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供肝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细胞癌,小肝综合征,小体积供肝,活体肝移植
供肝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琳媛,蓝翔,张华,李宏宇,刘非[1](2019)在《肝中静脉分支重建对活体肝移植中最小供肝质量与受体体质量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伴肝中静脉分支(MHVT)重建的活体肝移植(LDLT)患者所需最小供肝质量与受体体质量比(GRWR)。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1年1月至2017年11月完成303例LDLT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分析伴或不伴MHVT重建LDLT患者所需最小GRWR。结果通过PSM匹配后,MHVT重建和非重建组在术后并发症,小肝综合征,住院时间,肝功能和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HVT重建组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优于未重建组。结论对非MHVT重建患者,GRWR应大于0.86%;对MHVT重建患者,GRWR在0.5%~0.6%之间是可接受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许蜂蜂,蓝海斌,王华翔,杨芳,蔡秋程[2](2019)在《心脏死亡供肝质量对移植肝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肝移植术后受者管理的进步,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1-2])。但随着等待肝移植患者数目的增加,每年因患者自身疾病的进展和供肝资源的短缺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正逐年增加。自90年代初,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的推广有效地扩大了供肝来源,虽然应用DCD供肝已经被证明可能(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王光[3](2018)在《miRNA-122在猪DCD供肝质量评估中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但供肝来源短缺与等待肝脏移植患者数量之间的矛盾仍是目前全球器官移植面对的难题,国外20世纪60年代开始利用心脏循环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o-circulatory Death,DCD)供体,之后被脑死亡后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供体所取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欧美移植中心重新关注DCD供体。与DBD供体相比,DCD供肝术后发生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肝动脉血栓形成(hepatic artery thrombosis,HAT)等严重并发症机会明显增加,这与在心脏停跳过程中发生复杂缺血、缺氧条件所导致的热损伤明显相关。因此对于DCD供肝的质量评估显的尤为重要,以避免放弃可用供肝造成的器官浪费,以及应用不适合供肝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目前对DCD供肝质量评估方式主要有冷-热缺血时间、脂肪肝程度、供者血钠水平、年龄、肝炎感染、肿瘤等方面,仍没有一种客观反映供肝损伤程度及预测预后的指标,因此,寻找一种敏感、客观的评估指标是目前DCD肝脏移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miRNA-122是miRNA家族的一员,约占肝脏细胞中总miRNA的70%,且在其他组织中检测不到,胚胎时期,肝脏细胞中miRNA-122水平开始升高,在成年鼠肝脏中,每个细胞中含量可达到66000拷贝,人的肝细胞中可达到135000拷贝,miRNA-122序列从人到斑马鱼都是高度保守的,而且斑马鱼的原位杂交也说明miRNA-122肝脏特异性也是高度保守的。miRNA-122参与肝脏的发育分化、基因表达调控和功能代谢,研究表明其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药物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相关性,近年来随着对miRNA-122研究的深入,在肝移植方面,Verhoeven等的研究报告显示,DCD供肝低温机械灌注期间,灌注液中miRNA-122水平对供肝缺血损伤有一定评估作用,也有实验表明,术后受者血清中miRNA-122水平可早期预测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缺血性胆道并发症,但在DCD供肝获取过程中,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与供肝损伤程度及对移植后肝脏功能恢复预测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猪DCD肝脏移植模型,研究DCD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变化与供肝损伤程度及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建立合并低氧血症的DCD肝脏移植模型,研究热缺血合并缺氧对供肝损伤的影响,以及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对热缺血合并缺氧所致供肝损伤的评估作用,为DCD供肝损伤评估提供新的监测指标及对以后供肝保护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1、通过“窒息”方法模拟临床Maastricht III型DCD肝移植过程,建立猪DCD肝脏移植模型,在不同热缺血时间点(缺血0分钟、10分钟、20分钟、30分钟)留取新鲜肝脏组织及病理制片所需肝脏组织。