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方向可调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可调,滤波器,方向,算子,车道,梯度,锐化。
方向可调滤波器论文文献综述
王依人,邓国庆,夏营威,张龙,刘勇[1](2018)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血管图像增强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算法增强血管的各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血管图像增强方法。该方法以机器视觉系统为硬件平台,采用方向可调滤波器滤波,提取各方向静脉血管;利用小波变换进行图像融合,获取静脉高频信息;通过非线性反锐化掩膜,分层增强血管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噪声,减少信息丢失,达到较好的增强效果。(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翁松露,张秋菊,吴静静[2](2016)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改进Harris算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旨在传统Harris角点检测算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算子的漏检率和伪角点检测能力。方法以自动物流包装线上物料的识别为例,把获取到的图像先进行预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在灰度图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方向可调滤波器进行4个不同角度的旋转,再分别进行角点检测,最后通过逻辑运算综合判断真伪角点。结果把图像预处理的图像数据使用改进后的Harris角点检测算子进行角点检测,并与经典角点检测算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子确实有很强的辨别真伪角点的能力。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角点检测算子的识别准确率,误检率降低到了1.3%,漏检率降低到了2.9%。(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6年09期)
李佳洧[3](2014)在《基于Radon变换的可调方向滤波器的地震信号的增强》一文中研究指出信号增强与噪声压制是现代信号处理的重要研究课题。在油气勘探领域中,研究人员常常根据实际采集的地震资料,对其中有用信号记录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油气勘探的布井以及打钻位置。但是人工采集的地震资料中往往伴随着随机噪声。当随机噪声能量过大时,将会严重降低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从而对于勘探工作的继续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增强有效地震信号,消减地震资料中含有的噪声,对于探明地质结构、勘探油气以及其他矿产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可调方向滤波器(Steerable filters)是一种可以进行多个方向分析的方向滤波器,于1991年由W.T.Freeman和Edward H.Adelson提出。它是基于函数极坐标形式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式而提出的一种滤波器设计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沿任意方向的滤波器都可以表示成一组基滤波器函数的线性组合形式,这样一来好似滤波器可以沿任意方向转动,因此得名。需要重要考虑的是基滤波器的个数,以及线性组合时合理的插值函数。而图像经过任意一个方向滤波器后的响应可以通过一组基滤波器的响应的线性组合表示(这是因为卷积运算是线性的)。可调方向滤波器算法简单,运算速率高。目前可调方向滤波器已应用在边缘检测、图像融合、图像增强、目标跟踪、特征提取、金字塔分析等图像处理领域中。Radon变换可以理解为图像在r-q空间的投影, r-q空间内每一个点都代表直角坐标系下的一条直线,因而具有检测方向的作用。本文根据实际地震记录中有效信号和噪声的方向性的差异,结合可调方向滤波器的方向性与所增强边缘的关系,将Radon变换与可调方向滤波器结合,首次应用到增强地震记录中有效信号中来。首先根据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的特点,合成人工模拟地震记录。然后利用Radon变换理论,准确的得到了该模拟地震记录的方向信息,最后再根据得到的方向信息,使用可调方向滤波器处理模拟地震记录。仿真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记录很好的表现出原始记录同相轴的位置,信号同相轴的分辨率和记录的信噪比都大大提高。最终应用本算法处理实际地震资料,并结合实际采用分块思想,实验证明,有效信号得到增强,噪声被减弱,同时输出信号信噪比和分辨率也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4-06-01)
李子超[4](2012)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指节纹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特征识技术是利用人的生理特征与行为特征进行自动个体身份鉴别的技术,其以数字图像处理为手段,使用模式识别的方法来确定人的身份,相比传统身份鉴别技术具有高准确率、高鲁棒性等特点,因此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多种生物特征例如指纹、人脸与虹膜等已经得到学者的深入研究,并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界。在众多的生物特征中,手部生物特征例如指纹、掌纹与掌形等,凭借其易获取性、稳定性与高用户接受度等特性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与研究。近年来,学者发现人的指节纹,即指手指近掌端的第一个关节处的手指背部的皮肤纹理,有非常高的个体差异性,且相对于其他手部特征有不易磨损、不易在物体表面留下痕迹等特点,使其成为一个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生物特征。指节纹识别系统分图像获取、预处理、特征提取与特征匹配四大模块。本文首先总结了指节纹识别的发展现状,并分类介绍了指节纹特征提取与匹配的主要方法。然后将掌纹识别领域竞争编码算法应用于指节纹识别并根据指节纹特点加以改进,提出使用Log-Gabor滤波器代替原算法的Gabor滤波器以减少光照对滤波结果的影响,并将滤波器组中滤波器方向减少为4个,在保证与原算法同等识别精度的前提下提高了识别速度。为了进一步挖掘指节纹的局部纹理特征并提高算法识别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可调方向编码的指节纹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使用了高阶的导数方向可调滤波器精确计算了指节纹局部方向特征,然后提出自适应的多阈值循环直方图分割算法对指节纹方向图量化后进行编码,最后设计了角度距离用于特征匹配。在香港理工大学指节纹公开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稳定准确的抽取指节纹的局部方向,而且使用四类方向足以表达指节纹特征,是目前基于编码的指节纹识别算法中准确率最高的算法。本文在最后还讨论了不同手指指节纹对识别效果的影响,并对同一个人的多个指节纹加以融合进一步提高了识别精度。(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2-06-01)
