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局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在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及全球变化的影响下,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福利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引起全世界的普遍关注。为遏制生态退化和环境破坏,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关键词:绿色生态;城市发展;建设进程;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每个城市的建设都遵循“智慧生态”这一理念,所谓智慧生态就是在遵循事物演变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维持原有的生态体系同时结合智慧的结晶,二者相互融合创就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进而实现我国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达到平衡制约,从而推进我国的绿色生态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目的。
一、生态建设的原则
1.面向区域的问题导向原则所谓问题导向,就是生态建设项目和方案的规划设计要以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基本依据;而面向区域,就是要充分考虑具体区域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和环境演变的规律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类型和特点多种多样,其驱动因子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互交织,表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同时,任何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都离不开具体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因此,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把握不能超越特定区域的内在需求。面向特定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是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成功的生态建设还要考虑项目区内多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区外因素对项目区的影响。
2.建设目标的科学性原则,生态建设必须首先确立科学的目标,在比较简单的情形下是单目标的,但更多的是由多种目标构成的目标体系。生态建设目标科学性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定量化(或基本定量化);(2)技术可行,要求有足够关于基本生态过程和可靠方法的知识来有效支撑生态恢复和重建任务;(3)尺度适宜性,即生态建设目标与相应的空间和时间尺度相适应;(4)社会经济合理性,即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是否愿意以足够的资源在一定期限内推动生态建设项目的开展。总之,生态建设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其目标的科学性。
3.参与的广泛性原则,社会资本是生态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这里的社会资本不仅仅指资金,还包括可投入生态建设的潜在人力、物力资源数量以及社会各界对生态建设的认同度和投入意愿。广泛参与是保障生态建设社会资本最优化的关键途径。因此,推进广泛参与已经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复杂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远上,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建设的内在要求,而广泛参与对于维持这种和谐关系非常重要。使社会各界投身于保护和恢复自然系统行动中的最好方式是将生态建设与其各自的利益或需求建立密切联系。推进生态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广泛参与有赖于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经济、政策、法律、文化和政治的多个方面)的建立和应用。
4.科学监测与评价原则,生态建设,从具体项目的确立到整个实施过程都离不开科学监测,并且项目完成后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监测工作仍然非常必要,可以为生态建设效益的后评估提供数据支撑。按照时序,生态建设评价可以划分为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前期评价解决什么地方需要生态建设、如何进行生态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说,前期评价中需要在一定的资源约束下完成生态建设优先区域的选择以及不同类型优先区域适宜的建设方式和技术分析等问题。中期评价,即生态建设实施过程中的监理及其相关评价,主要解决生态建设工程是否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标准和技术规范执行的问题。生态建设后评价,即生态建设效益评价,至少可以明确有关生态建设工程的这些问题:(1)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3)通过什么方式可以改进投入-产出效果?因此,通过生态建设效益评价能够回答生态建设工程相对于其初始目标而言是否取得成功,或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的问题。对于生态建设的适应性管理和改进生态建设工程的成功率及综合效益发挥着关键作用。
二、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方式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促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为城镇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其较强的生态要素支撑能力,利于城镇经济的发展和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宜人的居住环境,利于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入驻,从而全面提升城镇的竞争力;良好的生态和居住环境,吸引大量外来人员的涌入,带来的资金、技术、劳动力资源,促进城镇化发展步伐。伴随着人流、技术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向城镇的聚拢,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由此凸显。具体表现为:城镇化的资源集约效应促进了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缓解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和人口就业压力,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经营;人口的适当集中导致污染物的大量聚集,利于污染集中治理,此外还为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提供了高度集中的消费群体;城镇化的高度发展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及环保意识的提高,在无形之中为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提供意识层面的保障。具体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互动的措施如下:
1.小城镇建设应与生态维护并举。为了合理分散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密集问题,应该在推动大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快小城镇建设,通过强化小城镇的产业集聚进而吸收劳动力,减轻大城市人口密集问题,提高小城镇建设速度,进而加快全国城市化的进程。在专业农业富余劳动力,缓解人口过度向大中型城市迁移的同时,也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因此,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序推进人口合理迁移,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正常运作,而且是促进经济市场化、农村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对加快农村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提高生态环境效益。
2.多方面推广土地污染会对社会和民生的影响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修复受污染的土地,提高土地的社会、经济、环境价值;另一方面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例如土壤污染方面的立法。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土壤保护专项基金,有效的利用市场机制特点,除了政府投资更要多方吸引私有企业投资等多渠道资金参与土地污染问题的治理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城镇化中的土地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参与治理的主体包括多个地区以及各地区多个相关部门。因此,土地污染的治理必须由各地区相关方共同参与,和谐处理才能确实解决问题。整个城镇化建设从政策、法规、经济、科技、教育等多方面支持土地合理良性利用从而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3.整合城镇区域分配。根据不同功能区域对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需求可按照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等进行区划分,进一步制定不同区域对应环境质量标准。新工业企业和原有工业企业要统一在工业园区集中管理,对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集中采取处理措施,设立远离居民区和商业区单独的工业园区,将所有工业企业集中安放。在集中统一规划管理工业企业时,注意禁止在城市水源地或上风向等地兴建工业项目。根据当地环境和资源实际情况,优化产业结构与合理安排工业企业布局。在市区内积极鼓励发展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确保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循环。
我国的生态建设必须以我们自己的客观国情为基本出发点,以相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依托,把握并遵循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实现生态建设实践的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王玉梅.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2016.
[2]朱静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