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原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剪切波分裂,地壳各向异性,主压应力
海原断裂带论文文献综述
许英才,高原,石玉涛,王琼,陈安国[1](2019)在《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地壳介质各向异性:从银川地堑到海原断裂带》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固定地震台网2010年6月至2017年8月的近场地震资料,选择符合剪切波分裂分析的14个台站记录的共137个有效事件波形,得到了剪切波分裂参数,即快剪切波(简称快波)偏振方向和慢剪切波(简称慢波)时间延迟.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快波偏振方向和慢波时间延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快波偏振方向主要与构造应力场方向或者断层走向大体一致.鄂尔多斯西缘紧邻块体边界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自北向南呈现NS、NNE、NE向的变化,与青藏高原东北缘主压应力方向变化基本一致.银川地堑东西两侧的快波偏振方向有差异,东侧区域主要受青藏高原NNE向挤压和黄河—灵武断裂共同影响,而西侧区域可能受到阿拉善块体与鄂尔多斯块体之间的NW方向的主张应力和阿拉善块体内部应力分布的影响;鄂尔多斯块体、阿拉善块体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快波优势偏振方向为NE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主压应力方向一致;海原断裂带及以南区域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WNW向,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较好的说明了海原断裂带为活跃的活动断裂.构造与断裂分布都是控制快波偏振方向的主要因素,走滑断裂上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与断裂走向一致,表明这些台站主要受到断裂的强烈影响;走滑断裂附近的个别台站快波偏振方向呈现与构造应力场一致的方向,表明几乎没有受到断裂的影响.鄂尔多斯、阿拉善与青藏高原的交汇区平均时间延迟高于其他地区,反映了青藏高原在NE向运动过程中,受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块体阻挡作用,导致了交汇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程度增加.以海原断裂带到六盘山断裂带为界,其两侧区域的各向异性差异性明显,揭示了应力与介质特性的差异,暗示其邻近区域,特别在海原断裂带东端到六盘山断裂带与鄂尔多斯块体西缘交汇区域,可能有较高的强震危险背景.本研究还对该区域的地壳和上地幔的耦合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徐秀绒[2](2019)在《海原断裂带地震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年来对海原断裂带活动断层的探测及古地震事件的研究,关于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通过对活动断层上历史大震的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及活动断层设定地震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最近几十年,随着震源动力学的发展,基于物理规律的震源自发破裂模拟可以为强地面运动提供一种合理的震源模型。本文运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模拟非平面断层的方法对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基于震源动力学模拟结果运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海原断裂带包括了西段的金强河断裂,中段的毛毛山-老虎山断裂及东段的狭义海原断裂。发生在狭义海原断裂上的1920年12月16日的Ms 8.5级海原地震是近代中国罕见的毁灭性大震之一。该地震造成了近237 km的地表破裂带,地表最大位移达10-11 m,震中烈度达到Ⅻ度。该断裂带是由11条不同规模的次级断层斜列组成,在斜列区分布着宽度为1~3km的拉分盆地。根据地表破裂带断层的分布特点,本文中设定了叁种几何模型来近似海原地震的孕震断层。同时,考虑到海原地震的仪器震中和宏观震中位置不同,我们考虑两种震源位置,每种震源位置有叁种几何形态来分析海原地震的破裂模型。将其中合理的五个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的位移分布进行对比,挑选出符合较好的模型。我们注意到,震源位置对地表位移分布的影响很小。因此,基于两种震源位置模型进行了强地面运动模拟,进一步对震源位置进行了约束。理论的烈度图与实际的烈度分布特征相同,表明该震源模型是1920年海原地震的一种合理模型,最大烈度可达Ⅺ度。另外,我们对海原断裂上由金强河断裂、毛毛山及老虎山断裂带组成的“天祝地震空区”进行了设定地震的研究。首先,我们对发生在老虎山断裂带1888年景泰地震的应力大小和方向、摩擦参数对破裂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对老虎山断裂及金强河-毛毛山组合断裂的自发破裂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对不同发震位置造成的地表烈度分布进行了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对景泰、兰州、靖远等地的破坏非常严重,烈度值都在Ⅷ以上。(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6)
