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取代论文_张洪浩,俞寿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还原取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阴离子,自由基,聚集体,金属,醇和,有机化合物,物理性质。

还原取代论文文献综述

张洪浩,俞寿云[1](2019)在《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实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立体选择性地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利用绿色清洁的可见光能源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者自由基离子等高反应活性的反应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工具.鉴于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性,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逐渐引起化学家的兴趣.该协同催化的策略可以实现单一过渡金属催化难以实现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单一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过渡金属与可见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冯纯阳[2](2019)在《双取代与单缺位Keggin型多酸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能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酸(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由氧与过渡金属原子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含氧多酸盐,其中Keggin型多酸因为其丰富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成为材料科学和光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光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实验上合成了各类新型的Keggin型多酸衍生物,这些多酸氧化还原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理论研究。本论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主要探究了双取代与单缺位Keggin型多酸的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本文第叁章对α-[SiW_(10)M_2O_(40)]~(n-)(M=Ti~Ⅳ,V~Ⅴ,Cr~Ⅵ,Mn~Ⅴ,Fe~Ⅲ)型硅钨酸在同一叁金属簇中的双取代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和能量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过渡金属双取代的硅钨酸体系的氧化还原性能相比未取代的母系都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Cr取代的改善效果最好,而Ti取代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计算得出这些体系的能隙差(GHL)从大到小依次是[SiW_(12)O_(40)]~(4-)>[SiW_(10)V_2O_(40)]~(6-)>[SiW_(10)Cr_2O_(40)]~(4-)>[SiW_(10)Mn_2O_(40)]~(6-)>[SiW_(10)Fe_2O_(40)]~(10-)。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发现除了Ti外,V、Cr、Mn和Fe取代体系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基本都分布在取代金属原子上,并且Cr取代体系LUMO最低,因此[SiW_(10)Cr_2O_(40)]~(4-)的氧化还原性最好。但对于最高占据轨道(HOMO),只有在Mn和Fe双取代时HOMO分布在取代金属原子上。本文第四章对单缺位α-[XMo_(11)O_(39)]~(n-)(X=S,P,Si)叁种不同体系的几何和电子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氧化还原性能及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四面体空穴XO_4基本构型不随中心杂原子的改变而改变,S、P和Si叁种杂原子体系的GHL基本相同,表明杂原子不会影响体系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但不同体系的氧化能力不同,[SMo_(11)O_(39)]~(6-)>[PMo_(11)O_(39)]~(7-)>[SiMo_(11)O_(39)]~(8-)。通过TDDFT方法对叁种体系激发态研究表明它们的吸收光谱主要源于电荷从氧原子到过渡金属的转移(OMCT),并且都主要分布在紫外区。(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曦[3](2019)在《喹啉基及炔基取代的含硼化合物的合成、还原及氟离子识别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硼化学越来越多的受到科研工作者们的关注。硼由于其自身固有的缺电子性质,使其在材料化学、催化化学、药物化学等诸多领域都大放异彩。含硼有机化合物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很容易生成活性中间体(如硼自由基等)。然而它们通常活性较高、寿命很短,难以稳定和分离,所以一直以来都是科研探究中的难点。通过对含硼有机化合物进行还原、对其还原机理进行探索,对于我们理解含硼化学键的形成本质具有深刻意义。另外,硼原子由于自身具有空的p轨道,与所连芳基易形成p-π共轭结构,因而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备受关注。当含硼有机化合物与阴离子(如氟离子等Lewis碱)进行络合时,破坏了原有的p-π共轭,使光物理性质发生改变。所以,叁芳基硼烷及芳基硼酸(酯)等一直以来都是进行氟离子检测与识别的优良选择。基于此两点,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系列喹啉基及炔基取代的含硼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还原及氟离子识别性质。主要工作列举如下:(1)成功合成了喹啉基取代的单硼化合物1和3,及其烷基化产物2和4。利用碱金属对化合物1-4进行了还原,通过对还原产物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进行研究,结合循环伏安、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光谱以及DFT量化计算,初步证实了自由基的生成,为含硼内盐化合物的还原反应提供了新思路。(2)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炔基取代的叁芳基单硼化合物5和7、双硼化合物6和8、及芳基硼酸化合物9。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进行探究,并进行了氟离子识别的反应研究。其中,单硼化合物5、双硼化合物7和8均展现出了良好的荧光增强效应,芳基硼酸化合物9可作为典型的荧光淬灭型F~-探针。有望成为新型的氟离子荧光探针材料。