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杆菌,类抗生素,肺炎,抗生素,重症,获得性免疫,克雷。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论文文献综述
史志学[1](2019)在《近3年某院呼吸内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概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近3年来某院呼吸内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概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呼吸内科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5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统计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病原学检查情况以及用药合理性,评判其是否符合临床用药标准,最后再对异常问题进行归纳分类。结果美罗培南的临床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均高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共检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病原菌;采用美罗培南干预后,耐药菌产生率为39.34%,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干预后,耐药菌产生率为47.80%;共发现用药不适宜病例71例(13.7%)。结论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在呼吸内科应用广泛,但其仍然存在用药不合理问题,临床上在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把握好DDDs与DUI,合理规范用药,降低抗菌耐药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0期)
郭利涛,樊静群,李萌,张蕾,马红叶[2](2019)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98例,其中发生AAD者35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63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ICU患者中AAD发生率为35.71%;AAD组患者年龄[(62.06±23.44)岁]大于非AAD组[(48.03±20.61)岁](P<0.05),男性、高血压比率(82.86%、48.57%)高于非AAD组(57.14%、20.63%)(P<0.05),ICU住院时间[(18.77±10.85)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60±7.85)d]长于非AAD组[(12.49±8.48)、(9.76±5.63)d](P<0.05),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比率(84.62%)高于非AAD组(60.42%)(P<0.05),糖尿病比率、肠外营养、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率及入ICU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非A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OR=3.276,95%CI:1.041~10.310,P=0.043)、联合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OR=3.034,95%CI:1.047~8.788,P=0.041)是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AAD时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可能增加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赖静,张琪,梁园,刘滔滔,温燕[3](2019)在《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荟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用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CRE/CRKP)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研究,检索年限截至2018年1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和GRAD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3篇英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合计212例患者。荟萃分析显示:双碳青霉烯类联用可降低28/30 d死亡率(OR=0.41,95%CI:0.21~0.79,P=0.007),改善临床疗效(OR=2.07,95%CI:1.10~3.88,P=0.02),提高细菌清除率(OR=2.05,95%CI:1.05~3.99,P=0.04)。GRADE系统推荐分级为低等级、弱推荐。结论双碳青霉烯类联用可增强对CRE/CRKP的抗菌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岑菁,陈和莉,夏培元,臧雷[4](2019)在《预防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预防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18年12月,纳入预防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试验组)对比安慰剂或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照组)对SAP有效性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5.1.0和改良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胰腺感染率、胰腺外感染率、手术干预率和病死率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RCT,合计5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胰腺感染率[RR=0.84,95%CI(0.58,1.22),P=0.36]、胰腺外感染率[RR=0.76,95%CI(0.43,1.35),P=0.35]、手术干预率[RR=0.93,95%CI(0.65,1.32),P=0.68]和病死率[RR=0.99,95%CI(0.59,1.65),P=0.9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防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能降低SAP患者的胰腺及胰腺外感染率、手术干预率和病死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9年09期)
黄雪龙[5](2019)在《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抗生素的发现和使用提高了临床抗感染的治疗效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超范围、超剂量抗生素的使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给细菌感染性疾病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细菌在抗生素压力环境下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获取外源质粒等方式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得到关注,研究人员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主要有: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质粒转导、主动外排泵系统、碳青霉烯酶的产生,以及整合子介导耐药性改变等。细菌染色体上的耐药基因可以在移动原件的作用下整合到细菌的质粒上,这一生物学现象可以导致耐药基因的大面积扩散;质粒可以通过细菌的性菌毛接触而传递遗传物质。因此,明确细菌基因组中的耐药基因、质粒、移动原件、插入序列、转座子,以及耐药基因传播扩散的分子机制非常重要。目的:本论文在课题组研究基础上探讨肠杆菌科中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制,将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1.收集不同来源临床分离株,对其进行药敏实验,分离耐药菌株。2.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耐药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3.对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菌株进行Carba NP法确定该菌株是否产碳青霉烯酶以及所产酶所属的类型。4.利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法以及PCR检测方法,研究分离的耐药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如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喹诺酮耐药基因、四环素耐药基因和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等。5.通过质粒接合转导实验确定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性。6.细菌主动外排系统中的外排泵介导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7.应用细菌二代全基因组测序确认耐药基因在全基因组中所处的位置。结果:1.筛选得到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典型药物,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比阿培南的MIC值均大于10μg/mL。2.通过二代基因组测序结合PCR扩增实验,肺炎克雷伯菌检测到IMP-4,DHA-1,qnrs1和TetA等耐药基因。3.质粒提取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质粒,该质粒可以通过大肠杆菌接合转导实验,介导宿主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4.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二代测序结果表明,肺炎克雷伯菌质粒结构包括IncN1型的保守骨架区以及repA以及tra等基因。在质粒的骨架区整合了许多的外源插入序列,耐药基因大多包含在插入序列中。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表达碳青霉烯酶类酶IMP-4和DHA-1,水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从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2.质粒接合转导实验证明碳青霉烯酶类耐药基因可以通过质粒水平转移,警示我们注意抗生素耐药基因扩散风险。3.