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关系论文-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

菌藻关系论文-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

导读:本文包含了菌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菌藻关系,信号分子,群体感应,微藻

菌藻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1](2019)在《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菌藻共生体系可利用菌藻间的关系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去除,在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菌藻关系、微藻选择和菌藻共生系统的发展叁方面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菌藻关系中信号分子对菌藻系统的影响。群体感应会促进共生菌在微藻表面形成生物膜,加快藻际微环境的形成,促进污染物的去除。化感作用可抑制杂菌和杂藻的过度生长,维持菌藻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该文对不同类型的微藻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作了进一步分析,污水处理中常用的小球藻和衣藻对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较高,栅藻常被用作水质评价的指示生物。菌藻共生系统形式多样,其中细菌-微藻共生系统和多菌-多藻共生系统应用广,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而真菌-微藻共生系统多用于污水的深度处理。最后,文章对菌藻共生体系的发展进行前景展望,以期为菌藻共生体系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施华升[2](2019)在《菌藻共生关系对水环境中单细胞微藻聚集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细胞微藻类因其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生产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新一代生物燃料。然而,微藻的收集问题一直是困扰藻类制生物燃料应用发展中的瓶颈。有研究表明,细菌可以协同微藻进行污废水控制,并借助其良好的絮凝性能高效、经济地聚集微藻。但是这种菌藻共生关系对微藻聚集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相关研究有限。本文以单细胞具有运动能力的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为研究对象,研究微藻对污泥细菌的响应行为在聚集过程的作用,揭示菌藻聚集体形成机制,以期为探索高效、低成本的微藻收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支持。本文通过构建微型微藻反应器系统,分别研究了污泥细菌、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和污泥细菌信号分子对微藻自聚集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污泥细菌的出现能显着促进了小球衣藻的聚集。纯培养小球衣藻的聚集率仅为约12.94%,混合培养时其聚集率随着污泥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在藻菌比为1:10时,聚集率可达62.92%。对微藻运动速度的分析发现,在加入污泥细菌后其速度从初始时刻的22.08μm/s迅速上升至48.81μm/s,导致细胞间碰撞概率加大,有助于细胞聚集。同时,菌藻聚集体的EPS分泌量相比纯培养微藻上升约163.38 mg/L。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泥细菌的出现改变了体系Zeta电位,从初始-25.00 mV增长至-14.60 mV,说明细胞间斥力减小并趋向于聚集。对污泥细菌的种群变化的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和根瘤菌Rhizobium在促进小球衣藻聚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为了区分污泥细菌和EPS对微藻聚集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外源性污泥EPS对微藻自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性污泥EPS浓度的增加,小球衣藻聚集率显着增大,在110 mg/L EPS时达到最大值81.82%。微藻细胞运动速度也从初始时刻的26.82μm/s上升到49.36μm/s,促进了微藻聚集。然而,体系Zeta电位变化则与微藻的聚集率呈负相关关系,并非微藻聚集原因。同时发现,外源性EPS水平与微藻细胞外色氨酸类蛋白和芳香族类蛋白分泌量正相关。第叁,为了验证污泥EPS溶液中可能包含的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正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是否影响小球衣藻,在藻液中加入好氧絮体、好氧颗粒、厌氧絮体、厌氧颗粒四种污泥细菌AHLs。发现四种活性污泥细菌AHLs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小球衣藻的聚集,其中颗粒污泥AHLs对微藻聚集效果最好,聚集率最高可达43.44%;而好氧絮体污泥细菌AHLs对微藻聚集效果较差,仅约19.90%。添加AHLs后,色氨酸和芳香族蛋白分泌量增大,其与微藻聚集率呈正相关;而藻细胞运动速度降低至24.88~30.83μm/s,Zeta电位较对照组上升约7.44%,AHLs对二者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4-01)

潘显光,于兹东,潘显辉[3](2013)在《水体中的菌藻关系与青岛浒苔灾害》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年来水污染灾害频繁发生,但水体中藻类和菌类的关系在理论上存在空白,本文提出了水体中菌类与藻类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新论断,简称为"菌藻关系";以此分析了"藻类污染"、"菌类污染"两种主要水质灾害的成因和发生条件;用菌藻关系论断更合理地解释了海洋藻潮、青岛浒苔等水污染现象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污水处理厂生产的中水是无机污水;以"理论解释现象、现象验证理论"的标准来判断,这一新论断是基本正确的。(本文来源于《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期刊2013-08-01)