(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胡晓颖[4](2019)在《聚合物修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取代/还原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无机硅基介孔小球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因其制备过程简单、易于修饰、环境友好等特点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无机硅基介孔小球负载型手性有机金属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存在着扩散问题,导致催化反应速率慢的缺陷。本论文这是针对这一缺点,采用聚合物修饰的策略,通过对无机硅基介孔小球的聚合物修饰来提升催化反应的反应速度,进而提升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本论文研究内容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亲酯性聚己内酯修饰的负载型手性钌/二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一锅法合成手性β-羟基砜反应中的应用;本论文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通过正硅酸乙酯和手性二胺共缩聚获得的功能化的硅基介孔小球,然后嫁接亲酯性聚合物,接着与有机钌配位,得到聚合物修饰的手性钌/二胺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获得了在乙酸乙酯条件下的芳香酮与磺酰盐的最优化的反应条件;通过系列底物的扩展实现了在取代/不对称氢转移还原的一锅反应中催化效率的提高;完成了系列手性β-羟基砜的有效制备,并取得了高达99%产率以及高选择性(对映选择性ee值可达99%,非对映选择性de值可达99:1);催化剂能重复使用七次仍保持高的催化性能。(2)亲水性聚乙二醇修饰的负载型手性钌/二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手性β-羟基砜中的应用;本论文用十六烷基叁甲基氯化铵做模板剂,通过正硅酸乙酯作为骨架和手性二胺共缩聚获得的硅基介孔小球,然后嫁接亲水性聚合物,接着与有机钌配位,得到聚合物修饰的手性钌/二胺催化剂;通过催化反应条件的优化,获得了在异丙醇:水(3:1,v:v)条件下的芳香酮与磺酰盐的最优化的反应条件;通过系列底物的扩展实现了在取代/不对称氢转移还原的一锅反应中催化效率的提高;完成了系列手性β-羟基砜的有效制备,并取得了高达99%产率以及高选择性(对映选择性ee值可达99%,非对映选择性de值可达99:1);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八次仍保持高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时晓羽,李会鹏,赵华,蔡天凤[5](2019)在《高比表面积g-C_3N_4负载Keggin型Cu单晶取代杂多酸特异性光催化还原CO_2制CH_4》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聚氰胺、二水合钨酸钠、二水合磷酸氢二钠、CuCl_2等为原料,采用乙醚萃取法和模板剂法分别制备了Keggin型Cu单晶取代的杂多酸(PW_(11)Cu)和高比表面积g-C_3N_4(PCN),通过浸渍法将PW_(11)Cu负载于PCN上制得催化剂,对制得的催化剂进行了FTIR、XRD、N_2吸附-脱附、UV-Vis漫反射光谱、EIS光谱、荧光光谱表征,通过光催化还原CO_2对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探究。表征结果显示,比表面积的增加及PW_(11)Cu的负载均能有效降低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拓宽光响应范围。实验结果表明,Cu单晶取代杂多酸的负载能够特异性还原CO_2为CH_4,当PW_(11)Cu负载量为15%(w)时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活性,且循环使用5次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郑阳[6](2018)在《蒽基取代的含硼化合物的合成及还原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由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研究对于理解自由基化学反应过程和机理、揭示人体衰老和癌症起因以及预防大气污染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自由基性质活泼、寿命短等原因造成其难以稳定和分离,影响了其结构和性质的探索。有机硼自由基化学作为主族元素自由基化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已经成为新兴的研究领域之一。然而由于硼自由基活性高,寿命短等特点,难以稳定和分离,使得其结构和反应性质的研究和探索还处在起步阶段。围绕硼自由基这两个难点,本论文以蒽基取代的含硼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对其自由基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对硼自由基化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综述。第二章:以蒽基配体为桥联基团,合成了一个9,10位取代的双硼化合物1,利用碱金属钾对其进行逐步还原,成功地制备了其阴离子自由基1~(·-)和二价阴离子1~(2-)。利用循环伏安、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以及DFT量化计算,对还原产物1~(·-)和1~(2-)的几何构型和电子结构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自由基1~(·-)中,B-C键键长略有缩短,桥联基团骨架仍为平面,具有半醌式结构;而在二价阴离子1~(2-)中,两个B-C键继续变短且具有双键特征,导致桥联基团呈弯曲构型,同时分子几何构型转变为醌式结构。另外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有非常好的吻合。第叁章:鉴于蒽基取代基团在上述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合成了一个蒽基取代的单硼化合物1-H,并与K(NSiMe_3)_2试剂反应制备了其二聚钾配合物2。利用碱金属钾对配合物2进行了还原,得到了还原产物3。结合循环伏安、X-射线单晶衍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手段以及DFT量化计算,对还原产物3的电子特征和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3具有K_3O_2B_2簇结构并表现出叁重态双自由基特征。同时,我们还利用碱金属钾对配体1-H进行了还原,获得了闭壳层化合物4,具有类似的K_3O_2B_2聚集结构,但由于氢原子的加入导致了蒽环芳香结构的破坏,为还原产物3的氢化产物。这些聚集行为主要由阳离子-π相互作用引起,其在还原片段的稳定和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四章:基于硼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性,较容易与相邻片段发生关环反应,我们继续合成了蒽基取代的单硼化合物6和萘基桥联的双硼化合物7,利用碱金属钾对其进行还原,分别获得了其二聚产物[6-6]~(2-)和成环产物7~(2-)。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证实,二聚产物为硼自由基的关环反应所引起的分子间反应。而成环产物7~(2-)与其自由基之间存在平衡,固体状态为分子内的关环产物,溶液状态为双自由基。第五章:全文总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10-01)

