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一、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陈少秀,杜晓,景海霞,张霞,陈都红,常明泉[1](2021)在《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圈直径;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都形成抑菌圈,且对三种细菌的MIC为(0.3125~0.625)mg·mL-1、MBC为(0.625~1.25)mg·mL-1;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3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阴性对照搽剂(P<0.01)。结论氯霉素泼尼松搽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

闵春艳[2](2019)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将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杂质分析方法、抗菌乳膏可疑非法添加活性成分的UPLC-QQQ-MS/MS(MRM)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掺伪小活络丸中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以及菊花药材硫磺熏蒸标志物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分别实现了对这些药品的杂质分析、掺伪成分检查、毒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以及硫磺熏蒸标志物的成分分析,为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原辅料质控、清洁验证、加工炮制、生产控制等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实现药品生产的批间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方法: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进行杂质分析,获得杂质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信息,对USP42收载的已知杂质进行鉴定;对USP42未收载的杂质,且质谱响应较高的未知杂质,通过获取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进行质谱解析和结构推断。结合头孢吡肟对照品氧化降解、酸降解、碱降解、高温破坏试验,得到各种降解产物,对杂质的形成进行初步分析。建立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活络丸中掺伪药材的特征化学组分,建立小活络丸中芍药苷的HPLC-PDA检查方法,并配套质谱确证方法;建立UPLC-QQQ-MS/MS(MRM)外标法考察小活络丸药材掺伪对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影响。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考察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供试品中检出杂质A、C、E三个已知杂质。同时,检出10个质谱响应信号较强的未知杂质。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同分异构体杂质,推断为头孢吡肟Δ3双键位置异构体和头孢吡肟(6-H,7-H)差向异构体,分子式为C19H24N6O5S2。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C2脱羧异构体,推导分子式为C18H24N6O3S2。1个未知杂质为文献命名为(2RS)-2[[(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乙酰氨基]-甲基]-1,2,5,7-四氢-7-氧-4H-呋喃并[3,4-d][1,3]噻嗪的m/z 370.0641的化合物,推导分子式为C13H15N5O4S2。以上7个未知杂质均为头孢吡肟降解杂质。[M+H]+m/z428.0681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3-CH2OCH3取代产物,分子式为C15H17N5O6S2,推测为头孢吡肟的工艺杂质。[M+H]+m/z894.1786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的聚合物杂质,分子式为C23H57N8O10S9。另外,还发现1个辅料精氨酸的降解杂质。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它们的检出限均为5μg·kg-1,定量限均为12.5μg·kg-1,在1?41n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0%?108%。应用该方法检出该品牌四批样品中含有倍他米松84~1165μg·kg-1,而地塞米松含量极低,仅仅有2个批次被检出,但含量在定量限以下。在16批小活络丸中6批检出了不应存在的草酸钙簇晶,推测存在芍药掺伪的问题。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在小活络丸中检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4-表-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等白芍和赤芍特有的化学组分,初步表明小活络丸存在芍药属药材,且部分批次样品中掺伪药材为白芍,且6批掺伪小活络丸中芍药苷含量为39.57~642.77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毒性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0.005~27.28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有效成分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的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45.57~318.47μg·g-1。各厂家小活络丸乌头类生物碱总量差异较大,存在同一产品质量不一致问题。硫磺熏蒸使菊花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化合物与亚硫酸发生亚硫酸酯化反应,新生成11种含硫衍生物。在这11种化合物的二级碎片中均出现m/z80或m/z81的硫磺熏蒸特征碎片,清晰地提示这些物质为含硫衍生物。结论: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杂质分析,检测到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未知杂质,推导了分子式、结构式,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环节,提示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辅料精氨酸的质量控制,其生产工艺应控制精氨酸的氧化降解;对其产生异构体杂质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研究和控制,对容易形成聚合物杂质的物料和工艺进行改进,对其原料药的工艺杂质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有必要应在现行质量标准中指明工艺杂质。本文建立的UPLC-QQQ-MS/MS(MRM)内标法可专属灵敏的检测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为企业清洗验证环节的活性物质残留物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抗菌乳膏类制剂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建立HPLC-PDA方法检查小活络丸生产投料中引入的非处方成分芍药苷及配套的质谱确证方法,可用于检查小活络丸生产过程中的芍药属药材掺伪投料;建立UPLC-QQQ-MS/MS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为小活络丸产品的安全性和生产工艺的质量可控性提供有效的质控方法。本文建立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硫磺熏蒸菊花的检查,用于含菊花中药制剂生产的源头质量控制。

