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癌论文_张志成,张汉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肝细胞,原发性,注射液,盐酸,免疫,核蛋白。

细胞癌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成,张汉文[1](2019)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对照组术中使用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治疗组使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每日20mg/m2。两组患者均接受1次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最大直径、Child-Pugh评分和甲胎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54.35%、7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Child-Pugh评分、甲胎蛋白显着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肿瘤最大直径、Child-Pugh评分和甲胎蛋白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生存率分别是32.61%、42.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质体多柔比星治疗肝细胞癌晚期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少肿瘤直径、改善肝功能,降低甲胎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2期)

张鹏,苗玉荣[2](2019)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按病理分型发病率占肝癌75%。该病起病隐匿,预后差。HCC患者在病程中,其血清及肿瘤组织会出现多种蛋白和基因的异常表达,通过对这些蛋白及基因的研究不仅为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而且为抗HCC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指标。因此,本文对HCC近年来的相关标志物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概述。1 HCC血清标志物1.1 甲胎蛋白(AFP) AFP是传统的HCC标志物,是分子(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孙志军,武磊[3](201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PD-1)免疫检查点阻断为代表的新型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仍然有很多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的治疗不响应。因此,进一步探讨免疫检查点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治疗。本文综述了部分共抑制免疫检查点信号的表达及其机制,并讨论将其作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免疫治疗靶点的可能。(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郭凌燕,陈芬,吴平凡,李羽,雷振革[4](2019)在《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primary intraoss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IOSCC)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2~2018年)收治的PI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资料,并进行随访,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该疾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1例PIOSCC患者,平均诊断年龄为53.7岁(41~77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上颌骨8例,下颌骨13例。在随访期间,2例死于局部复发,5例死于远处转移,总生存率为66.7%。肿瘤大小、颈淋巴结转移和TNM临床分期是影响该疾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大于4 cm的肿瘤或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的PIOSCC患者预后较差。(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于颖,曲卫国,苏颖颖,张茜,冯凯[5](2019)在《牙龈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测量浸润深度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明确浸润深度是否可作为淋巴结转移预测因素。方法:选择明确病理诊断为牙龈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同期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的30名术前淋巴结阴性(cN0)患者纳入研究。对牙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因素(年龄、性别、T分类)和病理学因素(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侵袭方式、癌周淋巴细胞密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浸润深度和肿瘤侵袭方式与淋巴结转移相关,而性别、年龄、病理分级、cTNM分期、癌周淋巴细胞浸润密度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浸润深度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浸润深度是牙龈鳞状细胞癌颈部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相关因素,对评估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有重要意义,可作为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熊英杰,贾荣[6](2019)在《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分析TCGA数据库和Oncomine数据库头颈鳞状细胞癌中hnRNP F的表达数据。用在线cibioportal数据库分析hnRNP F表达与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无病生存率的关系。用小干扰RNA (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CAL-27细胞的hnRNP F的表达,分析细胞生长。结果:TCGA和Oncomine数据分析结果显示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显着升高,hnRNP F表达水平高的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显着低于hnRNP F表达水平低的患者。沉默hnRNP F的表达显着抑制了CAL-27细胞的生长。结论:hnRNP 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李向荣,李萍,吴一文,刘晓丽[7](2019)在《ALA-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BCC)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BCC患者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ALA-PDT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咪喹莫特,两组均治疗12周。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创面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8.46%和86.54%,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6.92%和65.38%(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_4~+、CD_4~+/CD_8~+、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_8~+水平显着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上述细胞改善程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_3~+水平显着升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1.54%比13.46%,P>0.05)。结论 ALA-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BCC有一定创面修复疗效和美容疗效,并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药业》期刊2019年24期)