2、建立合并低氧血症的猪DCD肝脏移植模型,在不同缺氧处理时间点(缺氧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及缺氧合并热缺血时间点(缺氧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合并热缺血20分钟)留取新鲜肝脏组织及病理制片所需肝脏组织。3、提取肝脏组织中总miRNA,采用qRT-PCR方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肝脏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监测肝脏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移植术后1小时、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血清酶学变化及总胆汁量情况。4、以多样本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监测指标随肝脏缺氧及热缺血时间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以柱状图表示各监测指标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1、在猪DCD肝移植模型中,热缺血10分钟时,供肝组织病理学并没有明显改变,但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已先于供肝组织病理改变出现异常升高。2、随着热缺血时间延长,供肝病组织病理学开始出现改变,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也有逐渐升高趋势,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不同缺血时间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指标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单纯缺氧处理15分钟、30分钟、60分钟对供肝组织病理基本无影响,但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缺氧处理60分钟时开始明显升高,且与缺氧处理15分钟及30分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不同缺氧合并缺血处理组,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随缺氧处理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肝功能指标在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窒息”法建立猪DCD移植模型具有相对安全、可控性强等优点,可以很好地模拟临床Maastricht III型DCD肝脏移植过程。2、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热缺血10分钟时开始升高,先于供肝组织病理改变,且随缺血时间延长继续升高,miRNA-122水平可以反映供肝热缺血损伤情况,同时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与术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有一定相关性,可以作为供肝热缺血损伤的一个评估指标。3、供肝组织中miRNA-122表达水平在缺氧处理60分钟时明显升高,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可以反映缺氧对供肝的损伤,可以作为供肝缺氧血损伤的一个评估指标。4、供肝组织中miRNA-122水平对供肝缺氧合并热缺血损伤有良好的评估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18-10-01)
李栋元,许传屾,李志强,关鸽,张斌[4](2018)在《影响DCD供肝质量的多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影响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肝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于2014年7月-2017年9月完成的器官捐献并于本院实施肝移植供者的临床资料,供者资料作为自变量,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救治时间、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MI)、脂肪肝程度、白蛋白、血清钠、血糖、动脉血氧分压(PaO_2)、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并收集相应受者术后15天肝功能水平,包括:AST、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 L),上述自变量分别与因变量作Spearman两两相关分析,筛选出显着性相关的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方程并进行方差分析,评估供肝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年龄、高血压、吸烟、原发病与肝移植术后15天的TBi L显着性相关(r=0.227、2.7、0.338、0.288,均P<0.05),年龄、吸烟与肝移植术后15天DBiL显着性相关(r=2.78、0.26,均P<0.05)。拟合的回归模型:log_(10)TBi L=1.732+0.006×年龄+0.123×(1或0,1表示脑外伤,0表示脑出血)+0.151×(1或0,1表示吸烟,0表示不吸烟),调整R~2=0.224(F=6.962,P<0.01),log_(10)DBi L=1.795+0.011×年龄+0.17×(1或0,1表示吸烟,0表示不吸烟),调整R~2=0.186(F=8.416,P=0.001)。