谢娜娜[3](2017)在《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虫咬性皮炎是由于昆虫叮咬或毒汁毒毛刺激所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性疾病,是夏季皮肤科的常见病,以局部皮疹和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虫咬性皮炎以其高发率和皮肤瘙痒不适,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休息。在虫咬性皮炎的常规治疗上,症状轻微者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剂,皮损广泛、症状较重者可内服抗组胺药,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短期内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继发感染者给予抗菌药。目前,市场上用于虫咬性皮炎的外用制剂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较为常见,其特点是抗炎效果较明显,而止痒效果较差。因此,本研究拟以抗组胺药盐酸苯海拉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醋酸地塞米松及抗炎药物甘草次酸为主药,同时加入具有镇静、清凉、止痒作用的樟脑、薄荷脑,研制出一款具有抗炎、止痒、抗过敏效果的外用液体制剂,用于虫咬性皮炎的治疗,以达到缓解瘙痒症状,消除皮疹的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XDB-CN为填充柱,甲醇-1%三乙胺(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6.5)(49.5:50.5)为流动相,同时测定止痒消炎液中醋酸地塞米松、盐酸苯海拉明、甘草次酸的含量,该方法专属、灵敏、简便,能满足止痒消炎液的含量测定需要。以稳定性及经皮渗透性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对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处方及工艺进行优化。最终处方为:醋酸地塞米松0.025%,盐酸苯海拉明2%,甘草次酸0.2%,樟脑1%,薄荷脑3.5%,3-甲基-4-异丙基苯酚0.1%,丁羟甲苯0.02%,枸橼酸0.5%,枸橼酸钠0.8%,纯化水5%,1,2-丙二醇10%,70%乙醇76.855%。制备的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为无色澄明液体,带有樟脑、薄荷脑的香气,pH在4.5-5.5之间,醋酸地塞米松、盐酸苯海拉明、甘草次酸体外24小时累积渗透量分别为30.91μg·cm-2、3368.86μg·cm-2、131.55μg·cm-2,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1.81μg·cm-2·h-1、194.05μg·cm-2·h-1、7.75μg·cm-2·h-1。通过磷酸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试验、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热板法镇痛试验考察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药效。磷酸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试验中,止痒消炎液能显着抑制磷酸组胺致豚鼠瘙痒持续时间,抑制率为99.78%(P<0.01),其止痒作用与市售无比滴、复方樟脑乳膏相当,优于市售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P<0.01)。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止痒消炎液能显着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程度,抑制率为62.28%(P<0.01),其抗炎作用与市售无比滴相当,优于市售复方樟脑乳膏(P<0.01)、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P<0.05)。热板法镇痛试验中,止痒消炎液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小鼠痛阈值,提高率为22.00%(P<0.01)。药效学考察表明,自制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联用醋酸地塞米松、盐酸苯海拉明和甘草次酸,具有良好的止痒、抗炎、抗过敏作用。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考察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自制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对高温、强光照射较为敏感,应避光保存、阴凉处贮存。加速试验6个月和长期试验6个月,自制止痒消炎液各项考察指标无显着变化,质量稳定。目前,长期试验仍在进行中。建立了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质量控制方法,为保证制剂的质量提供了良好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方法。本课题制备的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其处方和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疗效好。

