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地储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保障房,七成,项目建筑面积,保障性,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储备,安居工程,国土空间,集约用地
土地储备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赵蕾[1](2019)在《四川:保障房用地近七成来自储备土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首席 赵蕾)从2018年起,四川省简阳市市民张大妈,隔叁岔五就会步行到鳌山公园东环线,看看附近一处正在施工的安置房建设项目。原来,为支持市政建设,张大妈一家的房屋在2017年被拆迁,通过就近安置,张大妈获得了鳌山东环线一套安置房。目前,该安置(本文来源于《中国自然资源报》期刊2019-12-26)
马九杰,亓浩[2](2019)在《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动态变化——基于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为理解和改革土地财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显着提高了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平均而言,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可以解释样本中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变动的28.94%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动的16.85%。但是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天花板效应",地方政府获得垄断供地权后,土地财政在初期会显着增长,之后增长放缓,在垄断后的第8年,垄断效果达到顶点。研究结论:短期内,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是长期来看,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不会无限制增长下去。本文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是地方政府实现土地财政的重要制度抓手,短期内改革的思路在于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长期来看,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应追求辖区内福利最大化,而非财政收入最大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地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湛栩鶠[3](2019)在《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储备是指为了增强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能力,统一规范土地出让市场,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强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规划、城乡规划的落实,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及土地储备机构对依法取得的土地进行统一前期开发、熟化平整后,将开发成熟的土地控制、储存、管理以备对外供应的行为。土地储备中的征收补偿、拆迁安置补偿、前期开发整理、多通一平等工作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充裕的资金是土地储备活动得以顺利运转的基础,因此土地储备融资活动在土地储备制度中处于重要地位。自2001年土地储备制度在全国各地推广建立以来,实践中运用过的土储融资方式有财政拨款、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土地经营收入、银行贷款、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引入社会资本(PPP)、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信托计划等,这些融资手段为土地储备筹得大量资金,大大缓解土地储备机构的资金压力,保证土地储备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成功运行。然而,由于缺乏较高强制性、统一性、效力性、稳定性、普遍性的法律位阶级别的规范性文件的约束规制,我国土地储备融资各地实践操作的弹性空间较大,任意性较强,存在以下问题:各地立法政策标准不统一、融资手段与流程触犯现行法律规定、现行制度规定存在较大缺陷不足、政府行为朝令暮改、法律文件规定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效果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规范合法的的土储融资方式的进一步推广运用,不利于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活动的统一开展。本文介绍了各地土储融资实践的具体方式,归纳了不同土储融资方式的违反现行相关民商事法律与中央政策的理由;分析了我国储备土地前期开发实践的四种模式的利弊,提炼了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活动的主要法律缺陷。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思路与对策,即根据法理逻辑与民商事法律原则为前提,界定储备土地的权利属性,奠定土地储备对外融资的物权法律基础;以中央出台的有关土储融资规范性文件为指引,强化、完善现有的土储融资方式;以批判吸收的态度承认实践中各地探索的新型土储融资方式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以扬长期短的思维吸纳各地土储融资实践的合法、有益、实操性较强的部分,完善我国土地储备融资的制度体系;待条件成熟,土地储备融资制度可以上升国务院行政法规级别以上立法,形成融合、规范、稳定、普遍的土地储备融资法律法规,统一规制我国各地方政府的土储融资行为,增强土地储备对外融资的强制约束力,促进土地储备融资多元化,扩大土地储备融资规模。(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陈游[4](2019)在《福州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一切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如何提高土地价值对于城市发展尤为重要。土地储备制度是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对于提高政府调控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效益,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切实保护耕地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各地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模式、运作效果不尽相同,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从而影响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实施和发展。在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首次通过对福州市土地发展中心成立以来土地储备实务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掌握一手资料,通过构建土地储备绩效评价体系研究福州市土地储备制度,得出绩效评价结果:土地市场调控绩效值0.536,城市经济发展绩效值0.528,土地利用合理配置绩效值0.49。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剖析福州市土地储备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土地供应方式单一,土地市场调控效果一般;过度依赖土地收入,收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土地收储缺乏前瞻性,土地利用效率低;储备组织体系零散,储备制度实行不力。对完善福州土地储备制度建设提出探索土地供应新方式;加强土地财政转型,拓宽收储资金来源渠道;科学制定土地储备计划,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健全土地收储联动机制,加强各部门协作的对策,为决策者完善福州市土地储备制度提供参考,切实保障福州市城市规划建设所需的土地供应。(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林大学》期刊2019-06-01)