结论供者年龄、吸烟、原发病是影响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肝肝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脑外伤供肝患者肝移植术后总胆红素水平与脑出血供肝患者相比恢复较慢。(本文来源于《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曾承[5](2017)在《大鼠肝脏低温机械灌注体系构建与其优化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移植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应用,已被证实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供体的缺乏导致许多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等待中死亡,拓展供肝来源是移植领域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心脏死亡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的大量使用虽然有利于扩大供肝来源,但该类供体常伴有更长时间的热缺血损伤,因此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较脑死亡供肝更严重,从而导致移植术后肝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胆道缺血性病变等严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因此,改进DCD供体器官的保存方式,减轻供体器官IRI,优化器官质量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低温机械灌注(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是一种低温条件下的器官动态保存技术,其主要特点在于模拟生理状态下血液在肝脏内的血流动力学特点,通过循环灌注持续向肝脏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满足在低温条件下的代谢需要,同时清除残留在血管内部的杂质保持血管的通畅性,从而有效改善供肝质量。HMP已被大量临床和基础实验证实可以较传统冷保存技术更为有效的减轻DCD供肝IRI,改善供肝质量,但其具体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没有得到完全阐述。大量研究证实,SIRT-1(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I)可以通过去乙酰化修饰调控目标蛋白,减轻脏器IRI。但SIRT-1的活性与呼吸链NAD+水平呈正相关。结合HMP可以有效改善DCD供肝缺氧状态的特点,我们推测HMP可能存在诱导SIRT-1的活性提高减轻DCD供肝IRI的机制。因此本课题首先建立了基于Lifeport改装大鼠肝脏HMP系统,并研究了 DCD供肝的HMP流体动力学灌注规律对于肝脏IRI标志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HMP是否可以通过SIRT-1/NFκB-p65通路减轻DCD肝脏的IRI进行研究。第一部分Lifeport改装大鼠肝脏低温机械灌注系统研究目的:HMP技术保护供肝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得到阐述。缺少一种便携通用的大鼠肝脏HMP系统是限制相关研究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Lifeport Kidney Transporter(Lifeport)进行改装,在保留Lifeport原有的便携,自动化特点的同时完全实现大鼠肝脏HMP。方法:将自制“Y”形分流管的“C”端连接Lifeport,“A”端通过压力感受器与大鼠门静脉插管相连以便监测灌注压,“B”端通过分流肝脏灌注流量达到降低灌注压力的目的。大鼠肝脏灌注槽下置放一迷你电子秤,通过槽内一分钟灌注液重量的变化,根据液体重量,密度和体积的关系,换算出每分钟灌注流量。灌注过程采用“Prime”模式实现持续灌注。实验中采用10只成年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获取肝脏后灌注时间均为6 小时,灌注液为 HTK+吖陡橙(acridine orange,AO)+ 碘化丙陡(propidium iodide,PI)混合液,流量0.5ml/g/min。通过比较肝脏中央区(core region,CR)和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PR)的 AO+PI 细胞染色总数(AO+PI positive cell count,APPCC)评价该改装系统是否实现完全灌注。灌注过程中监测灌注压力,流量,温度,同时每3小时获取灌注液检测肝功能ALT,LDH,内皮素,氧耗率。灌注结束后对肝脏组织ATP水平检测并记录胆汁生成率。此外,对PR区灌注前后的肝脏组织的病理学评分进行比较并且评价HMP对于肝脏组织的影响。结果:6小时HMP结束后,CR和PR区域APPCC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该系统在流量0.5ml/g/min的情况下实现了完全灌注。灌注阻力指数前3小时呈显着下降趋势,之后一直平稳持续到灌注结束。随着灌注时间延长,灌注液中ALT从34.75 ±17.96升至145.14±13.13 U/L(P<0.01),LDH从422.65±167.97 升至 1865.59±160.50U/L(P<0.01)。整个HMP过程中,肝脏氧耗率和灌注液中内皮素水平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灌注后组织学评分提示虽然肝窦明显扩张,但较灌注前并没有发现更严重的内皮细胞损伤,而且细胞空泡化水肿情况并没有加重。灌注结束后肝脏ATP的水平为638.47±50.41 nmol/L,胆汁生存率 4.37±0.77 μL/h/g liver。结论:本实验研究证实基于Lifeport改装的大鼠肝脏HMP系统在保留Lifeport机原有便携性,自动化特点的同时,参照现有文献报道的最佳灌注条件实现完全灌注,而且将灌注相关性物理损伤降到最低,以利于最大限度发挥HMP的优势。