雷生学[3](2019)在《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约50—60 Ma前,欧亚板块与印度次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崛起,成为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为醒目的构造事件,对东亚的构造和气候格局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周缘及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大型走滑断裂带,其长度往往达数百至数千km,深切下地壳乃至岩石圈地幔,且构造活动强烈(强震多发),研究这些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历史对揭示青藏高原的生成扩展模式、陆内变形机制及强震机理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国际地震动态》期刊2019年04期)
韩龙飞,刘静,袁兆德,邵延秀,王伟[4](2019)在《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冲洪积扇特征提取与演化模式讨论——以海原断裂带老虎山地区冲洪积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半干旱地区第四纪冲洪积扇蕴含着丰富的气候与构造信息,划分并描述不同时期的冲洪积扇单元及其地貌特征是开展第四纪冲洪积扇研究的重要步骤。野外考察等传统方法是对冲洪积扇进行描述与填图的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在此之前对冲洪积扇进行大范围的自动化地貌初步分级则可为地貌填图提供指导,从而提高后续的野外工作效率。文中借助航空影像生成的0. 2m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提取老虎山地区各冲洪积扇单元的起伏度与粗糙度,实现对各冲洪积扇单元的分类与差异探讨。研究表明,随着提取窗口尺寸的增大,粗糙度迅速增大,而当提取窗口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粗糙度过渡为缓慢增大并达到稳定的状态。在尺寸为8m×8m的滑动取样窗口下,起伏度与粗糙度随着冲洪积扇年龄的增加,呈现先减小而后增大的趋势,这恰好反映了冲洪积扇的动态演化过程。(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雷生学,冉勇康,李彦宝,徐良鑫,郭巍[5](2018)在《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干盐池拉分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北边界海原断裂带内最大的拉分盆地,对揭示青藏高原NE向生长、海原断裂的运动变形及古环境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前人主要开展了区域地质填图和古地震方面的研究,而该盆地的地层、年龄、形成演化等皆不清楚。针对以上问题,在干盐池盆地开展了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深孔钻探及样品测试等工作。深孔剖面显示,干盐池盆地大约形成于距今2. 76Ma前,盆地内堆积了3段地层,第Ⅰ、Ⅱ、Ⅲ段地层分别约于距今2. 76Ma、2. 33Ma和1. 78Ma前开始堆积,沉积物的粒度呈现出"向上逐渐变细"的趋势,表现为1个典型的"退积型"沉积序列;磁化率结果表明,干盐池盆地大约于距今1. 78Ma前进入积水期,湖相层记录了多个高磁化率区间,这有可能是因为自生的亚铁磁性硫化铁矿物所致;钻孔及浅层人工地震勘探资料表明,干盐池盆地主要受南-西华山与唐家坡-干盐池断层的控制,其沉降中心介于这2条断层之间,最深处可能超过了550m。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过程经历了由残积相(距今约2. 76Ma前)—扇根相(距今2. 76~2. 33Ma)—扇中相(距今2. 33~1. 78Ma)—盐湖相(距今约1. 78Ma—现今)的演变。盐湖相期以B/M界线为界又可细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2阶段(距今约0. 78Ma—现今)的沉积速率急剧加快,高达232. 5m/Ma,这有可能是受盆地中央断层的活动影响所致。(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8年05期)