叶姜瑜,钟以蓉,俞岚,李文娟[4](2012)在《一株水华鱼腥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藻关系初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溶藻特性及菌藻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对水华的治理作用提供帮助。[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有高效溶藻效果的菌株(S7),研究了其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抑制效果、作用方式和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以及菌藻关系,并对菌株进行了菌体Poly-p的染色、革兰氏染色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投加量为藻液量的30%时,7d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pH为9,温度35℃下藻的去除率最高。S7菌株与水华鱼腥藻形成竞争共栖的生态关系,并通过分泌溶藻物质间接抑制水华鱼腥藻生长,且该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生理生化及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S7属于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结论]该菌对水华鱼腥藻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为聚磷菌。(本文来源于《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2012年01期)

叶姜瑜,钟以蓉,俞岚,李文娟[5](2011)在《一株水华鱼腥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藻关系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溶藻特性及菌藻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溶藻细菌对水华的治理作用提供帮助。[方法]从富营养化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有高效溶藻效果的菌株(S7),研究了其对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的抑制效果、作用方式和不同环境因子对溶藻效果的影响,以及菌藻关系,并对菌株进行了菌体Poly-p染色、革兰氏染色和分子鉴定。[结果]菌株投加量为藻液量的30%时,7 d叶绿素a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pH为9、温度35℃下藻的去除率最高。S7菌株与水华鱼腥藻形成竞争共栖的生态关系,并通过分泌溶藻物质间接抑制水华鱼腥藻生长,且该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根据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7属于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sp.)。[结论]该菌对水华鱼腥藻有较强的溶藻效果,且为聚磷菌。(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9期)

易齐涛[6](2006)在《海洋菌—藻关系及对营养盐的吸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用水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淡水和海水资源,致使水质恶化,水功能丧失。水体污染、富营养化已成为我国最为关注的海洋环境问题之一。利用藻类进行生物修复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中菌藻关系对生物修复作用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细菌与海洋微藻的相互作用及对无机营养盐吸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四种抗生素为除菌药物获得了小球藻chlorella sp.、Isochrysis galbana Platymonas sp.、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sp.叁种无菌藻,并以无菌藻对环境细菌进行选择,传代培养获得了稳定的菌藻共生体系,并研究了菌藻的相互作用及其营养盐吸收的影响。从小球藻的菌藻共培养液中分离出6株细菌,分别以无菌小球藻为对照组,研究单菌株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发现一株能促进小球藻的生长,其他对小球藻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以无菌微藻为对照组,研究了混合菌株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发现在加入NH4+-N的f/2培养液中,混合细菌能促进海洋微藻的生长。藻液中pH,溶解氧和CO2的浓度的平衡是影响细菌对海洋微藻生长影响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了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发现细菌细胞密度同藻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在藻指数生长前期,细菌在接种两天后达到第一个高峰,藻液中可利用有机物是限制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在藻的指数生长期,藻的快速增值限制了细菌的生长,而从藻的稳定起开始,细菌又呈现出逐步生长趋势。以藻胞外提取液培养单菌株和混合菌株,发现混合菌株的生长和单菌株的生长趋势不同,胞外可利用有机物和无机营养盐是影响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以无菌微藻培养液为对照组,研究了菌藻培养液中对无机营养盐的吸收情况,表明在NH4+-N是微藻优先利用的氮源,细菌具有比海洋微藻更高的营养盐吸收效率,细菌的存在能加强微藻对NH4+-N和PO43--N的吸收;以藻胞外提取液培养混合细菌,发现NH4+-N是细菌优先利用的氮源,NH4+-N的存在能加强细菌对磷的吸收。总之,细菌受海洋微藻藻的和藻液环境的影响,在藻液中主要通过影响微(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6-06-01)

