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用水指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用水,指标,模型,线性规划,烤烟,南水北调,河南。
用水指标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波,李程纯子,程德虎,程曦,程伊文[1](2019)在《多水源联合调度动态水指标解析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不同水源汇入及分出等的交替作用与影响,多水源、多用户联通构成的多元汇入和分出的输调水系统运行是水量、水质混合及时空演变的过程,为量化不同节点及引出目标的水源构成和水质指标时变状态,研究建立了多元输调水系统动态水指标解析模型。模型以输水系统干网和各汇入、分出口及调蓄工程为研究范围,以沿程实时水量组成、水质因子为研究对象,提出系统多元动态水量与水质指标解析计算方法。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南段为示例,应用模型得到干渠各节点、分出口的各水源水量构成、水质因子等指标成果,经分析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调度方案、实现预报预调或水量统计核算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提高多水源联合调度的管理水平。(本文来源于《水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郭巧玲,杨云松[2](2016)在《基于宏观和微观协调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总量控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总量控制管理中,科学的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是关键。从可操作性、公平性、有效性和对水量分配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出发,建立了基于宏观和微观相协调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方法,并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给出不同来水保证率下各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方法。通过研究探寻一套能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模型,以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人民珠江》期刊2016年06期)
李绍飞,余萍,孙书洪[3](2014)在《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与实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灌溉用水效率尚未形成一套能够全面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和灌溉技术水平,且概念合理、易于推广应用的指标体系等问题,在对不同类型灌区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灌区用水实际,从种植结构、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用水指标等方面探讨农田灌溉用水效率指标,明确各指标的计算方法。依据现有规划、规范及发展现状,借鉴国内外农业用水的先进水平,界定了灌溉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分别针对大、中、小型灌区提出了单项指标的分级标准,构建评价模型。选取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的11个典型灌区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干桥湾灌区用水效率接近高效,双树西渠灌区和塘角渠灌区用水效率较高效,白崖渠灌区和北川渠灌区为中等水平,其他灌区用水效率均为低效和较低效水平。所得结论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连晓峰,李晓婷,潘峰[4](2013)在《机理模型与补偿模型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指标软测量预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市生活污水A~2O工艺处理过程中出水水质的软测量建模,本文提出一种机理模型与补偿模型相结合的软测量预测模型。首先根据污水处理厂基本参数建立ASM2机理模型,并采用PSO算法调节模型动力学参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SVM建立出水水质软测量补偿模型。最后,将该软测量模型应用与某一实际污水处理厂进行模拟运行,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误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获得较准确的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污水处理的实际运行状况,为模拟污水处理、预测出水水质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与应用化学》期刊2013年10期)
刘家宏,王建华,李海红,李悦[5](2013)在《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用水量持续增加。遏制城市生活用水的过快增长成为经济社会用水调控的关键,城市合理用水控制指标是开展城市节水的重要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影响因子,剖析了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演变机理,建立了考虑气候、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基于我国南北不同气候带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12个城镇的人均GDP、气温及现状用水定额等数据,采用分组寻优的办法,率定了4个主要参数的数值。率定的模型通过了全国31个主要城市用水指标的计算检验。结果显示,本文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气候背景下、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城市生活用水差异性,可以作为城市生活用水指标的计算工具。(本文来源于《水利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单式利,周文军[6](2013)在《Compertz模型在城镇综合用水指标预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化率、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镇综合用水量迅猛增长,成为取代农业灌溉用水的最大用水对象。准确预测城镇综合用水量,有助于科学决策区域水资源配置、水利工程规划、经济产业布局。Compertz模型在分析已有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若干年数据的理论分析和综合,对城镇综合用水指标进行预测,成果精确可靠。(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3年12期)
