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螺钉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股骨颈骨折
螺钉内固定论文文献综述
程明[1](2019)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股骨颈骨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相对更高。目前主张,只要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应早期手术治疗,以促进功能早期恢复~([1])。本研究探讨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6月~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1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对象,排除陈旧性骨折、病理性骨折及(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陈家,汪国栋,刘曦明,蔡贤华[2](2019)在《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0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5.79±3.28)岁。腰椎骶化者14例,骶椎腰化者7例。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8例,C型13例;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4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骨盆前环损伤中,单侧耻骨支骨折17例,双侧耻骨支骨折4例。[结果]共计置入22枚骶髂螺钉,25枚逆行前柱螺钉,每枚螺钉置入耗时平均(29.12±7.41) min。术后手术切口均未感染。21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24月,平均(11.74±1.67)个月。本组病人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31±1.44)分下降至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1.5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13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5.71%。影像评估方面,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依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48%。至末次随访时,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X线片、CT叁维重建检查示内固定稳妥,空心螺钉未见断裂、松动及脱出。[结论] 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矫形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毛俊[3](2019)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按数字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分为36例实验组和36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5%,远优于对照组的72.22%(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住院时间和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均要远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患者,实施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其临床疗效远优于实施常规的石膏外固定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王存硕,王宇,艾艽芝[4](2019)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运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运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观察组患者则对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应用。记录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钢板螺钉内固定的方法进行应用的效果是很显着,不仅有助于患者的愈合,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情况,减少患者的痛苦,该方法的应用价值较高,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一方法的应用。(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2期)
刘江谊,殷潇凡,吴亮,周开锋,黄中岳[5](2019)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脊柱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发生部位,治疗方式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方式主要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大、治疗费用高、住院时间较长等问题[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eutaneous kyphoplasty,PKP)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微创脊柱手术技术。其通过骨水泥灌注填充骨折缺损,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稳定[2-4]。但也存在如邻近节段再骨折、骨水泥外渗、脱出、远期疼痛等并发症[5]。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骨科201(本文来源于《创伤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韩小锋,王晓平[6](2019)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观察组采用PPSF,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围术期参数均优于对照组,手术后1周及6个月的VAS评分、ODI评分及手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PSF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32期)
赫勇[7](2019)在《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50例。开放组采取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微创组实施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生存质量评分及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微创组疼痛评分(1.32±0.21)分低于开放组的(4.31±0.57)分,生存质量评分(93.21±4.12)分高于开放组的(81.21±5.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长度(61.16±1.57)mm短于开放组的(122.64±20.79)mm、手术时间(45.79±2.85)min以及住院时间(9.41±1.21)d均短于开放组的(57.56±3.21)min、(14.46±2.11)d,出血量(121.79±10.46)ml少于开放组的(315.14±20.01)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开放组的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切口长度,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罗军,匡萃琳[8](2019)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四肢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石膏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创伤骨折的效果确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1期)
毛天明[9](2019)在《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就诊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各15例。研究组采取人工关节置换术,参照组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对比研究组与参照组的手术情况以及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卧床时长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共1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14/15(93.33%)明显高于参照组11/15(73.3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对比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着,安全性高,建议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赵涛,梁亚萍,高腾飞,方海林,彭茂轩[10](2019)在《经第12肋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第12肋骨单纯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与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术结合病灶清除钛笼植骨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120例胸腰段椎体结核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经第12肋骨单纯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后路钉棒内固定术结合病灶清除钛笼植骨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率、平均住院时间,Cobb角的变化、血沉变化、神经功能恢复及术后脊柱畸形情况、伤口感染情况及治愈率和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100~150 min,平均时间(120.11±25.19)min,术中出血量300~900 ml,平均出血(550.41±142.91)ml,输血者22例,输血率36.67%,Cobb角术前后平均变化(20.8±4.9)°,血沉术前后平均变化(19.7±6.2)mm/h,术后脊柱侧弯畸形者4例,后凸畸形者3例,伤口感染0例,延迟愈合0例,无一例复发,治愈率100%。对照组手术时间110~170 min,平均时间(128.61±29.34)min,术中出血量400~1050 ml,平均出血量(660.36±158.85)ml,输血者26例,输血率43.33%,Cobb角术前后平均变化(19.6±4.5)°,血沉术前后平均变化(18.3±5.9)mm/h,术后脊柱侧弯者1例,后凸畸形者0例,伤口感染者3例,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者2例,复发4例,治愈率93.33%。术后随访15~24个月,平均18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和ESR及神经功能情况均较术前均有较大程度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Cobb角变化量和ESR变化量、神经功能评分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第12肋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失血量少、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螺钉内固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06月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采用3D导航下经皮置入骶髂螺钉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25~63岁,平均(45.79±3.28)岁。腰椎骶化者14例,骶椎腰化者7例。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8例,C型13例;骨盆后环损伤中,骶髂关节脱位4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骨盆前环损伤中,单侧耻骨支骨折17例,双侧耻骨支骨折4例。[结果]共计置入22枚骶髂螺钉,25枚逆行前柱螺钉,每枚螺钉置入耗时平均(29.12±7.41) min。术后手术切口均未感染。21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24月,平均(11.74±1.67)个月。本组病人疼痛VAS评分由术前的(5.31±1.44)分下降至术后6个月随访时的(1.57±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13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5.71%。影像评估方面,术后骨折复位质量依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48%。至末次随访时,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X线片、CT叁维重建检查示内固定稳妥,空心螺钉未见断裂、松动及脱出。[结论] 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螺钉内固定论文参考文献
[1].程明.闭合复位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
[2].陈家,汪国栋,刘曦明,蔡贤华.3D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伴移行椎的骨盆后环损伤[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
[3].毛俊.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状骨创伤骨折的临床效果[J].人人健康.2019
[4].王存硕,王宇,艾艽芝.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运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J].人人健康.2019
[5].刘江谊,殷潇凡,吴亮,周开锋,黄中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9
[6].韩小锋,王晓平.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7].赫勇.微创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8].罗军,匡萃琳.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9
[9].毛天明.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赵涛,梁亚萍,高腾飞,方海林,彭茂轩.经第12肋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临床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