赵阳[5](2009)在《方向可调滤波器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图像的边缘检测是图像工程中的一种常见任务。检测图像边缘时常使用方向导数滤波器来计算图像的梯度。经典的梯度算子大多仅包含两个正交方向上的滤波器。在图像的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等一些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将一个特定的滤波器旋转一定角度来应用,或者计算一个滤波器对不同方向上边缘的响应。为此人们提出和设计了各种方向可调滤波器。方向可调滤波器一般是根据一个或一组相关的方向导数滤波器来生成所需角度上的滤波器,这一过程称作滤波器的旋转。此过程要求旋转前后的滤波器具有一致性,即要求在改变滤波器方向的同时尽可能保持滤波器的其他特征不变。在最简单的应用中可以直观地人为指定所需方向上的滤波器,这种方法一般仅适用于少数特定方向,而且很难保证各个方向上的滤波器特性一致。更可靠的方法是使用一套规范的算法来保证不同方向上的滤波器具有一致的特性。一般来说这类方法可以对符合其要求的滤波器做任意角度的旋转,但传统方法往往计算复杂且对滤波器的形式有较严格的要求。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方向可调滤波器模型来简化对方向导数滤波器进行旋转的计算过程。首先研究栅格图像上亮度方向导数的定义和计算过程,借鉴使用固定的梯度算子来估计图像梯度的思路提出了十字点组的概念。将十字点组作为计算图像上任意方向上方向导数的基本单元,则栅格图像上的方向导数滤波器可以被描述为一系列十字点组的组合。为各十字点组规定可变的权值使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的滤波器,这一权值的变化规律则包含了不同滤波器的特征。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在滤波器的旋转和特性分析问题上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9-11-14)
刘燕兵[6](2009)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智能车辆视觉导航系统需要车道线信息来确定行驶轨迹,所以车道线识别是此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结构化道路图像中车道线识别所要面对的问题,对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图像中的车道线信息做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图像增强、车道线特征提取和车道线识别叁部分。一、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计算复杂度较小、计算量较小的图像增强算法,并根据道路图像处理的具体要求,选取了合适的图像增强算法。二、对几种传统边缘提取算法和方向可调滤波器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向可调滤波器算法更能有效地强化车道线信息,去除图像噪声。叁、对车道线识别算法进行了详细论述,分为车道线初始检测和车道线拟合。在初始检测阶段,首先采用确定的图像增强处理和车道线特征提取算法对由视觉传感器采集到的道路图像进行处理;紧接着将处理后的图像分为近视场和远视场区域,再利用边缘分布函数和霍夫变换确定车道线方向;最后再基于车道线的方向特性建立感兴趣区域。在车道线拟合阶段,首先建立直线-抛物线模型来近似车道线边缘:近视场区域采用直线模型,远视场区域采用抛物线模型,然后使用最小二乘法对车道线边缘点进行拟合。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算法。通过对不同条件的道路图像进行仿真表明,此车道线识别算法能够稳定地识别出车道线。(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9-04-01)
郭磊,李克强,王建强,连小珉[7](2008)在《应用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车道线的方向特性,提出一种应用方向可调滤波器的图像预处理方法。在对图像中的车道线方向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分区处理,在每个区域内使用符合该区车道线方向的方向可调滤波器。在车道线初始检测阶段,利用边缘分布函数(Edge distribution function,EDF)确定车道线方向;在车道线跟踪阶段,则把上一轮检测结果作为方向可调滤波器的方向角输入。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强化车道线信息,去除图像噪声。经过多种工况下的试验验证,应用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方法能够稳定地对车道线进行识别,准确地提取车道线参数,并且算法实时性很高。(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周芳[8](2007)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道路提取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遥感技术迅猛发展,使我们能够获取极其丰富的信息。如何自动处理、解译海量的图像数据是整个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道路信息作一种重要的地理专题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测绘、交通、导航等诸多领域。虽然从95年至今,道路提取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大多数提取结果较好的方法也只是半自动的,找到从影像数据中提取道路的效果好且自动化程度高的方法成为尚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高分辨率遥感数据为对象,对道路提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道路提取的主要过程;边缘增强、边缘检测和边缘连接;然后分析与评价了各过程中现有主要算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在边缘检测与连接中引入了道路方向信息,采用了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边缘增强与检测方法和基于方向信息的边缘连接算法,并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道路提取方法,不但能较好地自动提取道路的位置,且能准确地确定道路的宽度。