第二部分低温机械灌注的不均匀性对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标志物的影响目的:心脏死亡(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肝不同部位微循环障碍的差异导致HMP灌注的不均匀性。本实验旨在对HMP灌注的不均匀性对相关区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标志物影响进行研究。方法:1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心脏停跳30分钟后获取肝脏随机分为冷保存组(cold storage,CS)和低温机械灌注组(hypothermic machine perfusion,HMP),每组各 5 只。获取肝脏分为中央区(coreregion,CR)和边缘区(peripheral region,PR),CS组肝脏HTK液保存3h后直接使用吖陡橙(acridine orange,AO)+碘化丙陡(propidium iodide,PI)组织染色,HMP组灌注液使用HTK+AO+PI混合液,通过比较CS组和HMP组在CR,PR 区域 AO+PI 细胞染色总数(AO+PI positive cell count,APPCC)评价 HMP 组是否实现完全灌注。再将两组获取肝脏分为淤血区和无淤血区,并获取标本,分别检测上述区域Krppel样转录因子2(KLF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ATP,NF-κB-p65,IL-1β,TNF-α 的水平。结果:由于CS组采用AO+PI直接染色,所以可以作为100%灌注对照组。两组在CR,PR区域APPCC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MP组实现完全灌注。KLF2由于与灌注流量直接相关,可以间接反应淤血区域和无淤血区域之间的灌注阻力的区别,实验发现HMP组整体表达强于CS组,特别是HMP组无淤血区域表达最高(P<0.05),提示该区域灌注阻力最低。与之对应,与CS组比较,HMP组ATP,SOD水平,肝脏病理学表现均明显改善,MDA,NF-κB-p65,IL-1β,TNF-α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HMP组中无淤血区域上述指标改变最为明显。结论:HMP对于DCD供肝灌注的不均匀性导致其对于肝脏无淤血和淤血区域IRI标志物的影响存在差异。HMP组肝脏质量整体优于CS组,此外与淤血区比较,HMP组无淤血区肝脏ATP,SOD水平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学表现更为理想,而MDA,NF-κB-p65,IL-1β,TNF-α 的水平显着下降。第叁部分低温机械灌注诱导SIRT-1去乙酰化NFκB-p65抑制其活性减轻大鼠心脏死亡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目的:探讨HMP减轻大鼠DCD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10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CS组和HMP组(每组5只),心脏停跳30min后大鼠肝脏分别给予CS或HMP保存3h,之后采用大鼠离体常温复灌系统模拟肝移植后再灌注过程2h。复灌过程中,肝脏阻力指数,灌注液中肝酶活性,肝脏氧耗率,胆汁生成量分别进行记录。复灌结束后,肝脏组织分别行HE染色,ATP,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D+水平和NAD+/NADH比例检测。Western blot测定肝脏组织中SIRT-1,NFκB-p65,乙酰化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查组织内IL-6,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虽然胆汁生成率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与CS组比较,HMP组肝脏复灌阻力指数、肝酶、MDA水平明显较低,O2消耗率、ATP及SOD水平明显提高,组织学形态较好,而且NFκ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另外,伴随着其活性指标NAD+水平和NAD+/NADH比例的显着上升,HMP组SIRT-1的表达和其活性明显上升,与之相关的乙酰化NFκ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下降(P<0.05)。结论:HMP通过提高SIRT-1的表达和活性,去乙酰化抑制NFκB-p65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减轻大鼠DCD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05-01)
李仁冬[6](2017)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16例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我院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来源供肝行肝移植术的临床经验和术后的疗效分析。方法:收集自2013年9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移植.腹腔镜外科实施的肝移植手术病历及实施器官捐献患者的病历,除外实施自体肝移植、活体肝移植患者,根据肝移植供体的以下特征分别分组,年龄(>50岁或<50岁)、BMI(>25kg/㎡或<25kg/㎡)、术前ICU住院天数(>5天或<5天)、总胆红素(>30umol/L或<30umol/L)、WIT(>15min或<15min)、CIT(>10h或者<10h)、血清Na+(>155mmol/L或<155mmol/L);肝移植受体根据年龄(>50岁或<50岁)、体重指数(>25kg/㎡或者<25kg/㎡)分组,观察肝移植受体早期功能恢复情况,分析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early allograft dysfunction,EAD)的危险因素及后期移植物和肝移植受体的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排除非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患者后共收集16例,肝移植供体>50岁3例或<50岁13例;BMI>25kg/㎡者3例,BMI<25kg/㎡13例;供体术前ICU住院天数>5天者12例,ICU住院天数<5天者4例;总胆红素>30umol/L 