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基氧化物论文_赵全清,郭泽峰,吴宇,王利芹,韩占立

导读:本文包含了锰基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极,氧化物,纳米,摇铃,电容器,材料,离子。

锰基氧化物论文文献综述

赵全清,郭泽峰,吴宇,王利芹,韩占立[1](2019)在《多级花状尖晶石锰基氧化物纳米片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应.这种独特的结构不仅可以暴露更多的活性位点、缩短离子/电子扩散路径,还可以确保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抑制重复循环过程中的结构应变.本文通过模板导向策略合成多级花状纯相尖晶石锰基氧化物纳米片.通过醇辅助水热法,利用"气泡反应"原理获得的碳酸盐分解来制备取向模板.最终产物尖晶石锰基氧化物纳米片同时满足优异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要求.合成的分层花状高压LiNi_(0.5)Mn_(1.5)O_4(LNMO-HF)元素分布均匀,且无杂相. LNMOHF可以提供142.6 mA h g~(-1)的高放电容量,在55℃、1C下,其比能量密度为660.7 W h kg~(-1).此外,利用这种模板导向策略合成的LiMn_2O_4(LMO),在10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可达88.12%.(本文来源于《Science China Materials》期刊2019年10期)

高衍深[2](2019)在《锰基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锰基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因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制备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其中以循环稳定性较好的尖晶石型LiMn_2O_4和理论比容量较高的层状LiMnO_2为代表。本论文通过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LiMn_2O_4和LiMnO_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HR-TEM、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手段对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的形成机制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通过水热法与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球形LiMn_2O_4,研究了不同锂源对产物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采用有机溶剂辅助水热法与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体和球体的LiMn_2O_4,研究了有机溶剂的添加量对前驱体产物的形貌和最终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立方体和球体的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研究了水热温度对最终产物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了一维形貌的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研究了水热温度和还原剂的添加对LiMnO_2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罗林山,刘雯雯,文小强,张帆,周新华[3](2019)在《稀土La掺杂对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碳酸盐共沉淀-高温烧结法制备了La掺杂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Li_(1.2)Mn_(0.54-x)Ni_(0.13)Co_(0.13)La_xO_2(x=0,0.01,0.03,0.05),考察了La掺杂量对正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正极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特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采用交流阻抗和充放电测试仪进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保持层状α-NaFeO_2结构,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样品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样品放电容量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La掺杂量为0.03时,具有最高的放电比容量285.3 mAh/g(0.1 C),经过50次循环后的放电比容量为260.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1.3%.(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罗艳,李煌,张洁,魏小洋,罗瑞[4](2018)在《一维锰基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的晶相结构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以不同的锰源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两种不同晶相的锰基氧化物与GO的复合材料。样品分别经XRD、Raman、SEM及TEM进行结构、形貌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锰基氧化物分别为β-MnO_2和γ-MnOOH。Raman结果证明样品中GO的存在。SEM和TEM结果显示氧化物均为棒状结构,与GO复合后,形成了β-MnO_2/GO,γ-MnOOH/GO异相结构。循环伏安和旋转圆盘电极测试结果表明β-MnO_2/GO具有更为优异的氧还原催化活性,起始电位为-0.10 V(vs Hg/Hg O)。比较两种复合物,在-0.3 V(Hg/Hg O)电位下,β-MnO_2/GO具有比γ-MnOOH/GO更高的电流密度,这归因于β-MnO_2特别的晶相结构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以及β-MnO_2和GO间优异的协同作用。这种新型β-MnO_2/GO复合材料有望成为一种价格低廉且高效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本文来源于《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2018年10期)

