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528500
摘要:在当前体育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体育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形式新颖,内容指向偏离学校体育的目标的教育教学现象。练习密度过低,不利于学生在体育课上掌握运动知识与技术,体育课运动负荷达不到要求,学生就无法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从而影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心率曲线练习密度练习强度
一、体育课堂教学教学中运动负荷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体育课堂教学在运动负荷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很多时候体育课的教学组织只注重教学的组织形式,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实质。“心率曲线”“练习密度”“练习强度”等指标正逐渐被淡化,本该有一定运动量的体育课被上成不考虑运动负荷、简单快乐的游戏课。从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运动能力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探讨的。尽管体育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的形式新颖,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验,但教学效果的指向不应该偏离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练习密度过低,运动负荷达不到要求,学生就无法形成运动技能,更无法达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目标,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就成了一句空话。当前,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课程教学的改革,关于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也从未间断过,但不管什么模式的课堂教学,始终都应该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要素——学生的运动负荷,并在运动负荷的核心基础上,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挖掘课堂教学对广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培养和塑造功能,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初中阶段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体机能所承受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以及机体由此引起的生理反应。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正确把握运动负荷的起伏变化,可以引起学生身体素质、形体的变化和一系列生理、心理的反应,使学生的体能水平逐渐提高,并触及到意志品质和人格魅力的塑造,进而把体育教学活动表现为培养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外化表达。
二、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存在差异性
一般情况下,体育课堂上学生的运动负荷都是由体育老师掌握的,具有普适性特征,多数情况下学生是被动负荷。同时,由于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生长发育参差不齐,且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差距明显,所以,在同一班级课堂中出现学生“吃不饱”和“吃不消”的现象也比较明显。但是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的个体差异性往往被忽略,因此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往往也很难真正提高。除了生理负荷外,体育课堂教学与练习中还存在一定的心理负荷效应,且生理负荷水平与心理负荷存在着一定的反比关系。同样的教学内容,生理负荷能力强的学生相对心理负荷较小,而生理负荷能力差的学生相对心理负荷会较大一些。运动负荷能力是初中阶段的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失的因素,体育教师如何把握好运动负荷的强度以及个体差异性,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必要因素。
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对策
根据初中阶段青少年生理、心理负荷能力的特征以及变化趋势,在“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体育课堂教学原则下,紧紧围绕学生心率变化规律,以培养学生“主动负荷”体育运动习惯,最终形成学生自觉运动、科学锻炼的课堂教学模式。心率变化曲线是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个体负荷变化的核心要素。在体育教学中,一般的监测方法就是进行脉搏测量,但是日常教学中,体育老师通常只能通过个别随机抽测的方式了解强度。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体育教师还常用询问法和观察法,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这种做法可以大致地了解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也可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定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但是难免过于笼统,无法表现个体差异性。如果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化评价,关键要解决学生运用心率变化情况评价自身运动负荷的认知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心率变化的规律,以及提高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心率变化的情况自主地进行身体状况的评价和身体运动负荷能力调整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以心率变化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模式一:学生自我测量法。在学期初段,体育教师培训学生进行自我脉搏测量。测量的部位可以是腕部动脉、颈动脉或是颞动脉,测量时机分别为热身和准备活动后、课堂主教学内容后、以及放松恢复后,一般在该阶段结束后10秒左右进行,测量时长为10秒。该模式方便操作,但稍欠准确。
模式二:腕表监测法: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配置足够一个班级数量单位的脉搏腕表,满足每个学生体育课堂上进行心率监测。体育教师采用模式一中的测量时机采集学生心率数据。该模式的优点是数据客观准确。
在上述两种测量模式中,体育教师设置的参考值是进行课堂负荷个性化监测的重要因素。同时,体育教师对个别心率明显异常的学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避免学生带伤、带病运动,或防止出现学生隐瞒生理性疾病的情况而导致发生体育课安全事故。
在课堂的教学中,体育教师只有把握住了学生运动负荷能力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特征,实施兼具普适化和个性化的课堂组织形式,既避免负荷能力差的学生个体过度负荷,又保证负荷能力强的学生个体运动负荷得到满足,使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得到全面的满足与提高,进而达成提高体质、增进健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