3例,总胆红素<30umol/L 13例;WIT>15min者8例,WIT<15min者8例;CIT>10h者1例,CIT<10h者14例,1例数据缺失;血清Na+>155mmol/L者4例,NA+<155mmol/L者6例,数据缺失者6例;肝移植受体中年龄>50岁者3例,年龄<50岁10例,;体重指数>25kg/㎡者3例,体重指数<25kg/㎡者13例,肝移植中术后EAD的发生率为37.5%(6/16),原发性移植物无功能死亡1例数,门脉血栓形成死亡1例,术后腹腔大出血死亡1例,其余经积极个体化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现今作为我国供体肝脏的主要来源,在获取供体肝脏前严格准确的评估供体肝脏的质量,在实施肝移植后可以使受体获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杨磊,鞠卫强,孙灿辉,赵强,陈茂根[7](2016)在《CT灌注成像评估心脏死亡捐献供肝质量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CT灌注成像的参数与心脏死亡捐献(DCD)肝脏移植术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并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供肝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研究纳入8例DCD供肝肝移植术受体,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8.8±8.0)岁;其中肝细胞癌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2例,术后均未发现血管及胆道并发症。于术后第7天进行CT灌注成像检查,测量肝动脉灌注流速(AF)、门静脉灌注流速(PF)、肝动脉灌注指数(PI)、肝动脉峰值达到时间(APT)及门静脉峰值达到时间(PPT),结合受体接受检查当天、术后1 d、术后7 d、术后2周、术后1月和术后2月的胆红素(TBIL)、肝酶(ALT、AST、ALP、GGT)、蛋白合成(ALB、PA)及凝血功能(PT、PTA、APTT、INR)等肝功能血清学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T灌注成像的参数中AF、APT、PPT与受体术后1月的转氨酶(ALT或AST)具有相关性,其中AF与ALT呈正相关(r=0.842,P<0.01),AST与APT(r=-0.713,P<0.05)、PPT(r=-0.756,P<0.05)呈负相关;PF与受体术后2月的AST呈正相关(r=0.728,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参数与DCD来源供肝移植术后1~2个月的肝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提示该检查可能成为评价DCD供肝质量及移植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客观临床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6年03期)
陈璨[8](2016)在《心脏骤停对供肝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一大鼠心脏骤停模型建立与观察目的建立模拟临床心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损伤的大鼠心脏骤停模型。方法通过夹闭大鼠腹主动脉后再开放,模拟临床上DCD供体捐献前出现过心脏骤停并且复苏的情况。夹闭腹主动脉使胸腔以下循环停止,再开放造成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同时设立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探究夹闭对大鼠肝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在夹闭腹主动脉前、夹后0min、夹后2min、夹后4min、开放0min、开放5min的平均动脉压为18.5±1.2k Pa、0±0 k Pa、0±0 k Pa、0±0 k Pa、17.9±1.1 k Pa、18.0±1.0 k Pa;Pa O2分别为129.0.±7.05 mm Hg、130.08±5.86mm Hg、20.44±2.65 mm Hg、9.96±2.42 mm Hg、46.41±1.76 mm Hg、129.92±6.98 mm Hg;Pa CO2分别为41.51±4.18 mm Hg、40.89±2.75 mm Hg、69.89±3.13 mm Hg、83.65±3.04 mm Hg、78.43±2.94 mm Hg、43.89±3.78 mm Hg。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测得平均动脉夹分别为:18.6±0.9 k Pa、18.5±1.4 k Pa、18.1±1.0 k Pa、18.3±1.1 k Pa、18.8±0.7 k Pa、18.7±1.1 k Pa;Pa O2分别为129.97±7.41mm Hg、125.82±6.09 mm Hg、129.80±6.53 mm Hg、131.73±6.89 mm Hg、130.54±6.86 mm Hg、128.32±6.23 mm Hg;Pa CO2分别为42.89±2.06 mm Hg、43.20±2.05 mm Hg、42.75±2.51 mm Hg、41.37±2.36 mm Hg、41.89±3.4mm Hg、41.59±4.03 mm Hg。夹闭后实验组大鼠的平均动脉血压即刻降为0±0 k Pa,明显低于对照组18.5±1.4 k Pa(P<0.05)。开放后实验组平均动脉压恢复正常17.9±1.1 k Pa,与对照组18.8±0.7 k Pa无差异(P>0.05)。Pa O2在夹闭后逐步降低,实验组开放后5min恢复正常129.92±6.98 mm Hg,与对照组128.32±6.23 mm Hg无差异(P>0.05)。