利用二代全基因组测序扫描技术,明确了耐药质粒的基本结构,分析了质粒复制起始基因,质粒骨架区以及质粒外源插入区,确定了质粒耐药基因在细菌基因组中的位置和移动原件的作用方式,从而初步阐明了由质粒介导的多重耐药基因传播扩散的机制,为多重耐药菌乃至泛耐药菌的耐药基因传播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马幸延,李虹霖,鲁洋,蔡依玫,张伟铮[6](2019)在《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碳青霉烯异质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HPA)的临床特征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感染控制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临床分离的169株铜绿假单胞菌,用K-B法初筛,群体谱分析(PAP)实验确认CHPA菌株。采用K-B法筛查CHPA对其他抗生素的异质性耐药(HR)情况。查阅病历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感染CHPA菌株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在169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并确认了50株CHPA菌株,检出率为29.59%。其中美罗培南(MEM)和亚胺培南(IPM)异质性耐药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6.03%(44/169)和13.02%(22/169),同时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占9.47%(16/169)。K-B法初筛发现14%(7/50)的CHPA存在同时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头孢他啶异质性耐药的情况。26.0%(13/50)的CHPA分离自综合科,66.0%(33/50)的CHPA分离自痰液标本。多因素分析显示,患有基础疾病(OR=3.846,P=0.040)、接受侵入性操作(OR=2.778,P=0.012)和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OR=2.278,P=0.041)是MEM-HR菌株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而接受侵入性操作(OR=3.559,P=0.018)是IPM-HR菌株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联合异质性耐药现象。患有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和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热带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勋松,黄丽芳,金国兵,吴贞[7](2019)在《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患者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情况和耐药性,以便为临床抗生素使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送检的18 000份标本中分离培养的39株CRE菌株,应用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按照CLSI 2017-M100的折点标准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39株CRE菌株,其中大肠杆菌13株(33.3%),其次为阴沟肠杆菌12株(30.8%)、肺炎克雷伯菌8株(20.5%);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标本(13株,占33.3%),其次为尿液标本(10株,占25.6%)和腹水标本(6株,占15.4%);绝大部分CRE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唑啉表现完全耐药,CRE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噻亏和头孢呋辛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表现出超高的耐药性(均达97.4%)。高于90%的分离株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97.4%)、亚胺培南(100.0%)、美洛培南(97.4%)和复方新诺明(92.3%)不敏感(中介率加上耐药率),CRE对阿米卡星抗生素的敏感率达79.5%。结论 CRE引起患者感染已经很常见,病原菌耐药性严重且病情危重,临床应重视对CRE的分离和监测,并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9年08期)
杨阳,彭峰辉,贾峰,刘亚辉,纪柏[8](2019)在《经皮经肝穿刺多根置管引流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艾滋病多发肝脓肿1例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间断性发热15 d"于2017年11月14日入本院治疗。患者15 d前因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初步诊断为肝脓肿、胸腔积液,行超声引导下肝脓肿穿刺引流术、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家属自诉给予穿刺放置2根脓肿引流管,1根胸腔引流管,3 d后即给予拔除,具体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不详,同(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甘元容,来元安,杜勇,李香露,姜黎莉[9](2019)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机能、细菌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机能、细菌学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亚安培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比较两组免疫机能、细菌学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显着低于对照组,CD8、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细菌学疗效清除率、部分清除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再感染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是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有效方法,能改善免疫机能、提高细菌学疗效,值得推荐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期刊2019年05期)
师帅,吴春,陆萍,齐志勇[10](2019)在《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主要针对4种临床常见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较广的抗菌谱以及抗菌活性,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结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临床治疗严重混合感染以及耐药菌感染的有效药物。(本文来源于《中外女性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 AAD)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98例,其中发生AAD者35例为AAD组,未发生AAD者63例为非AAD组。比较2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危险因素。结果 98例ICU患者中AAD发生率为35.71%;AAD组患者年龄[(62.06±23.44)岁]大于非AAD组[(48.03±20.61)岁](P<0.05),男性、高血压比率(82.86%、48.57%)高于非AAD组(57.14%、20.63%)(P<0.05),ICU住院时间[(18.77±10.85)d]和抗生素使用时间[(14.60±7.85)d]长于非AAD组[(12.49±8.48)、(9.76±5.63)d](P<0.05),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比率(84.62%)高于非AAD组(60.42%)(P<0.05),糖尿病比率、肠外营养、益生菌、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比率及入ICU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与非A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OR=3.276,95%CI:1.041~10.310,P=0.043)、联合应用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OR=3.034,95%CI:1.047~8.788,P=0.041)是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发生AA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发生AAD时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较长,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或加酶抑制剂抗菌药物可能增加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的ICU患者发生AAD的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论文参考文献
[1].史志学.近3年某院呼吸内科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概况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9
[2].郭利涛,樊静群,李萌,张蕾,马红叶.ICU患者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治疗时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3].赖静,张琪,梁园,刘滔滔,温燕.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感染的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
[4].岑菁,陈和莉,夏培元,臧雷.预防性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9
[5].黄雪龙.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D].南华大学.2019
[6].马幸延,李虹霖,鲁洋,蔡依玫,张伟铮.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异质性耐药的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9
[7].王勋松,黄丽芳,金国兵,吴贞.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J].海南医学.2019
[8].杨阳,彭峰辉,贾峰,刘亚辉,纪柏.经皮经肝穿刺多根置管引流联合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艾滋病多发肝脓肿1例报告[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9].甘元容,来元安,杜勇,李香露,姜黎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机能、细菌学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9
[10].师帅,吴春,陆萍,齐志勇.4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应用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