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蛋白论文_郑庆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杀虫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杀虫,蛋白,杆菌,活性,芽孢,基因,晶体。

杀虫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郑庆伟[1](2019)在《不同Bt杀虫蛋白对大草蛉无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目前转基因抗虫植物中表达的Bt蛋白对农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采用叁级营养食物链评价体系,分别以对供试Bt蛋白Cry1Ac、Cry1F和Cry2Ab具有抗性的靶标害虫或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作为大草蛉的猎物,研究了供试3种蛋白对大草蛉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谢烽,林婷,胡斌,朱瞬瞬,陈梦丽[2](2019)在《硬脂酸改性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对其抗紫外线作用及杀虫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硬脂酸为改性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ringiensis,Bt)伴孢晶体蛋白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Bt伴孢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成功接枝到Bt伴孢晶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20~40 nm的保护膜,能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穿透,降低紫外线导致晶体蛋白的变性作用,保持Bt伴孢晶体的杀虫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硬脂酸表面改性后的Bt伴孢晶体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32 000 IU·g~(-1)Bt可湿性粉剂,与目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接近。(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刘明,孙海燕,李海涛,高继国[3](2019)在《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11蛋白定点突变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期杀虫蛋白(vegetative insecticidal proteins, Vips)与杀虫晶体蛋白相比,在氨基酸序列进化上没有同源性,杀虫作用位点上也无竞争关系。由于Vips蛋白结构尚未解析,其杀虫作用机制的研究相对滞后。为明确影响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 Vip3Aa11蛋白杀虫活性的关键氨基酸,本研究对Vip3Aa11中3个氨基酸位点进行定点突变,构建3个突变体蛋白G200S、F442S、S726T,并对其进行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及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显示,突变体蛋白S726T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是野生型Vip3Aa11的4倍,对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没有显着变化;其他突变体蛋白对甜菜夜蛾及棉铃虫的杀虫活性均无显着变化。Vip3Aa11与各突变体蛋白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一致。二级结构预测表明突变体蛋白S726T的构象发生了α-螺旋后移,说明S726T突变体引起的杀虫活性提高可能与蛋白结构的空间细微变化有关。本研究比较了Vip3Aa11与各突变体蛋白之间的杀虫活性差异,并初步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为研究Vip3Aa类蛋白的结构和杀虫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生物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4](2019)在《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目前转基因抗虫植物中表达的Bt蛋白对农田重要捕食性天敌大草蛉的生态安全性,采用叁级营养食物链评价体系,分别以对供试Bt蛋白Cry1Ac、Cry1F和Cry2Ab具有抗性的靶标害虫或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作为大草蛉的猎物,研究了供试3种蛋白对大草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大草蛉以抗性棉铃虫(抗Cry1Ac或Cry2Ab)或抗性玉米螟(抗Cry1F)为猎物时,供试3种Bt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幼虫(4龄幼虫重量和幼虫发育至蛹历期)、蛹(化蛹率、蛹重和蛹发育历期)及成虫(羽化率、雌虫重量、雄虫重量和单雌产卵量)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量均无显着影响;同样地,当大草蛉以对3种Bt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昆虫——绿盲蝽作为猎物时,通过食物链传递的Bt蛋白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及繁殖也无显着影响。因此,目前转基因棉花、玉米或水稻中广泛表达的Cry1Ac、Cry1F和Cry2Ab蛋白,通过叁级营养食物链,对大草蛉生长发育及繁殖均无潜在毒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于爽,李帅,李海涛,刘荣梅,高继国[5](2019)在《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AdAa嵌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杀虫活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Vip3A类杀虫蛋白是一类新型杀虫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与研究较为深入的Cry蛋白没有同源性,且昆虫受体结合位点与Cry蛋白也没有竞争关系。