张仕栋[5](2019)在《我国绿色土地储备制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资源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不可再生等属性,决定了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应秉持节约、合理、高效的原则。土地储备制度作为我国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实施政府土地利用政策、宏观调控土地市场与房地市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定位于服务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在土地储备过程中过于强调了土地的经济价值,政府财政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益,从而导致粗放、过度、低效等用地现象的产生,造成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浪费。国土资源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现行的土地储备制度,分析其在土地资源保护领域的不足,以期构建具有我国时代特色的“绿色”土地储备制度,望对国土资源整治、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有所裨益。为了构建绿色土地储备制度,首先,土地储备制度应当遵循生态城市理念、城市经营理论,在使城市环境受到人类最低影响的基础上,维持国土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其次,完善绿色土地储备制度法律规范体系,提升土地储备制度的法律位阶,强化土地储备与环保、城乡规划法规间的协调,为推动国土资源整治、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提供法制保障。再次,健全土地收储与供应机制,合理限定土地收储范围,提升存量土地的利用与再利用效率,严控增量土地储备规模,维持城市的合理边界;明晰储备地块的供应方式,通过政府划拨保障公益性用地的规模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供应计划,保证土地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同时建立绿色土地储备制度监管机制,以约束土地储备机构的不规范行为。最后,完善绿色土地储备制度的配套措施与手段,通过土地储备生态补偿机制,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引入土地储备环境预评估机制,使土地在收储和供应两个环节严把环境质量关,为国土资源的净化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土地资源的公益属性得以极致发挥。最终,以期通过绿色土地储备制度助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目标的实现。(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锟[6](2019)在《土地储备法律制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土地空间,为地方财政营造了增资来源。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土地制度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作为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土地储备制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将针对新形势下对土地储备制度的新要求和影响,从法律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0期)
苏望月[7](2019)在《浙江开展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一文中研究指出绍兴市在试点过程中,梳理了6000多亩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盘活了2000亩优质存量土地,目前已对2919亩地块进行模拟运作,预期收入270.9亿元,成本44.3亿元,收益226.6亿元。本报讯 苏望月报道2018年5月以来,在财政部的指导下,(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19-03-19)
[8](2019)在《浙江:管控专项债务风险 开展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贯彻落实《预算法》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推动构建规范有序、风险可控的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体系,2018年5月份以来,浙江省在绍兴市开展了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积极探索促发展与防风险并举、开前门与堵后门并重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新路子。(本文来源于《中国财政》期刊2019年04期)
张裕利[9](2018)在《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依法治国的高标准,对国内土地储备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各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剖检,在阐述国内土地储备制度产生和发生的基础上,思考国外经验发展国内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的启示——确保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是保证土地储备制度转型成功的关键;健全完善的管理机构体系是确保土地储备顺利实施的前提;健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的重要保障;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是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的核心议题;政府在土地储备制度转型中始终要处于主导地位,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杨璐[10](2018)在《关于土地储备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镇化建设离不开土地的储备,因为储备的土地是可以随时调配的,是我们开展建设的基础。虽然还有其他的办法征用土地,但大多费时费力,耽误工程的进度,影响城镇化的发展,所以土地储备问题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在虽然有制度去支持,但是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对现有土地储备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对策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机》期刊2018年19期)
土地储备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探讨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短期和长期影响,为理解和改革土地财政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双重差分法。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显着提高了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平均而言,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可以解释样本中人均土地出让收入变动的28.94%和土地出让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变动的16.85%。但是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存在"天花板效应",地方政府获得垄断供地权后,土地财政在初期会显着增长,之后增长放缓,在垄断后的第8年,垄断效果达到顶点。研究结论:短期内,地方政府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对土地财政有显着的推动作用,加剧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但是长期来看,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受到经济发展速度的制约,不会无限制增长下去。本文引申的政策含义是土地一级市场垄断是地方政府实现土地财政的重要制度抓手,短期内改革的思路在于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长期来看,应建设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应追求辖区内福利最大化,而非财政收入最大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地储备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赵蕾.四川:保障房用地近七成来自储备土地[N].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
[2].马九杰,亓浩.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土地财政的形成与动态变化——基于土地储备制度建立的准实验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9
[3].湛栩鶠.土地储备融资法律制度的完善[D].广西大学.2019
[4].陈游.福州市土地储备制度运行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9
[5].张仕栋.我国绿色土地储备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张锟.土地储备法律制度分析[J].法制博览.2019
[7].苏望月.浙江开展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N].中国财经报.2019
[8]..浙江:管控专项债务风险开展土地储备出让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J].中国财政.2019
[9].张裕利.我国土地储备制度转型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
[10].杨璐.关于土地储备制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