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果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义,字句,语序,伸缩性,句法,句式,党代会。
结果项论文文献综述
崔维真[1](2017)在《汉语比较结果项和差比句语序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差比句形容词比较结果项影响汉语差比句语序类型。文章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汉语差比句式习得方面的标记颠倒现象,挖掘汉语差比句肯定、否定形式的不对称,探究汉语差比句的标注类型,进而得出差比句中形容词比较结果项的标记颠倒及强语义投射能力有效制约汉语差比句的语序。(本文来源于《河池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陈丽娟[2](2016)在《比较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结果项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比较范畴而言,都是建立在量级基础上的,比较范畴内部包括极比、平比和差比,本文主要通过对差比和平比的否定形式的研究来考察否定比较句的语义特征,并考察哪些词语可以充当这些否定比较句中的比较项。比较句中的极比句一般形式为"…最…",对它的否定,几乎没有简单的直接以"不|没"在"最"前面进行否定,而是要用"…不是…最的"进行否定,构成矛盾关系,是对其后形容词的完全否定,而不是对它程度的否定,因此(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6年05期)
畅耀辉[3](2010)在《件件有着落 事事有结果 项项有回音》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畅耀辉)6月29日,市委组织部召开市六次党代会2010年度党代表提议交办会议,对今年所征集的党代表提议向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交办。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荣志远出席会议。 在今年的党代表提议征集工作中,市六次党代会代表提出(本文来源于《金昌日报》期刊2010-06-30)
徐茗[4](2005)在《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比字句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是在比较点上进行比较,理解句子时必须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与比较结果项的联系十分紧密。前者有时包含在后者中;当前者在句中并不出现时,可以通过后者"找回"。考查了AP结果项、VP结果项、NP结果项和比较点的联系,并运用激活-扩散模型理论解释了比较点的隐去与激活。(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徐茗[5](2003)在《现代汉语比字句结果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比字句的结果项为研究对象,认为比字句句式语义要求结果项必须体现“量的伸缩性”。文中将比字句结果项分为AP、VP、NP叁种类型,分别考察了句式语义对叁者的句法限制,给出充当叁类结果项的句法成分的限制序列,并从语义、认知等角度作出一些解释。 比字句比较点的确定、隐去与激活与比较结果也有密切关系,本文考察了叁种类型结果项与比较点的对应关系,并运用激活-扩散模型理论尝试解释比较点的隐现。(本文来源于《安徽师范大学》期刊2003-05-01)
结果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就比较范畴而言,都是建立在量级基础上的,比较范畴内部包括极比、平比和差比,本文主要通过对差比和平比的否定形式的研究来考察否定比较句的语义特征,并考察哪些词语可以充当这些否定比较句中的比较项。比较句中的极比句一般形式为"…最…",对它的否定,几乎没有简单的直接以"不|没"在"最"前面进行否定,而是要用"…不是…最的"进行否定,构成矛盾关系,是对其后形容词的完全否定,而不是对它程度的否定,因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果项论文参考文献
[1].崔维真.汉语比较结果项和差比句语序类型[J].河池学院学报.2017
[2].陈丽娟.比较句否定形式的语义特征及其结果项考察[J].山海经.2016
[3].畅耀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项项有回音[N].金昌日报.2010
[4].徐茗.比字句结果项与比较点的联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5].徐茗.现代汉语比字句结果项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