利用同源重组技术针对对甜菜夜蛾具有高活性的Vip3Aa39与无活性的Vip3Ad开展研究,成功构建了叁个vip3AaAdAa型嵌合基因,将其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嵌合蛋白Vip3AaAdAa1、Vip3AaAdAa2、Vip3AaAdAa3,并将这叁种嵌合蛋白对甜菜夜蛾进行了杀虫活性测定。研究表明,叁种嵌合蛋白对甜菜夜蛾具有杀虫活性,Vip3AaAdAa3蛋白的LC_(50)值比Vip3Aa39增加了1.4倍,Vip3AaAdAa1蛋白的LC_(50)值比Vip3Aa39增加了2.7倍,嵌合蛋白Vip3AaAdAa1和Vip3AaAdAa3的杀虫活性均低于Vip3Aa39;Vip3AaAdAa2的杀虫活性与Vip3Aa39差异不显着。(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帆帆,曲绍轩,林金盛,李辉平,侯立娟[6](2019)在《食用菌异迟眼蕈蚊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杀虫蛋白基因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杀虫谱广,活性高,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双翅目眼蕈蚊科的防治。为了筛选出对食用菌异迟眼蕈蚊(Bradysia difformis)有高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杀虫蛋白基因鉴定,采用醋酸钠-抗生素法,从江苏省南京市紫金山土壤中分离产晶体芽孢杆菌,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对食用菌菌丝影响试验逐步进行筛选,同时进行Bt杀虫蛋白基因型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扩增鉴定。结果从分离到的17株产晶体芽孢杆菌中筛选出7个对异迟眼蕈蚊杀虫活性的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且不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菌株。经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这7株菌与公共数据库中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同源性可达99%以上,初步认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型鉴定发现,这7个菌株含有cry4/10、cry11、cyt1、cyt2等4个不同的毒蛋白基因型。筛选出的这7株Bt菌株对于防治食用菌异迟眼蕈蚊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余宗兰,贺利业,孙宏伟,李平,郑爱萍[7](2019)在《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ry1D新基因的克隆与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扩充鳞翅目害虫杀虫基因资源,本研究从苏云金芽胞杆菌BN23-5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cry基因,并对其进行鉴定和分析。该基因为一个完整的cry1D基因,全长3501 bp,编码1166个氨基酸残基。该氨基酸序列是一个新的Cry氨基酸序列,与Cry1Db1的同源性最高,为86%,命名为Cry1Dd1(登录号为KJ728844)。将该基因插入穿梭表达载体pSTK中,转入BT无晶体突变株-HD73中进行表达。结果表明,cry1Dd1基因能在BT无晶体突变株中表达,并形成菱形伴孢晶体。SDS-PAGE验证其分子量为132.2 kD,与预测的大小相符。生物活性测定表明,Cry1Dd1晶体蛋白对小菜蛾的幼虫具有杀虫活性,LC_(50)为13.1μg/mL;能明显抑制甜菜夜蛾幼虫的生长;但对棉铃虫幼虫没有杀虫活性。对cry1Dd1基因序列进行分析,cry1Dd1包含8个block保守区域,这和目前其他的cry基因相似;Cry1Dd1蛋白的活性区域为N端的37~593位氨基酸残基。(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陈珺君,刘芳,廖先清,张志刚,闵勇[8](2018)在《两种蜘蛛毒素肽与苏云金芽胞杆菌Cry1Ac蛋白的融合表达及杀虫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蜘蛛毒液中含有多种杀虫肽,因而具有较强的杀虫作用,可迅速杀死农林害虫。蜘蛛毒素肽(ω-ACTX-Hv1a,ω-ACTX-Hv2a)是从澳大利亚的多能厚爪蛛Hadronyche versuta的毒液中分离获得,对昆虫有毒但对哺乳动物无毒。本文通过将人工合成的两种蜘蛛肽基因(hv1a、hv2a)与来源于对棉铃虫具有高活性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野生菌株NBIC380中的杀虫基因cry1Ac进行融合并在NBIC380中表达,获得了7种不同的重组菌株BtBM-Ve(含有空表达载体)、BtBM-Ac(含有cry1Ac基因)、BtBM-1a(含有hv1a基因)、BtBM-2a(含有hv2a基因)、BtA1a(含有cry1Ac+hv1a融合基因)、Bt A2a(含有cry1Ac+hv2a融合基因)和BtA(1+2)a(含有cry1Ac+hv1a+hv2a融合基因)。重组菌分别进行了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2龄幼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elegans和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rinus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显示BtBM-Ve无杀虫增效作用,BtBM-Ac、BtBM-1a、BtBM-2a、Bt A1a、BtA2a和BtA(1+2)a针对不同的虫源具有不同的杀虫增效活性,对3种害虫杀虫增效最多的重组菌是BtA(1+2)a,对棉铃虫2龄幼虫杀虫增效百分比为93.43%,对秀丽隐杆线虫为34.48%,对朱砂叶螨为13.46%。