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寅乔明
(昆明医科大附二院肝胆胰外三外科云南昆明650101)
【关键词】全麻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05-01
全麻是麻醉药通过吸入、静脉进入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神智(暂时)消失的全身麻醉。现在可以肯定的认为,施行全麻的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全麻可致下肢血流减少5%,使红细胞变形性减弱,血液黏滞性增高。另外,手术中全身麻醉长期仰卧,肢体制动,肌肉处于松弛状态,也可使血流滞缓,有利于DVT形成。现将我科全麻术后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及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全麻下实施680例手术,其中男260例,女420例,平均年龄54.6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30天,其中12例术后发生DVT,采用抗凝+溶栓治疗后恢复良好,治愈出院。
2.全麻术后血栓形成及预防
2.1危险分层:大多数患者存在一种或多种DVT危险因素,这些因素通常混合存在,对于住院患者应该常规进行DVT危险分层,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低危人群:年龄小于40岁,在全麻下,腹部或胸部手术时间在30分钟以内。
中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在全麻下手术超过30分钟,肥胖、肿瘤、静脉曲张、瘫痪、长期卧床或心衰。
高危人群:DVT或肺动脉栓塞史,严重外伤,因恶性肿瘤行腹腔或盆腔广泛手术。
2.2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下肢间断气束压迫(IPC)等机械方法的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破损并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低危人群可采用GEC法,中危人群采用GEC+IPC法,高危人群可采用GEC+IPC+LDH法。
2.3减少手术创伤: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肢体长期受压使静脉回流障碍;术中操作轻柔细致,防止不必要的组织损伤,特别是注意保护暴露于手术野的血管,减少对血管的挤压和挫伤[1],以免损伤血管内膜诱发血栓形成。
2.4减少血管内膜损伤:为减少血管内膜损伤,要提高护士的静脉穿刺技术,输液时尽量选用上肢静脉,同一静脉不宜多次穿刺,输注刺激性强或高渗药液时,注意保护血管[2]。
3.护理
3.1一般护理:严密观察病情,重视病人的主诉,若站立后有下肢沉重、胀痛感,应警惕有DVT发生的可能,如下肢出现水肿,或静脉怒张,腓肠肌深压痛,双下肢相对应平面的周径相差大于0.5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已出现DVT症状者,血栓形成后1-2周应绝对卧床,抬高患肢20°-30°,以促进血液回流,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不得按摩或进行剧烈运动,以免栓子脱落,必要时放置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严密观察患肢肌张力,患肢周径,动脉搏动及皮色、皮温的变化[3]。
3.2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其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等心理,情绪易怒,沮丧,不配合医生治疗。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尤为重要,护士应多给患者鼓励,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耐心、细致的解决患者提出的问题,使其保持心情舒畅,生活规律。
3.3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禁食肥肉、蛋黄、动物脑等食物,以免血液粘稠度升高,血液淤滞,加重血栓形成,选择禁食清谈,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新鲜水果、豆类、粗粮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3]
总之,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大大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降低了住院日,提高了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参考文献
[1]李秀英,张丽,金秀敏.循征护理在骨科病人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7,4(2):114-115.
[2]杨清秀,郭翠兰,周静.脊髓损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3c):31-32.
[3]朱忠琴.妇产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现在中西医集合杂志,2007,16(13):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