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水投水务产业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由于经济水平的发展,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在迅速增长。人们的日常生活、工都离不开水。但是世界上的水资源是有限的,合理的利用水利工程可以起到保护水资源的作用。然而在对水利工程的使用与维护过程中,目前所用的管理方法比较滞后,不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状态。所以,为了让现有水的资源能够持续可用,就一定要对水利工程进行强化管理。本文将会围绕实例水利工程目前的管理模式,就如何能够保障水资源得以持续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构建大水网格局,实现跨域调水
1.1实例水利工程基本情况
整个云南省全省范围的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为679.5mm,而且其汛期的降雨量超过总降雨量的70%。水资源总量的平均值是3.03×1010m3,云南省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仅322m3,只有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6,仅相当于全世界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的1/25。云南省基于目前的水情,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借助于计划中的水利工程,依托与工程的连通、调蓄,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大格局的现代水网,制定了一种相对健全的跨网调水思路,为云南省水资源利用实现可持续性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
1.2构建跨网调水思路
将跨流域调水的主要动脉、防洪调度的必备通道和水资源系统的整体生态格局构建出来。再利用云南省的水系空间数据(见表1),将顶层的具体设计思路确立下来,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抗旱防洪减灾、自然降水的可持续利用、农业用田的灌溉、生态水资源系统、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等六大主体工程,利用经过合理管理的水利工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表1云南省水系空间数据概况
1.3通过水利工程的联合实现跨网调水
云南省内的河网密度平均值是240m/km2,其中有5000多条河流的干流长度在5km以上,有15条大型河道,云南省内湖泊面积总计为1494km2。全省的水资源总量并不丰富,但仍然遵循着“六四三三三”的调配思路,通过大水网,对全省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送,使水资源相对更加贫乏的地区,也能够得到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把水资源从江苏提入云南省后,位于省内的干线长度总计为1191km,其中南北方向上的干线长度为487km,东西方向上的干线长度为704km。通过以上两大调水工程,动用6座水库进行调蓄,将云南省15条大型河道与那些沿途汇入其中的河流相互连通,对云南省的水资源进行全面优化配置,使全省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实现了相互扶持的目的,实现了全省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
2规范化管理作为大水网主体的大中型工程
水利工程讲究的是“三分建七分管”。以往多年来只因重建设而轻忽管理,以及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的不良影响,导致水利工程目前的管理状况滞后现象十分明显,工程普遍存在严重老化、面貌破旧、年久失修、隐患遍布。云南省自2011年起,在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初步完成、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的前提下,借助大中型水库基本完成除险加固工程的良好时机,在全省范围内对大中型水利工程的管理进行规范化建设。
2.1巩固水管体制改革成果并继续深化
合理的水管体制是水利工程管理规范化的基本前提,水利工程运行的规范化管理需要一个稳定的水管队伍,以及一条畅通的水利工程维护经费渠道。所以,云南省把水管体制改革的完成当成先决工作,将改革成果纳入全省年度考核中,将改革成效与水利工程的维护经费发放直接挂钩,对改革未完成的单位,在进行考核验收的时候直接一票否决。通过约束激励机制的建立,促进了水管体制改革的进度,也为水利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准备好了基本条件。
2.2建立严格的考核程序、考核方式作为规范化管理的保障
检验管理质量的手段中最主要一种的就是完善、细化的考核制度,云南省针对如何考核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绩效,出台了一系列的考核办法、验收细则、考核标准等规范性文件,并结合实践经验不断进行重新修订,最终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核体系。并将培训与督导纳入其中,对验收结果没有达到标准的水管单位进行强制性督导,有针对性的对其关键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且,建立了一个全省范围的考核专家库,通过选取异地专家的方式建组,并邀请国家级的相关专家担任考核组组长,既可以使考核工作结果具有公平性、公正性,又能够让各个城市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共同进步。
2.3通过奖补经费的落实推进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
为确保各地对水管绩效考核的予以充分的重视,掀起全面建设水管单位的潮流,云南省每年拿出4000万的水利工程维护经费,建立奖补激励机制,用于通过水管单位的考核奖补,激发水管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提升。
2.4实现管理体制的长效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通过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进行绩效考核,逐步将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引入正轨,形成一种科学、精细、规范的长效体制。对新创建的水管单位,以3年为一周期严格执行相关的复核制度,复核不合格的水管单位直接摘牌。对需要复核的水管单位,采取不定期督导、调研、抽查等形式进行复核,尽量保持创建成果,早日使科学、精细、规范的管理体制变得常规化、日常化。
3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所突破
云南省内现有小型水库共有6180座,数量在全国排名第5。但因建设的早,设计标准本就不高,再加上管理不善、年久失修,问题显著,一向是云南省的重点防汛目标,同时也是安保的焦点、难点。2008年至今,云南省针对大部分小水库展开了多次大规模的除险加固工程,明显改善了小水库的安全状况,即便如此,小水库的安全形势仍算不上好。为继续对小型水库进行安全管理,云南省在2014年出台了专门为小型水库制定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以及考核改革绩效的标准,把山丘区小型水库作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对象,花费5年时间为小型水利工程建立起一套能够适应各方面需求的,相对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4实现水资源在云南省的可持续利用
在水利工程的规范化管理过程中,云南各地纷纷大胆的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探索,把水利方面目前存在的优势,逐步转化为生态系统的优势,以水管单位为核心的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已经初步形成。水利工程因其战线长、牵扯范围广、建设基础差,容易出现已建成多年的水利工程却没有一个对其负责的专业管理单位,或者是管理主体不清、管护责任不明,以及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长期得不到有效落实等种种问题,而这些问题一向是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过程当中的老大难。为强化水利工程的规范管理,构建一个长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实现“水清、河畅、景美、岸绿”[4]。
5结语
云南省虽然已经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作出了一些成绩,初步实现了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但因云南省的水利工程数量太多,分布面又比较广、工程规模小而且分布不集中,管理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在水利工程的实际管理中仍难免有些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譬如水利工程的管理执法力度薄弱、没有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以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落后等。未来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对水利工程现行的管理、运行机制加以完善,在管理中加入现代化理念和高新技术,使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更加规范化、更加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许华.南方农机.2017(18)
[2]谈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张巨英.绿色环保建材.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