曹桂[5](2018)在《富锂锰基氧化物的改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富锂锰基氧化物具有储量丰富、理论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成为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候选者之一,但其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与较差的倍率性能限制了材料的实际应用。本课题以富锂锰基氧化物体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酸表面改性、Ti元素掺杂改性与YSZ表面包覆改性对材料的组织结构演变的影响,分析了基于该材料制备的扣式电池充放电行为与材料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材料电化学性能与改性后材料组织结构的关系,阐明了改性对材料电化学性能影响的机理。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过渡金属盐前驱体,充分混合的未煅烧过渡金属盐前驱体与碳酸锂混合物在10MPa下预压后进行煅烧,可获得最优层状结构的富锂锰基氧化物材料,煅烧得到的粉体粒径分布于300nm至400nm之间。采用0.2M浓度的稀硝酸溶液进行改性处理,结果显示酸腐蚀导致材料层状结构减少,类尖晶石相比例增加。材料酸腐蚀4小时后,在0.1C倍率下循环比容量峰值达到231m Ah/g,比未使用酸腐蚀的材料的比容量提高了30m Ah/g;在2C倍率下峰值达到123.6m Ah/g,比未使用酸腐蚀的材料的比容量提高了43.6m Ah/g。经TiO_2改性制备Ti掺杂材料Li_(1.2–4x).2–4x Ti_xMn_(0.54)Ni_(0.13)Co_(0.13)O_2,随着Ti掺杂量x的提高,材料中的类尖晶石相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说明TiO_2可用于富锂锰基氧化物相组成的调控。当Ti掺杂量x为0.025时,材料中Mn元素90%左右以Mn~(4+)存在,此时材料粒径最小,分布于100nm至200nm之间,首次库伦效率为76.91%,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44.9m Ah/g。采用了水热法和预包覆法对富锂锰基氧化物进行YSZ表面包覆改性。水热法未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及相组成,但改性后晶粒增大。预包覆法改变了材料的成分组成,但晶粒没有长大,掺杂共表面改性材料表现出与表面改性前一样的组织结构特征。2wt.%YSZ水热法表面改性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67.9%,在0.1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峰值达到239m Ah/g,在2C倍率下比容量达到123.1m Ah/g。随YSZ质量百分比的上升,水热法表面改性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呈下降趋势。预包覆法表面改性材料的首次充放电效率达到70%,放电比容量峰值达到304.1m Ah/g,但循环性能变差。在0.1C倍率下循环,25Ti2YSZ的放电比容量达到204m Ah/g。(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唐聪[6](2018)在《锰基氧化物催化剂在锂氧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与当前锂离子电池相比,锂氧电池理论能量密度极具优势,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锂氧电池的实际应用还有众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重要问题便是放电产物Li2O2,Li2O2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较低直接导致的锂氧电池ORR/OER动力学过程进行缓慢。因此,需要设计高效催化剂来促进ORR/OER动力学过程。此外,Li2O2易于与粘结剂及导电性发生副反应,绝缘Li202的沉积会降低催化剂活性,堵塞氧气传输空间,降低电池容量,因此,设计催化剂时还需对其微观形貌进行优化。锰基氧化物(诸如MnO2,Mn2O3和Mn3O4)对ORR/OER过程均有较好的电化学催化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其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我们开发了金属氧化物(或贵金属材料)与锰基氧化物复合而成的正极催化剂,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并合成了基于碳布基底的MnO2@NiCO2O4多级结构,将其作为无需使用粘结剂的锂氧电池正极催化剂。薄片状的MnO2包覆在NiCO2O4纳米线表面,相较于纯纳米线结构,这种结构可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和放电产物存储空间,同时NiCO2O4纳米线电导率较高可弥补MnO2电导率较低的缺陷,此外其还能避免粘结剂和导电剂的使用。测试结果表明,Mn02@NiCO2O4在锂氧电池中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400 mA g-1,限定比容量为500 mAhg-1的条件下可稳定循环168次,而在相同条件下单纯纳米线结构仅能稳定循环66次。2.设计并合成了无需使用粘结剂的Ir02/MnO2电极材料,其由嵌有IrO2纳米颗粒的二维薄片状MnO2组成。这种材料催化性能优秀,在高电流密度下能引导非晶态Li2O2均匀地依附材料表面生长,可有效促进ORR/OER动力学过程。在锂氧电池中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在200 mA g-1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高达16370 mAh g-1,即使在1600 m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放电比容量仍有2315 mAhg1,此外,IrO2/MnO2在锂氧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同样亮眼,在电流密度为1600 mAg-1,电压区间为2.2-4.3 V的条件下满充满放,可稳定循环312次。即便在更宽电压范围内(2-4.4 V)满充满放,其仍能循环247次。(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罗冬[7](2018)在《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日益严重的气候问题以及石化危机,全球在开发可持续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等)方面的研究和投资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为了将可持续能源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和电动汽车,这需要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因而要求正极材料的容量更高、倍率更好。凭借其容量性能是现有正极材料中最高这个优势,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LLO)成为了最热门的候选者之一。然而,这类材料还存在一些致命的缺点,如倍率性能较差、首次库伦效率较低以及电压衰减严重。为了优化这类材料的倍率性能,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大量能够提高它们电导率的方法,如掺杂和包覆。虽然掺杂和包覆改性后的LLO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其提升的程度依然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等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和功率密度的要求。因此,本论文将通过改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的方法优化LLO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改善离子电导率的方法有:缩短锂离子在活性材料中的移动距离、提高活性材料中各元素的分布均匀度以及将叁维锂离子通道引入活性材料内部。改善电子电导率的方法为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原位修饰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主要工作总结如下:1.采用二甘醇辅助共沉淀前驱体法、CTAB辅助共沉淀前驱体法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辅助共沉淀前驱体法合成了叁种不同暴露晶面的纳米片。叁种纳米片的粒径、晶相结构和过渡金属元素价态等都非常相似,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暴露的晶面不同,分别为(001)、(102)和(101)晶面。叁种纳米片中,(102)纳米片的倍率和循环性能都居中;(001)纳米片的循环性能最好,而倍率性能最差;(101)纳米片的倍率性能最好,而循环性能最差。这是因为:(1)大面积的非活性暴露晶面能够延缓LLO正极材料的结构转变和电解液腐蚀,从而降低LLO正极材料电压和容量衰减的速度;(2)大面积的活性暴露晶面能够缩短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迁移距离,从而提高LLO正极材料的倍率性能。此外,通过对比研究各纳米片在循环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1)LLO正极材料中过渡金属(TM)元素是向着活性表面移动的,并且叁种过渡金属元素中Ni和Co会先于Mn元素移动;(2)结构转变和电解液腐蚀都容易发生在活性表面上;(3)LLO正极材料中,Co和Ni比Mn元素更容易与电解液反应。2.我们通过溶剂热-熔盐联用法合成了几种LLO正极材料,并研究了熔盐法对LLO正极材料倍率性能的影响。本论文的熔盐过程采用的熔剂分别有:Li_2CO_3和NaCl-KCl。电化学测试表明,NaCl-KCl熔盐法合成的样品比Li_2CO_3熔盐法的样品的倍率性能更好。它可以归因于NaCl-KCl熔盐法合成的样品表面的Li含量更加接近化学计量比。过高的表面Li含量会使得Li_2MO_3组分富集在样品的表面层,从而阻碍LLO正极材料中LiMO_2组分的锂离子脱嵌,最终对倍率性能产生不利影响。总而言之,熔盐法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热处理过程中离子的移动速率,从而降低样品的表面Li含量,提高样品中Li_2MO_3和LiMO_2组分的分布均匀度,最终得到倍率性能优异的LLO正极材料。3.首次将rGO和尖晶石相原位引入富锂锰基氧化物中。该正极材料是由LiMO_2、Li_2MnO_3、尖晶石相和极少量的rGO(碳含量约为1.08%)组成,因此我们将其命名为LS@rGO。LS@rGO正极材料是以层状富锂锰氧化物为基体,在其中原位引入尖晶石相和极少量的rGO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60 C超高倍率下,样品LS@rGO的放电比容量仍然可以达到145 mA h g~(-1)。如此优异的倍率性能与尖晶石相和rGO的原位引入密切相关。这是因为具有叁维锂离子通道的尖晶石相有利于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递,而rGO又能大大的提高电极材料的电子电导率,综合的结果就是LS@rGO正极材料能够在超高倍率下进行充放电。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另避蹊径,终于设计出了一种能够合成高容量高倍率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这对于当前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和功率密度的提升是非常有利,从而能够推动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的大规模实际应用,进而缓解气候问题和能源危机。(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5-01)