李晨晨,梁永和,聂建华,程峰,尹玉成[7](2018)在《还原铝铬渣作为耐火原料取代白刚玉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性能相当、成本低廉的白刚玉替代品,测试了还原铝铬渣的各项基本性能,并与电熔白刚玉的各项性能进行对比,同时还对比了还原铝铬渣和电熔白刚玉在Al_2O_3-SiC-C浇注料中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1)还原铝铬渣主成分为Al_2O_3,其含量达98%(w)以上,热导率为28.7 W·m~(-1)·K~(-1)(1 400℃),热膨胀系数为8.3×10~(-6)℃~(-1)(1 400℃),耐火度高,抗渣侵蚀性优异。2)还原铝铬渣除显气孔率略高外,其他各项性能均与电熔白刚玉的相当,基本确定其可作为耐火原料使用。3)将还原铝铬渣作为耐火原料替代电熔白刚玉应用于Al_2O_3-SiC-C浇注料后,试样常温、高温各项性能变化不大,对试样的物相无明显影响,满足作为耐火原料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耐火材料》期刊2018年04期)

蒋梦绪[8](2018)在《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酸催化还原NO_x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金属氧酸盐(Polyoxometalates,POMs),简称多酸,是由前过渡金属离子通过氧桥连接形成的金属氧簇化合物。多酸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酸性,氧化还原性等优异特性,使其在催化、医学以及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显示出广泛的应用前景。量子化学计算方法作为一种先进的研究手段已经应用于多酸化学领域来指导和预测实验合成及材料制备。由于受到计算资源的限制,早期量子化学计算在多酸化学中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结构、氧化还原性质、成键性质等计算成本较低的工作上,很少针对反应的动态过程开展理论研究工作。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超算水平的迅猛发展,多酸化学领域的催化动态过程及其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已广受关注。本论文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探讨了单过渡金属取代Keggin型多酸化合物催化还原NO_x的反应机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研究了单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POM)催化还原NO形成N_2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与Fe,Co,Zn取代的POM配合物相比,Mn取代的POM配合物具有明显活化NO分子的特征,主要来源于强烈的吸附能和从金属中心到NO分子的电荷转移。NO配体与Mn中心的有效相互作用主要来自NO分子的π*轨道与Mn中心的d_(xz)和d_(z2)轨道的重迭。基于二聚体机制考虑了叁种可能的由Mn取代的POM配合物催化的将NO还原为N_2的反应路径。计算势能面表明,由于4.24 kcal mol~(-1)的低自由能势垒,经历cis-(NO)_2构型的是有利的反应路径。(2)采用DFT方法研究了Mn取代的POMs催化的N_2O环氧化烯烃的可能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充足N_2O的存在下,活性催化物质[PW_(11)O_(39)Mn~V=O]~(4-)的形成涉及两步反应,配体取代反应生成POM/N_2O配合物[PW_(11)O_(39)Mn~(III)ON_2]~(4-)和该配合物解离生成的N_2。自由能计算表明配位体取代反应在气相或各种溶剂中均为吸热反应。局部优化方法揭示了N_2从[PW_(11)O_(39)Mn~(III)O–N_2]~(4-)的解离涉及五重态与叁重态的交叉。由于高反应活性,本文中对N_2O的活化和烯烃的环氧化过程中的两个反应途径进行了考虑。计算的自由能分布表明烯烃环氧化是有利的反应路径。根据DFT-M06L计算,该催化循环中的速率决定步骤是从低价POM/N_2O配合物[PW_(11)O_(39)Mn~(III)ON_2]~(4-)解离出N_2生成高价物种。(本文来源于《东北电力大学》期刊2018-06-01)

