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免疫,乙型肝炎,羧基,临界值,包被,蛋白酶,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梅,刘洁,叶燕,俞蕾,王婷婷[1](2018)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方法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30例正常体检血清标本作为阴性对照和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ELISA法检测HBV-LP,将其中70例阳性标本作为阳性样本,70例阴性标本作为阴性样本,再分别采用TRFIA法检测HBV-LP,对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检测线性范围、精密度、相关性及两种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其中TRFIA与ELISA结果不一致的12例标本采用PCR法进行验证。结果TRFI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0.1 ng/ml,ELIS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2.5 ng/ml,二者的特异度均为100%。TRFIA和ELISA检测HBV-LP的Kappa值为0.83。12例ELISA和TRFIA检测不一致的标本,经PCR验证后有10例HBV DNA>103拷贝数。TRFIA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625~10 252 ng/ml之间,ELISA试剂盒检测的线性范围在5~1 281.6 ng/ml。TRFIA法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批内CV平均为6.10%,ELISA法的批内CV平均为8.98%。TRFIA批间CV平均为6.91%,ELISA的批间CV平均为10.45%。TRFI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6.61%,ELIS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23.59%。结论 TRFIA与ELIS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两者相比,前者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且TRFIA试剂盒的稳定性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刘鸿雁,岳保红[2](2017)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质量控制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特异性好、高效稳定、适合医院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ELISA试验影响因素较多、步骤偏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试验结果[1]。所以,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做到标准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信。综合国内外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1试验环境ELISA试剂中,碱性磷酸酶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都是光敏感性酶,光密度单位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室温对检(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孙文敬,黄国伟,赛娜,徐蓓[3](2017)在《羧基化半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水中残留阿特拉津》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型羧基化半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水中残留阿特拉津的可行性。方法使用烷基化试剂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甲硅烷(APTES)在聚苯乙烯表面构建活性的伯胺基,羧基化阿特拉津经活化后进攻伯胺基形成稳定的酰胺键从而完成羧基化半抗原直接偶联。羧基化半抗原直接包被ELISA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残留。结果该方法检出限为0.68 ng/mL。该抗体与西玛津交叉反应率为24%,其他类似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特异性较高。在实际样本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添加回收率94.0%~112.0%)和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2.72%~3.53%)。结论该方法用于检测水中残留阿特拉津,方法简便,结果可靠。(本文来源于《卫生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刘丽,何露,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4](2016)在《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操作流程,通过缩短孵育时间,以提高工作效率。方法收集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高值样本30例、阳性中值样本30例、阳性临界值样本30例、阴性样本30例,使用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和快速孵育法同时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相关性。结果使用酶标板孵育器将孵育时间缩短至原来的1/2、1/3时,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快速孵育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符合率100%;当孵育时间缩短至原来时间的1/4时,两种方法与化学发光法阴性、高值和中值样本检测结果符合率100%;临界值样本检测时,ELISA试剂盒说明书推荐方法与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符合率100%,快速孵育法与化学发光法结果 6例不一致,检测结果符合率80%。结论通过实验证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时,快速孵育法可满足临床检测,可将孵育时间缩短至原试剂盒推荐时间的1/3或1/2,可提高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6年09期)
何露,刘丽,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5](2016)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与传统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相比较,评价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的应用效果。方法评价全自动立式洗板法洗板机的性能,包括微孔中液体残留量测定、针头堵孔可能性检测、交叉污染可能性检测。收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结果分别为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的四组样本各30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原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检测,其中洗板步骤分别使用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叁种方法,由酶标仪读取结果,记录洗板时间,数据利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酶标板微孔中液体残留量均值为0.0087±0.0002μL,<0.01μL;全自动立式洗板机使用6个月(每周至少使用2次),96个针头未出现堵孔现象,洗板机6个月前后的直线水柱长度分别为6.53±0.27cm、6.58±0.31cm,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质控品和阴性质控品交叉检测,及阳性混合血清和阴性混合血清交叉检测未出现交叉污染现象。120例临床样本利用叁种洗板法的定性检测结果一致,其中30例弱阳性样本,均有1例假阴性且来源于同一样本;叁种洗板法检测阴性、弱阳性、阳性、强阳性样本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洗板法、水平注液式洗板法、全自动立式洗板法的洗板时间分别为8min、5min、20s。结论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可满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临床检测中洗板要求。(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6年09期)