本文构建的基因工程菌对防治鳞翅目害虫、螨虫和线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孙初一,党聪,汪芳,姚洪渭,叶恭银[9](2018)在《两种Bt杀虫蛋白对叁种非靶标生物风险商值HQ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抗虫作物在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对环境也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在转基因抗虫作物大量种植之前,对非靶标生物进行系统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时,可以通过测定转基因作物表达的Bt蛋白对选取的不同非靶标指示生物的最大无影响浓度(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concentrations,NOAECs),以及测定转基因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器官中表达的Bt蛋白的浓度,求出不同非靶标指示生物的环境评估浓度(estimated environmental concentrations,EECs),从而求出不同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风险商值HQ(the hazard quotient,HQ=EEC/NOAEC),通过风险商值与1进行比较,判断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即风险商值小于或等于1时,转基因作物对非靶标生物是安全的,反之则是不安全的。以表达Bt杀虫蛋白Cry2A和Cry1C的转基因水稻品系T2A-1和T1C-19为实验对象,选取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和家蚕(Bombyx mori)作为非靶标生物。在实验室内以Cry2A和Cry1C纯蛋白制备饲料,测定Cry2A和Cry1C对褐飞虱的NOAEC分别为50μg/g和70μg/g,褐飞虱主要取食水稻叶鞘,测得T2A-1和T1C-19叶鞘Bt蛋白的平均浓度为(5.42±0.51)μg/g和(0.28±0.05)μg/g,即褐飞虱的EEC分别为5.42μg/g和0.28μg/g,求得Cry2A和Cry1C对褐飞虱的HQ分别为0.108和0.004,这两个值小于1,所以T2A-1和T1C-19对褐飞虱没有不利影响。实验室测定Cry2A和Cry1C对异色瓢虫的NOAEC均大于320μg/g,田间异色瓢虫主要取食褐飞虱和黑尾叶蝉等,通过其取食规律求得Cry2A和Cry1C对异色瓢虫的EEC分别为1.084μg/g和0.056μg/g,求得Cry2A和Cry1C对褐飞虱的HQ分别为3.39×10~(-3)和1.75×10~(-4),这两个值远小于1,故认为T2A-1和T1C-19对异色瓢虫没有安全风险。测定家蚕的相关数值时,共选取了4种家蚕品系,分别是菁松,皓月以及两者杂交后代品系。结果表明,纯合品系对Bt杀虫蛋白更加敏感,其中皓月对Bt杀虫蛋白最敏感。Cry2A和Cry1C对皓月的NOAEC分别为4μg/g和1μg/g,对于水稻田边的桑田,桑叶上的平均花粉量为92.9个/cm~2,而T2A-1和T1C-19花粉中Cry2A和Cry1C浓度分别为(28.15±1.19)μr/g和(2.40±0.08)μg/g,即可求得Cry2A和Cry1C对皓月的EEC为3.419μg/g和0.292μg/g,即Cry2A和Cry1C对家蚕HQ分别为0.855和0.292,这两个值也小于1,即T2A-1和T1C-19水稻品系对家蚕没有安全风险。总的来说,通过风险商值的测定,Cry2A和Cry1C对叁种非靶标生物均没有安全风险。风险商值的测定为转基因非靶标生物的安全评价提供了可参考的数据标准,为得到更加全面评价结果,更多的非靶标生物的风险商值需要测定。(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王雪丽,路子云,李建成,李贞,董杰[10](2018)在《Cry1Ac和Cry2Ab杀虫蛋白对粘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探究Bt杀虫蛋白对次要靶标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鳞翅目:夜蛾科)的杀虫活性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浸叶法饲喂初孵及2龄末粘虫不同剂量的Cry1Ac及Cry2Ab杀虫蛋白后,观察其死亡率,称量幼虫重,并统计了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蛹期、蛹的羽化率、畸形率等指标。【结果】初孵幼虫取食浸泡含16、64、128μg/mLCry1Ac及Cry2Ab的玉米叶片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及浓度的增加,死亡率逐渐增加,且Cry1Ac杀虫蛋白对粘虫的生物活性高于Cry2Ab蛋白,在128μg/mL浓度下,取食Cry1Ac和Cry2Ab蛋白13d时的死亡率分别达到了65%及60%。取食两种蛋白后,初孵幼虫和2龄末幼虫重量均受到显着抑制,短期取食两种蛋白对幼虫历期、化蛹率、蛹重、蛹期、蛹的羽化率、畸形率没有影响。【结论】取食Cry1Ac和Cry2Ab杀虫蛋白后,对初孵幼虫有很好的杀虫活性,且Cry1Ac杀虫活性高于Cry2Ab杀虫蛋白;短期饲喂两种杀虫蛋白时,对2龄粘虫后期生长影响不大。本文结果为转Bt基因作物更好的应用于粘虫的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杀虫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硬脂酸为改性剂,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ringiensis,Bt)伴孢晶体蛋白进行表面包覆改性,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改性前后的Bt伴孢晶体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硬脂酸成功接枝到Bt伴孢晶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度约20~40 nm的保护膜,能有效地阻挡紫外线穿透,降低紫外线导致晶体蛋白的变性作用,保持Bt伴孢晶体的杀虫活性。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用硬脂酸表面改性后的Bt伴孢晶体对二化螟的杀虫效果明显优于32 000 IU·g~(-1)Bt可湿性粉剂,与目前常用的化学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防效接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杀虫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郑庆伟.不同Bt杀虫蛋白对大草蛉无影响[J].农药市场信息.2019