Pa CO2在夹闭后逐步升高,腹主动脉开放后5min恢复正常43.89±3.78 mm Hg,与对照组41.59±4.03 mm Hg无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大鼠心脏骤停模型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实验二心搏骤停复苏后不同时间大鼠供肝质量的评估目的评估心搏骤停复苏后不同时间对大鼠DCD供肝质量。方法依据实验一建立的心搏骤停模型,依据不同的再灌注时间,将大鼠分组为:A组:再灌注0h、B组:再灌注1h、C组:再灌注3h、D组:再灌注6h、E组:再灌注9h、F组:再灌注12h、G组:再灌注24h。按改良Kamada法的DCD肝移植模型进行肝移植。各组于移植前检测供肝常规病理,移植前谷丙转氨酶、移植后1、3、5、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并计算各组大鼠移植后的存活率。结果1.腹主动脉夹闭后,D组转氨酶达到高峰127.7±29.0U/L,此后出现下降,E组、F组、G组谷丙转氨酶分别为78.3±9.3 U/L、63.3±4.9 U/L、57.2±6.3 U/L,A、B、C、G组分别为50.8±6.5 U/L、49.2±7.2 U/L、62.7±8.8 U/L、57.2±6.3 U/L转氨酶与正常组46.0±5.5U/L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显示,A组仅中央静脉淤血;B组中性粒细胞开始浸润,成巢状;C组肝窦出现扩张;D组肝细胞出现了较严重的气球样变,同时肝窦扩张,中央静脉淤血;E组细胞水肿较D组减轻;F组细胞水肿比例进一步降低;G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肝组织。2.移植术后1、3、5、7天转氨酶分别为:A组(436.1±73.3 U/L、460.9±81.8 U/L、175.2±37.1 U/L、71.9±16.7 U/L)、B组(443.4±93.8 U/L、429.8±81.7 U/L、174.2±49.0、81.8±20.8 U/L)、C组(581.1±227.1 U/L、565.6±232.6 U/L、227.2±109.2 U/L、101.1±42.7 U/L)、D组(1683.3±390.9 U/L、1680.9±261.5 U/L、1114.7±208.9 U/L、474.6±112.9 U/L)、E组(996.7±213.9 U/L、722.0±162.9 U/L、561.5±114.1 U/L、246.2±56.0 U/L)、F组(961.0±295.9 U/L、721.9±200.0 U/L、288.5±56.4 U/L、121.4±30.1 U/L)G组(436.1±73.3 U/L、485.1±81.0 U/L、205.8±65.9U/L、77.2±21.3 U/L)。移植术后1、3、5、7天生存率分别为:A组(100%、100%、100%、100%)、B组(100%、100%、100%、90%)、C组(100%、90%、90%、90%)、D组(50%、40%、40%、40%)、E组(80%、70%、70%、70%)、F组(90%、90%、90%、90%)、G组(100%、100%、100%、100%)。A、B、C、G组间转氨酶无差异(P>0.05)。D、E、F组转氨酶高于其他组(P<0.05)。D组移植术后转氨酶值最高与E、F组比较有差异(P<0.05),F组术后1、3天转氨酶与E组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5、7天转氨酶低于E组(P<0.05),且F组术后生存率较E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F、G组间各种大鼠存活率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D、E组大鼠存活率出现下降,与其他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D组较E组术后存活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心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6小时,缺血再灌注损伤达到高峰,提示不适宜在此时间点进行供肝获取。2.心搏骤停复苏后再灌注6小时至24小时,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逐渐减轻。(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1)
林建传[9](2016)在《公民逝世供肝质量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公民逝世供肝质量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为临床供肝的选择及使用提供参考,最大程度地使有限的供肝资源得到更有效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了从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四年间在我院肝胆外科施行肝移植手术的47例终末期肝病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剔除有腹部手术病史或临床、病理资料不完整或术后出现血管吻合口异常及因为非供肝因素而叁天内死亡者。入选的病例,根据受体移植后72h,血清学检查ALT和AST结果进行分组。分别是理想供肝组:ALT和AST均小于1500U/L;非理想供肝:ALT和(或)AST大于或等于1500U/L。将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各项临床资料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而讨论影响公民逝世供肝质量的高危因素。