曹建,魏润杰,邓茹芸,方翼,姚树坤[8](2019)在《细胞自噬与肝细胞癌病理机制和药物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细胞自噬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起到促进及抑制的双刃剑作用,多条信号通路参与其中。目前以调节自噬活性为基础的抗肿瘤化学药物及中药单体已处于开发研究和临床应用阶段,可协同增加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减少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本文对细胞自噬相关调节机制、自噬与肝细胞癌的关系及其在肝细胞癌治疗中应用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王晓冬,董萍[9](2019)在《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CT征象和实际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入21例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采取CT检查,分析影像结果。结果所有胆管细胞癌病人的病灶平扫结果都是低密度,可见病灶周围或病灶内胆管扩张,有2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人,7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少量增加,6例在门静脉期出现中央网格样提高情况,有16例在延迟期为增强趋势,相比一般的肝实质,密度有所增加,其中8例肝叶局限性萎缩。结论病灶周围或病灶内胆管扩张、病灶延迟期增强、肝叶局限性萎缩是诊断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重要征象。(本文来源于《临床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吴志强,李畅[10](2019)在《长链非编码RNA RMRP和miR-34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 RNA)线粒体RNA处理核糖核酸内切酶RNA组份(RNA component of mitochondrial RNA-processing endoribonuclease,RMRP)对肝细胞癌(HCC)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作用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购得66例HCC组织和16例癌旁组织的cDNA芯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法检测HCC组织中RMRP和微小RNA-34(microRNA-34,miR-34)的表达;分析RMR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分析RMRP表达与miR-34表达二者间的相关性。将SMMC-7721细胞系分为空白组(negative control,NC)、对照组(sh-vector)和实验组(sh-RMRP),分别为未感染慢病毒、只感染空载质粒及感染sh-RMRP-慢病毒(lentivirus,lenti),采用MTT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结果]RMRP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t=13.41,P<0.05),且HCC组织中RMRP的表达与T分级、TNM分期及是否复发相关(P<0.05);RMRP与miR-34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802,P<0.05);细胞转染后培养12、24、48、72 h后,sh-RMRP组吸光度值(OD490值)明显低于NC组和sh-vector组(分别F=30.42,73.68,52.94,107.37,P<0.05);sh-RMRP组克隆形成数明显低于NC组和sh-vector组(F=257.0,P<0.05),RMRP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RMRP低表达患者(P<0.05)。[结论]LncRNA RMRP在HCC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HCC患者预后不良。(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细胞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按病理分型发病率占肝癌75%。该病起病隐匿,预后差。HCC患者在病程中,其血清及肿瘤组织会出现多种蛋白和基因的异常表达,通过对这些蛋白及基因的研究不仅为HCC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而且为抗HCC药物的效果评估提供指标。因此,本文对HCC近年来的相关标志物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行概述。1 HCC血清标志物1.1 甲胎蛋白(AFP) AFP是传统的HCC标志物,是分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癌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志成,张汉文.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2].张鹏,苗玉荣.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3].孙志军,武磊.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检查点的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研究.2019

[4].郭凌燕,陈芬,吴平凡,李羽,雷振革.原发性颌骨骨内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19

[5].于颖,曲卫国,苏颖颖,张茜,冯凯.牙龈鳞状细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6].熊英杰,贾荣.RNA可变剪接调控因子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F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功能[J].口腔医学研究.2019

[7].李向荣,李萍,吴一文,刘晓丽.ALA-PDT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观察[J].中国药业.2019

[8].曹建,魏润杰,邓茹芸,方翼,姚树坤.细胞自噬与肝细胞癌病理机制和药物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9].王晓冬,董萍.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价值[J].临床研究.2019

[10].吴志强,李畅.长链非编码RNARMRP和miR-34在肝细胞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9

论文知识图

抑制剂:环王巴明处理耐药株细胞后,SMO和Gli...卵巢癌A2780细胞于含10%牛血清1640培养...差异甲基化基因在6个细胞因子家族中的...:胰腺组织HE染色,×100肝泡型包虫病漏诊为HCE钙化型:病灶...

标签:;  ;  ;  ;  ;  ;  ;  

细胞癌论文_张志成,张汉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