庞维琳[8](2018)在《锰基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性能和电极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锂离子电池(LIBs)成本的提高和锂资源的短缺,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因此,新型的可替代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储量丰富,与锂的化学性质相似的钠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其正极材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性能。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是最有潜力钠电正极材料之一,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材料结晶性好、理论容量高、原料廉价易得等优点,一直很受研究工作者的关注,但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如脱嵌钠过程中结构变化复杂,晶体结构易损坏,能量密度不够高等,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以锰基氧化物材料作为基底材料,通过电化学惰性元素掺杂,钠离子含量调节,电化学活性元素取代及改善制备方法等手段对材料进行改进,并从结构、电化学性能及电极动力学性能等多方面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通过电化学惰性的铝元素对Na2/3Mn O2材料进行掺杂,提高材料结构稳定性进而提高材料性能。通过液相法,合成了一系列铝掺杂的P2型Na2/3Mn1-x Alx O2(x=0,1/18,1/9,2/9)材料。在四个不同铝含量的材料中,Na2/3Mn8/9Al1/9O2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实验结果表明,适量铝的掺杂可以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抑制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复杂相变,减少结构中Mn3+引起的姜泰勒效应,使材料的充放电曲线变平滑,提高电化学性能。另外,CV和GITT测试的结果表明,铝离子的掺杂有效的提高了钠脱嵌过程中的迁移率,提高了材料动力学性能。锰基氧化物NaxMn O2中钠离子的含量对材料的结构及性能也有很大影响。本文通过调节NaxMn O2中的钠含量及材料的晶体结构来优化材料性能。在液相法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改进,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钠含量的NaxMn O2(x=0.44,0.53,0.60,0.67,0.80)材料,并探究了钠含量对材料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作为钠电正极材料,当x=0.44时,材料为孔道型结构,具有优异的循环及倍率性能,但比容量较低;当x=0.80时,材料为P2型结构,比容量较高,但倍率性能及循环性能较差。本文通过调节NaxMn O2中钠离子的含量,当x=0.53时,材料中具有孔道型和P2型两种结构,结合了孔道型结构稳定性好及P2型结构储钠位点多的优点,容量达到130.1 m A h g-1,且具有优异的循环及倍率性能。孔道型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但钠离子含量较少,不利于实际应用,所以接下来的工作选择了容量较高,更具有实用性的P2结构材料。本章通过电化学活性元素掺杂,提高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及工作电压,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本文中,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具有六边形微米柱状结构的P2型层状氧化物Na2/3Mn1/2Co1/3Cu1/6O2(MCC),将其用作钠电正极材料时,具有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而且,MCC具有良好的快充慢放性能,充电电流密度为200 m A g-1,放电电流密度为20 m A g-1时,放电容量达到118.6 m Ah g-1,且100圈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仍然有66%。体系中Co3+和Cu2+的加入减少了晶体结构中Mn3+的含量,降低了姜泰勒效应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增加了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了材料的平均工作电压。另外,通过CV、GITT和EIS测试证明MCC材料具有优异的动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高翔宇[9](2017)在《锰基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凭借其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点在现代社会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电极材料的限制,超级电容器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应用。作为一种潜在的电极材料,锰基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以及储量丰富、价廉易得、环境友好等特点。但是传统的锰基氧化物受限于自身的结构稳定性及导电性差而不能表达出理想的电化学性能。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的结构稳定,导电性能优异的的锰基氧化物,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具体研究如下:(1)石墨烯/锰基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通过简单的水热反应得到了石墨烯/锰基氧化物复合材料,并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以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极材料的性能与其分散程度和导电性能有关,其中石墨烯/MnOOH纳米棒具有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1 Ag-1的测试条件下比电容分别为198.2 F g-1,5000圈循环后的容量剩余86.2%。石墨烯作为载体可以提升材料的导电性,同时可以使活性材料更加分散,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从而增加了电子转移速率,增强材料的机械性能,使得材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2)摇铃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亚微米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通过简单的沉淀反应得到了大小均一的MnC03微球,并以其为模板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在高锰酸钾溶液中制得了摇铃状Mn02@Mn02/MnC03微球,之后用稀盐酸溶解掉剩余的碳酸锰,得到了摇铃状Mn02@Mn02微球。摇铃状MnO2@Mn02微球的比表面积为171.66 m2 g-1,可以提供大量电化学活性位点和电解液离子扩散的通道,另外特殊的摇铃状结构可以抑制材料的粉化和团聚效应,增强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因此材料有较高的比容量(226.4 F g-1)。所得的材料通过进一步的水热处理得到结构更稳定的Mn02/Mn02@Mn02微球,其具有更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3)具有氧空位摇铃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亚微米球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摇铃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微球拥有理想的形貌结构,但是导电性较差,为了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将材料在Ar/H2气氛中热处理,得到了具有氧空位摇铃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亚微米球。具有氧空位的摇铃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微球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259.83 m2 g-1)和更好的导电性。材料特殊的核壳纳米结构、晶格中的氧空位及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使其具有高的比容量(452.4 F g-1)、优异的循环性能(10000圈后保留92.2%)和突出的倍率性能(20 A g-1和50 A g-1时保留原始容量的79.2%和69.9%)。(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7-12-01)

