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根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物质,溶栓,活性,芽孢,琼脂,豆豉。
中国根霉论文文献综述
温嘉敏,蔡尤林,黎攀,蒋卓,肖南[1](2018)在《应用中国根霉12发酵制备高溶栓活性淡豆豉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中国根霉12发酵淡豆豉生产高活力溶栓酶的最佳条件,以中国根霉12为发酵菌株,分别以5种豆类(黑豆、黄豆、红豆、绿豆、白芸豆)为原料,筛选淡豆豉加工最佳原料及预处理方式,以溶栓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淡豆豉发酵工艺,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发芽处理的黑豆更适合作发酵原料,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黑豆发芽38 h,接种量15%,发酵温度31℃,发酵时长7 d,在此工艺下得到的发酵淡豆豉溶栓酶活力为(17122±392.7) U/g。该淡豆豉氨态氮含量显着高于以传统发酵方式制作的市售淡豆豉(p <0.05),而其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着低于市售淡豆豉(p <0.05),口感更佳。另外,干燥后的淡豆豉粉溶栓酶酶活力为16350 U/g,显着高出于某品牌纳豆粉的溶栓酶酶活力22%(p <0.05)。研究发现,中国根霉12能显着提高淡豆豉溶栓酶酶活力(p <0.05),对进一步开发高溶栓活性的淡豆豉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20期)
黄文晶[2](2010)在《中国根霉12号生产纤溶酶液态发酵工艺及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主要对中国根霉12号液体发酵生产纤溶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确定中国根霉12号的代谢特征,稳定发酵条件。其次,通过优化培养基,确定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的配方为:5%麸皮水+与2%大豆等氮量的流水浸泡豆粕+1%胰蛋白胨+0.006mol/LFe2++0.003mol/LMn2+。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种子接种量为5×105个/ml,发酵接种量为20%,培养温度为前24h 30℃、转速120r/min,中间12h 29.6℃、转速150r/min,后24h29℃,转速170r/min,发酵时间为60h,培养基初始pH为自然。最后,初步确定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0-03-09)
肖静,刘晓兰,杜连祥,刘玲玲[3](2007)在《电泳方法研究中国根霉(Rhizopus chinesis)产纤溶酶的酶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泳方法测定中国根霉纤溶酶的部分酶学性质。结果显示,中国根霉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500;等电点为8.5±0.08,能在1h内降解人血纤维蛋白原的α链和β链,9h能够完全降解人血纤维蛋白原的γ链,表现出较为鲜见的溶栓效果。(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刘东[4](2004)在《中国根霉发酵液中溶栓物质的分离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1 硫酸铵分步盐析从表 1所列结果可看出 ,在 70 %以上的饱和度中酶收率已不再增加 ,表明 70 %硫酸铵饱和度已将酶蛋白沉淀完全 ,而在3 0 %硫酸铵饱和度时酶活力和收率很低 ,视为发酵液中的杂蛋白。表 1 不同硫酸铵饱和度中根霉纤溶酶的收率硫酸(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04年09期)
贾素娟,路福平,杜连祥,许文思[5](2004)在《中国根霉12#产生的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枯草芽孢杆菌等芽孢杆菌属的细菌是食品发酵工业中常见的污染菌。中国根霉 12 #可产生一种对芽孢杆菌属有强烈抗菌作用的抗生物质。本文利用抗生物质溶液浓度梯度培养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法研究了该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抗生物质溶液浓度梯度培养法的结果表明 ,当抗生物质的浓度达90 0 0 U/ml时 ,枯草芽孢杆菌的延滞期无限变长。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该抗生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壁 ,使细胞内容物溢出。由此可知 ,该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为溶菌。(本文来源于《中国抗生素杂志》期刊2004年08期)
刘东[6](2004)在《中国根霉发酵液溶栓物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便于从中国根霉发酵液中分离出具有血栓溶解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在进行分离工作之前,必须对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性质进行简单分析。1 pH值的稳定性对发酵液中溶栓活性的影响发酵液中溶栓活性随pH值变化的试验结果表明,该最适pH值为7 0~8 0 ,高于8 0酶(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04年08期)
刘东,路福平[7](2004)在《中国根霉溶栓活性成分高产菌株的选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根霉虽然能产生溶栓活性组分,但在发酵液中其活性成分浓度过低,影响活性组分的应用和分离纯化。因此,有必要对出发菌进行改造。取中国根霉菌No12孢子经过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诱变后涂布在初筛平板去氧胆酸纳牛奶琼脂平板上,2 8℃培养6d ,孢子在牛乳平板中形(本文来源于《职业与健康》期刊2004年05期)
肖静,刘晓兰,杜连祥,凌洪博,许爱清[8](2003)在《中国根霉产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DS -PAGE不连续凝胶电泳测得根霉产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 80 0 0 ;用SephacrylS -1 0 0凝胶过滤法测得该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为 1 660 0 .结果表明 :此根霉产纤溶酶为单亚基多肽链蛋白质(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03年03期)
