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动物装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物,欧亚,藏族,中国北方,草原,美术教育,商周。
动物装饰论文文献综述
丰良[1](2019)在《浅淡颜色釉装饰在动物瓷雕艺术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釉的产生使陶瓷赋予了更多的表现形式,有了釉人们才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釉来装饰各种各样的陶瓷产品。釉的萌芽最早是在彩陶时期,最早的釉是白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工业技术的进步,人们不断认识了金属氧化物的着色,然后才慢慢有了颜色釉,颜色釉在社会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充实。发展至今的颜色釉色彩丰富、风格独特。早在汉末晋初年间,人们就已生产(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陶瓷》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莉[2](2019)在《形意嬗变 神俗博弈——略论商周青铜器动物装饰的发展与变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周的青铜器纹饰是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动物纹饰是主体。文章从装饰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周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从平面纹饰、立体部件装饰和器型叁个维度考究动物纹饰的发展和变异,从而发现神俗动物形体、意蕴的变化规律,窥视古人意趣。(本文来源于《文物鉴定与鉴赏》期刊2019年12期)
王炳锡[3](2019)在《动物装饰图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装饰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其以生动形象图案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在历史的发展中,动物装饰逐渐被赋予各种吉祥、喜庆的寓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本文对动物装饰图案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究动物装饰图案的象征意义及创作风格。(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9年08期)
王加美[4](2018)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培养——以动物装饰画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情感培养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价值,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了学生情感的培养策略,分别从学生兴趣、明确特征、情感升华、丰富情感四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教育界(基础教育)》期刊2018年12期)
王雪岩[5](2018)在《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食草动物纹装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纹作为“斯基泰艺术”叁要素之一,是北方草原文化极具代表性的特征。学术界关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考古学研究中,动物纹是学者们关注颇多的问题之一。本文选取其中的食草动物纹进行研究,以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的食草动物纹装饰作为研究对象,尤以羊纹、马纹、鹿纹和牛纹为主。食草动物作为北方人群日常接触最频繁的动物种类,在游牧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出于自身喜好或图腾动物崇拜等方面的考虑,北方人群通常将食草动物纹装饰于各类武器工具、装饰品、车马器及容器。本文主要以有明确出土地的器物为研究基础,参考少量见于着录的器物,在类型学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它们的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梳理每一种纹饰的发展脉络,并进一步讨论北方地区与中原地区、新疆地区及广袤的欧亚草原之间的联系。最后,本文对食草动物纹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形态进行初步推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杨浏青青[6](2018)在《《山海经》异兽形象与中国传统动物装饰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演变看,在工艺制造、器物造型、纹样装饰等方面我们都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而传统装饰纹样则是贯穿发展脉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器物装饰纹样因其内涵丰富的文明密码,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表现形式。除通过装饰寄托对美的追求、情感表达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外,更蕴含了古代先民早期精神世界与思想观念。本文主要以《山海经》中神怪异兽形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进行形态和功能特征的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将异兽形象与不同历史时期出土文物上的动物装饰纹样进行佐证,探索我国动物装饰纹样蕴含的深刻寓意和文化内涵。进而引发在当代文化创意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动物图形进行再创造,形成新的设计观念。中国的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地域特色鲜明。而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以及多元化的动物装饰纹样就是其中一类,它作为国内装饰艺术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有利于为我们了解到古代社会历史发展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动物纹样文化内容丰富,技艺高强,在此基础上对其特点做了具体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在吸取传统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也能够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设计出全新的动物图案元素。(本文来源于《山东艺术学院》期刊2018-06-01)
邵会秋[7](2018)在《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的交往——以动物纹装饰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纹装饰是北方民族和草原文化最为显着的标志之一,不同种类的动物纹装饰来源并不相同,本文从动物纹装饰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六种具有代表性动物纹装饰的起源和传布,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之间的交往。(本文来源于《西域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格桑多吉[8](2018)在《藏族传统装饰图案中动物纹样的流变及其文化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物纹样一直是藏族传统装饰艺术中十分重要的表现题材,在装饰语言上表现为"自然形态的动物"和"理想化的动物"两种纹样类型。文章结合藏族图案中的动物纹样流变呈现出四个不同的时代特征,在田野考察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藏族传统装饰图案中动物纹样的流变及其文化表现。(本文来源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罗夏艳[9](2018)在《清末民间童帽的动物形制及其装饰特色赏析——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馆藏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藏有一批清末时期民间的童帽,其中动物形制童帽种类较多,有龙头帽、虎头帽、狮头帽。这类童帽形制多样,装饰丰富,生动地展现了清末民间的审美风尚、信仰风俗以及制帽艺术的不凡造诣。(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2期)
高雪[10](2018)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培养——以动物装饰画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标提倡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固有的输灌式教学已经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情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该文以苏少版小学叁年级上册动物装饰画教学为例,讨论小学美术教育中情感培养的意义,并且提出了情感培养的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美术教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动物装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商周的青铜器纹饰是青铜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动物纹饰是主体。文章从装饰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商周青铜器的动物纹饰,从平面纹饰、立体部件装饰和器型叁个维度考究动物纹饰的发展和变异,从而发现神俗动物形体、意蕴的变化规律,窥视古人意趣。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动物装饰论文参考文献
[1].丰良.浅淡颜色釉装饰在动物瓷雕艺术美[J].景德镇陶瓷.2019
[2].李晓莉.形意嬗变神俗博弈——略论商周青铜器动物装饰的发展与变异[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
[3].王炳锡.动物装饰图案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19
[4].王加美.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培养——以动物装饰画教学为例[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
[5].王雪岩.中国北方地区商周时期食草动物纹装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8
[6].杨浏青青.《山海经》异兽形象与中国传统动物装饰形态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8
[7].邵会秋.中国北方、新疆和欧亚草原文化的交往——以动物纹装饰为视角[J].西域研究.2018
[8].格桑多吉.藏族传统装饰图案中动物纹样的流变及其文化表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9].罗夏艳.清末民间童帽的动物形制及其装饰特色赏析——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服装博物馆馆藏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10].高雪.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情感培养——以动物装饰画教学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