李涛[10](2017)在《锰基氧化物的纳米形貌调控与电化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MnO_2拥有价格便宜、资源充足、易合成、环境友善等优点,但作为超级电容器和水电解制氢用电极材料存在导电性差、利用率低、析氧过电位高及催化活性差等问题。本论文在碳纤维纸(CFP)基体上,采用阳极电沉积的方法,通过调节离子掺杂、硫酸的浓度和沉积电流密度制备了五种不同形貌的MnO_2(纳米球、纳米片、纳米花、纳米棒、掺杂超薄纳米片),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相关电化学技术研究了MnO_2纳米复合电极的形貌、结构和超电容及析氧催化性能。研究表明,采用阳极电沉积法,通过硫酸浓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的调节在CFP基体上可获得不同形貌的MnO_2(纳米球、纳米片、纳米花、纳米棒)。MnO_2纳米球、MnO_2纳米片、MnO_2纳米花和MnO_2纳米棒/CFP复合电极在0.5 A g-1的扫描速度下的比电容(面积比电容)分别为134.4 F g-1(0.2 F cm-2)、226.3 F g-1(0.33 F cm-2)、235.6 F g-1(0.35 F cm-2)、362.5 F g-1(0.54 F cm-2)。当恒流充放电速率由0.5 A g-1增加到5 A g-1时,MnO_2纳米棒/CFP复合电极的比容量由362.5 F g-1(0.54 F cm-2)减小到160 F g-1(0.24 F cm-2),保持了高的原始比容量(44.1%)。各种形貌的MnO_2/CFP复合电极在自然和弯曲的状态5 A g-1扫描速度下循环500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仍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采用阳极电沉积法,通过掺杂金属离子、硫酸浓度和沉积电流密度的调节,在CFP基体上获得了金属离子(Fe、V、Co和Ni)掺杂的MnO_2超薄纳米片构成的高密度纳米团簇,其纳米片厚度大约是5 nm,金属离子的掺杂明显提高了MnO_2的导电性。金属离子(Fe、V、Co和Ni)掺杂MnO_2超薄纳米片/CFP复合电极、IrO2/CFP复合电极在1 M KOH溶液中10 mA cm-2电流密度下的析氧过电位分别为390 mV和245 mV,而纯MnO_2/CFP复合电极高达467 mV;以20 mA cm-2对复合电极进行长期析氧稳定性测试,掺杂MnO_2超薄纳米片/CFP复合电极析氧过电位远低于纯MnO_2/CFP复合电极。(本文来源于《南昌航空大学》期刊2017-12-01)