秦静英[6](2016)在《以考核促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实验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诊断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实验教学中采用该技术检测"乙肝两对半"。为适应中职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使学生符合具有"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的要求,我们对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从适用性角度选题,通过实验操作考核,采取以考促学的手段,加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本文来源于《科技展望》期刊2016年12期)
董海新,金呈强,赵元明,张健,孙晶[7](2016)在《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实验室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标准品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艾德康全自动酶免仪(ELISA 1100型),恒温24℃、不同相对湿度(%RH)(30%RH、40%RH,50%RH、60%RH、70%RH、80%RH、90%RH)条件下及湿度50%RH、不同温度(16℃、18℃、20℃、22℃、24℃、26℃、28℃、30℃、32℃、34℃、36℃、38℃、40℃)条件下,分别对HCV-Ab标准品进行测定。结果在排除湿度影响的情况,在温度16℃~36℃条件下进行实验显示,HCV-Ab的S/CO值(分别为3.93±0.09,4.43±0.15,5.16±0.11,6.00±0.17,6.43±0.12,7.43±0.10,7.84±0.15,7.97±0.47,8.24±0.29,8.64±0.61,9.24±0.43)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08,P=0.000),且标准品S/CO值均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HCV-Ab标准品的ELISA结果与温度呈正相关(r=0.97)。36℃和38℃之间S/CO值(9.24±0.43,9.29±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而38℃和40℃之间的S/CO值(9.29±0.30,8.65±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7,P<0.05)。而在排除温度影响的情况,不同湿度(30%RH、40%RH,50%RH、60%RH、70%RH、80%RH、90%RH)间S/CO值结果(分别为7.20±0.18,7.09±0.32,5.83±0.27,5.38±0.24,3.91±0.28,3.27±0.49,3.04±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5.64,P=0.000),且标准品S/CO值随着湿度升高而逐渐降低,HCV-Ab标准品ELISA结果与湿度呈负相关(r=-0.98)。结论不同的温湿度对高通量ELISA检测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尽量选择温度不超过36℃和湿度较低的环境进行高通量的ELISA测定,综合考虑推荐全自动酶免仪工作温度范围控制在18℃~25℃之间,湿度控制在35%RH~50%RH之间。(本文来源于《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期刊2016年01期)
杨嫣鹊[8](2015)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中实验操作个体差异及可疑区域的界定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s Ag实验操作个体差异及可疑区域的界定进行探讨。经实验研究出准确的数据作为可疑区域的界定标准,为临床检验提供依据。为界定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HBs Ag的可疑区域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自2012年5月1日,选取8名工作人员对样本进行30次重复性数据检测做为研究组,同时应用深圳爱康AE-100、深圳迈瑞BS-350,深圳爱康全自动血型检测分析仪对同一样本检测30次取得相关数据作为对照组,应用u检验、方差分析、q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处理数据。结果比较各样本检测数据,经统计分析,可疑区域范围的最大值在63.2%~128.9%之间,变异系数为5.2%~16.9%,F=13.24,P<0.01。结论各样本之间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不能确定统一的区域界限。(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5年16期)
何文英,彭宽[9](2015)在《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条件的优化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探讨本院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条件的优化途径。方法比较洗板机洗板后用蒸馏水或干净自来水冲洗反应板与不冲洗反应板的临界值率。结果 1洗板后用蒸馏水再次冲洗反应板数秒后、用干净自来水再次冲洗反应板与不冲洗反应板的表面抗原临界值率(临界阴性和弱阳性)分别为0.52%、2.60%和5.56%;表面抗体临界值率(临界阴性和弱阳性)分别为5.52%、8.02%和14.86%;e抗原临界值率(临界阴性和弱阳性)分别为2.82%、2.92%和3.55%。2表面抗原叁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抗体叁者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叁者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洗板结束后用蒸馏水或干净自来水再次冲洗反应孔边缘可降低因酶标试剂或显色剂污染反应孔边缘导致的高临界值率结果。2用蒸馏水冲洗比用干净自来水更适合作为反应孔边缘的冲洗液。(本文来源于《实用医技杂志》期刊2015年05期)
刘洪莉[10](2013)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假阳性产生原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假阳性产生原因。方法:分析总结ELISA法产生假阳性的原因。结果及结论:以严谨的工作作风检测每一分标本,必须排除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才能为临床提供正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3年33期)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具有特异性好、高效稳定、适合医院大批量标本检测等优点。但ELISA试验影响因素较多、步骤偏多,稍有疏忽就会影响试验结果[1]。所以,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做到标准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信。综合国内外资料,并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1试验环境ELISA试剂中,碱性磷酸酶或者辣根过氧化物酶都是光敏感性酶,光密度单位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而室温对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梅,刘洁,叶燕,俞蕾,王婷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方法学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
[2].刘鸿雁,岳保红.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质量控制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
[3].孙文敬,黄国伟,赛娜,徐蓓.羧基化半抗原直接包被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水中残留阿特拉津[J].卫生研究.2017
[4].刘丽,何露,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
[5].何露,刘丽,孔凡虹,曹敬丽,贾子琪.酶联免疫吸附实验中全自动立式洗板法应用效果评价[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
[6].秦静英.以考核促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实验教学[J].科技展望.2016
[7].董海新,金呈强,赵元明,张健,孙晶.温湿度对高通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结果的影响[J].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2016
[8].杨嫣鹊.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sAg中实验操作个体差异及可疑区域的界定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
[9].何文英,彭宽.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条件的优化及实验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5
[10].刘洪莉.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假阳性产生原因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