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州特克斯县第五小学835500
摘要: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不仅应该关注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想实现教育育人目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强化,还应该对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的德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进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渗透德育教育思想,促进德育教育作用的发挥,维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德育教育
德育是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点关注德育思想的渗透,辅助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
一、分阶段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成熟速度相对较快,在不同年级中学生的思维模式都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想保证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效果,就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思维特点和数学知识的基本情况探索渗透德育思想的措施,使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凸显,切实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低年级学生信息接受能力差、金钱观尚未形成的特点适当地渗透德育教育,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人民币方面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商店购物情境活动和捐款情境活动等,让学生深化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并在此过程中适当地渗透正确的金钱观教育,让小学生初步形成金钱取之有道的思想观念,并且借助捐款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深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分类别渗透德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受到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制约,要想全面渗透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完善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渗透德育思想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把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并且按照不同的知识类型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渗透德育思想,突出德育思想的渗透效果,提高数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在具体教育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数学概念、数学图形、解决数学问题和数学练习等多类别的知识,探索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为小学数学德育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在组织学生学习数学图形部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实践中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并探索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措施。同时,教师组织学生借助动手实验完成对知识的验证,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渗透“实事求是”和“实践出真知”的德育思想,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严谨的、勇于探索和尝试的学习态度,为学生正确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分层次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也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中进行学习和探索,为德育思想的渗透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分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对学生主体进行分层,凸显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保证学生能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层,促进因材施教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练习活动进行分层,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这样,学生结合教学分层循序渐进地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能够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德育教育的渗透效果也能够得到极大的保障。
如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部分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无法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整体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借助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分层,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分层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还能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学生的团结精神能得到进一步强化,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这样,借助分层教学,教师能在教学组织规划中渗透德育思想,促使学生的团结意识、互助精神得到不断的强化,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也能够得到显著的增强。在分层教学的指导下,学生还能正确定位和认识自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小学数学德育教育作用得到全面发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实现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改革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对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力求将德育思想充分融入到数学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正确的指引。
参考文献
[1]张丽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4,(35),65-65。
[2]江会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4,(12),69。
[3]胡齐菊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教育,2017,(2),00163-00163。
[4]吴有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