边缘增强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边缘与背景反差,突出边缘信息。论文介绍了直方图均衡化、同态增晰和多尺度小波图像增强等叁种边缘增强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对第一种边缘增强算法用真实遥感图像做了实验。对实验结果的直接观察可以看出,直方图均衡化确实明显地增强了图像中包含的边缘信息。边缘检测是道路提取步骤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准确地连续地检测出道路边缘,同时最大限度地抑制其它非道路信息,一直是道路自动提取的难题.论文详细介绍了Canny边缘检测算法的基本原理,提出将它与方向可调滤波器相结合来对Canny边缘检测方法做出了改进,利用Canny边缘检测对边缘的敏锐性和方向可调滤波器对方向的灵活性对道路边缘进行提取。文中利用实验证实了道路方向统计的可行性,并对试验图像中的道路方向做出统计,使用方向可调滤波器对图像进行了滤波,实验结果表明,方向可调滤波器最大限度的增强和提取了道路边缘。边缘连接是在边缘检测的基础上对提取出的间断边缘进行取舍和连接。论文介绍了Hough变换的基本原理,利用方向信息改进了Hough变换工作过程,让它只在道路方向上寻找提取直线,从而达到除去道路边缘以外的其他它边缘信息的目的。同时介绍了启发式搜索和基于视觉感知的双层次边缘连接方法的原理,结合这两种方法,提出基于方向启发式搜索的边缘连接方法,从最终的道路边缘提取效果看,基本上准确完整的提取出了边缘信息,道路提取结果令人满意。(本文来源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7-04-20)
余瑞星,李言俊,张科[9](2006)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多尺度水平集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水平集算法只采用图像沿x、y两个方向的导数来作为图像梯度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多方向的水平集研究算法。对图像进行两层方向可调金字塔分解,将图像分解成不同尺度、不同方向的子图像,并将水平集停止项中不同尺度的图像梯度由原来的两方向扩展为四方向,采用插值法将边缘提取结果从粗尺度投影到细尺度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水平集变换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06年19期)
张大明,胡茂林,张长耀[10](2005)在《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和小波分析的图像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波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文中结合方向可调滤波器,给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该算法在小波分解的各方向上的细节信息利用方向可调滤波器计算局部能量,采用基于局部能量的测量进行融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传统的小波融合方法,融合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微机发展》期刊2005年07期)
方向可调滤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旨在传统Harris角点检测算子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提高算子的漏检率和伪角点检测能力。方法以自动物流包装线上物料的识别为例,把获取到的图像先进行预处理,得到灰度图像,在灰度图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方向可调滤波器进行4个不同角度的旋转,再分别进行角点检测,最后通过逻辑运算综合判断真伪角点。结果把图像预处理的图像数据使用改进后的Harris角点检测算子进行角点检测,并与经典角点检测算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子确实有很强的辨别真伪角点的能力。结论实验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角点检测算子的识别准确率,误检率降低到了1.3%,漏检率降低到了2.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方向可调滤波器论文参考文献
[1].王依人,邓国庆,夏营威,张龙,刘勇.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血管图像增强算法[J].系统仿真学报.2018
[2].翁松露,张秋菊,吴静静.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改进Harris算子[J].包装工程.2016
[3].李佳洧.基于Radon变换的可调方向滤波器的地震信号的增强[D].吉林大学.2014
[4].李子超.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指节纹识别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赵阳.方向可调滤波器在图像边缘检测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
[6].刘燕兵.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
[7].郭磊,李克强,王建强,连小珉.应用方向可调滤波器的车道线识别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
[8].周芳.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道路提取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
[9].余瑞星,李言俊,张科.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的多尺度水平集算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6
[10].张大明,胡茂林,张长耀.基于方向可调滤波器和小波分析的图像融合[J].微机发展.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