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道德论文-毕进杰,彭虹斌

主体道德论文-毕进杰,彭虹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主体道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政策执行,道德责任,判断依据,伦理学

主体道德论文文献综述

毕进杰,彭虹斌[1](2018)在《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判断的伦理学依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道德责任进行判断,目的是要找出其承担道德责任的原因,帮助其理清和明确应负的道德义务和使命。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的判断属于伦理学范畴,其中,行为后果、因果关系、品格善恶和规范道义分别是功利论、决定论、德性论和规范论关于道德责任判断的依据。在对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的判断实践中,应结合我国具体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情景,实现上述伦理学依据的有机融合。(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09期)

孙秀玲[2](2018)在《主体道德教育视域下的主体德育体系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漠视学生道德需要、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灌输和将学生作为道德规范服从者的问题。主体道德教育是对这种道德教育的扬弃。实施主体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满足学生内在需要与道德文化间的双向建构,是推动师生间合作对话和以生活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实践的过程。实现向主体道德教育的转变,需要建构以合作、体验和实践为特点的"叁型课堂"。(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8年18期)

王宏婕[3](2018)在《新时代我国民间借贷主体道德意识现状调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发展迅猛,很好地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因监管缺位,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风气。当前民间借贷主体道德意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道德评价失范、价值观低俗化、伦理道德扭曲、道德知行分离。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加强民间借贷领域的道德建设,一是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鉴别力。二是鼓励正常借贷行为,引导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叁是加强公共伦理制度建设,规范民间借贷活动。四是重视培养理智思维,加强人们道德自律。(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贺培育,杨畅[4](2017)在《以雷锋精神助推职业主体道德培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的决胜阶段,弘扬雷锋精神、推进职业主体道德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这将有助于克服当前不同程度存在于社会职业群体中的价值偏离、德行扭曲、履职缺陷、意志缺乏、创新不足(本文来源于《湖南日报》期刊2017-03-04)

冯国锋[5](2017)在《论多主体道德治理中的政府角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治理就是对道德进行治理,多主体性是道德治理的首要特征和要求。在多主体的道德治理过程中,政府应是元治理的角色,主要发挥引导和协调作用。具体来说,政府应是整个社会道德治理的规划者,基本道德治理规则的制定者,多主体道德治理的发起者和协调者,多主体道德治理保障的提供者,社会道德治理的示范者。(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7年01期)

彭宗健[6](2016)在《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道德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当前提高社会治理主体道德素质的紧迫性、必要性,分析了当前社会治理各主体存在的道德缺陷,提出社会治理主体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即尊重差异、包容多元,追求公正、关爱弱者,恪守诚信、增进信任,坚守责任、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与人共赢。探讨提升社会治理各主体能力的途径:要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安排;刚性的法治保障;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教化;能动的实践强化。(本文来源于《新西部(理论版)》期刊2016年23期)

闫放,闫欢[7](2016)在《移动直播中主体道德判断的心理物理学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媒介时代主体道德判断的规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基于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理论,对移动直播中的远近明暗与冷热等物理变量刺激对主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加以分析;对移动直播的强物理变量刺激下,主体通过表征认知、隐喻认知与具身认知激活抽象概念形成对道德意涵的元认知单元的机制予以阐释;进而提出应有效发挥移动直播中主体乐观趋势的道德判断规律,规避"二元对立"消极端价值的盲目乐观判断以及重视社会文化语境在物理变量刺激激活抽象概念过程中的作用等应用启示。(本文来源于《当代传播》期刊2016年06期)

张敏[8](2015)在《论市场主体道德自律与湖北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相统一》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湖北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就必须加强市场主体道德自律。荆楚文化中蕴含着市场主体道德自律的宝贵资源,包括诚信经营、行会自律、热心公益等。为此,当代湖北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应向荆楚先贤看齐,提升道德人格;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组织的作用;倡导严于律己的企业文化。(本文来源于《文化发展论丛》期刊2015年02期)

郑思怡,穆佑波,李显军[9](2016)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基于流通主体道德风险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现今阶段,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食品安全问题仍然相当严峻,无数消费者深受其害。而其中,农产品作为众多食品的原料,其质量安全问题多发于流通领域,想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必须借助于流通主体的治理。(本文来源于《质量探索》期刊2016年05期)

于馥颖[10](2016)在《公益行为主体道德权利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德权利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益伦理领域道德权利的主体不仅有公益行为客体,还要有公益行为主体。公益行为主体拥有自由选择权、知情权、获得回报权、澄清自我为主要内容的获得理解权等若干道德权利。大力保障公益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不仅有利于公益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还能够促进集体善和社会道德共识即促进社会知恩图报、公正、宽容和信任等伦理原则、伦理精神的成长。(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主体道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存在漠视学生道德需要、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灌输和将学生作为道德规范服从者的问题。主体道德教育是对这种道德教育的扬弃。实施主体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满足学生内在需要与道德文化间的双向建构,是推动师生间合作对话和以生活为中心的道德价值实践的过程。实现向主体道德教育的转变,需要建构以合作、体验和实践为特点的"叁型课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主体道德论文参考文献

[1].毕进杰,彭虹斌.教育政策执行主体道德责任判断的伦理学依据[J].教育导刊.2018

[2].孙秀玲.主体道德教育视域下的主体德育体系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8

[3].王宏婕.新时代我国民间借贷主体道德意识现状调查研究——以宿迁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

[4].贺培育,杨畅.以雷锋精神助推职业主体道德培育[N].湖南日报.2017

[5].冯国锋.论多主体道德治理中的政府角色[J].理论与改革.2017

[6].彭宗健.关于社会治理主体道德问题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6

[7].闫放,闫欢.移动直播中主体道德判断的心理物理学审视[J].当代传播.2016

[8].张敏.论市场主体道德自律与湖北文化产业两个效益相统一[J].文化发展论丛.2015

[9].郑思怡,穆佑波,李显军.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基于流通主体道德风险视角[J].质量探索.2016

[10].于馥颖.公益行为主体道德权利解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标签:;  ;  ;  ;  

主体道德论文-毕进杰,彭虹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