗纪发生了幔源岩浆底侵所导致的地壳垂向增长,形成了新生下地壳;而北侧内陆地区地壳基底并未遭受年轻幔源物质的明显改造,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3.早白垩世时期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已进入软碰撞演化阶段。在早白垩世中期(130-115 Ma),南羌塘地块南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以及北拉萨地块上均有深水复理石沉积发育,表明这一时期存在一个横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北两侧的陆内深水盆地。4.综合沉积-岩浆-构造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中生代构造演化模式:170-140 Ma时期,班公湖—怒江洋处于南北双向俯冲阶段,并且北侧的大洋板片从ca.160 Ma开始发生平坦俯冲。140-132 Ma时期,南羌塘地块和北拉萨地块发生初始软碰撞,导致有限的区域性隆升和沙木罗组底部角度不整合的出现。132-113 Ma时期,软碰撞结合带之下的大洋板片开始下沉并拖拽上覆岩石圈,从而导致区域性沉降和陆内深水盆地的形成;与此同时,南羌塘地块之下平坦化的大洋板片发生断离和后撤,从而导致区域伸展和岩浆岩时代向南年轻化。113-100 Ma时期,大洋板片从上覆岩石圈上完全拆离并沉入地幔,导致软碰撞结合带及两侧地块边缘快速均衡隆升,形成大规模的陆相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例如去申拉组、阿布山组和竟柱山组等)。5.通过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测得尕尔勤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年龄为121.7±1.9Ma(MSWD=1.1)。通过热液榍石U-Pb定年测得先遣矽卡岩型铁矿的成矿年龄为106.4±1.1 Ma(MSWD=1.5),该年龄是班公湖成矿带北缘首次获得的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年龄。综合区内己有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本文提出班公湖成矿带北缘Cu-Au-Fe多金属成矿作用均发生在早白垩世。6.在多龙矿集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所含暗色包体内首次发现了岩浆硫化物包裹体,表明暗色包体的母岩浆是一种金属硫化物饱和岩浆;同时,根据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判断,暗色包体为富水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高铝玄武质岩浆注入到长英质岩浆房后淬火所形成。因此,我们提出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镁铁质岩浆在多龙矿集区超大型-大型斑岩铜金矿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7.弗野—磨盘山—青草山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晚中生代花岗质岩体在成矿类型和规模上具有显着差异:南带花岗质岩体主要发育超大型-大型规模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矿,而北带花岗质岩体则主要形成中小型规模的矽卡岩型铁矿。利于南带花岗质岩体形成一系列超大型-大型铜金矿床的构造-岩浆因素有:(1)南带所处的南羌塘地块边缘地区在侏罗纪时期形成了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2)早白垩世时期,存在有利的构造动力学机制,例如板片断离和后撤,促使富集金属硫化物的新生下地壳发生重熔,从而为南带岩浆-成矿系统提供丰富的金属和硫;(3)早白垩世时期,有特别富水、金属硫化物饱和的幔源镁铁质岩浆上升并注入到南带长英质岩浆房系统内,为岩浆房系统提供了大量成矿必需的水以及一定量的金属和硫。相反,北带花岗质岩体所处地区下地壳始终为古老的前寒武结晶基底,因此不具有太大的铜金类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只能形成一些富磁铁矿、贫(或不含)硫化物的矽卡岩型铁矿床。8.随时间的推移,南带花岗质岩体中的铜金矿成矿类型逐渐由斑岩型转变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导致这种成矿类型转变的构造动力学机制是:班公湖-怒江洋板片在ca.118-113 Ma时期从南羌塘地块底部逐渐拆离,促使南羌塘地块南缘发生强烈的均衡隆升,从而导致铜金矿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埋深逐渐变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构造岩浆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1].任永健.张广才岭南部早—中侏罗世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J].地质学报.2019

[2].李兴奎.班公湖成矿带(北缘)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D].南京大学.2019

[3].李莎莎,陈华勇,彭永新,汪礼明,罗志荣.广东玉水铜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对永梅坳陷带构造演化的约束:来自花岗斑岩和辉绿岩锆石年龄的证据[J].地球化学.2019

[4].叶亚康,曾敏,周雄,武文辉,徐云峰.松潘—甘孜造山带容须卡岩浆-穹隆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J].中国地质调查.2019

[5].李鹏川.华北克拉通东北部白山地区新太古代构造岩浆事件与地壳演化[D].吉林大学.2019

[6].田晓航,陈凯,董少雄,罗超.青海南山构造带印支期构造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J].当代旅游.2019

[7].董少雄,罗超,田晓航,陈凯.造山带岩浆作用与区域构造演化[J].当代旅游.2019

[8].段丰浩.新疆西准噶尔南部哈图—包古图地区石炭纪—二迭纪岩浆作用与构造演化[D].长安大学.2019

[9].王岩,王梦玺,焦建刚.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望江山层状岩体矿物成分和铂族元素特征:对岩浆演化过程和构造环境的制约[J].地质力学学报.2019

[10].钟石玉,方鑫,周豹,李志刚,熊意林.内蒙古巴彦都兰地区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岩浆演化[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9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位置及采样点Fig.2.1Locationo...研究区构造纲要图)中,花岗岩落入板块碰撞后隆起期、...岩浆-热液成矿模式图(据KirkhamandS...贵州省区域重力异常及区域构造推断分...甲玛斑岩-角岩蚀变与矿化成因模型(...

标签:;  ;  ;  ;  ;  ;  ;  

构造岩浆演化论文_任永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