雷生学[6](2018)在《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构造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50-60Ma前,欧亚板块与印度次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崛起,成为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为醒目的构造事件,对东亚的构造和气候格局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青藏高原的周缘及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大型走滑断裂带,其长度往往达数百至数千公里,深切下地壳乃至岩石圈地幔,且构造活动强烈(强震多发),研究这些大型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历史对揭示青藏高原的生成扩展模式、陆内变形机制及强震机理研究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为区域内一条重要的活动左旋走滑断裂,其调节着变形强烈的青藏地块与相对稳定的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块间的构造运动。在上世纪,沿海原断裂带曾发生过两次M>8级的地震,分别为1920年海原8.5级地震和1927年古浪8级地震,数十万人的性命被无情夺去。自1920年海原大地震后,地球科学家们对海原断裂带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细致的研究,关于海原断裂的构造演化、几何运动学、古地震研究及海原大地震考察等取得了大量卓着的成果与认识。现在,研究者普遍认为,自晚新生代以来海原断裂带主要经历了挤压逆冲和左旋走滑两个变形阶段。然而,一个重要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即是海原断裂运动学的转变时间是什么时候?即海原断裂是于什么时间由逆冲运动转变为左旋走滑运动的?拉分盆地与走滑断裂带的形成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盆地内的沉积记载了边界断裂的运动变形信息,且拉分盆地通常具有沉积速率快、沉降厚度大等特点,因而有可能捕捉到更多的边界断裂信息。大比例尺地质填图结果表明,海原断裂带内含有大大小小多达8个拉分盆地,其中,以干盐池拉分盆地的面积规模为最大;同时,该盆地又处在东亚季风区与西北内陆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貌上表现为一个完全封闭的内陆盐湖,生态的脆弱性与环境的临界性使得其对气候变化的反应十分敏感。在干盐池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前人主要开展了区域地质填图和古地震研究方面的工作。但是,干盐池拉分盆地是什么时候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构造演化?又蕴含着哪些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信息?干盐池拉分盆地与海原断裂带存在怎样的演化关系?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海原断裂带展开了研究,重点对断裂带内最大的拉分盆地——干盐池拉分盆地进行了沉积地层分析、古地磁测年、磁化率和粒度分析以及浅层人工地震勘探等工作,取得了如下几方面的认识:(1)深约328m的HY-C8钻孔剖面显示:干盐池盆地在约311.2m处到达基底,基底为前寒武系白云母片岩,沉积地层则以粉砂质粘土、粘土和细粉砂等细粒物质为主。盆地内的地层可以划分为叁段6层,自下而上分别为:残积相的前寒武系白云母片岩基底——扇根相的灰色泥质细粉砂——扇中相的浅砖红色厚层块状粘土质细粉砂——湖相(或盐湖相)的粉砂质粘土与粉砂韵律层。叁段地层分别约于2.76、2.33和1.78Ma开始堆积。整个钻孔剖面的粒度呈现出“向上逐渐变细”的趋势,表现为一个典型的水进源退的“退积型”沉积序列;(2)干盐池拉分盆地内的所有新生地层皆向北倾斜并强烈下陷,表明其确实为一拉分盆地,盆地的沉降中心位于盆地的北侧,介于盆地北边界断裂与中央断层之间,与现今的湖水范围大体一致,最深处可能超过了500多米;(3)干盐池钻孔剖面共分离出13个正极性带和12个负极性带,由于缺乏独立的年龄控制及钻孔下半段的退磁数据比较复杂,我们建立了“年轻”与“年老”两种对比模型。由上覆地层的沉积速率外推,得到“年轻模式”下干盐池盆地的年龄为2.76±0.03Ma,而“年老模式”下的年龄则为5.12±0.04Ma。综合考虑盆地底部地层尚未固结成岩、盆地处于活动的海原断裂带内、与GPTS对比的契合度及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我们选择“年轻模式”作为最终解释,即认为干盐池拉分盆地的B/M、M/G界线分别位于181.35m和302.55m深度处,而盆地的形成年龄则为2.76±0.03Ma,这表明干盐池盆地早在上新世末期就已经形成,而非前人推测的中更新世时期;(4)受控于最大的次级断层、东海原断裂带规模最大的拉分盆地、厚达500m以上的松散沉积层,再加上盆地北侧最古老的左旋位错证据,干盐池盆地有可能是东海原断裂最先活动的地方。但是,东海原断裂左旋运动的开始时间可能要稍稍“早”于干盐池拉分盆地的形成,二者之间有一段“滞后期”,该滞后期大约为0.2-0.7Myr。干盐池盆地的形成年龄(~2.8Ma)加上此滞后期,得到东海原断裂左旋运动的开始时间大约为3.0-3.5Ma,或者为3.5Ma左右,该年龄应为东海原断裂初始活动的最小年龄约束,比Burchfiel等(1991)认为的~1.8±0.3Ma至少早了近1.7Ma;(5)干盐池盆地自~2.8Ma形成以来,其平均沉积速率出现了两段快速堆积时期:~1.92-1.78Ma和0.77Ma-现在,这有可能是因新生代晚期北半球变冷变干及海原断裂带构造运动的共同影响所致,并且气候变化可能占主导作用,而构造运动可能只是为沉积物提供了容纳空间;(6)磁化率结果显示:大约自220m深度起,磁化率突然急剧增高,并出现多次的高值波动,其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湖水面较高且富含有机质,沉积环境变得相对还原而自生生成了硫化铁矿物所致(胶黄铁矿?)。而磁化率曲线多次的高(低)值波动,有可能指示当时的湖面高(低)及气候的湿润(干旱);(7)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左旋走滑运动沿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开始时间,呈现出“自西向东”传播的特征,即自西向东逐渐变得年轻化:西段开始得最早,大约于中新世中期(Duvall et al.,2013);中段次之,大约于中新世中晚期(Ding et al.,2004;Gaudemer et al.,1995);而东段最晚,一直到上新世才开始。海原左旋走滑断裂带自中新世以来便以较低的速率在滑动,这可能意味着海原断裂的应力积累与释放都是以相对比较稳定的状态在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期刊2018-06-01)