龚一鸣,徐冉,汤中道,司远兰,李保华[7](2005)在《晚泥盆世F-F之交菌藻微生物繁荣与集群绝灭的关系:来自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桂林杨堤斜坡相碳酸盐岩的无机、有机碳同位素,分子化石和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从上泥盆统弗拉阶上rhenana带至linguiformis带顶部,d13Ccarb和d13Ckerogen正偏,其值分别从+0.43(?V-PDB)→+3.54(?V-PDB)和从-29.38(?V-PDB)→-24.14(?V-PDB),B(Ba=Ba/(Al2O3X15%))从0.015上升至0.144,TOC从0.02%上升至0.21%,V/Cr从0.3上升至2.0,Sr/Ba从3.20上升至49.50,表明晚泥盆世弗拉阶-法门阶(F-F)之交生物量和生物产率以及有机碳的埋藏量是增加的,水与沉积物界面附近由富氧到少氧,沉积环境的含盐度增高.上泥盆统弗拉阶顶部至法门阶下部,分子化石丰度有所增加,分子化石类型主要由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萜烷、甾烷构成,其特征表明,分子化石的母体生物主要为海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非光合作用的菌类.因此文中认为,F-F之交生物集群绝灭的多期性、选择性、全球性和地质学意义上的同时性是菌藻微生物繁荣、中-低纬度浅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积累的结果,是陆地生态系与海洋生态系遥相关的具体体现.简化的因果链是:晚泥盆世裸子植物、高大乔木、多重结构森林出现化学和生物化学风化盛行真正意义土壤广为发育地表径流向滨-浅海输送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增多陆表海由超寡营养到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低等(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菌藻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细胞微藻类因其具有较高的光合效率、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高的生产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新一代生物燃料。然而,微藻的收集问题一直是困扰藻类制生物燃料应用发展中的瓶颈。有研究表明,细菌可以协同微藻进行污废水控制,并借助其良好的絮凝性能高效、经济地聚集微藻。但是这种菌藻共生关系对微藻聚集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尚不明晰,相关研究有限。本文以单细胞具有运动能力的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为研究对象,研究微藻对污泥细菌的响应行为在聚集过程的作用,揭示菌藻聚集体形成机制,以期为探索高效、低成本的微藻收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支持。本文通过构建微型微藻反应器系统,分别研究了污泥细菌、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和污泥细菌信号分子对微藻自聚集行为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污泥细菌的出现能显着促进了小球衣藻的聚集。纯培养小球衣藻的聚集率仅为约12.94%,混合培养时其聚集率随着污泥细菌数量的增加而上升,在藻菌比为1:10时,聚集率可达62.92%。对微藻运动速度的分析发现,在加入污泥细菌后其速度从初始时刻的22.08μm/s迅速上升至48.81μm/s,导致细胞间碰撞概率加大,有助于细胞聚集。同时,菌藻聚集体的EPS分泌量相比纯培养微藻上升约163.38 mg/L。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泥细菌的出现改变了体系Zeta电位,从初始-25.00 mV增长至-14.60 mV,说明细胞间斥力减小并趋向于聚集。对污泥细菌的种群变化的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和根瘤菌Rhizobium在促进小球衣藻聚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第二,为了区分污泥细菌和EPS对微藻聚集的影响程度,研究了外源性污泥EPS对微藻自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性污泥EPS浓度的增加,小球衣藻聚集率显着增大,在110 mg/L EPS时达到最大值81.82%。微藻细胞运动速度也从初始时刻的26.82μm/s上升到49.36μm/s,促进了微藻聚集。然而,体系Zeta电位变化则与微藻的聚集率呈负相关关系,并非微藻聚集原因。同时发现,外源性EPS水平与微藻细胞外色氨酸类蛋白和芳香族类蛋白分泌量正相关。第叁,为了验证污泥EPS溶液中可能包含的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正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是否影响小球衣藻,在藻液中加入好氧絮体、好氧颗粒、厌氧絮体、厌氧颗粒四种污泥细菌AHLs。发现四种活性污泥细菌AHLs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小球衣藻的聚集,其中颗粒污泥AHLs对微藻聚集效果最好,聚集率最高可达43.44%;而好氧絮体污泥细菌AHLs对微藻聚集效果较差,仅约19.90%。添加AHLs后,色氨酸和芳香族蛋白分泌量增大,其与微藻聚集率呈正相关;而藻细胞运动速度降低至24.88~30.83μm/s,Zeta电位较对照组上升约7.44%,AHLs对二者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菌藻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污水处理中的菌藻关系和污染物去除效能[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

[2].施华升.菌藻共生关系对水环境中单细胞微藻聚集行为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潘显光,于兹东,潘显辉.水体中的菌藻关系与青岛浒苔灾害[C].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卷).2013

[4].叶姜瑜,钟以蓉,俞岚,李文娟.一株水华鱼腥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藻关系初探(英文)[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2012

[5].叶姜瑜,钟以蓉,俞岚,李文娟.一株水华鱼腥藻溶藻菌的分离鉴定及菌藻关系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

[6].易齐涛.海洋菌—藻关系及对营养盐的吸收作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

[7].龚一鸣,徐冉,汤中道,司远兰,李保华.晚泥盆世F-F之交菌藻微生物繁荣与集群绝灭的关系:来自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的启示[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5

标签:;  ;  ;  ;  

菌藻关系论文-王玉莹,支丽玲,马鑫欣,王硕,李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