锰基氧化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锰基氧化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因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制备成本低和无污染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其中以循环稳定性较好的尖晶石型LiMn_2O_4和理论比容量较高的层状LiMnO_2为代表。本论文通过水热法和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LiMn_2O_4和LiMnO_2正极材料,通过XRD、SEM、HR-TEM、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EIS)等测试手段对最终产物的晶体结构、形貌的形成机制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首先通过水热法与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球形LiMn_2O_4,研究了不同锂源对产物形貌和电化学性能影响;采用有机溶剂辅助水热法与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立方体和球体的LiMn_2O_4,研究了有机溶剂的添加量对前驱体产物的形貌和最终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水热法合成了立方体和球体的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研究了水热温度对最终产物的形貌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二次水热法合成了一维形貌的层状LiMnO_2正极材料,研究了水热温度和还原剂的添加对LiMnO_2的结构、形貌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锰基氧化物论文参考文献

[1].赵全清,郭泽峰,吴宇,王利芹,韩占立.多级花状尖晶石锰基氧化物纳米片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英文)[J].ScienceChinaMaterials.2019

[2].高衍深.锰基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3].罗林山,刘雯雯,文小强,张帆,周新华.稀土La掺杂对层状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J].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2019

[4].罗艳,李煌,张洁,魏小洋,罗瑞.一维锰基氧化物/氧化石墨烯的晶相结构对氧还原性能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18

[5].曹桂.富锂锰基氧化物的改性与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6].唐聪.锰基氧化物催化剂在锂氧电池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罗冬.锂离子电池高倍率富锂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8].庞维琳.锰基氧化物钠电正极材料的制备、性能和电极动力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9].高翔宇.锰基氧化物电极材料的控制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10].李涛.锰基氧化物的纳米形貌调控与电化学特性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锰基氧化物LaSrMnO的相图–16不同时间酸处理的富锂锰基氧化物锰基氧化物在不同pH下催化反应...1.9氟化铝包覆富锂镍锰基氧化物–5不同工艺制备富锂锰基氧化物粉...正交相锰基氧化物RMn2O5结构图

标签:;  ;  ;  ;  ;  ;  ;  

锰基氧化物论文_赵全清,郭泽峰,吴宇,王利芹,韩占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