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7](2018)在《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准确测定断裂滑动速率是近年来活动构造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随着高精度地形数据获取手段与第四纪测年方法的不断进步,位错量和地貌面年龄的精度均得到大大提高.在进行滑动速率计算时还要考虑地质过程是否合理,蒙特卡洛方法为获取更加符合地质过程的滑动速率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以滑动速率研究程度较低的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为例,基于LiDAR高精度地形数据,测得T1—T4阶地面年龄分别为1~3ka,9~11ka,15~17ka,40~45ka,陡坎前缘的位错分别为7~14m,28~36m,59~66m,180~190m.综合多地点的左旋走滑位错量及不同时代的地貌面年龄数据,并考虑滑动历史,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将位错-时间两个参数的不确定性定量化,限定老虎山断裂45ka以来平均滑动速率为4.3±0.16mm·a-1,17ka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4.0±0.15mm·a-1,与前人研究得到的狭义海原断裂滑动速率4.5±1.0mm·a-1基本一致.综合整个海原断裂带滑动速率,本文结果更支持低滑动速率变化趋势,即海原断裂带整体滑动速率趋于稳定,向东至六盘山断裂,滑动速率开始降低,推测海原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在尾端主要为马东山—六盘山隆起所吸收.结合老虎山断裂历史地震资料和深部锁闭浅部蠕滑的动力学特征,推测老虎山断裂具备与相邻断裂一起触发强震的能力.(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孙赫,徐晶,柳皓元[8](2017)在《基于InSAR的广义海原断裂带中东段现今深部运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InSAR技术获取的高空间分辨率震间形变速率场作为约束,利用最速下降程序包(SDM,steepest descent method)反演了广义海原断裂带中东段(毛毛山断裂、老虎山断裂、狭义海原断裂)断层面上整体的震间滑动速率空间分布。结合区域历史强震和现今中小地震活动情况,分析讨论断层面上的现今应力积累状态和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广义海原断裂带中东段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由东至西各段的最大滑动速率依次为3.5mm/a、2.3mm/a及3.4mm/a,分别位于18~24km、18~21km及15~21km深处;毛毛山断裂闭锁深度约为9km,存在一定的应力积累,具备强震发生背景;老虎山断裂深部存在无震滑移,未来发生强震的可能性不大;狭义海原断裂活动存在分段差异,东、西两段断层滑移较明显,中段断层滑动速率较小(最大速率约为1.5mm/a),应在日常震情跟踪工作中予以关注。(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7年11期)
石玉涛,高原[9](2017)在《海原断裂带及其两侧地震各向异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到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强烈碰撞和挤压作用下,青藏高原整体表现出地壳缩短、增厚现象。青藏高原东北缘与华南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过渡地区,是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前沿,处于地壳缩短和岩石圈变形的早期阶段。作为新构造时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构造活跃,并且发育了多条大规模断裂带,例如南侧昆仑山断裂、西北侧的阿尔金断裂以及东北侧是海原断(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1:高压实验与计算地球科学、专题52: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专题53: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期刊2017-10-15)