田园,魏福林,杜剑平,韩中庚[7](2005)在《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所研究的问题是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际背景提出来的,并依据实际数据进行了简化处理,利用优化理论建立了线性规划模型,通过计算机求解得到了一种水指标的分配方案,从而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来源于《信息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何健[8](2004)在《河南省中壤烟区烤烟需水指标与需水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分是烤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保证。在不同土质和区域烤烟生长发育的需水规律存在差异,2002年和2003年采用桶栽和大田试验,研究了河南中壤烟区烤烟的需水规律,初步建立了烤烟大田的需水模型,结果如下: (1)通过对2002年、2003年的大田和桶栽试验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河南中壤烟区烤烟生长发育的适宜水分指标为生根期土壤相对持水量55%~65%,旺长期土壤相对持水量75%~85%,成熟采收期土壤相对持水量为65%~75%。 (2)相同的水分处理情况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烤烟耗水量存在很大差异。大田对照(为适宜水分条件)2002年耗水量生根期、旺长期、成熟前期分别为103.53mm、192.57mm、113.15mm,2003年对照耗水量生根期、旺长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全生育期分别为86.14mm、176.80mm,138.47mm、48.11mm、449.52mm。 (3)适宜的水分条件,在气候条件存在很大差异情况下,河南中壤烟区烤烟作物系数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按FAO—56推荐方法,修正后2003年襄城县烤烟单作物系数和基础作物系数初期阶段分别为0.93、0.23,中期阶段分别为1.13、1.09,后期阶段分别为0.54、0.45;2003年校科技园区烤烟单作物系数和基础作物系数初期阶段分别为0.93、0.24,中期阶段分别为1.17、1.12。土壤蒸发系数Ke是随着表土水分状况不断变化的,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与单作物系数法计算的作物需水量相比,更接近实测值。2003年襄城县试验初期阶段、发育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和全生育期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绝对偏差分别为-3mm、5mm、-19mm、2mm、-14mm,相对偏差分别为12.70%、4.87%、-8.36%、3.08%和一3.08%;2003年校科技园区试验初期阶段、发育阶段、中期阶段的绝对偏差分别为Znnn、5~、10nnn,相对偏差分别为8.00%、4.00%、4.26%;绝对值均小于或等于单作物系数计算结果。 (5)以2003年襄城县计算的双作物系数为基础,建立河南中壤烟区的烤烟需水模型为: ETm绍hanXET。 式中:ETm为烤烟需水量;ETo为计算时段内参考作物需水量;Kcm为计算时段内模型系数,随发育阶段不断变化,移栽后0~20天(缓苗结束开始进入伸根期)、20~40天、40一80天(下部叶采收结束,中部叶进入成熟期)、80天~结束依次为1.05、1.28、1.49、1.250 通过2002年、2003年的试验验证,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河南中壤烟区烤烟生育期的需水量。 用需水模型计算的作物需水量和实测的作物需水量的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都较小。2002年襄城县试验的初期阶段、发育阶段、中期阶段前期相对偏差分别为一21 .74%、5.97%、一1.20%,2003年襄城县试验的初期阶段、发育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和全生育期,相对偏差分别为一11 .54%、4.42%、一9.2%、18 .46%、一3.08%,2003年校科技园区试验的初期阶段、发育阶段、中期阶段相对偏差分别为4.00%、4.80%、2.55%,基本在模型允许15%误差范围之内,说明该模型能够很好预测河南中壤烟区烤烟需水要求。(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用水指标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水总量控制是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总量控制管理中,科学的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是关键。从可操作性、公平性、有效性和对水量分配实践工作的指导性出发,建立了基于宏观和微观相协调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方法,并以黑河中游为研究区,给出不同来水保证率下各县区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方法。通过研究探寻一套能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模型,以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有力的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用水指标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德波,李程纯子,程德虎,程曦,程伊文.多水源联合调度动态水指标解析模型研究[J].水资源研究.2019
[2].郭巧玲,杨云松.基于宏观和微观协调的流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量化模型研究[J].人民珠江.2016
[3].李绍飞,余萍,孙书洪.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与实例应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
[4].连晓峰,李晓婷,潘峰.机理模型与补偿模型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工艺出水指标软测量预测模型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3
[5].刘家宏,王建华,李海红,李悦.城市生活用水指标计算模型[J].水利学报.2013
[6].单式利,周文军.Compertz模型在城镇综合用水指标预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7].田园,魏福林,杜剑平,韩中庚.南水北调工程水指标分配问题的数学模型[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05
[8].何健.河南省中壤烟区烤烟需水指标与需水模型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