杨帮培[9](2018)在《氧化还原调控及杂环芳烃取代基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金属催化的乙烯均相聚合中,对配体的改进与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配体的不同结构性能可能很大程度上改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不同的单体组成及聚合物微观结构对聚合物的物理性能会产生很大影响,而通过对配体结构的设计可以对聚合过程加以控制从而得到理想的聚合产物。现阶段,膦磺酸钯镍催化剂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其在乙烯的均聚及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中都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人们在膦磺酸配体的设计及合成上投入大量精力以期望可以得到性能更加优异的金属催化剂。因此设计新型膦磺酸配体成为本文的工作重心。1.首先我们合成了两个以二茂铁磺酸为骨架,同时带有联苯大位阻取代基的膦磺酸配体。同时我们也合成了相对用的膦磺酸钯、镍催化剂。并对它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所得到的催化剂在乙烯的均相聚合中都有较高的聚合活性。但是对两个钯镍催化剂来说,在二茂铁单元氧化过后所得的催化剂在乙烯的均聚中活性均有降低,并且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也降低了。然而有趣的是,所得到的膦磺酸钯催化剂在中性时对降冰片烯聚合无活性,但其氧化后的阳离子催化剂在降冰片烯的均聚中却有很好的聚合活性。我们也因此可以实现降冰片烯的调控聚合。2.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带有杂环联苯芳香取代基的膦磺酸配体,并研究了其相对应的钯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含有呋喃联苯取代基和苯并呋喃联苯取代基的钯配合物在乙烯均聚与共聚(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叔丁酯,6-氯-1-己烯,10-十一烯-1-醇,10-十一烯酸)的过程中都有很好的聚合活性。含有呋喃联苯取代基和苯并呋喃联苯取代基的镍配合物对乙烯均聚同样有很高的聚合活性。含有氮甲基吡咯联苯,噻吩联苯和苯并噻吩联苯取代基的钯镍配合物对乙烯均聚活性较低,甚至是没有活性。杂环芳烃的自身特性对相对应的催化剂催化所得聚合物的微观结构(高度线性vs高度支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推测,杂环芳烃上的杂原子对金属中心的影响以及杂环芳烃上芳香环与苯磺酸骨架上的苯环之间的π-π堆积作用对金属中心的催化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5)