吴欢欢[4](2016)在《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制备及离体经皮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痤疮(acne)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疾病。目前,西医治疗痤疮常应用抗雄激素药物、抗生素、维A酸、过氧化苯甲酰等,但易引发多种不良反应,并且耐药易复发;中医中药治疗痤疮疗效好、毒副作用小,但多为洗剂,使用不便。现临床上急需一种疗效好、副作用小且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痤疮。本研究依据调研中医临床治疗痤疮用药经验,以穿心莲、黄柏、马齿苋、茶树叶、玉兰叶等组方,制备了祛痘乳膏,并进行相关质量和体外释药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本方以穿心莲、黄柏为君药,含有的穿心莲内酯可深入毛囊深处,消除皮肤油脂和污垢,杀灭痤疮丙酸杆菌和其他痤疮相关菌群,黄柏中的小檗碱呈阳离子态可较长时间保留在皮肤层,增强杀菌效力;茶树叶和木兰叶为臣药,所含有效成分主要在挥发油中,可促进君药成分透过角质层,本身也可溶解角质层,增强渗透杀菌消炎的作用,控制局部感染;合以马齿苋,含有黄酮、多糖等功效成分,清热解毒、抗氧化,免疫调节,均衡毛囊内的生态平衡,有消热解毒,抗炎消炎之功效,适用于痤疮的治疗。本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取有效部位穿心莲药材的提取:处方量穿心莲药材粉碎后加10倍量的75%乙醇85℃1h回流提取两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得含水量25%的流浸膏。将处方量的黄柏、马齿苋、茶树叶、玉兰叶混合粉碎后加10倍量的水,1h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70℃减压浓缩,得含水量35%的流浸膏。2.制剂制备根据制备O/W型QD乳膏的需要,选择并比较了4种O/W乳膏基质的外观性状、pH值、离心和耐热耐寒稳定性等情况,最终确定祛痘乳膏基质种类及用量。通过预实验确定QD处方:硬脂酸1%、白凡士林10%、十六醇8%、单硬脂酸甘油酯4%、十二烷基硫酸钠2%、甘油13%、穿心莲流浸膏2%,穿心莲以外药材流浸膏7%,提取液53%。制备中将油水两相分别置于80℃水浴下均匀液化,趁热在搅拌的情况下将油相加入水相后,以3000r/min均质2min,得棕黄色细腻乳膏。3.乳膏质量研究从外观性状、粒径大小、pH值、薄层色谱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等对QD膏进行了质量研究。所制乳膏膏体稠度适中,细腻,易涂展,经染色实验验证了该乳膏为O/W型乳膏。经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分散相平均粒径为120.3nm,经精密酸度计测定乳膏平均pH值为6.52。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所制乳膏,QD膏与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标准品在相同位置显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QD膏中穿心莲内酯含量为0.123%,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0.057%。4.经皮释药研究通过体外经皮释药实验,研究了穿心莲内酯在皮肤各层中的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经单次给药后,接受液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随时间成线性增加,经计算所得,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的线性拟合方程为Qn=3.722t-3.522(R2=0.997),药物渗透速率(Js)为3.722μg/h/cm2,滞后时间(Tlag)为0.95h,渗透率较小,符合祛痘的用药要求,药物在皮肤层滞留,可以充分发挥药效。

徐莲琴,王玉华,郑亿,程晓慧[5](2013)在《RP-HPLC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涂剂中甲硝唑和醋酸泼尼松的含量》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甲硝唑涂剂中甲硝唑和醋酸泼尼松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为20℃。结果:甲硝唑和醋酸泼尼松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100.0~800.0(r=0.9997)、20.0~200.0(r=0.9998)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3%(RSD=1.6%,n=6)、100.3%(RSD=1.8%,n=6)。结论:本方法准确度、精密度好,可用于含甲硝唑、醋酸泼尼松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

梅艳,宋新文,汪洋,陈渝军,许琼[6](2010)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中醋酸泼尼松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 mm×200 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0℃,进样20μL,用甲醇水浴加热溶解乳膏,冰浴过滤去掉基质后进样测定。结果: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中醋酸泼尼松线性范围为6.09101.5μg/mL,回归方程为C=0.01878A-0.04193,r=0.9999。醋酸泼尼松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9.6%、100.2%,RSD分别为0.72%、0.75%、1.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质量控制。

梅艳,宋新文,汪洋,陈渝军,许琼[7](200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中醋酸泼尼松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4.6×200mm,10μm),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0℃,进样20μl,用甲醇水浴加热溶解乳膏,冰浴过滤去掉基质后进样测定。结果: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6.8%、103.0%、106.5%,RSD分别为0.29%、0.20%、1.06%,线性范围为6.09~101.5ug·ml-1,回归方程为C=0.01878A-0.04193,r=0.999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质量控制。