采用单因素比较两类供肝在捐献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肝脏移植术前最后一次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含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白蛋白(ALb)、血清钠(Na)、血清钾(K)、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r-GT)、血糖,及术中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术前供肝冰冻病理检查结果提示的脂肪肝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两类向前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各个因素对DCD供肝质量的影响程度,P<0.05考虑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中12例因有腹部手术史或捐献者资料不全而排除,共纳入病例3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受体年龄分布为7-70岁,中位年龄43.2岁,供体年龄分布为5-60岁。35例病例中,26例(74.3%)移植后ALT和AST术后72h小于1500U/L,供肝质量评定为理想供肝;9例(25.7%)移植后ALT和(或)AST术后72h大于等于1500U/L,供肝质量评定为非理想供肝。2、理想供肝和非理想供肝两组之间的单因素分析显示在不同水平的供肝脂肪变性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供者年龄、BMI、TBil、DBil、Scr、BUN、ALT、AST、ALP、r-GT、ALB、血糖、血清钠、血清钾、供者INR、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及供肝是否乙肝阳性等方面无显着统计学差异。3、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DCD供肝质量的影响,结果提示供肝脂肪水平是DCD供肝质量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1、供肝脂肪变性的水平是影响供肝质量的重要成分。2、临床上应当综合考虑供者术前治疗经过及受者全身情况,进而评估供肝质量及指导供肝分配。(本文来源于《福建医科大学》期刊2016-06-01)
傅斌生,易述红,唐晖,易慧敏,孟炜[10](2016)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质量评估和维护的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质量评估和功能维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成功实施的93例器官捐献供者和87例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的临床资料。介绍该中心对供肝质量的评估和功能维护经验,总结器官捐献器官获取和利用的情况,以及接受器官捐献肝移植受体恢复情况。结果供者器官的平均热缺血时间为8 min(1~12 min),器官切取手术操作顺利,器官切取手术平均耗时为32 min(20~52 min)。93例供体获取了93个肝脏,成功用于肝移植87例,弃用6例(重度脂肪肝3例、肝纤维化2例、肝脏撕裂伤1例),含2例肝肾联合移植。移植肝功能恢复良好,仅有1例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结论对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供者进行早期正确的评估和维护,能够提高移植器官质量,改善移植效果。(本文来源于《器官移植》期刊2016年03期)
供肝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肝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肝移植术后受者管理的进步,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措施~([1-2])。但随着等待肝移植患者数目的增加,每年因患者自身疾病的进展和供肝资源的短缺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正逐年增加。自90年代初,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的推广有效地扩大了供肝来源,虽然应用DCD供肝已经被证明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供肝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琳媛,蓝翔,张华,李宏宇,刘非.肝中静脉分支重建对活体肝移植中最小供肝质量与受体体质量比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许蜂蜂,蓝海斌,王华翔,杨芳,蔡秋程.心脏死亡供肝质量对移植肝的影响[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9
[3].王光.miRNA-122在猪DCD供肝质量评估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8
[4].李栋元,许传屾,李志强,关鸽,张斌.影响DCD供肝质量的多因素分析[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8
[5].曾承.大鼠肝脏低温机械灌注体系构建与其优化心脏死亡供肝质量的分子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7
[6].李仁冬.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16例质量评价[D].新疆医科大学.2017
[7].杨磊,鞠卫强,孙灿辉,赵强,陈茂根.CT灌注成像评估心脏死亡捐献供肝质量的临床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6
[8].陈璨.心脏骤停对供肝质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6
[9].林建传.公民逝世供肝质量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6
[10].傅斌生,易述红,唐晖,易慧敏,孟炜.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质量评估和维护的体会[J].器官移植.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