苏俊[9](2002)在《中国根霉12~#产芽孢抑制剂代谢机理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中国根霉12~#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代谢机理及其分离纯化方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运用刺激实验法和静息细胞法对抑菌活性物质的代谢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乙酸盐、组氨酸和精氨酸对于抑菌活性物质的生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添加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的实验发现,此抑菌活性物质的合成与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有相关性,这与一般的肽类抗生素的性质不同。在实验的基础上对该活性物质可能的代谢途径进行了推测。 在分离纯化的预备实验中发现该物质的发酵粗提液性质十分稳定,可以在正常条件下对其进行分离纯化的操作,不需要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建立了分离纯化该物质的有效途径:发酵液离心除菌→抽滤除杂→中空纤维过滤浓缩→盐析→透析→真空冷冻干燥→溶解→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凝胶分离→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75凝胶分离→纸层析检验→薄层层析制备。(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期刊2002-03-01)
贾素娟[10](2000)在《中国根霉12~#产生抗生物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中国根霉12~#(Rhizopus chinesis 12th)产生的抗生物质的抗菌活性检测方法、发酵条件、对指示菌的作用方式及抗生物质粗提液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除了抗生物质剂量以外的其它影响抗菌圈大小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检测方法中指示菌浓度A_(600nm)=0.6的菌液稀释10倍、检测平板上层琼脂浓度0.6%、培养条件25℃,10h等相关参数,从而使检测方法具有更好的重现性和灵敏度。 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以及研究菌丝球形态与抗生物质活力的关系等,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比为:麸皮水5%,玉米浆1%,初始pH4.0。发酵条件为种子经30℃,170r/min培养10h后,按5.5%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30℃,150r/min,发酵48h。 采用浓度梯度液体培养、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对抗生物质的作用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该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IFO3335的作用方式溶菌。 对抗生物质粗提液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为分离提取该抗生物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天津轻工业学院》期刊2000-12-01)
中国根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主要对中国根霉12号液体发酵生产纤溶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确定中国根霉12号的代谢特征,稳定发酵条件。其次,通过优化培养基,确定发酵产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条件。最佳培养基的配方为:5%麸皮水+与2%大豆等氮量的流水浸泡豆粕+1%胰蛋白胨+0.006mol/LFe2++0.003mol/LMn2+。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种子接种量为5×105个/ml,发酵接种量为20%,培养温度为前24h 30℃、转速120r/min,中间12h 29.6℃、转速150r/min,后24h29℃,转速170r/min,发酵时间为60h,培养基初始pH为自然。最后,初步确定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根霉论文参考文献
[1].温嘉敏,蔡尤林,黎攀,蒋卓,肖南.应用中国根霉12发酵制备高溶栓活性淡豆豉的条件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8
[2].黄文晶.中国根霉12号生产纤溶酶液态发酵工艺及动力学[D].吉林大学.2010
[3].肖静,刘晓兰,杜连祥,刘玲玲.电泳方法研究中国根霉(Rhizopuschinesis)产纤溶酶的酶学性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
[4].刘东.中国根霉发酵液中溶栓物质的分离纯化[J].职业与健康.2004
[5].贾素娟,路福平,杜连祥,许文思.中国根霉12#产生的抗生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作用方式[J].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
[6].刘东.中国根霉发酵液溶栓物质的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
[7].刘东,路福平.中国根霉溶栓活性成分高产菌株的选育[J].职业与健康.2004
[8].肖静,刘晓兰,杜连祥,凌洪博,许爱清.中国根霉产纤溶酶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J].高师理科学刊.2003
[9].苏俊.中国根霉12~#产芽孢抑制剂代谢机理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2
[10].贾素娟.中国根霉12~#产生抗生物质的研究[D].天津轻工业学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