[2].谢烽,林婷,胡斌,朱瞬瞬,陈梦丽.硬脂酸改性苏云金杆菌伴孢晶体蛋白对其抗紫外线作用及杀虫活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9

[3].刘明,孙海燕,李海涛,高继国.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11蛋白定点突变对甜菜夜蛾和棉铃虫杀虫活性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9

[4].赵曼,汤金荣,牛琳琳,陈琳,梁革梅.不同Bt杀虫蛋白通过食物链对大草蛉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5].于爽,李帅,李海涛,刘荣梅,高继国.苏云金芽胞杆菌Vip3AaAdAa嵌合蛋白的构建及其杀虫活性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9

[6].王帆帆,曲绍轩,林金盛,李辉平,侯立娟.食用菌异迟眼蕈蚊苏云金芽孢杆菌筛选及杀虫蛋白基因鉴定[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9

[7].余宗兰,贺利业,孙宏伟,李平,郑爱萍.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Cry1D新基因的克隆与特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8].陈珺君,刘芳,廖先清,张志刚,闵勇.两种蜘蛛毒素肽与苏云金芽胞杆菌Cry1Ac蛋白的融合表达及杀虫活性[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8

[9].孙初一,党聪,汪芳,姚洪渭,叶恭银.两种Bt杀虫蛋白对叁种非靶标生物风险商值HQ的测定[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10].王雪丽,路子云,李建成,李贞,董杰.Cry1Ac和Cry2Ab杀虫蛋白对粘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部分菌株晶体蛋白SDS-PAGE检测结果蛋白结构域相互关系质粒测序分析流程及相应产生数据一1520的Bel蛋白的AA序列的信号肚...提纯后的晶体蛋白(叮IcA)"泳道1为n皿目1肠蛋白表达的Dss-以EG图

标签:;  ;  ;  ;  ;  ;  ;  

杀虫蛋白论文_郑庆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