刘赞,南小磊,雷涛,周超,王阳[10](2018)在《可见光催化醛、酮或亚胺与缺电子芳烃还原偶联构筑芳基取代醇和胺(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C=X(X=O,N)双键极性翻转构筑碳-碳键是有机化学反应的重要合成策略.传统C=X(X=O,N)双键的极性翻转往往需要苛刻的反应条件和对水或空气敏感的强还原剂辅助,导致其适用范围受限.近年来,可见光催化反应以其独特高效的单电子转移特性,在室温条件下实现了这一类贫电子官能团向亲核性中间体的高效转化.该策略已经拓展C=X(X=O,N)双键自身或与烷基链的偶联,从而得到烷基取代的醇和胺类化合物.本文利用可见光催化反应使C=X(X=O,N)双键极性翻转与芳香化合物的直接偶联,高效温和地合成芳基取代的醇和胺.反应无需强还原剂,底物适用范围广.该方法是对可见光催化C=X(X=O,N)双键极性翻转的重要补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以苯甲醛和1,4-二氰基苯为底物,fac-Ir(ppy)_3为光敏剂,二异丙基乙胺为终端还原剂,DMSO为溶剂,蓝光照射12 h能够以82%的收率实现模板反应.其它光敏剂如[Ru(bpy)3]Cl_2则不能催化该反应.溶剂效应指出,丙酮、乙腈可以得到低于40%的收率,甲醇、二氯甲烷、DMF等溶剂不适用该反应体系.控制实验证实,光敏剂、二异丙基乙胺和光照叁个反应组分缺一不可.底物拓展发现,不同取代基的芳基腈类化合物包括烷基取代、砜基和酯基取代甚至杂芳环取代都能很好地适用于该体系,芳基醛、酮以及亚胺作为反应的另一组分亦能高效参与该还原偶联反应.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反应过程中涉及自由基历程.光谱淬灭实验表明,芳香腈是唯一有效淬灭激发态fac-Ir(ppy)_3发光的物种.进一步结合底物的氧化还原电位,证实芳香腈能被激发态的光敏剂fac-Ir(ppy)_3还原,但二异丙基乙胺和芳香醛、酮不能与激发态光敏剂发生作用,催化反应经历光敏剂的氧化淬灭路径.首先,光敏剂受光激发到达激发态,与芳基腈发生单电子转移.随后,二异丙基乙胺促使失去电子的铱配合物还原再生,得到相应氮自由基阳离子.该氮自由基阳离子活化反应体系中的C=X(X=O,N)双键,使其从激发态铱物种得到电子形成苄位自由基,进而与得到电子的芳基氰偶联得到最终产物.(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还原取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酸(多金属氧酸盐,POMs)是由氧与过渡金属原子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含氧多酸盐,其中Keggin型多酸因为其丰富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质成为材料科学和光电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光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实验上合成了各类新型的Keggin型多酸衍生物,这些多酸氧化还原的性能需要进一步理论研究。本论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主要探究了双取代与单缺位Keggin型多酸的电子结构和氧化还原性质。本文第叁章对α-[SiW_(10)M_2O_(40)]~(n-)(M=Ti~Ⅳ,V~Ⅴ,Cr~Ⅵ,Mn~Ⅴ,Fe~Ⅲ)型硅钨酸在同一叁金属簇中的双取代结构进行了几何优化和能量分析,研究发现这些过渡金属双取代的硅钨酸体系的氧化还原性能相比未取代的母系都有一定程度改善,其中Cr取代的改善效果最好,而Ti取代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计算得出这些体系的能隙差(GHL)从大到小依次是[SiW_(12)O_(40)]~(4-)>[SiW_(10)V_2O_(40)]~(6-)>[SiW_(10)Cr_2O_(40)]~(4-)>[SiW_(10)Mn_2O_(40)]~(6-)>[SiW_(10)Fe_2O_(40)]~(10-)。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前线分子轨道成分,发现除了Ti外,V、Cr、Mn和Fe取代体系的最低未占据轨道(LUMO)基本都分布在取代金属原子上,并且Cr取代体系LUMO最低,因此[SiW_(10)Cr_2O_(40)]~(4-)的氧化还原性最好。但对于最高占据轨道(HOMO),只有在Mn和Fe双取代时HOMO分布在取代金属原子上。本文第四章对单缺位α-[XMo_(11)O_(39)]~(n-)(X=S,P,Si)叁种不同体系的几何和电子结构性质进行了研究,并对其氧化还原性能及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心四面体空穴XO_4基本构型不随中心杂原子的改变而改变,S、P和Si叁种杂原子体系的GHL基本相同,表明杂原子不会影响体系的结构和化学稳定性,但不同体系的氧化能力不同,[SMo_(11)O_(39)]~(6-)>[PMo_(11)O_(39)]~(7-)>[SiMo_(11)O_(39)]~(8-)。通过TDDFT方法对叁种体系激发态研究表明它们的吸收光谱主要源于电荷从氧原子到过渡金属的转移(OMCT),并且都主要分布在紫外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还原取代论文参考文献

[1].张洪浩,俞寿云.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9

[2].冯纯阳.双取代与单缺位Keggin型多酸衍生物的氧化还原性能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19

[3].王曦.喹啉基及炔基取代的含硼化合物的合成、还原及氟离子识别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9

[4].胡晓颖.聚合物修饰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取代/还原反应中的应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

[5].时晓羽,李会鹏,赵华,蔡天凤.高比表面积g-C_3N_4负载Keggin型Cu单晶取代杂多酸特异性光催化还原CO_2制CH_4[J].石油化工.2019

[6].郑阳.蒽基取代的含硼化合物的合成及还原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8

[7].李晨晨,梁永和,聂建华,程峰,尹玉成.还原铝铬渣作为耐火原料取代白刚玉的可行性研究[J].耐火材料.2018

[8].蒋梦绪.过渡金属取代的Keggin型多酸催化还原NO_x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8

[9].杨帮培.氧化还原调控及杂环芳烃取代基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10].刘赞,南小磊,雷涛,周超,王阳.可见光催化醛、酮或亚胺与缺电子芳烃还原偶联构筑芳基取代醇和胺(英文)[J].催化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光催化氧化醇类机理光催化烷烃磺酸化机理国内Jincai...C57/BL小鼠肾组织N-糖链MALDI-TOF...的构效关系示意图的1H–13CHMBC谱十D片段

标签:;  ;  ;  ;  ;  ;  ;  

还原取代论文_张洪浩,俞寿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