李彦宝,冉勇康,王虎,吴富峣[10](2016)在《干盐池拉分盆地盆内新生断层大地震记录与海原断裂带级联破裂地震事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沿大型走滑断裂带经常发生导致多个断层段同时破裂的级联破裂地震事件。海原断裂带在1920年海原M 8地震时3个段同时发生破裂,干盐池拉分盆地即为其西段和中段的分段边界。沿该盆地内新生断层的古地震研究揭示了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至少7次古地震事件证据,最新1次事件为1920年海原地震,1920年海原地震之前的1次事件可能与1092年历史地震对应。对比分析表明,这些事件可能均为超过8级的大地震,其复发呈现地震丛集与单个事件相间排列的规律,当前可能处于最近的1个地震丛集期内。该古地震序列与整个海原断裂带的大地震活动历史的对比表明,干盐池拉分盆地内新生断层在级联破裂地震事件发生时并非总是同时破裂,该断层是否参与破裂可能与该次级联破裂事件的震级大小有关。讨论整个走滑断裂带大地震活动历史时应避免仅依据具有一定规模的拉分盆地内部断层的破裂记录。(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6年04期)
海原断裂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近年来对海原断裂带活动断层的探测及古地震事件的研究,关于该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受到学者们的重视。通过对活动断层上历史大震的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及活动断层设定地震的研究,可以对研究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科学的依据。最近几十年,随着震源动力学的发展,基于物理规律的震源自发破裂模拟可以为强地面运动提供一种合理的震源模型。本文运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模拟非平面断层的方法对地震的自发破裂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基于震源动力学模拟结果运用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强地面运动的模拟。海原断裂带包括了西段的金强河断裂,中段的毛毛山-老虎山断裂及东段的狭义海原断裂。发生在狭义海原断裂上的1920年12月16日的Ms 8.5级海原地震是近代中国罕见的毁灭性大震之一。该地震造成了近237 km的地表破裂带,地表最大位移达10-11 m,震中烈度达到Ⅻ度。该断裂带是由11条不同规模的次级断层斜列组成,在斜列区分布着宽度为1~3km的拉分盆地。根据地表破裂带断层的分布特点,本文中设定了叁种几何模型来近似海原地震的孕震断层。同时,考虑到海原地震的仪器震中和宏观震中位置不同,我们考虑两种震源位置,每种震源位置有叁种几何形态来分析海原地震的破裂模型。将其中合理的五个断层面上的位错分布的模拟结果与实际调查的位移分布进行对比,挑选出符合较好的模型。我们注意到,震源位置对地表位移分布的影响很小。因此,基于两种震源位置模型进行了强地面运动模拟,进一步对震源位置进行了约束。理论的烈度图与实际的烈度分布特征相同,表明该震源模型是1920年海原地震的一种合理模型,最大烈度可达Ⅺ度。另外,我们对海原断裂上由金强河断裂、毛毛山及老虎山断裂带组成的“天祝地震空区”进行了设定地震的研究。首先,我们对发生在老虎山断裂带1888年景泰地震的应力大小和方向、摩擦参数对破裂传播的影响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对老虎山断裂及金强河-毛毛山组合断裂的自发破裂过程进行模拟,并且对不同发震位置造成的地表烈度分布进行了强地面运动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该区域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对景泰、兰州、靖远等地的破坏非常严重,烈度值都在Ⅷ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原断裂带论文参考文献
[1].许英才,高原,石玉涛,王琼,陈安国.鄂尔多斯块体西缘地壳介质各向异性:从银川地堑到海原断裂带[J].地球物理学报.2019
[2].徐秀绒.海原断裂带地震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雷生学.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构造意义[J].国际地震动态.2019
[4].韩龙飞,刘静,袁兆德,邵延秀,王伟.基于高分辨率地形数据的冲洪积扇特征提取与演化模式讨论——以海原断裂带老虎山地区冲洪积扇为例[J].地震地质.2019
[5].雷生学,冉勇康,李彦宝,徐良鑫,郭巍.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沉积演化[J].地震地质.2018
[6].雷生学.海原断裂带干盐池拉分盆地的磁性地层学研究及构造意义[D].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8
[7].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J].地球物理学报.2018
[8].孙赫,徐晶,柳皓元.基于InSAR的广义海原断裂带中东段现今深部运动特征[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7
[9].石玉涛,高原.海原断裂带及其两侧地震各向异性特征[C].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1:高压实验与计算地球科学、专题52: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专题53:壳幔介质地震各向异性.2017
[10].李彦宝,冉勇康,王虎,吴富峣.干盐池拉分盆地盆内新生断层大地震记录与海原断裂带级联破裂地震事件[J].地震地质.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