肖琴[8](2012)在《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发性单纯性唇疱疹又称唇疱疹或颜面部疱疹,是由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虽然口服或局部外用抗病毒药可以抑制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但抗病毒疗法对适度缩短复发性单纯疱疹疾病的治愈时间具有局限性,它们不能减轻伴随的宿主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将肾上腺皮质内固醇类药氢化可的松与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相结合制成复方乳膏制剂,可以减轻单纯疱疹病毒相关的免疫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从而显着提高治疗复发性单纯性唇疱疹的疗效。由5%阿昔洛韦、1%氢化可的松与适宜的乳剂型基质制成的外用复方乳膏可用于免疫缺陷病人及免疫正常成人复发性唇疱疹症状的早期治疗,进而可用于降低成年人和12岁以上青少年溃疡性感冒疮发生的可能性。本品疗效好且耐受性好,不会出现病毒对阿昔洛韦或氢化可的松的耐药性。本文以阿昔洛韦和氢化可的松作为模型药物,制成复方制剂,对其进行了各项药学研究。首先进行了处方工艺研究,选择适宜的乳化剂、保湿剂、经皮渗透促进剂、增稠剂、抗氧剂、pH调节剂等,并对油相、水相组成配比,用于溶解主药的氢氧化钠及pH调节剂盐酸的用量进行筛选,通过评价乳膏的外观性状、pH值、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等指标,采用乳膏剂的常规制备方法进行实验研究,确定了优选处方。在质量研究方面,按照质量标准研究的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主要考察指标为性状、鉴别、装量、粒度、pH值、有关物质、含量等。采用HPLC法测定有关物质及含量,并对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方法学验证。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考察,建立了一套能够控制成品质量的检测标准。最后,还对本品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从高温、高湿、光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长期6个月的稳定性试验三方面对本品进行了稳定性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本复方制剂稳定性良好,确定其储藏条件为避光、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柴逸峰,朱臻宇,李翔[9](2008)在《药物分析(Ⅰ)》文中提出对国内药物分析在20052006年的主要进展进行评述。内容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和其它分析方法等。另外,对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的不同联用技术进行分别评述。共引用文献3294篇。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10](2007)在《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文中提出标题:齐墩果酸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溶出度研究着者:唐芳;杨绍华;刘家稳;冯裕;李焕德着者单位:长沙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410011

二、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试剂
    1.1 受试药物
    1.2 试验菌株
    1.3 培养基
    1.4 仪器设备
2 方法
    2.1 琼脂扩散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抑菌圈直径
        2.1.1 菌株活化:
        2.1.2 制备菌悬液:
        2.1.3 制备含菌平板:
        2.1.4 打孔加药:
        2.1.5 结果观察:
    2.2 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
        2.2.1 制备试验菌悬液:
        2.2.2 MIC的测定:
        2.2.3 MBC的测定: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氯霉素泼尼松搽剂、氯霉素搽剂和阴性对照搽剂对细菌抑菌圈直径的比较
    3.2 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MIC测定结果
    3.3 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MBC测定结果
4 讨论

(2)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利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杂质
    引言
    1.已知杂质鉴定
    2.未知杂质定性分析
    3.强制降解实验与未知杂质来源分析
    4 小结
第二章 UPLC-MS/MS内标法测定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2 实验
    3.结果与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HPLC和HPLC-MS技术的小活络丸生产原料掺伪检查和产品质量评价
    引言
    1 小活络丸中草酸钙簇晶的显微特征与来源分析
    2 基于药材组分分布的芍药属药材掺伪质谱确证方法
    3 掺伪芍药属药材代表性组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4 掺伪小活络丸中的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的保证
    5 主要药效组分乌头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6 掺伪松香的LC-MS/MS质谱确证
    7 掺伪松香中松香酸HPLC分析
    8 小结
第四章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
    引言
    1 材料与仪器
    2 结果与讨论
    3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英文缩略词
致谢

(3)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2.1.2 色谱条件
        2.1.3 溶液的制备
        2.1.4 专属性及系统适用性试验
        2.1.5 线性关系考察
        2.1.6 精密度试验
        2.1.7 重复性试验
        2.1.8 稳定性试验
        2.1.9 回收率试验
        2.2 基本理化性质研究
        2.2.1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3 原料药的稳定性初步考察
        2.3.1 高温试验
        2.3.2 强光照射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制备工艺
        2.2 主药含量确定依据
        2.3 溶剂的选择
        2.4 pH值范围的确定
        2.5 pH调节剂的选择
        2.6 抗氧剂的选择
        2.7 抗氧剂用量的确定
        2.8 防腐剂的选择
        2.9 渗透促进剂的选择
        2.10 最终处方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药效学考察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与结果
        2.1 磷酸组胺致豚鼠皮肤瘙痒试验
        2.1.1 供试品的配制
        2.1.2 试验分组
        2.1.3 试验步骤
        2.1.4 数据处理与结果
        2.2 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
        2.2.1 供试品的配制
        2.2.2 试验分组
        2.2.3 试验步骤
        2.2.4 数据处理与结果
        2.3 热板法镇痛试验
        2.3.1 供试品的配制
        2.3.2 试验分组
        2.3.3 试验步骤
        2.3.4 数据处理与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高温试验
        2.2 强光照射试验
        2.3 加速试验
        2.4 长期试验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
        2.2 鉴别
        2.3 pH值
        2.4 含量测定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制备及离体经皮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痤疮及其治疗药物
        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2 治疗痤疮的常用西药
        1.3 治疗痤疮的常用中药
    2. 中药乳膏研究概述
        2.1 乳膏的制备
        2.2 质量控制
        2.3 刺激性
        2.4 含量测定
    3. 经皮释药研究
        3.1 经皮释药实验方法
        3.2 渗透促进剂的概述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药物处方组成
        2.2 单因素筛选提取工艺
        2.3 正交实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
        2.4 乳膏基质的筛选
        2.5 基质制备及处方评价
        2.6 乳膏的制备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质量研究
    1. 仪器与方法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外观性状
        2.2 粒径测定
        2.3 pH值测定
        2.4 微生物限量检查
        2.5 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2.6 HPLC法测定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
    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经皮吸收试验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动物
        2.2 离体皮肤的制备
        2.3 离体透皮实验
        2.4 样品处理
        2.5 样品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3.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RP-HPLC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涂剂中甲硝唑和醋酸泼尼松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2 方法与结果
    2.1 溶液的制备
        2.1.1 对照品贮备液。
        2.1.2 供试品溶液。
        2.1.3 阴性样品溶液。
    2.2 色谱条件
    2.3 线性关系考察
    2.4 稳定性试验
    2.5 精密度试验
    2.6 重复性试验
    2.7 回收率试验
    2.8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储备溶液的制备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2.3 系统适应性试验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现性试验
    2.8 方法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8)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处方工艺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结语与创新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
致谢

四、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氯霉素泼尼松搽剂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 陈少秀,杜晓,景海霞,张霞,陈都红,常明泉. 海峡药学, 2021(09)
  • [2]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D]. 闵春艳. 苏州大学, 2019
  • [3]蚊虫叮咬止痒消炎液的研究[D]. 谢娜娜. 福建医科大学, 2017(07)
  • [4]中药复方祛痘乳膏的制备及离体经皮实验研究[D]. 吴欢欢. 扬州大学, 2016(02)
  • [5]RP-HPLC法测定复方甲硝唑涂剂中甲硝唑和醋酸泼尼松的含量[J]. 徐莲琴,王玉华,郑亿,程晓慧. 中国药房, 2013(13)
  • [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J]. 梅艳,宋新文,汪洋,陈渝军,许琼. 儿科药学杂志, 2010(06)
  • [7]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泼尼松乳膏的含量[A]. 梅艳,宋新文,汪洋,陈渝军,许琼. 第二十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首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论文集, 2009
  • [8]阿昔洛韦氢化可的松乳膏的药学研究[D]. 肖琴.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2(03)
  • [9]药物分析(Ⅰ)[J]. 柴逸峰,朱臻宇,李翔. 分析试验室, 2008(08)
  • [10]溶出度近年发表的部分文章摘要[A]. 杨腊虎,陈唯真,于宝珠,陈立亚,赵慧芳,王子兰,刘小帅. 药物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

标签:;  ;  ;  

复方泼尼松乳膏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